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吸油烟机用油网装置以及应用该油网装置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23 00: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油烟机用油网装置以及应用该油网装置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2.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吸油烟机一般包括机壳、集烟罩、滤油网和导烟板,其中,集烟罩设于机壳的下方,滤油网设于集烟罩进风口处,起到过滤油烟,引流油路从而将油滴导入油杯的功用。传统的吸油烟机的油网组件不能在油网的横向上(左右两侧)进行合理的流量分配,即,不能根据吸油烟机的左右两侧油烟量进行针对性的风量调节。
3.为此,申请号为cn201821493313.5(公开号为cn2087357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进风装置及吸油烟机》,该进风装置包括:罩体、动力系统、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设于进风口处,动力系统用于驱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产生相对位移;使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形成第一配合状态、第二配合状态、第三配合状态,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处于第一配合状态时进风口处于一侧进风状态,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处于第二配合状态时进风口处于另一侧进风状态,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处于第三配合状态时,进风口处于两侧均进风状态。上述进风装置能够根据配合状态改变进风模式,以便于进风口处的有效负压区得到最大利用,有效提升了进风效果。又如申请号为cn201120085086.4(授权公告号为cn202012970u)的《一种吸风口可调的侧吸式集成灶》也对此进行了类似公开。
4.但,上述专利中的进风装置(油网装置)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上述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之间是通过直线滑动配合的方式来调节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不同的进风状态,但,采用直线滑动配合的两个滤网之间在相对滑动过程中容易存在干涉问题,尤其是,当需要将两个滤网的进风孔调节处于错位布置状态而相互封堵时,两个滤网不能够保证有效贴靠,容易出现漏风问题,影响了进风口的进风量的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内、外油网在相对移动过程中出现干涉问题的吸油烟机用油网装置。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油网装置的吸油烟机。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用油网装置,设于吸油烟机的进风口处,包括第一油网,包括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具有并列分布的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上均分布有第一进风孔;
8.第二油网,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油网的下游,包括第二过滤板,该第二过
滤板上分布有第二进风孔;
9.所述第二过滤板包括至少一个活动网体,该活动网体以能相对第一过滤板翻转的方式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进风口上,并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10.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活动网体位于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11.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活动网体位于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第二进风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12.并且在所述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下,所述活动网体的板壁遮挡住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或第二进风区域中的至少部分第一进风孔的至少部分区域。
13.为了实现进风量的精确调节,在所述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下,所述活动网体贴靠在对应的第一过滤板之第一进风区域或第二进风区域上。
14.为了实现与左右两个炉灶相匹配的单侧进风状态,所述进风口为长条形,所述第一过滤板上的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分别与所述进风口的长度上的两侧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滤板贴靠在所述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或第二进风区域上的状态下,能将所述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上的全部第一进风孔或第二进风区域上的全部第一进风孔封堵,从而使所述进风口具有单侧进风状态。
15.为了更好地适配第二过滤板的翻转过程,达到准确调节进风量的目的,各所述第一进风孔均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在第一过滤板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地间隔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孔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隔,各所述第二进风孔均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在第二过滤板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地间隔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进风孔的板壁形成第二间隔,所述第二间隔的大小与所述第一进风孔的大小基本一致。可以想到的是,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孔以及第二过滤板上的第二进风孔也可采用方形孔、圆孔或其他形状的进风孔结构。
16.为了与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及第二进风区域进行有效配合,实现进风口左右两侧区域的风量调节,所述活动网体有两个,分别为在所述进风口的长度方向上并排地间隔布置的第一活动网体以及第二活动网体,所述第一活动网体与所述第一进风区域对应,所述第二活动网体与第二进风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一活动网体和第二活动网体均能以两者相邻设置的各自侧边为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第一过滤板进行翻转,进而贴靠在所述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和第二进风区域上。
17.为了实现进风口左右两侧进风状态的灵活切换,所述第一活动网体及第二活动网体与所述第一过滤板至少具有第一配合状态、第二配合状态以及第三配合状态;
18.在第一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活动网体贴靠在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上,并且第一活动网体上的第二进风孔与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的第一进风孔在烟气流动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二活动网体贴靠在第一过滤板的第二进风区域上,并且第二活动网体上的第二进风孔与第一过滤板的第二进风区域的第一进风孔在烟气流动方向上对齐,从而使得吸油烟机的进风口处于两侧均进风状态;
19.在第二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二活动网体贴靠在第一过滤板的第二进风区域上,并且第二活动网体上的第二进风孔与第一过滤板的第二进风区域的第一进风孔在烟气流动方向上对齐,而所述第一活动网体贴靠在第二活动网体上,并且第一活动网体的第二间隔
封堵住第二活动网体上全部的第二进风孔,从而使得吸油烟机的进风口处于一侧进风状态;
20.在第三配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活动网体贴靠在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上,并且第一活动网体上的第二进风孔与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的第一进风孔在烟气流动方向上对齐,而所述第二活动网体贴靠在第一活动网体上,并且第二活动网体的第二间隔封堵住第一活动网体上全部的第二进风孔,从而使得吸油烟机的进风口处于另一侧进风状态。
21.为了带动上述两个活动网体进行翻转动作,还包括:
22.第一驱动机构,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网体连接,从而驱动第一活动网体以邻近所述第二活动网体的侧边为转动轴线进行翻转;
23.第二驱动机构,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活动网体连接,从而驱动第二活动网体以邻近所述第一活动网体的侧边为转动轴线进行翻转。
24.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活动网体邻近第二活动网体的侧边的两端均具有第一转动销,所述第一活动网体通过该第一转动销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进风口上,所述第二活动网体邻近第一活动网体的侧边的两端均具有第二转动销,所述第二活动网体通过该第二转动销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进风口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均为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销及第二转动销同轴连接。可以想到的是,驱动机构也可以是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杆传动机构等现有技术与两个活动网体传动连接,实现翻转动作。
2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上述油网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所述集烟罩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油网装置设置在集烟罩的进风口处。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油网装置的第二油网(活动网体)是以相对第一油网(第一过滤板)翻转的方式转动设置在进风口处,从而实现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一过滤板上的不同的进风区域对应配合,上述活动网体在翻转过程中不会如现有技术中的直线滑动配合方式而与第一过滤板之间形成干涉问题,并且,在优选方案中,能够与第一过滤板实现良好的贴靠,有效减少漏风问题,保证了进风口的进风量的调节精度。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进风口处于两侧均进风状态);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网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30.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进风口处于单侧均进风状态);
32.图6为图5的俯视图;
33.图7为图6中a

a处的剖视图;
34.图8为图7中a处放大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网装置的分解图;
36.图10为图9的横向剖视图;
3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网装置的活动网体处于翻转过程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9.参见图1

图11,在本实施例中吸油烟机优选为顶吸式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41、位于集烟罩41上方的风机架43以及设置在风机架43内的风机系统,集烟罩41上开设有进风口42,使得油烟可通过进风口42进入到风机架43内,再由风机系统排出到公共烟道。本实施例的进风口42为长条形,且沿集烟罩41的横向延伸布置。
40.参见图1,集烟罩41的进风口42处设置有油网装置40,使得油烟在进入风机系统之前,先经过初步地过滤,滤除部分油脂。油网装置40包括第一油网10和第二油网20 (详见图2及图3),在气体流动路径上,第一油网10和第二油网20依次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布置。集烟罩41的后侧底部设置有油杯(未示出),集烟罩41的进风口42下方设置有挡烟板(未示出),油网装置位于挡烟板的上方,挡烟板的后侧端部位于油杯之上。
41.参见图3及图9,第一油网10,包括第一过滤板11,第一过滤板11上分布有第一进风孔13,每一个第一进风孔13均为长条形孔,并沿第一过滤板1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各第一进风孔13在第一过滤板11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地间隔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孔13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隔12。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间隔12的两个侧边均朝吸油烟机内部延伸,从而在第一间隔12的背面形成开口朝向吸油烟机内部的第一凹槽120。同时,该第一间隔12的横截面的中部朝向烟气来流方向凸起,也即,第一间隔12的迎风面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方便了对烟气进行导流以及对油烟进行过滤。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板的第一间隔12也可以是直板状结构。
42.参见图9,第二油网20,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油网10的下游,包括第二过滤板21,第二过滤板21上分布有第二进风孔23,每一个第二进风孔23沿第二过滤板2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各第二进风孔23在第二过滤板21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地间隔布置。其中,该第二进风孔23的大小与上述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孔13的大小一致,任意相邻的第二进风孔23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隔22,本实施例的第二过滤板21的第二间隔22也与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间隔12结构相同,即该第二间隔22也具有与第一凹槽120结构相同的第二凹槽220,其中,第二间隔22上背向第二凹槽220的侧面对应形成一个圆弧面221。
43.第二过滤板21包括至少一个活动网体,活动网体以相对第一过滤板11翻转的方式转动设置在进风口42处。该活动网体能贴靠在第一过滤板11上,并由第二间隔22遮挡第一过滤板11上的至少部分第一进风孔13的至少部分区域,改变第一过滤板11上的对应区域上的进风面积,进而使得进风口具有不同进风状态。具体地,第一过滤板11 具有并排分布的第一进风区域101和第二进风区域102(详见图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区域101位于进风口42的左侧,第二进风区域102位于进风口42的右侧,活动网体可贴靠在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1和第二进风区域102上,并由第二过滤板的板壁遮挡住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1或第二进风区域102上的至少部分第一进风孔13的至少部分区域,从而改变进风口42上对应于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1及第二进风区域102的进风量,具体可使进风口42至少具有两侧均进风状态(详见图3)和单侧进风状态(详见图7)。
44.在两侧均进风状态下,活动网体(第二过滤板21)的第二间隔22贴靠在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间隔12的第一凹槽120上,其中,贴靠状态下,第二间隔22的第二凹槽 220的凹口朝向与第一间隔12的第一凹槽120的凹口朝向相反,且第二间隔22的两个侧边沿与第一间隔12的两个侧边沿对应贴靠接触(即两者刚好对准并拢),由此,第二间隔22和第一间隔12贴靠后的外周面为类似柱面的结构,使得进风过程更加顺畅,减少了风量损失。另一方面,在贴靠状态下,第二过滤板21的第二进风孔23与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孔13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对齐,此时,第一过滤板11上的第一进风孔13均处于打开状态,进风量较大。
45.参见图7,在单侧进风状态下,活动网体的第二间隔22贴靠并封堵在第一过滤板 11上的第一进风区域101或第二进风区域102的第一进风孔13上,此时,第一过滤板 11上的一部分第一进风孔13(比如可以是第一进风区域101)处于打开状态,另一部分 (第二进风区域102)的第一进风孔13处于封堵状态,进气流量相对较小。具体地,在单侧进风状态下,上述第二间隔22的圆弧面221配合在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孔13 的两侧边沿上,由此可使第二间隔22与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孔13进行更好的贴靠,减少漏风问题,保证单侧进风状态的吸力。
46.参见图2及图5,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二过滤板21包括在横向上并排地间隔设置的第一活动网体201和第二活动网体202。第一活动网体201与第一进风区域101相对应,第二活动网体202与第二进风区域102相对应。优选地,为了使得油网装置的左右两侧具有相同的吸油烟效果,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1的面积与第二进风区域102的面积相同,第一活动网体201与第二活动网体202的大小也基本一致。
47.第一活动网体201具有横向上的第一侧边2011以及第二侧边2012,第二活动网体 202具有横向上第三侧边2021以及第四侧边2022,其中,第一活动网体201的第一侧边2011与第二活动网体202的第四侧边2022远离设置,第一活动网体201的第二侧边 2012与第二活动网体202的第三侧边2021邻近设置。第一活动网体201的第二侧边2012 转动连接(可以是翻转以直线移动结合的方式)集烟罩的进风口42位置,并择一贴靠在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1上以及第二活动网体202上。同样地,第二活动网体202的第三侧边2021转动连接在集烟罩的进风口42位置,并择一贴靠在第一过滤板11的第二进风区域102上以及第一活动网体201上。由此,第二过滤板的两个活动网体与第一过滤板可处于第一配合状态、第二配合状态以及第三配合状态。
48.参见图2及图3,在第一配合状态下,第一活动网体201贴靠在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1上,第二活动网体202贴靠的第一过滤板11的第二进风区域102上,上述两个活动网体的第二间隔22与第一过滤板的对应区域上的第一间隔12对准并拢,此时,第一活动网体201的第二进风孔23与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1的第一进风孔13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对齐,第二活动网体202的第二进风孔23与第一过滤板 11的第二进风区域102的第一进风孔13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对齐,即,第一过滤板11 上的第一进风区域101以及第二进风区域102上的第一进风孔13均处于打开状态,进气流量较大,此时,进风口处于上述的两侧均进风状态,且保证了油网装置的全部进风孔在进风过程中存在减少的涡流分离,能有效避免流量损失。
49.参见图5

图7,在第二配合状态下,第一活动网体201翻转后贴靠在第二活动网体 202上,其中,第一活动网体201的第二间隔22将第二活动网体201上全部的第二进风孔23封
堵住(也即将第一过滤板11的第二进风区域102的第一进风孔13封堵住),此时,只有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1的第一进风孔13打开,即吸油烟机的进风口42为左侧进风状态。
50.同样地,在第三配合状态下,第二活动网体201翻转后贴靠在第一活动网体202 上,其中,第二活动网体201的第二间隔22将第一活动网体201上全部的第二进风孔 23封堵住(也即将第一过滤板11的第一进风区域102的第一进风孔13封堵住),此时,只有第一过滤板11的第二进风区域101的第一进风孔13打开,即吸油烟机的进风口42 为右侧进风状态。
51.参见图9及图10,本实施例的油网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1和第二驱动机构32。其中,第一驱动机构3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活动网体201连接,从而驱动第一活动网体201以第二侧边2012为转动轴线进行翻转。第二驱动机构32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活动网体202连接,从而驱动第二活动网体202以第三侧边2021为转动轴线进行翻转。上述第一驱动机构3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32均可采用驱动电机。具体地,第一活动网体 201的第二侧边20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第一转动销14,第一活动网体201通过该第一转动销14转动连接在进风口42上。第二活动网体202的第三侧边20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第二转动销24,第二活动网体202通过该第二转动销24转动连接在进风口42上。上述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转动销14及第二转动销24同轴连接。当然,可以想到的是,第一驱动机构3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32还可以采用电动推杆与诸如连杆机构配合形成的驱动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活动网体的有效翻转即可。
52.本实施例的油网装置油网装置是通过第二油网(活动网体)相对第一油网翻转的方式设置在进风口处,并由活动网体的板壁遮挡住第一过滤板的第一进风区域或第二进风区域上的至少部分第一进风孔的至少部分区域,来实现进风口的单侧进风状态及两侧均进风状态,上述第二油网在翻转过程中不会如现有技术中的直线滑动配合方式而与第一油网之间形成干涉问题,其能够与第一油网实现良好的贴靠,有效减少漏风问题,保证了进风口的进风量的调节精度。尤其是,在进风口的单侧进风状态时,第二油网翻转后能将第一油网上的部分第一进风孔有效封堵住,不会出现漏风问题,保证了进风口单侧进风口状态时的吸力,提高了吸油烟效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