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2: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墙体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存在大面积的老旧建筑,这些老旧建筑随着建筑年份的增加及当时的建筑工艺水平有限,抗震性较差,对于这些老旧建筑不能简单的拆除重建,因此,对一些老旧楼进行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3.相关技术的公告号为cn2100327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包括需要加固与修复的墙体,所述墙体表面的水泥砂浆薄抹灰层,所述水泥砂浆薄抹灰层上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呈梅花形分布固定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上铺设的水泥砂浆厚抹灰层。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钢丝网与墙体表面之间通过水泥砂浆抹灰层连接,钢丝网在水泥砂浆抹灰层风干之前容易发生位移,容易影响墙体表面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增强钢丝网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升墙体表面的平整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包括墙体、安装于墙体表面的钢丝网以及铺设于钢丝网上的水泥砂浆层,所述墙体表面自外向内依次开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由第一圆孔向第三圆孔依次递增,所述钢丝网上设置有多组固定组件,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于钢丝网网格中的固定块、与固定块靠近墙体一侧的侧壁固定的套管、与套管远离钢丝网的一端固定的弧形钢片、贯穿设置于固定块上并与固定块间隙配合的操作杆以及与操作杆远离钢丝网的一端一体成型的抵紧块,所述套管外壁与第一圆孔内壁贴合,所述操作杆与套管螺纹连接,所述抵紧块远离钢丝网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套管的横截面积且小于第一圆孔的横截面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钢片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在安装钢丝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调节弧形钢片的弯曲程度,使得弧形钢片顺利穿过第一圆孔,当工作人员将钢丝网安装于墙体表面后,套管外壁与第一圆孔内壁贴合,此时,工作人员需向墙体外侧拧动操作杆,使得抵紧块将弧形钢片向远离套管轴线的一侧抵压,直至弧形钢片远离套管轴线一侧的表面与第二圆孔内壁抵接时,停止转动操作杆即可,弧形钢片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套管与第一圆孔内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对钢丝网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降低了钢丝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概率。为增强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在固定组件固定完钢丝网后,工作人员需截去多余的操作杆,使得操作杆端部与钢丝网远离墙体一侧
的表面平齐,随后涂抹水泥砂浆层即可。
9.可选的,所述抵紧块呈圆台状,所述抵紧块的截面圆直径由第一圆孔向第三圆孔依次递增。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需向墙体外侧拧动操作杆的过程中,抵紧块的侧壁与弧形钢片靠近第二圆孔轴线一侧的表面抵接,并将弧形钢片向远离第二圆孔轴线的一侧抵压,直至抵紧块与第二圆孔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钢片时,弧形钢片即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
11.可选的,所述抵紧块的弧形表面与第二圆孔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二圆孔内壁与第二圆孔轴线之间的夹角。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便于抵紧块与第二圆孔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钢片。
13.可选的,所述操作杆远离抵紧块的一端固定有正六边形块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采用与正六边形块体配合的内六角把手转动抵紧块,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拧动操作杆。
15.可选的,所述弧形钢片远离抵紧块一侧的侧壁上均匀固定有多个弧形橡胶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橡胶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在工作人员需向墙体外侧拧动操作杆的过程中,抵紧块将弧形钢片向远离第二圆孔轴线的一侧抵压,直至弧形钢片与第二圆孔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橡胶条,以此增大了弧形钢片与第二圆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弧形钢片与第二圆孔内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固定块上的活动板、贯穿设置于活动板上并与固定块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以及固定于活动板上的限位条,所述转动杆与活动板固定,所述操作杆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限位条与环形凹槽卡接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拧动操作杆,直至抵紧块与第二圆孔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钢片时,工作人员需转动活动板,使得限位条与环形凹槽卡接,以此对操作杆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操作杆与套管之间的连接因震动而松动的概率,从而增强了固定组件对钢丝网的固定效果,有利于增强钢丝网与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限位条的延伸方向呈圆弧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增大了限位条与环形凹槽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强限位条与环形凹槽之间卡接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限位条为与操作杆相互吸引的磁性限位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操作杆采用铁杆制成,限位条与操作杆之间具有良好的吸引作用,有利于增强限位条与环形凹槽之间卡接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拧动操作杆,使得抵紧块与第二圆孔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钢片时,弧形钢片对套管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套管与第一圆孔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钢丝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概率;
25.本技术中,操作杆端部固定有正六边形块体,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采用与正六边形块体配合的内六角把手转动抵紧块,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拧动操作杆;
26.本技术中,抵紧块与第二圆孔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钢片时,工作人员需转动活动
板,使得限位条与环形凹槽卡接,以此对操作杆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有利于增强钢丝网与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去除水泥砂浆层后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图1去除水泥砂浆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1、第一圆孔;12、第二圆孔;13、第三圆孔;2、钢丝网;3、固定组件;31、固定块;32、套管;33、弧形钢片;34、操作杆;341、环形凹槽;35、抵紧块;36、正六边形块体;4、定位组件;41、活动板;42、转动杆;43、限位条;5、弧形橡胶条;6、水泥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参照图1、图2及图3,墙体1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包括墙体1、钢丝网2、固定组件3以及定位组件4。墙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墙体1一侧的表面自外向内依次开设有第一圆孔11、第二圆孔12和第三圆孔13。第一圆孔11、第二圆孔12和第三圆孔13的直径依次增大,第二圆孔12的直径由第一圆孔11向第三圆孔13递增。
35.参照图2,钢丝网2与墙体1相互平行,结合图3所示,钢丝网2一侧的表面与第一圆孔11同侧的墙体1表面贴合。固定组件3安装于钢丝网2上,固定组件3设有四组并呈矩形分布,且每组固定组件3均包括固定块31、套管32、弧形钢片33、操作杆34、抵紧块35以及正六边形块体36。固定块31为矩形块状结构,固定块31的侧壁与钢丝网2网格的内侧壁固定。套管32的轴线与第一圆孔11的轴线重合,套管32的外壁与第一圆孔11的内壁贴合,且套管32一侧的端面与固定块31靠近墙体1一侧的侧壁固定。弧形钢片33为横截面呈弧形的片状结构,弧形钢片33远离第二圆孔12轴线一侧的弧形表面与第二圆孔12内壁配合,弧形钢片33的一端与套管32远离钢丝网2一侧的端面固定,弧形钢片33设有四个且关于套管32的轴线均匀分布。操作杆34为圆杆状铁杆,其轴线与套管32的轴线重合,操作杆34贯穿设置于固定块31上并与固定块31间隙配合,且操作杆34与套管32螺纹连接。抵紧块35为圆台状结构,其轴线与操作杆34的轴线重合,抵紧块35靠近钢丝网2一侧的表面与操作杆34远离钢丝网2的一端一体成型,抵紧块35远离钢丝网2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套管32的横截面积并小于第一圆孔11的横截面积,且抵紧块35的弧形表面与第二圆孔12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二圆孔12内壁与第二圆孔12轴线之间的夹角。正六边形块体36为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块状结构,正六边形块体36一侧的侧壁与操作杆34远离抵紧块35的一端固定。在工作人员将钢丝网2安装于墙体1表面后,弧形钢片33位于第二圆孔12内,抵紧块35位于第三圆孔13内,套管32外壁与第一圆孔11内壁贴合,此时,工作人员需采用与正六边形块体36配合的内六角扳手转动操作杆34,以此使得抵紧块35朝向靠近钢丝网2的一侧移动,直至抵紧块35与第二圆孔12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钢片33时,弧形钢片33对套管32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套管32
与第一圆孔11内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钢丝网2与墙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6.参照图3,弧形钢片33远离抵紧块35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弧形橡胶条5,弧形橡胶条5为延伸方向呈弧形的条状结构,弧形橡胶条5设有多个,相邻弧形橡胶条5之间的间距相等。弧形橡胶条5采用具有良好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抵紧块35与第二圆孔12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钢片33时,弧形钢片33与第二圆孔12内壁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以此增强了弧形钢片33与第二圆孔12内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7.参照图4,定位组件4安装于固定块31上,结合图5所示,定位组件4包括活动板41、转动杆42以及限位条43。活动板41为矩形板状结构,活动板41一侧的侧壁与固定块31远离墙体1一侧的侧壁贴合。转动杆42为圆杆状结构,其贯穿设置于活动板41上并与活动板41固定,且转动杆42与固定块31远离墙体1一侧的侧壁转动连接。限位条43为延伸方向呈圆弧形的条状结构,限位条43的一端与活动板41固定,操作杆34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341,且限位条43与环形凹槽341卡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条43采用磁性材料制成,限位条43与操作杆34之间具有良好的吸引作用,有利于增强限位条43与环形凹槽341之间卡接的稳定性。
38.参照图1,钢丝网2远离墙体1一侧的表面以及钢丝网2的网格中均铺设有水泥砂浆层6,以此使得墙体1表面更加平整。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墙体表面加固与修复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将钢丝网2安装于墙体1表面时,工作人员需调节弧形钢片33的弯曲程度,使得弧形钢片33顺利穿过第一圆孔11,当钢丝网2表面与墙体1表面贴合时,套管32外壁与第一圆孔11内壁贴合,此时,工作人员需采用与正六边形块体36配合的内六角把手转动抵紧块35,以此使得操作杆34向墙体1外侧移动,抵紧块35将弧形钢片33向远离第二圆孔12轴线的一侧抵压,直至弧形钢片33与第二圆孔12内壁配合并抵紧弧形橡胶条5时,停止转动正六边形块体36即可,弧形钢片33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套管32与第一圆孔11内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对钢丝网2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降低了钢丝网2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概率。为增强操作杆34与套管3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只需转动活动板41,使得限位条43与环形凹槽341卡接,以此对操作杆34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有利于增强钢丝网2与墙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为增强墙体1表面的平整度,工作人员需截去多余的正六边形块体36,使得正六边形块体36远离墙体1一侧的表面与钢丝网2远离墙体1一侧的表面平齐,随后涂抹水泥砂浆层6即可。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