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配电用防漏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19: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配电用防漏电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室外配电柜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电气产品,室外配电柜设置于室外用于安放各种电气设备,中国专利文献cn110176724b公开了一种恒温的高防水性配电柜体及其工作方法,但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3.一般低温空气在进入到配电柜的内部与高温空气发生接触后,容易发生凝结,致使柜体的内部湿气较大,容易侵蚀配电柜以及其内部所安装的电子元器件,加快老化速度,进而引发漏电等不良现象;
4.然后,雨水极易进入配电柜的内部,从而造成配电元件的短路或损坏,严重影响了配电柜的使用寿命;
5.还有,其内部容易聚集大量的静电荷,不仅会造成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聚集在导线以及电子元器件的表面,且不易清除,影响导线以及电子元器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会引发短路和漏电。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配电用防漏电结构,其具有防静电、防凝结、防雨和防漏电的特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配电用防漏电结构,包括:
9.外防护组件,所述外防护组件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流循环组件,所述空气流循环组件用于向外防护组件的内部引入低温空气,所述空气流循环组件的表面分别连通有高温空气导出组件和低温空气引入组件;
10.低温空气引入组件,所述低温空气引入组件包括常温空气引入阀管,所述常温空气引入阀管卡接在喷头的表面,所述常温空气引入阀管的端口位于冷却液循环腔内,所述活塞套盒侧端面上对应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的位置处通过低温空气引入阀管与冷却液循环腔连通,所述低温空气引入阀管和常温空气引入阀管的端口处均设置有气液分离膜。
11.进一步地,所述外防护组件包括外密封盒和内密封盒,所述内密封盒嵌入式连接在外密封盒的内部,并且外密封盒与内密封盒之间形成一个密封式冷却液循环腔。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密封盒的外围设置有高度自调试组件,所述高度自调试组件包括遮阳座,所述遮阳座位于外密封盒的上方,所述遮阳座的端口内嵌入式连接有雨水过滤板,所述遮阳座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下压式转换轴,所述下压式转换轴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上提式转换轴,所述上提式转换轴和下压式转换轴的表面套接有同一个卡接在外密封盒顶部的钢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阳座在对外防护组件起隔热效果的同时,还具备雨水的收集功能,经雨水过滤板过滤处理后的雨水被聚集在遮阳座的内部。
14.进一步地,所述上提式转换轴和下压式转换轴的表面套接有同一个支撑式伸缩外筒,且所述下压式转换轴和上提式转换轴之间对应支撑式伸缩外筒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面形齿面槽,且两个凹面形齿面槽之间联动有同一个转换齿轮,所述转换齿轮转动连接在支撑式伸缩外筒的内侧壁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换齿轮将向下的推力转化为向上的推力并通过上提式转换轴推动外防护组件上行,通过提升外防护组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16.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流循环组件包括活塞套盒,所述活塞套盒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内密封盒内侧的顶部,所述活塞套盒的内部分别套接有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和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所述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和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转动连接在活塞套盒的内侧壁上,所述螺纹筒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风叶率先受到来至于空气流的作用而发生转动时,能够将所产生的扭力通过联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转嫁至驱动轴上,并通过驱动轴驱使主动锥齿轮发生转动,便可起到自动控制其余风叶的迎风面。
18.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流循环组件还包括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在驱动轴的底端上,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内密封盒以及外密封盒的顶部,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还转动连接有动力转化组件,所述动力转化组件包括下层风盘和上层风盘,所述下层风盘和上层风盘均转动连接在驱动轴的表面,所述下层风盘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外密封盒的顶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在驱动主动锥齿轮发生转动的过程中,将会利用主动锥齿轮与两个从动锥齿轮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分别作用在两个螺纹筒上。
20.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风盘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联动齿轮以及主动齿轮,并且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驱动轴的表面,所述下层风盘和下层风盘之间还设置有风叶,所述风叶固定连接在与主动齿轮相连的转动轴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向靠近喷头的一侧移动时,利用负压引流效应,因而边可通过低温空气引入阀管将循环流动在冷却液循环腔内的低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内。
22.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空气导出组件包括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所述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的一端位于内密封盒内侧的底部,所述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的另一端卡接在活塞套盒侧端面上对应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的位置处,所述活塞套盒侧端面上对应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的位置处还卡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分别卡接在内密封盒以及外密封盒的侧端面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向靠近喷头的一侧移动时,利用负压引流效应,因而边可通过低温空气引入阀管将循环流动在冷却液循环腔内的低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内。
24.进一步地,所述低温空气引入阀管内设置有风扇叶,所述风扇叶固定连接在转接筒表面,所述转接筒的表面还转动连接在网面座上,所述网面座卡接在低温空气引入阀管
的内侧壁上,所述转接筒的表面缠绕连接有绕组线圈,并且低温空气引入阀管内侧壁上对应绕组线圈的位置处卡接有两个永磁座,且两个永磁座相对面的磁极相反,所述活塞套盒前侧端面对应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的位置处通过低温空气导出阀管与分流体的前侧端面连通,所述分流体固定连接在活塞套盒的底部。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电离后的低温空气将会经分流体散射在内密封盒内,一方面,实现对内密封盒内部电子元器件的降温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电离后的空气消除电子元器件上的静电荷,当高温空气活塞座向远离喷头的一侧移动时,将会通过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将高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内,当当高温空气活塞座向靠近喷头的一侧移动时,高温空气将会经喷头喷射在电解质滤层上。
26.进一步地,所述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高温空气导出阀管、常温空气引入阀管、低温空气引入阀管以及低温空气导出阀管均是由管道与单向阀的组合,所述外密封盒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电解质滤层。
2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本方案中,通过设计的高度自调试组件、空气流循环组件、动力转化组件、高温空气导出组件以及低温空气引入组件等结构互相配合下,通过提升外防护组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而能够防止地面发生积水时,受水压以及液体流动力的影响深入到外防护组件的内部引发漏电等高危险系数事故,从而保证内密封盒内电气元器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不仅能自行启动,而且有风就能工作,运行效率更高,提高了风力驱动的功率系数和发电效率,并可自动控制总功率的输出,便能够自动进行内密封盒内部低温空气的引入工作以及高温空气的导出工作,利用空气中残余的静电荷将会被截留在电解质滤层上,补充静电荷,保证后续电解质滤层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且在低温空气引入的过程中,利用气液分离膜实现了水与气的分离,进而能够避免高温空气与低温空气接触时在内密封盒的内部发生水凝,且密封性高,实现了配电柜的降温、散热、防水、防尘以及防静电等功能;
29.2、通过设计的高度自调试组件,遮阳座在对外防护组件起隔热效果的同时,还具备雨水的收集功能,经雨水过滤板过滤处理后的雨水被聚集在遮阳座的内部,随着雨水的聚集,遮阳座的整体重量逐渐升高并产生下降的趋势,当遮阳座下行于支撑式伸缩外筒的内部发生回缩动作时,将会利用转换齿轮将向下的推力转化为向上的推力并通过上提式转换轴推动外防护组件上行,通过提升外防护组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而能够防止地面发生积水时,受水压以及液体流动力的影响深入到外防护组件的内部引发漏电等高危险系数事故,从而保证内密封盒内电气元器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0.3、通过设计的空气流循环组件和动力转化组件,当其中一个风叶率先受到来至于空气流的作用而发生转动时,能够将所产生的扭力通过联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转嫁至驱动轴上,并通过驱动轴驱使主动锥齿轮发生转动,便可起到自动控制其余风叶的迎风面,风叶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且若干个风叶的初始受力角均不相等,利用风叶自动调节受力角这一项特殊能力,降低了风叶对风力的要求,实现了低风压起动,不仅能自行启动,而且有风就能工作,运行效率更高,提高了风力驱动的功率系数和发电效率,并可自动控制总功率的输出,便能够自动进行内密封盒内部低温空气的引入工作以及高温空气的导出工作;
31.4、通过设计的空气循环组件、高温空气导出组件和低温空气引入组件,驱动轴在驱动主动锥齿轮发生转动的过程中,将会利用主动锥齿轮与两个从动锥齿轮之间的联动效
应将扭力分别作用在两个螺纹筒上,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便能够同事使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和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分别进行相应的活塞运动,当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向靠近喷头的一侧移动时,利用负压引流效应,因而边可通过低温空气引入阀管将循环流动在冷却液循环腔内的低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内,随着冷却液循环腔的气压强度降低,将会通过常温空气引入阀管和探头将经电解质滤层过滤处理后的常温空气引入,且低温空气在引入活塞套盒内的过程中,将会直接作用在风扇叶上,利用风扇叶结构的特殊性,便会将空气的流动力转化为扭力并直接作用在转接筒上,使转接筒带动绕组线圈切割永磁座之间所产生的磁感线并产生电流,使得流经转接筒的低温空气将会被电离,当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向背离喷头的一侧移动时,被电离后的低温空气将会经分流体散射在内密封盒内,一方面,实现对内密封盒内部电子元器件的降温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电离后的空气消除电子元器件上的静电荷,当高温空气活塞座向远离喷头的一侧移动时,将会通过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将高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内,当当高温空气活塞座向靠近喷头的一侧移动时,高温空气将会经喷头喷射在电解质滤层上,一方面,实现了反冲效果,能够除去电解质滤层上的灰尘,另一方面,空气中残余的静电荷将会被截留在电解质滤层上,补充静电荷,保证后续电解质滤层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且在低温空气引入的过程中,利用气液分离膜实现了水与气的分离,进而能够避免高温空气与低温空气接触时在内密封盒的内部发生水凝,且密封性高,实现了配电柜的降温、散热、防水、防尘以及防静电等功能。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中高度自调试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高度自调试组件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中低温空气引入组件和动力转化组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中动力转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中低温空气引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中低温空气引入组件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发明中永磁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9为本发明中空气流循环组件结构示意图;
41.图10为本发明中高度自调试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42.图中:
[0043]1‑
外防护组件;101

外密封盒;102

内密封盒;2

高度自调试组件;201

遮阳座;202

雨水过滤板;203

下压式转换轴;204

上提式转换轴;205

凹面形齿面槽;206

转换齿轮;207

支撑式伸缩外筒;208

钢箍;3

空气流循环组件;301

活塞套盒;302

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303

螺纹筒;304

螺纹杆;305

从动锥齿轮;306

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7

主动锥齿轮;308

驱动轴;4

动力转化组件;401

下层风盘;402

上层风盘;403

从动齿轮;404

联动齿轮;405

主动齿轮;406

风叶;5

高温空气导出组件;501

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502

高温空气导出阀管;503

喷头;6

低温空气引入组件;601

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2

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3

低温空气导出阀管;604

分流体;605

风扇叶;606

转接筒;607

绕组线
圈;608

网面座;609

永磁座;7

卡套;8

电解质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实施例:
[0045]
以下结合附图1

10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6]
请参阅图1

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配电用防漏电结构,包括外防护组件1
[0047]
外防护组件1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流循环组件3,所述空气流循环组件3用于向外防护组件1的内部引入低温空气,所述空气流循环组件3的表面分别连通有高温空气导出组件5和低温空气引入组件6;
[0048]
所述低温空气引入组件6包括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1,所述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1卡接在喷头503的表面,所述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1的端口位于冷却液循环腔内,所述活塞套盒301侧端面上对应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的位置处通过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与冷却液循环腔连通,所述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和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1的端口处均设置有气液分离膜。
[0049]
如图10所示,所述外防护组件1包括外密封盒101和内密封盒102,所述内密封盒102嵌入式连接在外密封盒101的内部,并且外密封盒101与内密封盒102之间形成一个密封式冷却液循环腔。
[0050]
本实施例中:遮阳座201在对外防护组件1起隔热效果的同时,还具备雨水的收集功能,经雨水过滤板202过滤处理后的雨水被聚集在遮阳座201的内部,随着雨水的聚集,遮阳座201的整体重量逐渐升高并产生下降的趋势,当遮阳座201下行于支撑式伸缩外筒207的内部发生回缩动作时。
[0051]
如图2所示,所述外密封盒101的外围设置有高度自调试组件2,所述高度自调试组件2包括遮阳座201,所述遮阳座201位于外密封盒101的上方,所述遮阳座201的端口内嵌入式连接有雨水过滤板202,所述遮阳座20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下压式转换轴203,所述下压式转换轴20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上提式转换轴204,所述上提式转换轴204和下压式转换轴203的表面套接有同一个卡接在外密封盒101顶部的钢箍208。
[0052]
如图2所示,所述上提式转换轴204和下压式转换轴203的表面套接有同一个支撑式伸缩外筒207,且所述下压式转换轴203和上提式转换轴204之间对应支撑式伸缩外筒207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面形齿面槽205,且两个凹面形齿面槽205之间联动有同一个转换齿轮206,所述转换齿轮206转动连接在支撑式伸缩外筒207的内侧壁上。
[0053]
本实施例中:利用转换齿轮206将向下的推力转化为向上的推力并通过上提式转换轴204推动外防护组件1上行,通过提升外防护组件1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而能够防止地面发生积水时,受水压以及液体流动力的影响深入到外防护组件1的内部引发漏电等高危险系数事故。
[0054]
如图4所示,所述空气流循环组件3包括活塞套盒301,所述活塞套盒30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内密封盒102内侧的顶部,所述活塞套盒301的内部分别套接有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302和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所述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和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302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4,所述螺纹杆30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筒303,
所述螺纹筒303转动连接在活塞套盒301的内侧壁上,所述螺纹筒303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305。
[0055]
本实施例中:当其中一个风叶406率先受到来至于空气流的作用而发生转动时,能够将所产生的扭力通过联动齿轮404以及从动齿轮403转嫁至驱动轴308上,并通过驱动轴308驱使主动锥齿轮307发生转动,便可起到自动控制其余风叶406的迎风面,风叶406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且若干个风叶406的初始受力角均不相等,利用风叶406自动调节受力角这一项特殊能力,降低了风叶406对风力的要求,实现了低风压起动,不仅能自行启动,而且有风就能工作,运行效率更高。
[0056]
如图4所示,所述空气流循环组件3还包括从动锥齿轮305,所述从动锥齿轮305的表面啮合有主动锥齿轮307,所述主动锥齿轮307固定连接在驱动轴308的底端上,所述主动锥齿轮307分别转动连接在内密封盒102以及外密封盒101的顶部,所述驱动轴308的表面还转动连接有动力转化组件4,所述动力转化组件4包括下层风盘401和上层风盘402,所述下层风盘401和上层风盘402均转动连接在驱动轴308的表面,所述下层风盘4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外密封盒101的顶部。
[0057]
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08在驱动主动锥齿轮307发生转动的过程中,将会利用主动锥齿轮307与两个从动锥齿轮305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分别作用在两个螺纹筒303上,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便能够同事使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和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302分别进行相应的活塞运动。
[0058]
如图4所示,所述上层风盘402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403、联动齿轮404以及主动齿轮405,并且从动齿轮403固定连接在驱动轴308的表面,所述下层风盘401和下层风盘401之间还设置有风叶406,所述风叶406固定连接在与主动齿轮405相连的转动轴上。
[0059]
本实施例中:当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向靠近喷头503的一侧移动时,利用负压引流效应,因而边可通过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将循环流动在冷却液循环腔内的低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301内,随着冷却液循环腔的气压强度降低,将会通过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1和探头将经电解质滤层8过滤处理后的常温空气引入,且低温空气在引入活塞套盒301内的过程中,将会直接作用在风扇叶605上。
[0060]
如图6所示,所述高温空气导出组件5包括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501,所述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501的一端位于内密封盒102内侧的底部,所述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501的另一端卡接在活塞套盒301侧端面上对应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302的位置处,所述活塞套盒301侧端面上对应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302的位置处还卡接有喷头503,所述喷头503分别卡接在内密封盒102以及外密封盒101的侧端面上。
[0061]
本实施例中:当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向靠近喷头503的一侧移动时,利用负压引流效应,因而边可通过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将循环流动在冷却液循环腔内的低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301内,随着冷却液循环腔的气压强度降低,将会通过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1和探头将经电解质滤层8过滤处理后的常温空气引入,且低温空气在引入活塞套盒301内的过程中,将会直接作用在风扇叶605上,利用风扇叶605结构的特殊性,便会将空气的流动力转化为扭力并直接作用在转接筒606上。
[0062]
如图6所示,所述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内设置有风扇叶605,所述风扇叶605固定
连接在转接筒606表面,所述转接筒606的表面还转动连接在网面座608上,所述网面座608卡接在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的内侧壁上,所述转接筒606的表面缠绕连接有绕组线圈607,并且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内侧壁上对应绕组线圈607的位置处卡接有两个永磁座609,且两个永磁座609相对面的磁极相反,所述活塞套盒301前侧端面对应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的位置处通过低温空气导出阀管603与分流体604的前侧端面连通,所述分流体604固定连接在活塞套盒301的底部。
[0063]
如图6所示,所述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501、高温空气导出阀管502、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1、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以及低温空气导出阀管603均是由管道与单向阀的组合,所述外密封盒101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卡套7,所述卡套7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电解质滤层8。
[0064]
本实施例中:被电离后的低温空气将会经分流体604散射在内密封盒102内,一方面,实现对内密封盒102内部电子元器件的降温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电离后的空气消除电子元器件上的静电荷,当高温空气活塞座向远离喷头503的一侧移动时,将会通过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501将高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301内,当当高温空气活塞座向靠近喷头503的一侧移动时,高温空气将会经喷头503喷射在电解质滤层8上,一方面,实现了反冲效果,能够除去电解质滤层8上的灰尘,另一方面,空气中残余的静电荷将会被截留在电解质滤层8上,补充静电荷,保证后续电解质滤层8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0065]
工作原理:首先,遮阳座201在对外防护组件1起隔热效果的同时,还具备雨水的收集功能,经雨水过滤板202过滤处理后的雨水被聚集在遮阳座201的内部,随着雨水的聚集,遮阳座201的整体重量逐渐升高并产生下降的趋势,当遮阳座201下行于支撑式伸缩外筒207的内部发生回缩动作时,将会利用转换齿轮206将向下的推力转化为向上的推力并通过上提式转换轴204推动外防护组件1上行,通过提升外防护组件1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而能够防止地面发生积水时,受水压以及液体流动力的影响深入到外防护组件1的内部引发漏电等高危险系数事故,从而保证内密封盒102内电气元器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当其中一个风叶406率先受到来至于空气流的作用而发生转动时,能够将所产生的扭力通过联动齿轮404以及从动齿轮403转嫁至驱动轴308上,并通过驱动轴308驱使主动锥齿轮307发生转动,便可起到自动控制其余风叶406的迎风面,风叶406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且若干个风叶406的初始受力角均不相等,利用风叶406自动调节受力角这一项特殊能力,降低了风叶406对风力的要求,实现了低风压起动,不仅能自行启动,而且有风就能工作,运行效率更高,提高了风力驱动的功率系数和发电效率,并可自动控制总功率的输出,便能够自动进行内密封盒102内部低温空气的引入工作以及高温空气的导出工作,驱动轴308在驱动主动锥齿轮307发生转动的过程中,将会利用主动锥齿轮307与两个从动锥齿轮305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分别作用在两个螺纹筒303上,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便能够同事使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和高温空气导出活塞座302分别进行相应的活塞运动,当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向靠近喷头503的一侧移动时,利用负压引流效应,因而边可通过低温空气引入阀管602将循环流动在冷却液循环腔内的低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301内,随着冷却液循环腔的气压强度降低,将会通过常温空气引入阀管601和探头将经电解质滤层8过滤处理后的常温空气引入,且低温空气在引入活塞套盒301内的过程中,将会直接作用在风扇叶605上,利用风扇叶605结构的特殊性,便会将空气的流动力转化为扭力并直接作用在转接筒606上,使转接筒606带动绕组线圈607切割永磁座609之间所产生的磁感线并产生电流,
使得流经转接筒606的低温空气将会被电离,当低温空气引入活塞座306向背离喷头503的一侧移动时,被电离后的低温空气将会经分流体604散射在内密封盒102内,一方面,实现对内密封盒102内部电子元器件的降温散热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电离后的空气消除电子元器件上的静电荷,当高温空气活塞座向远离喷头503的一侧移动时,将会通过底层高温空气引出阀管501将高温空气引入到活塞套盒301内,当当高温空气活塞座向靠近喷头503的一侧移动时,高温空气将会经喷头503喷射在电解质滤层8上,一方面,实现了反冲效果,能够除去电解质滤层8上的灰尘,另一方面,空气中残余的静电荷将会被截留在电解质滤层8上,补充静电荷,保证后续电解质滤层8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且在低温空气引入的过程中,利用气液分离膜实现了水与气的分离,进而能够避免高温空气与低温空气接触时在内密封盒102的内部发生水凝,且密封性高,实现了配电柜的降温、散热、防水、防尘以及防静电等功能。
[006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