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厕所用防臭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3: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防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厕所用防臭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2.厕所中的臭味及其它异味主要来自尿液中的氨气,及粪便散发的吲哚、粪臭素、硫醇和硫氢化物。这些气体与空气相比密度较低,在空气中呈上浮状态,容易从人的鼻腔吸入,使人觉得不适。
3.现有厕所的排风系统设置在吊顶内,如厕时带有刺鼻异味的气体从便池上升,通过吊顶内的排风扇排出室外,此种换气方式在排气的同时,气体也会经过人的呼吸系统。即现有厕所的排风系统未能有效抑制如厕时的异味。
4.公告号为“cn105804194a”的实用新型专利供开了一种一体式防臭蹲便器用排气装置。该方案的特点在于:在蹲便池内腔的上部缘口处设有抽气槽,抽气槽与蹲便池内腔之间通过条形缝隙连通,蹲便池上端还设有联接管接头,联接管接头与抽气槽之间通过蹲便池内部的腔道连通。该方案的防臭原理是:启动抽风机时,蹲便池内污物散发的臭气依次通过抽气槽、腔道和前联接管,进入风箱内,最后通过后联接管排出到室外,抽气的高度低于人的鼻腔,排气的路径不经过人的鼻子,有效抑制如厕时的臭味及异味。
5.该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一方面,抽气槽与蹲便池一体成型,另一方面,抽气槽呈现出上端内腔大,下端开口小的形态,再一方面,蹲便池两端呈圆弧形,抽气槽也应在蹲便池的两端呈适宜性的弧形弯曲,结合以上3点,共同导致了蹲便池的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2、用户使用蹲便池时,粪便和尿液容易通过条形缝隙溅射到抽气槽内,长此以往,抽气槽内容易藏污纳垢,并且,由于抽气槽无法从蹲便池上单独拆卸下来清洗,导致抽气槽内的污垢难以得到有效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厕所用防臭排气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防臭蹲便器用排气装置制造成本高,以及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厕所用防臭排气装置,包括便池、环形风管、排气接头、风筒、排风扇和联接管;便池上端设有接头安装孔,接头安装孔贯通便池内壁和外壁;环形风管内部设有环形内腔,下端设有连通至环形内腔的进气孔,外侧壁上设有出气口;环形风管固定安装在便池内腔上端,并与便池内腔上端边缘轮廓相吻合;排气接头设在便池的接头安装孔中,其前端可拆卸连接在环形风管的出气口上,后端从伸出在便池外部;风筒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排风扇固定安装在风筒中;联接管一端与排气接头的后端连接,另一端与风筒的进气口连通。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环形风管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环形槽件和环形上盖;环形槽件上端设有环形敞口;环形上盖可拆卸的安装在环形槽件上端的环形敞口处。
9.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环形上盖下端设有两组相对布置的定位片,当环形上盖盖装在环形槽件上端的环形敞口处时,环形上盖的两组定位片分别与环形槽件的两面内侧壁形成过渡配合。
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环形上盖的上端设有平面,环形槽件的内腔底部设有从环形槽件的环形内侧向环形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斜面;当环形风管固定安装在便池内腔上端时,所述平面与便池上表面齐平,所述斜面相对于便池上表面倾斜15

35
°
;环形槽件在斜面相对较低的一侧设有排污口。
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进气孔的数量有多个,所有的进气孔沿着环形风管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在环形风管下端,进气孔的孔径为0.3~0.6mm。
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环形上盖的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辅助拆卸缺口。
13.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便池为蹲便池。
14.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便池为坐便器,坐便器上端外壁上设有连通至便池内腔的通气孔。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1、便池(坐便器或蹲便池)本身无需做较大改动,仅需加工接头安装孔即可,环形风管、排气接头、联接管等部件均为模块化设计,加工难度较低,可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有效降低了整体制造成本。
17.2、拆下环形上盖即可使环形风管在上端形成敞口,便于用户用水冲洗环形风管的环形内腔,污水可通过排污口流出环形内腔,排入到便池(坐便器或蹲便池)中,冲洗过程快捷方便,有效避免环形风管内部藏污纳垢。
18.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便池与环形风管的装配结构图;
21.图3为环形风管与排气接头在一种视角下的装配结构图;
22.图4为环形风管与排气接头在另一视角下的装配结构图;
23.图5为环形风管在一种视角下的爆炸图;
24.图6为环形风管在另一视角下的爆炸图;
25.图7为便池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例说明:便池1;接头安装孔11;通气孔12;环形风管2;环形内腔21;进气孔22;出气口23;环形槽件24;排污口241;环形上盖25;定位片251;辅助拆卸缺口252;排气接头3;联接管4;排风扇5。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如图1

7所示,厕所用防臭排气装置,包括便池1、环形风管2、排气接头3、联接管4和排风扇5。
29.便池1为蹲便池(图中未示出)或坐便器(如图1所示),便池1上端设有接头安装孔11,接头安装孔11贯通便池1内壁和外壁。
30.环形风管2内部设有环形内腔21,下端设有连通至环形内腔2的进气孔22,外侧壁上设有出气口23。环形风管2固定安装在便池1内腔上端(可选用胶接固定方式),并与便池1内腔上端边缘轮廓相吻合(所述吻合是指环形风管2的外侧壁面与便池1内侧壁面相互贴合)。
31.排气接头3设在便池1的接头安装孔11中,其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环形风管2的出气口23上,另一端从伸出在便池1外部。
32.风筒4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风筒4安装在厕所墙壁上,进气口连通至厕所内部,排气口连通至厕所外部。
33.排风扇5固定安装在风筒4中。
34.联接管6一端与排气接头3连接,另一端与风筒4进气口连通。
35.优选,当便池1为坐便器时,便池1上端外壁上设有连通至便池1内腔的通气孔12。当用户坐在坐便器上如厕时,用户的臀部可能将坐便器上端敞口完全遮盖,使坐便器的内腔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这将导致排风扇5抽气困难,通气孔12的设置可便于坐便器外部的空气进入坐便器内腔中,确保排风扇5能顺利抽气。
36.优选,环形风管2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环形槽件24和环形上盖25。环形槽件24上端设有环形敞口。环形上盖25可拆卸的安装在环形槽件24上端的环形敞口处。当环形上盖25安装到环形槽件24的环形敞口上时,环形敞口被封闭,当拆除环形上盖25时,环形敞口被打开。
37.优选,环形上盖25下端设有相对布置的两组定位片251,当环形上盖25盖装在环形槽件24上端的环形敞口处时,环形上盖25的两组定位片251分别与环形槽件24的两面内侧壁形成过渡配合。
38.优选,环形上盖25的上端设有平面,环形槽件24的内腔底部设有从环形内侧向环形外侧高度逐渐降低的斜面。当环形风管2固定安装在便池1内腔上端时,所述平面与便池1上表面齐平,所述斜面相对于便池1上表面倾斜15

35
°
。环形槽件24在斜面相对较低的一侧设有排污口241。基于该结构,若有污物通过进气孔22进入环形风管2的环形内腔21时,会顺着斜面流动至环形内腔21相对低洼的一侧(即环形外侧),并通过排污口241快速排出,有效避免污物囤积在环形内腔21底部。
39.优选,排气接头3的端头与环形风管2的出气口23采用螺纹连接。
40.优选,进气孔22的数量有多个,所有的进气孔22沿着环形风管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在环形风管2下端,进气孔22的孔径为0.3~0.6mm。
41.优选,环形上盖25的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辅助拆卸缺口252,辅助拆卸缺口252可供手指或l形勾板伸入。该结构便于用户快速的将环形上盖25从环形槽件24上拆卸下来。
42.优选,排风扇5的开关(图中未示出)设在厕所门外的墙壁上。
43.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用户进入厕所前,打开排风扇5的开关,使除臭功能启动。用户如厕时,便池1内的臭气不会扩散到便池1外部,而是通过环形风管2的进气孔22进入环形风管2的环形内腔21中,再通过环形风管2的出气口22排出,依次通过排气接头3、联接管4和排风扇5,排出到厕所外部,有效避免用户在如厕时闻到臭味。
44.用户多次使用便池1后,可对环形风管2进行清洗,以去除环形风管2的环形内腔21中的污渍。清洗操作时,打开环形上盖25,使环形槽件24上端的环形敞口敞开。然后即可使用清水冲洗环形风管2的环形内腔21,污水即通过排污口241迅速排出,流入到便池1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