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当病人在住院输液时,通常病人或家属需要不时关注输液进度,当发现输液接近结束时通过医院的呼叫按钮通知护士前来换液或停止挂液等处理。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多种便携式输液报警器,可以夹挂在输液管上,病人家属接到报警器发出的声光报警后,通过呼唤按钮呼叫前台护士。但是,当晚上看护或无人看护病人时,需要时刻保持警觉而无法休息,无法解决自动呼叫前台护士的问题。虽然目前也有带无线传送信号功能的输液报警器,但主要是通知病人家属,无法直接通知到护士,而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条件也不支持报警信号直接传呼到护士台,从而给看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3.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1177348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病房输液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检测端和监测端。检测端包括:第一显示模块、控制器、第一报警器、蓝牙传输模块、恒温模块、液位及滴速检测模块、余液检测模块、流速控制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监测端包括:主控pc机、第二显示模块、第二报警器。这种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蓝牙传输等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有效的对前台进行报警。但是该装置的缺点是,需要对医院的现有装备进行完全更新,更新成本昂贵,实用性不高。
4.检索中还发现,公开号为cn11177347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系统,包括监控设备模块,液面选择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以及传递控制模块。通过对液面高低的监控,将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并对下行模块发送处理后的命令,病房内将响起提示音,护士站主屏幕进行提示。这种监控系统可以对输液液面进行监控,并对病房内与护士站均进行报警。但该装置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且设定繁琐,使用的便捷性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辅助装置。
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辅助装置,包括:
7.具有容纳空间的本体,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电池、声音传感器、控制器、驱动部件和执行部件;
8.其中,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源;
9.所述声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外界声音并识别输液完成发出的报警声音,并将所采集的报警声音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至所述控制器;
10.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入连接,所述控制器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向所述驱动部件输出控制信号;
11.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对控制信号
进行放大并输出至所述执行部件,驱动所述执行部件触发外接报警装置向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医护工作者已完成输液。
12.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容纳空间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使所述容纳空间分为上层空间、中间层空间和底层空间,其中,
13.所述上层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所述上层空间的上部设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采用可拆卸式插接于所述上层空间上,便于拆装所述电池;
14.所述中层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控制器;
15.所述底层空间用于容纳所述驱动部件、所述声音传感器和所述执行部件,且所述执行部件悬挂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面。
16.优选地,所述底层空间沿竖向设有两个隔板,使所述底层空间间隔为三个空间,其中,位于中间的空间用于安装所述执行部件,所述中间的空间的外壁设有用于插入报警面板的承插口,使所述报警装置能插入至所述中间的空间内并位于所述执行部件的下方;两侧空间分别用于安装所述驱动部件、所述声音传感器。
17.优选地,安装有所述声音传感器的一侧空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孔,便于收集声音信号。
18.优选地,所述中间的空间侧壁上设有橡胶防滑贴,防止所述报警装置滑落。
19.优选地,所述本体采用长方型的塑料外壳。
20.优选地,所述声音传感器包括声音采集部件和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部件,其中,所述声音采集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声音采集部件用于收集外界声音信号,并将收集的声音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部件,对收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排查,识别出输液完成发出的报警声音。
21.优选地,所述执行部件为电磁铁开关,所述电磁铁开关能有效触发报警装置的开关。
22.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为继电器。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至少一种的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上述报警辅助装置,可与输液报警器、报警装置(报警面板)配合使用,通过其声音传感器实时采集并识别输液报警器的报警信号,由控制器根据识别结果控制驱动部件,使执行部件进行触发报警装置报警的设定动作,从而在输液结束时自动将输液结束信息传送至护士台,实现患者输液的无人值守,解除了患者看护人员的焦虑,尤其在晚上得以放心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使用时只需将输液报警器夹在输液管上,将报警装置插入到报警辅助装置中执行部件下方即可完成安装,不需要调试;输液完成后可直接移开,整个过程操作简洁,有利于病人与家属快速上手使用。
25.本实用新型上述报警辅助装置,可以适配所有医院环境,并针对手持式报警面板设计,适配度很高。
26.本实用新型上述报警辅助装置,为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
27.本实用新型上述报警辅助装置,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具有较高的便携性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2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优实施例的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辅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优实施例的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辅助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31.图中标记分别表示为:本体1、电池2、控制器3、声音传感器4、驱动部件5、执行部件6、报警面板7、电池盖11、橡胶防滑贴12、电源开关13、孔14、承插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可以采用现有部件实现。
33.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优实施例的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辅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包括:
34.具有容纳空间的本体1。容纳空间内设有电池2、声音传感器4、控制器3、驱动部件5和执行部件6。
35.电池2用于提供电源;电池2为一干电池;电池2为控制器3及执行部件6供电;电池2可更换或可充电。
36.声音传感器4的输出端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外界声音并识别输液完成发出的报警声音,并将所采集的报警声音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至控制器3;声音传感器4可以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连接。作为一优选方式,声音传感器4可以采用型号为lm386的市售产品。
37.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驱动部件5的输入连接,控制器3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向驱动部件5输出控制信号;作为一优选方式,控制器3可以选用型号为arduino uno r3的市售产品。
38.驱动部件5的输出端与执行部件6的输入端连接,驱动部件5对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至执行部件6,驱动执行部件6触发外接报警装置向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医护工作者已完成输液。作为一优选方式,驱动部件5采用型号为jdc

3ff

s

z的继电器。执行部件6采用电磁铁开关,该电磁铁开关能有效触发报警装置的开关按钮。作为一优选方式,报警装置采用报警面板7,报警面板7可插接于本体1的容纳空间内,并使其位于执行部件6的正下方,可通过执行部件6向下运动触发报警面板7上的按钮。
39.上述报警辅助装置的工作过程:
40.当报警辅助装置为工作状态时,电池2为控制器3供电,当外部输液报警器监测到输液瓶中的液体将要用完,其蜂鸣器将会发出有规律的“嘀嘀嘀”声。声音传感器4收集外界的声音,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3上进行提取与处理;控制器3识别到输液报警器发出的有规律的“嘀嘀”声,从而将电流传送给驱动部件5,驱动部件5将信号放大后驱动执行部件6工
作,按动报警面板7上的报警按钮,护士站接收到信息,前来处理。报警辅助装置可配合输液报警器及报警面板7使用,在使用报警辅助装置时,应保持病房里环境安静,确保环境内没有与输液报警器蜂鸣器发出的“嘀嘀”声同频率的干扰声音。
41.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在本体1的容纳空间内由上到下依次安装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容纳空间分为上层空间、中间层空间和底层空间,其中,将电池2安装在上层空间内;在上层空间的上部设有电池盖11,电池盖11采用可拆卸式插接于上层空间上,便于拆装电池2。作为一优选方式,在上层空间的外壁上安装电源开关13,通过电源开光控制报警辅助装置的工作状态。
42.将控制器3封装在中层空间内。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导线的安装孔14。控制器3可以采用导线与连接其他部件,使得控制器3可更安全高效的工作。
43.将驱动部件5、声音传感器4和执行部件6安装在底层空间内,且执行部件6悬挂于第二隔板的底面,即将执行部件6悬垂于底层空间内。
44.将本体1的容纳空间采用多层布局结构,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使报警辅助装置的整体体积变小,使用时占用空间小,方便使用。将控制器3布置于中层空间,防止误触,增加可靠性与稳定性,也方便于其与上、下层空间的部件的连接。电池2、控制器3、声音传感器4、驱动部件5、执行部件6的尺寸均略小于本体1的对应的安装空间,与本体1配合的较好,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于本体1的空间内部。
45.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底层空间沿竖向设有两个隔板,使底层空间间隔为三个空间,其中,位于中间的空间用于安装执行部件6,中间的空间的外壁设有用于插入报警面板7的承插口15,使报警面板7能插入至中间的空间内并位于执行部件6的下方;将驱动部件5、声音传感器4分别安装在两侧空间内,驱动部件5、声音传感器4尺寸略小于本体1边缘,使空间利用率变高。作为一优选方式,在安装有声音传感器4的一侧空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孔14,便于更好地收集声音信号。若干孔14可以为沿纵向排布的条形孔,可以提高声音收集的质量,增强散热。
46.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中间的空间侧壁上设有橡胶防滑贴12,可增加报警面板7与报警辅助装置的摩擦力,防止报警面板7滑出。
47.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本体1采用长方型的塑料外壳。本体1的材料选用轻质量且坚硬的塑料材质,保证其强度和便携性。在具体实施时本体1的外部形状并不局限于图2中的长方体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
48.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声音传感器4包括声音采集部件和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部件,其中,声音采集部件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部件的输入端连接,声音采集部件用于收集外界声音信号,并将收集的声音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部件,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部件对收集的声音信号进行排查,识别出输液完成发出的报警声音,并反馈至控制器3,判断是否让驱动部件5动作。作为一优选方式,将声音采集部件与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部件集成一整体。作为一优选方式,声音采集部件按照一定的采样频率实时监测采样输液报警器的报警音。
49.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输液结束自主呼叫前台的报警辅助装置、输液报警器和报警面板7;其中,输液报警器设置于输液管上,用于监测输液进度待输液完成后能自动发出报警声音;输液报
警器可以采用蜂鸣器。
50.报警面板7为手持式报警面板,报警面板7为带有报警按钮的面板,用于报警;报警面板7与报警辅助装置插接,并位于执行部件6的下方,通过执行部件6驱动执行部件6动作触发报警面板7上的报警开关,向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息提醒医护工作者已完成输液。
51.在具体实施时,在进行输液前将输液报警器固定在输液管上,并将报警面板7与报警辅助位置配合好,开启开关即可进行工作,在输液将近结束时,能通过报警辅助装置自动识别输液报警器发出的“嘀嘀”声,从而自主触发报警面板7上的报警按钮,呼叫护士站,保证病人与其家属更好的休息,防止发生回血等状况,具有安全、便携、稳定的特点。系统安装简单,输液过程中不需要再进行其他操作,可以安全的进行输液,并防止回血;本系统高效简易,对输液过程能实现监控,有效的及时通知护士站;报警辅助装置为可循环使用产品,工作时配合已有医护资源使用,具有较高的医疗安全性。
52.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如没有详细说,均可以采用标准件或常用技术,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5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