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美容仪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9: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容仪。


背景技术:

2.美容仪是一种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进行调节改善身体和面部的机器,随着美容行业的发展,美容仪从庞大的器械逐渐向中型、中小型发展,直到现在主流的手持式美容仪。现有的美容仪主要包括电极头和电路板,电极头与电路板电连接,通过电路板为电极头供电,并提供脉冲电流,使电极头与皮肤接触时通过脉冲电流刺激皮肤,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或者护肤品的吸收。
3.然而,现有的美容仪由于大多采用金属材质的电极头,电路板仅仅只是为电极头提供脉冲电流,导致无法对电极头进行加热,尤其是寒冷的冬天,电极头的温度低容易引起凉意,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之后,通过皮肤的体温使电极头升温,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或者护肤品的吸收,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加热的美容仪,加快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或者护肤品的吸收,提升产品美容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美容仪,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电极头、电路板和发热元件;
6.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体,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部;
7.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发热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头接触,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头和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
8.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电路板通信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元件为热电阻。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与所述前壳体连接的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体;
11.所述电极头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的前电极头和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上的后电极头,所述前电极头与所述后电极头相对设置,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后电极头的背面。
12.进一步的,所述前电极头远离所述后电极头的外表面为圆滑的第一电极头曲面;
13.所述后电极头远离所述前电极头的外表面为圆滑的第二电极头曲面。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头曲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电极头曲面的面积。
15.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前壳体凹槽,所述前电极头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凹槽内。
16.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包括后壳体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主体上的后电极安装座,所述后电极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座凹槽,所述后电极头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凹槽内。
17.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包括主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内侧的前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后壳体的内侧的转接电路板,所述转接电路板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转接电路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前电路板与所述前电极头电连接,所述转接电路板的第三端与所述后电极头电连接。
18.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盖板,所述主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后壳体上,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后壳体,所述前电路板和所述转接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盖板的顶部。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电连接,且发热元件与电极头接触,使电极头能够快速升温,从而加快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或者护肤品的吸收,提升产品美容效果,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20.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容仪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后视图;
23.图3是图1的爆炸图;
24.图4是图3所示的前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3所示的后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3所示的前电极头、前壳体、后电极安装座、发热元件和后电极头的爆炸图;
27.图7是图3所示的后电极头、后电极安装座、发热元件、转接电路板和温度传感器组装在一起的截面图。
28.附图标记对照表:
29.11

壳体;111

容纳腔体;112

前壳体;1121

前壳体凹槽;113

后壳体;1131

后壳体主体;1132

后电极安装座;11321

安装座凹槽;12

电极头;121

前电极头;1211

第一电极头曲面;122

后电极头;1221

第二电极头曲面;13

电路板;131

主电路板;132

前电路板;133

转接电路板;14

发热元件;15

温度传感器;16

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31.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32.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33.如图1

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包括壳体11、至少一个电极头12、电路板13和发热元件14;
34.壳体11具有容纳腔体111,至少一个电极头12设置在壳体11的端部;
35.电路板13和发热元件14分别设置在容纳腔体111内,发热元件14与至少一个电极头12接触,电路板13分别与至少一个电极头12和发热元件14电连接。
36.本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主要由壳体11、至少一个电极头12、电路板13和发热元件14组成。
37.电路板13和发热元件14安装在壳体11的容纳腔体111内,电极头12安装在壳体11的上端部,电极头12可以至少部分凸出壳体11的表面,电极头12的外表面也可以与壳体11的外表面齐平,使电极头12使用时能够与皮肤接触。
38.电路板13分别与电极头12和发热元件14电连接,电路板13为电极头12提供脉冲电流,使得电极头12与皮肤接触时,电极头12上的脉冲电流可用于刺激、唤醒皮肤。
39.发热元件14用于为电极头12加热,使电极头12保持在一定的温度,皮肤在此温度下,结合脉冲电流能大大增强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加快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或者护肤品的吸收,提升产品美容效果。同时,发热元件14可以使电极头12快速升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提高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发热元件14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某一固定温度值,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控制发热元件14的温度。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电连接,且发热元件与电极头接触,使电极头能够快速升温,从而加快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或者护肤品的吸收,提升产品美容效果,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提高用户体验。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体111内的温度传感器15和控制器(图中未示),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5通信连接,控制器的控制端与电路板13通信连接。
42.温度传感器15用于实时检测电极头12的温度,并将检测出的温度发送至控制器,当电极头12的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至电路板13,使电路板13停止向发热元件14供电,防止电极头12温度过高刺激皮肤,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43.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可以是一个具有控制能力的独立芯片,也可以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在此并不限制其具体结构。
44.温度阈值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的温度阈值优选为39℃。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为了便于加热,发热元件14为热电阻,热电阻的阻值为6ω

15ω。
4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图6、壳体11包括前壳体112和与前壳体112连接的后壳体113,前壳体112和后壳体113之间形成容纳腔体111;
47.电极头12包括设置在前壳体112上的前电极头121和设置在后壳体113上的后电极头122,前电极头121与后电极头122相对设置,发热元件14设置在后电极头122的背面。
48.壳体11包括前壳体112和后壳体113,前壳体112和后壳体113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形成容纳腔体111。前壳体112和后壳体113的形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在此不受限制。
49.电极头12包括前电极头121和后电极头122,前电极头121和后电极头122前后相对
设置,前电极头121设置在前壳体112上,后电极头122设置在后壳体113上,发热元件14设置在后电极头122的背面,该处的背面是指后电极头122靠近前电极头121的侧面。前电极头121和后电极头122分别与电路板13电连接,通过电路板13为前电极头121和后电极头122提供脉冲电流,用于刺激、唤醒皮肤。
50.优选地,前电极头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前电极头121对称地设置在前壳体112上。
51.优选地,后电极头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电极头122对称地设置在后壳体113上。
52.优选地,每个后电极头122的背面均设置有一个发热元件14。
5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

图7所示,前电极头121远离后电极头122的外表面为圆滑的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
54.后电极头122远离前电极头121的外表面为圆滑的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
55.前电极头121的外表面为圆滑的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背对后电极头122,前电极头121的外表面也可称之为前电极头121的工作表面,用于与皮肤接触。
56.后电极头122的外表面为圆滑的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背对前电极头121,后电极头122的外表面也可称之为后电极头122的工作表面,用于与皮肤接触。
57.安装时,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可以全部或部分凸出前壳体112的表面,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的全部或部分凸出后壳体113的表面,方便与用户的皮肤接触。
5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

图6所示,为了适用于不同人群,满足敏感人群的需求,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的面积大于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的面积。
59.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的面积大于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的面积,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为小电极头,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为大电极头,使用前电极头121时,体感不会像使用后电极头122那么明显,使用时会更舒适。
60.优选地,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和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的曲率半径为6mm

15mm,减小电极头12滑动时与皮肤之间的阻力,同时保持足够大的面积与皮肤接触。
6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前壳体112上设置有前壳体凹槽1121,前电极头121设置在前壳体凹槽1121内。
62.前壳体112上设置有前壳体凹槽1121,前壳体凹槽1121用于安装前电极头121,安装时,前电极头121嵌入在前壳体凹槽1121中,提高了前电极头121的安装稳定性。第一电极头曲面1211的全部或部分凸出于前壳体凹槽112的外侧,用于与皮肤接触。
6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后壳体113包括后壳体主体1131和设置在后壳体主体1131上的后电极安装座1132,后电极安装座1132上设置有安装座凹槽11321,后电极头122设置在安装座凹槽11321内。
64.后壳体113包括后壳体主体1131和后电极安装座1132,后电极安装座1132用于安装后电极头122。后电极安装座1132上设置有安装座凹槽11321。安装座凹槽11321的开口位于后电极安装座1131的后侧面上,安装时,后电极头122嵌入在安装座凹槽11321中,提高了后电极头122的安装稳定性。第二电极头曲面1221的全部或部分凸出于安装座凹槽11321的
外侧,用于与皮肤接触。
6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路板13包括主电路板131、设置在前壳体112的内侧的前电路板132、以及设置在后壳体113的内侧的转接电路板133,转接电路板133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电路板131电连接,转接电路板133的第二端通过前电路板132与前电极头121电连接,转接电路板133的第三端与后电极头122电连接。
66.前电路板132安装在前壳体112内侧,转接电路板133安装在后壳体113内侧,具体地安装在后电极安装座1132的内侧,转接电路板133的第一端与主电路板131电连接,转接电路板133的第二端通过螺钉与前电路板132固定连接,且通过螺钉使转接电路板133与前电路板132电连接,转接电路板133的第二端通过前电路板132与前电极头121电连接,转接电路板133的第三端与后电极头122电连接。通过前电路板132和转接电路板133便于内部结构布局,减小美容仪体积。
6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和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体111内的盖板16,主电路板131安装在后壳体113上,盖板16盖住后壳体113,前电路板132和转接电路板133安装在盖板16的顶部。
68.盖板16设置在容纳腔体111内,且盖板16盖住后壳体113,优选地盖板16密封地盖合在后壳体113上,盖板16用于固定安装电路板13,具体地将主电路板131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安装在后壳体113上,将前电路板132和转接电路板133通过螺钉等方式背对地固定安装在盖板16的顶部,便于前电极头121与前电路板132电连接,后电极头122与转接电路板133电连接,利于产品的内部结构合理布局。
6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