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网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0: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网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网关装置。


背景技术:

2.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而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网关为了适宜需求,加入智能化控制模块,形成智能网关。但现有智能网关只能放置在桌面等平面上,并且随着智能网关配合智能家居的更新,所需智能元器件越来越多,使得智能网关的体积越来越大,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在放置时尤为不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网关盒子对智能网关进行收纳,但采用网关盒子进行收纳时,网关盒子与智能网关不适配,智能网关难以完全放置在网关盒子内,导致智能网关不稳定,容易掉落,由于网关盒子需要重新购买安装,浪费了大量资源。
3.另外,现有智能网关的天线大多只能进行转动,不能进行全方位调节,而现有小区住房的墙壁较多,仅通过转动无法对智能网关的天线进行指向性移动,导致其他房间内信号较差,网速大幅度下降,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智能网关使用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方便固定、便于使用、网关天线能够进行全方位调节的智能网关装置。
5.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智能网关装置,包括网关本体,所述网关本体顶面上设有网关固定机构,网关本体上设有与网关本体转动连接的调节天线组,调节天线组包括多个调节天线,调节天线包括与网关本体转动连接的调节天线ⅰ,调节天线ⅰ连接有节天线ⅱ,调节天线ⅱ底端设有与调节天线ⅰ相配合的天线转轴;所述调节天线ⅰ底端设有调节球铰头,调节球铰头上套设有调节球铰座,调节球铰座上套设有球铰凹轮,球铰凹轮与设置在网关本体上的凹轮滑槽相配合,凹轮滑槽内设有与球铰凹轮相配合的滑槽凸起。
7.进一步地,所述网关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网关本体顶面上的机构隐藏槽、与机构隐藏槽相配合的可折叠架,机构隐藏槽的两侧均设有条型凹槽,条型凹槽内设有条型凸起;所述可折叠架一端设有一对分别与条型凹槽相配合的移动凹轮,另一端设有固定夹。
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凹轮轴心上设有移动滚轴,移动滚轴通过设置在条型凹槽侧面上的条型孔与可折叠架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凹轮与条型凸起相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包括一对相配合的固定卡件,固定卡件的端部通过卡件转轴与可折叠架相连接,卡件转轴上设有转轴扭簧。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件的顶端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设有与固定凹槽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连杆,固定连杆远离固定凹槽的一端设有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凹槽上设有与
固定凹槽相配合的凹槽挡板。
11.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架包括与移动凹轮相连接的折叠主架,折叠主架通过折叠转轴连接有折叠支架,折叠支架与固定夹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折叠转轴一端设有防脱凸起,另一端设有转轴转钮,转轴转钮通过螺纹连接与折叠转轴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件上设有防滑垫层,防滑垫层上均布有防滑凸起。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天线组,使得智能网关上的调节天线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大幅度移动,方便调节天线能够指向不同的房间,进而提升相邻房间内信号质量和信号稳定性,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提升智能网关的传输速度,方便智能家居与智能网关相互连通;网关固定机构的设置,方便将智能网关固定在架子、桌面下方等位置,方便的对智能网关进行固定,减少智能网关放置在桌面上与家居的不协调感,便于将智能网关设置在不同位置。
16.(2)机构隐藏槽配合可折叠架,在运输中,方便将可折叠架折叠入机构隐藏槽内,减少智能网关的体积;移动凹轮隐藏在调节凹槽内,不仅方便移动,在使用时也方便进行隐藏调节;采用固定夹方便对智能网关进行固定;固定凹槽和凹槽挡板相配合,能够将不使用的固定连杆、固定吸盘隐藏在固定凹槽内,减少智能网关的不适感,在使用固定吸盘对智能网关进行固定时,去掉凹槽挡板,将固定连杆固定在固定凹槽内,固定吸盘固定在固定连杆端部,采用固定吸盘对智能网关进行固定,安装使用都很简单方便;转轴转钮通过螺纹连接与折叠转轴固定连接,方便对折叠主架、折叠支架进行固定,防止可折叠架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变形、复位等问题,使得可折叠架长时间保持折叠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2是实施例1中调节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实施例1中网关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实施例1中固定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实施例1中固定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网关本体,2、凹轮滑槽,3、调节天线,4、可折叠架,5、天线转轴,6、球铰凹轮,7、调节球铰座,8、调节球铰头,9、调节天线ⅰ,10、调节天线ⅱ,11、固定卡件,12、卡件转轴,13、折叠支架,14、防脱凸起,15、转轴转钮,16、折叠转轴,17、折叠主架,18、移动凹轮,19、移动滚轴,20、防脱环,21、凹槽挡板,22、防滑凸起,23、固定吸盘,24、固定连杆,25、固定凹槽,26、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智能网关装置,其结构如图1

图5所示,包括网关本体1,所述网关本体1顶面上设
有网关固定机构,网关本体1上设有与网关本体1转动连接的调节天线组,调节天线组包括多个调节天线3,调节天线3包括与网关本体1转动连接的调节天线ⅰ9,调节天线ⅰ9连接有节天线ⅱ,调节天线ⅱ10底端设有与调节天线ⅰ9相配合的天线转轴5;所述调节天线ⅰ9底端设有调节球铰头8,调节球铰头8上套设有调节球铰座7,调节球铰座7上套设有球铰凹轮6,球铰凹轮6与设置在网关本体1上的凹轮滑槽2相配合,凹轮滑槽2内设有与球铰凹轮6相配合的滑槽凸起。
26.所述网关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网关本体1顶面上的机构隐藏槽、与机构隐藏槽相配合的折叠架,机构隐藏槽的两侧均设有条型凹槽,条型凹槽内设有条型凸起;所述可折叠架4一端设有一对分别与条型凹槽相配合的移动凹轮18,另一端设有固定夹。所述移动凹轮18轴心上设有移动滚轴19,移动滚轴19通过设置在条型凹槽侧面上的条型孔与可折叠架4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凹轮18与条型凸起相配合。所述固定夹包括一对相配合的固定卡件11,固定卡件11的端部通过卡件转轴12与可折叠架4相连接,卡件转轴12上设有转轴扭簧。所述固定卡件11的顶端设有固定凹槽25,固定凹槽25内设有与固定凹槽25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连杆24,固定连杆24远离固定凹槽25的一端设有固定吸盘23;所述固定凹槽25上设有与固定凹槽25相配合的凹槽挡板21。
27.所述可折叠架4包括与移动凹轮18相连接的折叠主架17,折叠主架17通过折叠转轴16连接有折叠支架13,折叠支架13与固定夹相连接。所述折叠转轴16一端设有防脱凸起14,另一端设有转轴转钮15,转轴转钮15通过螺纹连接与折叠转轴1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件11上设有防滑垫层,防滑垫层上均布有防滑凸起22。
28.在使用时,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智能网关本体1的安装及固定,当需要进行夹持固定时,通过转轴转钮15调节折叠支架13和折叠主架17的折叠角度,调整完成后,旋紧转轴转钮15,使得折叠转轴16上的防脱凸起14、转轴转钮15夹紧可折叠架4,使可折叠架4保持稳定的固定状态,固定完成后,根据需要调整网关固定机构在智能网关本体1上的位置,移动机构隐藏槽内的折叠支架13,使得移动凹轮18沿条型凸起转动,此时,移动滚轴19沿条型凹槽侧面上的条型孔移动,移动凹轮18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可以采用固定转钮通过条型孔与均匀设置在条型凹槽内的固定孔相连接,使得移动凹轮18固定在条型凹槽内,此时,移动凹轮18两侧均安装固定转钮,从而对移动凹轮18进行稳定的固定动作;然后拉动固定夹上的固定卡件11,使固定卡件11沿卡件转轴12拉开转轴扭簧,将固定夹放置在合适位置上,松开固定卡件11,固定卡件11紧紧的卡在架子等物体上,从而能够将智能网关本体1固定在合适位置上;当需要进行吸盘固定时,可折叠架4调整完成后,移动凹轮18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对移动凹轮18进行固定,防止移动凹轮18移动,去掉凹槽挡板21,将固定连杆24固定在固定凹槽25内,固定吸盘23固定在固定连杆24上,采用固定吸盘23将智能网关本体1固定在合适位置上,也可以采用固定夹进行辅助夹持动作,实现双重夹持目的;固定完成后,对调节天线3进行调节,拉动调节天线ⅰ9,使球铰凹轮6沿凹轮滑槽2内的滑槽凸起滑动,使调节天线3移动至合适位置上,转动调节天线ⅰ9,调节球铰头8沿调节球铰座7转动,实现调节天线ⅰ9转动的目的,扳动调节天线ⅱ10,使调节天线ⅱ10沿天线转轴5转动,实现调节天线ⅱ10转动的目的,从而实现调节天线3指向性调节的目的;防脱环20防止移动滚轴19脱离条型孔;防滑凸起22增加固定卡件11的摩擦力,方便固定卡件11进行夹持;排气阀26方便固定吸盘23进行排气,便于固定吸盘23进行固定或分离。
29.实施例2
30.智能网关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移动凹轮18的两侧均设有固定转钮,固定转钮与设置在条型凹槽内的固定孔相配合,方便对移动凹轮18进行固定,使得移动凹轮18能够固定在合适位置上。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不仅限于上述实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