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储存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9: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实验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储存设备。


背景技术:

2.对于已经经过检测的试管样本,需要将其进行储存。为了方便在储存区查找试管,需要对试管进行编号。在检测前已经编号的试管不再需要喷码,但对于无编号的试管,则需要在储存之前进行喷码。目前,对试管进行储存的工作通常为人工操作。
3.在对试管进行储存之前,需要对试管上的条码信息进行识别,并进行编号,将编号与条码信息进行一一对应,以方便查找。目前,临床实验室储存样本试管编号也主要以手工编号为主,大量的临床样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且工作效率低下,延长检测时间,不利于患者快速检测和诊疗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储存时自动扫录条码、自动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储存的临床实验室样本储存设备。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储存设备,包括平台,平台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试管转动一定角度的倾转机构和用于将试管扶正的夹持机构,箱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上的条码信息由lis系统进行识别的扫码机和用于将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发送的编号喷到转动中的试管上的喷码机,喷码机与扫码机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暂存待储存试管的待存区和用于储存试管的储存区,待存区的进口处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远离待存区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试管推进待存区的推动机构,平台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从待存区移动到喷码位置和将试管移动到储存区的试管架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安装有用于夹紧试管的转移机构。
7.输送带将试管架输送到待存区的进口处时,推动机构将试管架推进待存区内。移动机构带动转移机构移动,转移机构夹取待喷码的试管到喷码位置,扫码机扫描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传送到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按顺序给定编号,并发送给喷码机,lis系统将编号与条码信息一一对应。倾转机构驱动试管转动,且此时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从而实现旋转喷码。喷码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移动机构和转移机构动作,转移机构将试管夹紧并由移动机构将试管移动到储存区的试管架内。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自动对试管扫条码信息和喷码,且能将喷码后的试管自动转移到储存区的试管架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了效率,且可降低出错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倾转机构包括倾转安装架,倾转安装架固定于平台上,倾转安装架上安装有倾转电机,倾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倾转主动带轮,倾转主动带轮转动连接于倾转安装架上,倾转安装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倾转轴,倾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倾转从动带轮,倾转主动带轮与倾转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倾转轴的另一端连
接有驱动轮,驱动轮与试管表面接触。
9.倾转电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从而倾转轴相应转动。倾转轴带动驱动轮转动,则驱动轮能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试管转动。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能将编号依次喷涂在试管上,避免试管不动时直接喷码而导致编号变形的情况。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安装架,夹持安装架固定于平台上,夹持安装架上安装有夹持电机,夹持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夹持主动带轮和夹持从动带轮,夹持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主动带轮连接,夹持主动带轮与夹持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夹持主动带轮和夹持从动带轮之间的皮带上连接有夹持架,夹持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轮。
11.夹持电机驱动夹持主动带轮转动,夹持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夹持从动带轮转动。皮带带动夹持架移动,则两个夹持轮能靠近试管并将试管夹紧。夹持轮能对试管进行扶正,避免倾转机构驱动试管转动时试管倾斜的情况。当对试管进行扫录条码、旋转喷码之后,夹持电机反转,则夹持轮能松开试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移动架固定于平台上,移动架上安装有纵移传送带,纵移传送带上连接有纵移架,纵移架上连接有横移传送带,横移传送带上连接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安装有升降传送带,转移机构安装于升降传送带上。
13.当需要将待喷码的试管移动到喷码位置或从喷码位置转移到储存区的试管架时,纵移传送带带动转移机构纵移,横移传送带带动转移机构横移,升降传送带带动转移机构升降,从而转移机构能在三个维度移动,保证转移机构能将试管转移到确定位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转移架,转移架连接于移动机构上,转移架上安装有转移电机,转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所述转移架上还转动连接有转移转轴,转移转轴上分别安装有涡轮和齿轮,蜗杆和涡轮啮合;所述转移架上还设置有滑条,滑条上套设有两个夹紧架,夹紧架上固定有齿条,两根夹紧架上的齿条均与齿轮啮合,两根齿条位于齿轮的两侧,两个夹持架上均固定有用于夹紧试管的夹紧爪。
15.转移电机驱动蜗杆转动,则蜗杆驱动涡轮转动。蜗杆带动转移转轴转动,则转移转轴上的齿轮分别驱动两根齿条反向移动。夹紧架套设于滑条上,则齿条移动时,夹紧架相应平稳移动,从而两个夹紧爪靠拢或分离,实现对试管的夹紧或卸下。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推动机构为气缸,气缸安装于平台上,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待存区。汽缸能将试管架准确推进待存区内,方便转移机构在待存区内准确抓取试管。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待存区内设置有导柱,试管架底部的导槽套设于导柱内。试管架在待存区移动时,试管架底部的导槽始终套设于导柱上,使得试管架移动更加平稳。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存放扫录条形码和喷码时识别不了或报错的试管的第一暂存区和用于存放编号过大或过小而不能放入指定储存孔位的试管的第二暂存区。未能识别的试管或报错的试管,将被转移机构转移到第一暂存区。编号过大或过小而不能放入指定储存孔位的试管,将被存放在第二暂存区。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平台上固定有用于放置试管的固定座,固定座
位于倾转机构、夹持机构、扫码机和喷码机之间。固定座用于放置待喷码的试管,试管放置到位后,倾转机构能驱动试管转动,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扶正。扫码机对试管上的条码进行扫录,再由喷码机对试管进行喷码。倾转机构、夹持机构、扫码机和喷码机位于试管的四个方向,避免互相干涉。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lis系统指实验室信息系统,用于储存或处理样本管的临床信息、项目信息、结果信息及检验中的其他信息。lis系统为单机版或网络版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暂存上述样本管信息的仪器控制器、中间体软件或通讯接口程序等配合或分担实验室信息系统功能的其他终端。
21.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储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s1:转移机构将试管从待存区转移到喷码位置;扫码机识别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录入lis系统;
23.s2: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根据条码信息分配编号,将条码信息与编号数字一一对应储存;
24.s3:倾转机构驱动试管转动,同时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时,喷码机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
25.s4:横移机构将喷码后的试管从喷码位置转移到储存区。
26.本实用新型的储存方法中,转移机构能将试管转移到喷码位置,也能将试管从喷码位置转移到储存区。试管到达喷码位置后,扫码机能将条码信息发送至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分配的编号给喷码机并控制喷码机进行喷涂,从而实现对试管进行自动编号并储存的功能。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8.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将试管架输送到待存区的进口处时,推动机构将试管架推进待存区内。移动机构带动转移机构移动,转移机构夹取待喷码的试管到喷码位置,扫码机扫描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传送到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按顺序给定编号,并发送给喷码机,并将编号与条码信息一一对应。倾转机构驱动试管转动,且此时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从而实现旋转喷码。喷码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移动机构和转移机构动作,转移机构将试管夹紧并由移动机构将试管移动到储存区的试管架内。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自动对试管扫条码信息和喷码,且能将喷码后的试管自动转移到储存区的试管架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了效率,且可降低出错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去盖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移动机构和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去盖后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36.图中,1

平台;2

倾转机构;3

夹持机构;4

扫码机;5

喷码机;6

待存区;7

储存区;8

移动机构;9

转移机构;11

输送带;12

推动机构;13

第一暂存区;14

第二暂存区;15

固定座;21

倾转安装架;22

倾转电机;23

倾转主动带轮;24

倾转轴;25

倾转从动带轮;26

驱动轮;31

夹持安装架;32

夹持电机;33

夹持主动带轮;34

夹持从动带轮;35

夹持架;36

夹持轮;61

导柱;81

移动架;82

纵移传送带;83

纵移架;84

横移传送带;85

升降架;86

升降传送带;91

转移架;92

转移电机;93

蜗杆;94

转移转轴;95

涡轮;96

齿轮;97

滑条;98

夹紧架;981

齿条;982

夹紧爪。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临床实验室样本储存设备,包括平台1,平台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试管转动一定角度的倾转机构2和用于将试管扶正的夹持机构3,箱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上的条码信息由lis系统进行识别的扫码机4和用于将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发送的编号喷到转动中的试管上的喷码机5,喷码机5与扫码机4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所述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暂存待储存试管的待存区6和用于储存试管的储存区7,待存区6的进口处设置有输送带11,输送带11远离待存区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试管推进待存区6的推动机构12,平台1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试管从待存区6移动到喷码位置和将试管移动到储存区7的试管架的移动机构8,移动机构8上安装有用于夹紧试管的转移机构9。
39.其中,所述lis系统指实验室信息系统,用于储存或处理样本管的临床信息、项目信息、结果信息及检验中的其他信息。lis系统为单机版或网络版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能够暂存上述样本管信息的仪器控制器、中间体软件或通讯接口程序等配合或分担实验室信息系统功能的其他终端。
40.所述储存区7设置至少一个储存模块,最优地储存模块的存放试管数量及储存顺序号的号段可以由控制系统灵活设置或者在设备工作中指定设置。
41.输送带11将试管架输送到待存区6的进口处时,推动机构12将试管架推进待存区6内。移动机构8带动转移机构9移动,转移机构9夹取待喷码的试管到喷码位置,扫码机4扫描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传送到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按顺序给定编号,并由控制系统发送给喷码机5,并将编号与条码信息一一对应。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且此时夹持机构3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5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从而实现旋转喷码。喷码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移动机构8和转移机构9动作,转移机构9将试管夹紧并由移动机构8将试管移动到储存区7的试管架内。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自动对试管扫条码信息和喷码,且能将喷码后的试管自动转移到储存区7的试管架内,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麻烦,提高了效率,且可降低出错率。
42.其中,扫码机4为扫描枪、摄像头、rfid阅读器或芯片阅读器。识别试管信息后,控制系统控制喷码机5对试管进行喷码,条码信息与编号一一对应。喷码机5与扫码机4在竖直方向上错开,则编号喷涂的位置不会与条码重合,保证编号的清晰度,方便辨认。
43.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倾转机构2包括倾转安装架21,倾转安装架21固定于平台1上,倾转安装架21上安装有倾转电机22,倾转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有倾转主动带轮23,倾转主动带轮23转动连接于倾转安装架21上,倾转安装架21上还转动连接有倾转轴24,倾转轴24的一端安装有倾转从动带轮25,倾转主动带轮23与倾转从动带轮2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倾转轴24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轮26,驱动轮26与试管表面接触。
44.倾转电机22驱动夹持主动带23轮转动,夹持主动带轮23通过皮带驱动夹持从动带轮24转动,从而倾转轴24相应转动。倾转轴24带动驱动轮26转动,则驱动轮26能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驱动试管转动。试管转动的过程中,喷码机5能将编号依次喷涂在试管上,避免试管不动时直接喷码而导致编号变形的情况。
45.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安装架31,夹持安装架31固定于平台1上,夹持安装架31上安装有夹持电机32,夹持安装架31上转动连接有夹持主动带轮33和夹持从动带轮34,夹持电机32的输出轴与夹持主动带轮33连接,夹持主动带轮33与夹持从动带轮3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夹持主动带轮33和夹持从动带轮34之间的皮带上连接有夹持架35,夹持架3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轮36。
46.夹持电机32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皮带带动夹持架35移动,则两个夹持轮36能靠近试管并将试管夹紧。夹持轮36能对试管进行扶正,避免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时试管倾斜的情况。当对试管进行扫录条码、旋转喷码之后,夹持电机32反转,则夹持轮36能松开试管。
47.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移动架81,移动架81固定于平台1上,移动架81上安装有纵移传送带82,纵移传送带82上连接有纵移架83,纵移架83上连接有横移传送带84,横移传送带84上连接有升降架85,升降架85上安装有升降传送带86,转移机构9安装于升降传送带86上。
48.当需要将待喷码的试管移动到喷码位置或从喷码位置转移到储存区7的试管架时,纵移传送带82带动转移机构9纵移,横移传送带84带动转移机构9横移,升降传送带86带动转移机构9升降,从而转移机构9能在三个维度移动,保证转移机构9能将试管转移到确定位置。
49.如图6所示,所述转移机构9包括转移架91,转移架91连接于移动机构8上,转移架91上安装有转移电机92,转移电机92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93;所述转移架91上还转动连接有转移转轴94,转移转轴94上分别安装有涡轮95和齿轮96,蜗杆93和涡轮95啮合;所述转移架91上还设置有滑条97,滑条97上套设有两个夹紧架98,夹紧架98上固定有齿条981,两根夹紧架98上的齿条981均与齿轮96啮合,两根齿条981位于齿轮96的两侧,两个夹持架35上均固定有用于夹紧试管的夹紧爪982。
50.转移电机92驱动蜗杆93转动,则蜗杆93驱动涡轮95转动。蜗杆93带动转移转轴94转动,则转移转轴94上的齿轮96分别驱动两根齿条981反向移动。夹紧架98套设于滑条97上,则齿条981移动时,夹紧架98相应平稳移动,从而两个夹紧爪982靠拢或分离,实现对试管的夹紧或卸下。
51.更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推动机构12为气缸,气缸安装于平台1上,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待存区6。汽缸能将试管架准确推进待存区6内,方便转移机构9在待存区6内准确抓取试管。
52.更进一步,所述待存区6内设置有导柱61,试管架底部的导槽套设于导柱61内。试管架在待存区6移动时,试管架底部的导槽始终套设于导柱61上,使得试管架移动更加平稳。
53.更进一步,所述平台1上还设置有用于存放扫录条形码和喷码时识别不了或报错的试管的第一暂存区13和用于存放编号过大或过小而不能放入指定储存孔位的试管的第二暂存区14。未能识别的试管或报错的试管,将被转移机构9转移到第一暂存区13。编号过大或过小而不能放入指定储存孔位的试管,将被存放在第二暂存区14。
54.更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平台1上固定有用于放置试管的固定座15,固定座15位于倾转机构2、夹持机构3、扫码机4和喷码机5之间。固定座15用于放置待喷码的试管,试管放置到位后,倾转机构2能驱动试管转动,夹持机构3对试管进行扶正。扫码机4对试管上的条码进行扫录,再由喷码机5对试管进行喷码。倾转机构2、夹持机构3、扫码机4和喷码机5位于试管的四个方向,避免互相干涉。
55.一种临床实验室样本储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6.s1:转移机构9将试管从待存区6转移到喷码位置;扫码机4识别试管上的条码信息,并录入lis系统;
57.s2:lis系统或控制系统根据条码信息分配编号,将条码信息与编号数字一一对应储存;
58.s3:倾转机构2驱动试管转动,同时夹持机构3对试管进行扶正;试管转动时,喷码机5将编号喷涂在试管上;
59.s4:横移机构将喷码后的试管从喷码位置转移到储存区7。
60.本实用新型的储存方法中,转移机构9能将试管转移到喷码位置,也能将试管从喷码位置转移到储存区。试管到达喷码位置后,扫码机4能将条码信息发送至lis系统,lis系统或控制系统分配的编号给喷码机并控制喷码机5进行喷涂,从而实现对试管进行自动编号并储存的功能。
61.编号可以为进入仪器的进样顺序号或者储存端的顺序号,且编号最好为连续的。根据储存架孔位为每个储存架指定相应的号段。
6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