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冷却装置以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2021-11-20 05: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装置,其是冷却一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的冷却装置,其中,该冷却装置具备:第1冷却介质流路,其配置于靠近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侧,供第1冷却介质流动;以及第2冷却介质流路,其配置于远离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侧,供第2冷却介质流动,在所述第2冷却介质流路中,所述第2冷却介质能够通过潜热变化从所述电池模块夺取热,针对一个所述第1冷却介质流路而设有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在所述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之间设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冷却介质流路中,所述第1冷却介质能够通过显热变化从所述电池模块夺取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1冷却介质流路中的第1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2冷却介质流路中的第2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至少局部地正交。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1冷却介质是至少一部分含有水的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2冷却介质是制冷剂。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在多个所述第2冷却介质流路之间具备将所述冷却装置固定于收纳所述冷却装置的预定的壳体的一个以上的固定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该冷却装置具备配置于与所述第1冷却介质的流动正对的位置的所述固定部。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该冷却装置具备配置于不与所述第1冷却介质的流动正对的位置的所述固定部。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具备用于供紧固构件穿过的通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具备两个以上的所述通孔。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第1冷却介质流路的出入口和第2冷却介质流路的出入口设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同一边。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第2冷却介质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池模块重叠地配置。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所冷却的所述电池模块是多个电池模块,所述多个电池模块间的间隙与所述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间的间隙对应。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所冷却的所述电池模块是多个电池模块,在电池模块的热负荷较高的位置配置第2冷却介质流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第2冷却介质流路与配置于多个电池模块的中心的电池模块重叠地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的外缘与最靠近所述外缘的所述第2冷却介质流路之间的距离比多个所述第2冷却介质流路间的间隙的距离小。17.一种壳体,其中,该壳体具备:一个以上的电池模块;以及用于冷却所述电池模块的、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技术总结
冷却一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冷却介质流路,其配置于靠近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侧,供第1冷却介质流动;以及第2冷却介质流路,其配置于远离所述电池模块的一侧,供第2冷却介质流动,在所述第2冷却介质流路中,所述第2冷却介质能够通过潜热变化从所述电池模块夺取热,针对一个所述第1冷却介质流路而设有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在所述多个第2冷却介质流路之间设有间隙。流路之间设有间隙。流路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研发人员:末吉敦 牧田祐纪 谷口胜志 野田圭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2.21
技术公布日:2021/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