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楼层板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3: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层板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层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
3.其中,装配式建筑的楼层大多为现浇板,现浇楼层需要水平的模板。目前的模板大多采用木质模板,而对木质模板一般采用多个竖立的柱子予以固定支撑。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楼层板多应用于面积大、楼层高的房屋中,则对楼层板进行支撑需要采用数量庞大的落地柱,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楼层板施工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楼层板的支撑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楼层板的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楼层板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端部均与支撑柱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端均与楼层板相连接以支撑楼层板,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垂直分布,相邻所述第一横梁之间设置有桁架,所述桁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第一横梁相接,所述桁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桁架通过连接组件支撑楼层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竖向设置具有竖向支撑效果,固定在支撑柱上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支撑柱的作用下固定在楼层板下方,且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能够从楼层板的底部对楼层板进行支撑。而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一横梁之间的桁架也能够在楼层板的底部对楼层板进行支撑,在保证对楼层板的足够支撑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支撑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数量,而桁架的所需材料少、质量轻,降低了数量庞大的支撑柱或横梁的成本,起到节约施工成本的作用,且质量轻的桁架对第一横梁的压力小。
9.可选的,所述桁架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腹杆,所述腹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所述上弦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第一横梁搭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组成桁架的框架,而腹杆则能够起到连接和支撑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的作用,使得上弦钢筋承受的楼层板的压力均匀分散到腹杆和下弦钢筋上,从而保证对楼层板的稳定支撑。
11.可选的,所述上弦钢筋的端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上弦钢筋与支撑块固定,所述支撑块与第一横梁搭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起到连接上弦钢筋和第一横梁的作用,通过支撑块容许各种不同截面形状的上弦钢筋与第一横梁连接,保证桁架位置的固定和能够有足够
的支撑应力。
13.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立杆和顶撑,所述立杆的底端固定在桁架上端,所述立杆的上端与顶撑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撑远离立杆的一端支撑楼层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撑和立杆可拆卸即可以根据桁架距楼层板底部的距离调整顶撑的高度,使得顶撑的顶端能够支撑楼层板,保证桁架都能够支撑楼层板。
15.可选的,所述顶撑包括顶板和支撑座,所述顶板固定在支撑座上端,所述顶板呈“u”字形状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的形状增大了与楼层板的接触面积,能够支撑更大范围的楼层板。
17.可选的,所述支撑座远离顶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立杆插接于安装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和立杆的配合方便支撑座和立杆的连接,便于根据桁架距楼层板底端的距离来调整立杆的长度。
19.可选的,还包括顶托方管,所述顶托方管固定在楼层板下端,所述顶托方管与桁架垂直,且所述顶托方管与楼层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连接组件支撑顶托方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托方管与楼层板垂直,从而可以通过顶托方管支撑和连接各拼接的楼层板,使得各楼层板之间的拼接效果好,能够有效减少漏浆现象的发生;而又顶托方管与桁架垂直,因此能够通过多个桁架来对不同位置的顶托方管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楼层板的支撑,对楼层板的支撑效果好。
21.可选的,相邻所述桁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连接各桁架使得各桁架的连接结构稳定性好,桁架不容易移位,支撑效果好。
23.可选的,所述支撑柱和第一横梁、支撑柱和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加强块。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块具有加强第一横梁和支撑柱、第二横梁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加强支撑柱对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连接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桁架的设置替换了大量的支撑柱,而且桁架材料少、质量轻,降低了楼层板支撑结构的成本;
27.2.通过连接组件和顶托方管的设置能够扩大支撑的楼层板的范围,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28.3.通过可拆卸的支撑座可以根据桁架距楼层板的间距调整支撑座的高度从而支撑楼层板。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桁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支撑柱;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加强块;5、加强杆;6、桁架;61、
上弦钢筋;62、下弦钢筋;63、腹杆;64、支撑块;7、连接机构;71、顶托方管;8、连接组件;81、立杆;82、顶撑;821、顶板;822、支撑座;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楼层板的支撑结构,参照图1,包括主要支撑单元和辅助支撑单元,其中,主要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柱1、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支撑柱1竖向设置,支撑柱1采用钢柱,作为建筑房屋的主要受力结构;第二横梁3水平设置,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采用钢梁,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柱1上,楼层板搭接在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上,第一横梁2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横梁3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的长度方向平行。采用钢柱和钢梁组成的主要支撑单元结构强度高、能够保证对楼层板以及楼层板上混凝土的支撑。
37.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可以采用h型钢,也可以采用c型钢,也可以采用u型钢或其他截面的型钢。由于h型钢的两侧支撑效果均衡一致,支撑楼层板的时候能够将楼层板施加的压力均衡分散,以下就以h型钢作为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为例进行阐述。
38.第一横梁2和楼层板之间、第二横梁3和楼层板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4mm,局部有缝隙较大的位置需要用薄铁皮封堵,以免漏浆。
39.参照图2,在第一横梁2和支撑柱1的连接位置、第二横梁3和支撑柱1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加强块4。加强块4采用钢材质制成,即加强块4设置为牛腿,加强块4包括顶面和两个侧面,其中顶面与楼层板相抵以制成楼层板。加强块4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相抵,且通过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柱1、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上,从而加强了支撑柱1对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的连接稳定性和支撑强度。
40.在h型钢上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加强杆5来支撑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的强度,降低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中部发生塌陷事故的风险,提高楼层板整体强度的支撑。
41.各楼层板的两短边端分别搭接到两第一横梁2的上端,各楼层板的两长边端与相邻的楼层板拼接设置。
42.辅助支撑单元位于两第一横梁2和两第二横梁3围合形成的空间内,能够与主支撑单元一同作用支撑楼层板,保证对楼层板的支撑强度。
43.参照图3,辅助支撑单元包括桁架6和连接机构7。
44.结合图3和图4,桁架6包括上弦钢筋61、下弦钢筋62和腹杆63。其中,上弦钢筋61、下弦钢筋62可采用钢筋、扁钢、l型钢或u型钢,腹杆63也可以采用钢筋、扁钢、l型钢或u型钢,腹杆63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上弦钢筋61和下弦钢筋62上,形成结构稳定的桁架6结构。腹杆63可倾斜固定在上弦钢筋61和下弦钢筋62相对的一面上,支撑强度高。
45.桁架6的长度方向可以与楼层板长度方向垂直,同时使桁架6的上弦钢筋61抵在楼层板的下端面,同时桁架6的上弦钢筋61或下弦钢筋62的两端固定在两相邻的第二横梁3上,第二横梁3支撑桁架6,桁架6支撑楼层板,通过桁架6对跨度大的楼层板进行辅助和加强支撑,提高楼层板的结构强度。
46.桁架6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与楼层板长度方向平行,在桁架6和楼层板之间通过连接机构7连接,桁架6支撑连接机构7,连接机构7支撑楼层板。此时,桁架6的上弦钢筋61的两端
端部处设置有支撑块64,通过支撑块64与第一横梁2的搭接或螺接方式来实现对桁架6的固定和支撑。
47.连接机构7包括顶托方管71和连接组件8。顶托方管71采用钢材质制成,顶托方管71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固定在两相邻的第二横梁3上,即顶托方管71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同时顶托方管71的上端面与楼层板的下端面接触以支撑楼层板,顶托方管71连接若干根拼接的楼层板。而且楼层板通过搭接或螺接的方式与顶托方管71连接,加强各楼层板之间的连接且能够减少楼层板与钢梁之间的缝隙,以免漏浆。
48.相邻的桁架6之间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通过螺接或焊接的方式分别与桁架6的下弦钢筋62固定,使得各桁架6的连接结构更稳定,且桁架6不易移位。
49.参照图5,连接组件8包括立杆81和顶撑82,立杆81和顶撑82均采用钢材质制成。立杆81的底端固定在上弦钢筋61的的上端面;顶撑82包括顶板821和支撑座822,支撑座822的一端与顶板821固定,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径大于立杆81的外径,即顶撑82能够通过支撑座822与立杆81之间的插接方式实现与立杆81的固定,通过立杆81支撑顶撑82。
50.顶板821呈“u”字形状设置,顶托方管71置于顶板821内,顶板821能够同时与楼层板和顶托方管71的底面相抵接,即顶托方管71能够同时支撑楼层板和顶托方管71。通过连接组件8来实现桁架6对楼层板的支撑。
51.优选的,为方便后续的拆模,辅助支撑单位中的各结构之间采用螺接的方式固定,提高拆模速度,同时不损坏支撑结构,方便回收利用。
5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楼层板的支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固定在支撑柱1上,然后将楼层板铺设到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上,并在楼层板下端面固定顶托方管71以更好的固定楼层板的位置,将桁架6与连接组件8相连,使得顶撑82支撑顶托方管71的同时桁架6搭接到第一横梁2上,通过支撑柱1支撑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第一横梁2支撑桁架6,桁架6支撑顶托方管71和楼层板,通过主要支撑单元和辅助支撑单元支撑楼层板,支撑效果好。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