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布液器组件、湿帘组件以及冷风扇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3: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液器组件、湿帘组件以及冷风扇。


背景技术:

2.蒸发式冷风扇又名空调扇、冷气扇,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依靠液相水蒸发吸热原理工作的制冷装置。蒸发式冷风扇有多种实现形式,比如超声波雾化式、离心式以及湿膜蒸发式等,其中,湿膜蒸发式冷风扇是一种比较常用且简单可靠的形式,该种冷风扇占地面积较小、性价比较高,因此很受消费者青睐。
3.湿膜蒸发式冷风扇主要依靠湿帘及布液器组件实现水的蒸发吸热,湿帘由原纸加工而成,呈蜂窝状。水由水泵抽到湿帘顶部的回收盒中,通过回收盒底部的下水孔淋到湿帘顶部,进而在向下流动过程中在湿帘表面形成湿膜。风叶转动产生风压,热空气经过湿帘而加速表面湿膜蒸发,热空气的显热转化为潜热,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效果。
4.现有技术中,与容器连接的供给管的出口端往往设计于所述湿帘的上方位置,一方面,水从所述供给管的出口端排出而从所述湿帘的上方开始向整个所述湿帘漫延,由于传质和重力的影响,水向平行于重力方向漫延的速度要大于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漫延速度,导致湿膜面积分布不均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回收盒的结构特点,相邻两个下水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导致部分下水孔没有水流过,进而造成湿膜面积分布不均的问题;上述的湿膜面积分布不均的问题会造成湿帘部分处于干燥状态,部分处于过饱和状态,严重影响蒸发效率,进而降低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液器组件,湿帘组件以及冷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湿膜面积分布不均的问题。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液器组件,包括容器、泵、供给管、回收盒及回收管;所述容器供容纳待布液的流体;所述供给管接通于所述容器与待布液目标物之间,所述泵位于所述供给管的通路上,所述泵用于向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输出所述流体;所述回收盒通过所述回收管接通至所述容器。
7.优选的,所述布液器组件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供给管面向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一端。
8.优选的,所述回收盒包括侧面和底面,所述侧面和底面形成的腔体供容纳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边缘。
9.优选的,所述回收盒上沿开设第一溢流孔,所述第一溢流孔连通回收支管,所述回收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收管相连通。
10.优选的,还具有第一驱动件以及转轴,所述待布液目标物通过所述转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待布液目标物,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转动,以此变换被容纳进所述回收盒的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边缘部分。
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2.(1)所述供给管通过所述喷嘴将流体射到所述湿帘,相比于传统冷风扇,喷嘴能将流体转化为小液珠喷出,以增加所述流体与所述湿帘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流体在所述湿帘上均匀的扩散。
13.(2)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绕所述转轴进行旋转,随着待布液目标物的旋转,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到待布液目标物表面形成均匀的湿膜,从而提高蒸发效率和制冷效果。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湿帘组件,包括湿帘、所述第一驱动件以及所述转轴;所述湿帘通过所述转轴进行转动装配,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湿帘,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湿帘转动,以此变换被容纳进所述回收盒的所述湿帘的边缘部分。
15.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湿帘独立旋转。
16.优选的,所述湿帘为圆盘型。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8.所述湿帘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绕所述转轴进行旋转,随着湿帘的旋转,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到湿帘表面形成均匀的湿膜,从而提高蒸发效率和制冷效果。
19.本发明提供一种冷风扇,包括:
20.所述的布液器组件;
21.所述的湿帘组件;
22.机头,所述机头内安装有由第二驱动件驱动转动的风叶以及所述湿帘组件;以及,
23.机身,所述机身包括底座和支柱;所述机头安装于所述支柱;所述容器和水泵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柱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走管通道;所述供给管和所述回收管通过所述走管通道进入所述机头内。
24.优选的,所述机头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相对所述回收盒设有卡接槽;所述回收盒卡接于所述卡接槽;所述罩壳相对所述喷嘴以及回收管分别开设有供其穿过的第二喷嘴孔以及第二回流孔。
25.优选的,所述罩壳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出风格栅和进风格栅;所述罩壳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风叶以及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罩壳内;所述湿帘安装于所述罩壳内,并位于风叶与所述进风格栅之间的位置。
26.优选的,所述风叶为轴流风叶。
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8.(1)所述供给管通过所述喷嘴将流体射到所述湿帘,相比于传统冷风扇,喷嘴能将流体转化为小液珠喷出,以增加所述流体与所述湿帘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流体在所述湿帘4的均匀的扩散。
29.(2)所述湿帘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绕所述转轴进行旋转,随着湿帘的旋转,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到湿帘表面形成均匀的湿膜,从而提高蒸发效率和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3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组件爆炸图。
3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回收盒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回收盒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罩壳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罩壳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说明:1

出风格栅,2

风叶,3

罩壳,31

卡接槽,32

第二溢流孔,33

第二喷嘴孔,34

第二回流孔,35

通风孔,4

湿帘,5

进风格栅,6

回收盒,61

第一溢流孔,62

第一喷嘴孔,63

第一回流孔,7

支柱,71

第三溢流孔,72

喷嘴,73

回收管,8

底座,9

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现有技术中,蒸发式冷风扇的与水箱连接的出水管的出口端往往设计于所述湿帘的上方位置,一方面,水从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排出而从所述湿帘的上方开始向整个所述湿帘漫延,由于传质和重力的影响,水向平行于重力方向漫延的速度要大于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漫延速度,导致湿膜面积分布不均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回收盒的结构特点,相邻两个下水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导致部分下水孔没有水流过,进而造成湿膜面积分布不均的问题;上述的湿膜面积分布不均的问题会造成湿帘部分处于干燥状态,部分处于过饱和状态,严重影响蒸发效率,进而降低制冷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帘组件,所述湿帘组件能够绕转轴进行旋转,随着湿帘的旋转,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到湿帘表面形成均匀的湿膜,从而提高蒸发效率和制冷效果。
43.具体的,请参阅图1

图8,其中所述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组件爆炸图;所述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回收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回收盒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罩壳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罩壳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支柱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图8为本本技术提供的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44.一种布液器组件,包括容器、泵、供给管、回收盒6及回收管73;所述容器供容纳待
布液的流体;所述供给管接通于所述容器与待布液目标物之间,所述泵位于所述容器内,连接所述供给管,所述泵用于向待布液目标物输出流体;所述回收盒6通过所述回收管73接通至所述容器。
45.为了使所述流体能够均匀的散布在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表面以形成均匀的湿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布液器组件还包括喷嘴72,所述喷嘴72安装于所述供给管面向待布液目标物的一端;所述喷嘴72能够将流体“发散式”的喷淋于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表面,能够增加所述流体与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所述流体在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表面形成的湿膜的均匀性;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嘴72可以选用雾化喷头,进一步细化流体形成的液滴的直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流体在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表面形成的湿膜的均匀性。
46.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回收盒6包括侧面和底面,为了便于从所述待布液目标物流下的流体的收集,所述回收盒6的底面为向外突出的弧形面,所述回流盒6的底面的靠下端位置开设有第一回流孔63;所述回收管73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一回流孔63;所述回收管73的另一端接入所述容器;所述回收盒6回收的流体通过经过所述回收管73回流入所述容器。
47.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回收盒6中的收集的流体来不及从所述回收管73排出而从所述回收盒6的上边缘溢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盒6上沿开设第一溢流孔61,所述第一溢流孔61连通回收支管,所述回收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收管73相连通;进入所述第一溢流孔61的流体通过所述回收支管而进入所述回收管73,最后进入所述容器。
4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具有第一驱动件以及转轴9,待布液目标物通过所述转轴9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待布液目标物,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转动,以此变换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周向上对齐所述回收盒的位置;上述设计的优点在于,所述的待布液目标物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缓慢的绕所述转轴9进行旋转,在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外周的每个位置均有机会跟所述流体接触,且所述待布液目标物除中心点以外的各个位置的重力势能均在不断的,周期性的改变,这样使所述流体可以从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外周的均匀的向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中心扩展,从而在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表面形成均匀的湿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所述流体从待布液目标物的一点或几个点开始扩散而形成的不均匀的湿膜,本发明提供的布液器组件应用在冷风机中会使冷风机具有更好的湿膜蒸发效果以及降温效果。
49.为了使所述回流盒6能够更好的收集所述流体,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回流盒6的底部设有卡接所述喷嘴72的第一喷嘴孔62,所述喷嘴72穿过所述第一喷嘴孔62而对齐位于所述回流盒6上方的所述待布液目标;相比于将所述喷嘴72设于所述待布液目标上方的设计,上述设计中从所述第一喷嘴孔62喷出的所述流体以及从所述待布液目标上流下的所述流体能够更加容易的被所述回流盒6所收集。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盒6的腔体供容纳待布液目标物边缘,上述设计中,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下方的一部分会进入所述回流盒6中,所述回流盒6的边缘能够阻挡在上述过程中一部分的飞溅的所述流体。
50.优选的,所述待布液目标物可以为“圆盘状”;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
51.优选的,所述待布液目标物可以为湿帘,所述待布液的流体通过所述供给管到达所述湿帘,并在所述湿帘的表面形成均匀的湿膜。
52.优选的,所述流体的作用在于在所述待布液目标物表面形成湿膜,所述湿膜与通过所述待布液目标物的气流接触,通过热传导而使所述气流降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述流体可以为水或者其他的比热容较大的液态冷凝剂。
5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湿帘组件,包括湿帘4、第一驱动件(图中未显示)以及转轴9;所述湿帘4通过所述转轴9进行转动装配,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湿帘4,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湿帘4转动,以此变换被容纳进所述回收盒6的所述湿帘4的边缘部分。
54.所述的湿帘4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缓慢的绕所述转轴9进行旋转,在所述湿帘4的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所述湿帘4的外周的每个位置均有机会跟所述流体接触,且所述湿帘4除中心点以外的各个位置的重力势能均在不断的,周期性的改变,这样使所述流体可以从所述湿帘4的外周的均匀的向所述湿帘4的中心扩展,从而在所述湿帘4表面形成均匀的湿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所述流体从湿帘4的一点或几个点开始扩散而形成的不均匀的湿膜,本发明提供的湿帘组件应用在冷风机中会使冷风机具有更好的湿膜蒸发效果以及降温效果。
5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转轴;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湿帘4独立旋转。
5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湿帘4为圆盘型;
57.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湿帘4可以为其他的形状。
58.如图1

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风扇,包括:
59.所述的布液器组件;
60.所述的湿帘组件;
61.机头,所述机头内安装有由第二驱动件(图中未显示)驱动转动的风叶2以及所述湿帘组件;以及,
62.机身,所述机身包括底座8和支柱7;所述机头安装于所述支柱7;所述容器和水泵安装于所述底座8内;所述支柱7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走管通道(图中未显示);所述供给管、回收管73以及回收支管均通过所述走管通道进入所述机头内。
63.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取消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9,以此来驱动所述湿帘4独立旋转。
64.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底座8为盘状结构,所述支柱7竖直的安装于所述底座8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
6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8内设有内腔,所述支柱7内的所述走管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底座8的内腔连通;所述容器与所述泵安装于所述底座8的内腔内,所述回收管73、回收支管以及供给管经过所述走管通道从所述支柱7的顶端引出而进入所述机头内。
66.进一步的,所述泵采用潜水泵,所述泵安装于所述容器内。
67.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包括罩壳3;所述罩壳3相对所述回收盒6设有卡接槽31;所述回收盒6卡接于所述卡接槽31;所述罩壳3相对所述回收支管、喷嘴72以及回收管73分别开设有供其穿过的第二溢流孔32、第二喷嘴孔33以及第二回流孔34。
68.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支柱7的顶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罩壳3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
69.进一步的,所述罩壳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出风格栅1和进风格栅5;所述罩壳
3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5;所述风叶2以及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罩壳3内;所述湿帘4安装于所述罩壳3内,并位于风叶2与所述进风格栅5之间的位置;所述罩壳3内还安装有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出风格栅1慢速转动;所述冷风扇通过所述出风格栅1的转动来改变其风向。
70.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通风孔35为条型孔,多个所述通风孔35在所述罩壳3上均匀分布。
71.所述冷风扇在工作过程中,所述流体会不断在所述湿帘4表面形成湿膜,所述湿膜会增加空气通过所述湿帘4的风阻,从而导致冷风扇的风量下降;所述罩壳3上开设的所述多个通风孔35能够通过增加所述罩壳3的通风面积而增大风量,以解决上述问题。
7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风叶2为轴流风叶;
73.在现有技术中,冷风扇多采用贯流风叶,所述贯流风叶又叫横流风叶,其叶轮为多叶式、长圆筒形,具有前向多翼形叶片。气流贯穿叶轮流动,受叶片两次力的作用,因此气流能到达很远的距离,无紊流,出风均匀;但是因气流在叶轮内被强制折转,故压头损失较大、其出风效率较低,风量较小;本发明的冷风扇采用轴流风叶,所述轴流风叶,就是与风叶的轴同方向的气流,其因为气体平行于风机轴流动,相比于贯流风叶其出风量更大,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冷风扇的出风效率。
74.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冷风扇,所述风叶2转动带来的气压促使气流通过所述冷风扇的机头;所述气流会通过所述湿帘4,所述湿帘4的湿膜与经过它的气流之间存在热量传递,从而使所述气流的温度下降;相比于传统的冷风扇,本发明提供的冷风扇具有更高的降温效率,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75.(1)所述湿帘4可绕转轴9缓慢转动;所述喷嘴72将所述流体喷射到所述湿帘4的边缘位置,进而随着湿帘4的旋转,所述流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到湿帘4表面而形成均匀的湿膜;从而解决因湿膜不均匀而造成的冷风扇降温效率较低的问题。
76.(2)所述供给管通过所述喷嘴72将流体射到所述湿帘4,相比于传统冷风扇,喷嘴72能将流体转化为小液珠喷出,以增加所述流体与所述湿帘4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流体在所述湿帘4的均匀的扩散。
77.(3)所述冷风扇的罩壳3上开设有用于增大气流的多个所述通风孔35;所述冷风扇的气流的增大能够加速湿膜的蒸发,从而提高所述冷风扇的降温效率。
78.(4)所述冷风扇采用轴流风叶,相比于传统的贯流风叶,所述轴流风叶会提供较大的风量,以加速湿膜的蒸发,提高降温效率。
7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
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