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手表及其表头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3: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及其表头。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社交信息、天气信息,以及支持视频通话、移动支付等功能,这类手表就称之为智能手表,在搭载如此多的功能之后,其本身的功率必定增加,就会存在散热问题。
3.目前智能手表的散热方式主要是通过最上层的显示屏散热,或通过最底层的后壳散热。通过显示屏散热,导致显示屏温度上升,触摸时有烫手的感觉。而通过最底面的后壳散热时,会使的热量传递到手腕,导致手腕位置温度升高,使得手腕有灼热感,严重时甚至会烫伤手腕皮肤。
4.因此,如何使智能手表产生的热量通过合理的途径散发出去,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及其表头,旨在解决现有智能手表产生的热量不能通过合理的途径散发出去的问题。
6.一种智能手表的表头,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显示屏组件、导热组件、电路组件和电池组件;
7.所述壳体包括围合形成容纳腔的散热中框,位于所述散热中框内将所述容纳腔分割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的导热隔离板;
8.所述显示屏组件设于所述上容纳腔内,所述导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上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导热隔离板之间的第一导热件;
9.所述电路组件和所述电池组件设于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电路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导热隔离板之间,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下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电路组件和所述导热隔离板之间的第二导热件。
10.上述智能手表的表头中,显示屏组件设于散热中框的上容纳腔内,且在显示屏组件和上容纳腔底部的导热隔离板之间设有第一导热件,可使得显示屏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件传递给散热中框,进而通过散热中框散发出去,避免显示屏组件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显示屏或后壳散出,可降低显示屏或后壳表面的温度;另外电路组件和电池组件设于下容纳腔内,电路组件和下容纳腔上方的导热隔离板之间设有第二导热件,使得电路组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二导热件传给散热中框,进而通过散热中框散发出去,可进一步避免其通过显示屏或后壳散出,从而降低显示屏或后壳温度,避免用户有灼热感。可见本技术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对显示屏组件和电路组件产生的热量可集中通过散热中框散出,从而避免显示屏或后壳上温度过高而降低用户体验满意度。
11.可选地,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下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
散热中框之间的第三导热件。使得电池组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三导热件传递给散热中框,进而通过散热中框散发出去,可进一步避免其通过后壳或显示屏散出,从而进一步降低后壳和显示屏的温度,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12.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手表的表头,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表头上的表带。
13.上述智能手表所采用的表头对显示屏组件和电路组件产生的热量可集中通过散热中框散出,避免显示屏或后壳上温度过高,可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的散热中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示意图一;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示意图二;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示意图三;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示意图四;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爆炸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触控屏,2

微型led显示屏,3

散热中框,31

导热隔离板,32

上容纳腔,33

下容纳腔,4

电路板,5

电池,6

隔热件,7

后壳,71

表头,72

表带,73

散热孔,8

第三导热件,9

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10

电子器件,11

第二导热件,12

第一导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5]
相关技术中,智能手表的散热方式主要是通过最上层的显示屏散热,或通过最底层的后壳散热。通过显示屏散热,导致显示屏温度上升,触摸时有烫手的感觉。而通过最底面的后壳散热时,会使的热量传递到手腕,导致手腕位置温度升高,使得手腕有灼热感,严重时甚至会烫伤手腕皮肤。因此,需要将智能手表产生的热量通过合理的途径散发出去。
[0026]
基于此,本技术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0027]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显示屏组件、导热组件、电路组件和电池组件,当然根据需求还可在壳体内设置其他的组件,例如还可包括但不限于密封组件、齿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0028]
壳体包括围合形成容纳腔的散热中框,位于散热中框内将容纳腔分割为上容纳腔
和下容纳腔的导热隔离板。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散热中框的材质可以灵活选择,例如可以选用散热性能较好的金属、塑料、陶瓷、硅胶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的散热中框围合形成的容纳腔的四周可以围合封闭,也可非封闭。可选地,在一些示例中,散热中框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时,该散热中框还可根据需求作为表头的天线。
[0029]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散热中框所围合形成的容纳腔的形状也可灵活设定。例如可以设置为整体呈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规则形状,也可根据需求设置为非规则形状,在此不再赘述。
[0030]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导热隔离板将散热中框围合形成的容纳腔分割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以分别用于设置显示屏组件、导热组件、电路组件和电池组件。且应当理解的时,本实施例中导热隔离板上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通孔,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之间可通过该通孔相通,该通孔可供相关的走线通过,且该通孔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需求灵活设置。当然在一些示例中,导热隔离板上也可不设置通孔,此时的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之间不相通。
[0031]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导热隔离板的材质可与散热中框相同,也可不同。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导热隔离板的材质与散热中框相同时,散热隔离板与散热中框可一体成型,从而简化制作过程和结构,并可提升表头的一体性。
[0032]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其中,表头的显示屏组件和第一导热件依次设于上容纳腔内,也即第一导热件在上容纳腔内位于显示屏组件和导热隔离板之间,这样可使得显示屏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件传递给散热中框,进而通过散热中框散发出去,避免显示屏组件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显示屏或后壳散出,可降低显示屏或后壳表面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件的材质可以灵活选用。例如在一种应用示例中,该第一导热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导热石墨泡棉,该导热石墨泡棉既用于将显示屏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件传递给散热中框,还能缓解其他部件对显示屏的压力,对显示屏形成保护。当然,第一导热件还可根据需求采用其他材质,例如导热陶瓷材料、导热塑胶材料,导热硅胶、导热硅泥、导热硅脂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陶瓷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或氧化硅陶瓷,导热塑胶材料的种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pa6(尼龙6,又叫pa6,聚酰胺6,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6h11no),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主体所构成的一类塑料),pps(分子主链上含有苯硫基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和ppa(聚邻苯二甲酰胺)。
[003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件可以为形状和大小与显示屏相适配的层结构,也可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结构。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组件所包括的部件可灵活设置。例如: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显示屏组件可包括触控屏,还可包括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oled显示屏,微型led显示屏,墨水显示屏中的至少一种,为微型led显示屏时,可以为micro led显示屏,也可以为mini led显示屏。在本应用场景中,触控屏设置于显示屏之上。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也可根据需求省略触控屏。
[0034]
在本实施例中,表头的第二导热件、电路组件和电池组件依次设于下容纳腔内,第二导热件位于导热隔离板和电路组件之间,电路组件位于第二导热件和电池组件之间,电路组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二导热件传给散热中框,进而通过散热中框散发出去,避免其通过后壳或显示屏散出,从而降低后壳或显示屏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热件的材质
也可以灵活选用。例如在一种应用示例中,该第二导热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导热石墨泡棉,导热陶瓷材料、导热塑胶材料,导热硅胶、导热硅泥、导热硅脂等中的至少一种。且该第二导热件的材质与第一导热件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0035]
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路组件所包括的部件可灵活设置。例如: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显示屏组件可包括电路板,还可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电路板上的电路以及电子器件的具体设置则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设置。例如该电子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芯片、图形处理器芯片、各种传感器芯片、驱动芯片以及其他电子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可至少将其中的一部分电子器件设置在电路板上靠近导热隔离板的一面上,第二导热件则位于这些电子器件和导热隔离板之间。也即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电子器件靠近导热隔离板设置,第二导热件位于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和导热隔离板之间,从而将这些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导热隔离板,并通过导热隔离板传递给中框,进而通过中框散发出去。
[0036]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组件还可包括设于散热中框的下容纳腔内,并位于电池组件和散热中框之间的第三导热件,使得电池组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三导热件传递给散热中框,进而通过散热中框散发出去,可进一步避免其通过后壳或显示屏散出,从而进一步降低后壳和显示屏的温度,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热件的材质也可以灵活选用。例如在一种应用示例中,该第三导热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导热石墨泡棉,导热陶瓷材料、导热塑胶材料,导热硅胶、导热硅泥、导热硅脂等中的至少一种。且该第三导热件的材质与第一导热件、第二导热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0037]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以及将电池包覆的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第三导热件位于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和散热中框之间,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可以将电池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第三导热件,通过第三导热件传递给散热中框,并通过第三导热件散出。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还可阻挡电磁辐射形成保护。
[0038]
在本实施例中,表头的壳体还包括与散热中框的下端固定连接,将下容纳腔封闭的后壳;该后壳与散热中框的下端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纹接口、粘接、螺钉连接、销钉连接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表头的后壳表面上的温度,该表头还可包括设于下容纳腔内,并位于电池组件和后壳之间的隔热件,该隔热件具体可位于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和后壳之间,从而可阻挡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后壳上,从而进一步避免热量通过后壳散发。
[0039]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中框的散热性能,在散热中框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与容纳腔相通的散热孔。该散热孔可以与上容纳腔相通或下容纳腔相通,或同时与上容纳腔相通和下容纳腔相通,从而可使得上容纳腔相通和/或下容纳腔中的热量可直接通过该散热孔向外散发,因此可提升散热中框的散热效率。当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例中可以在散热中框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至少一个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具体分布,以及尺寸和大小可根据需求灵活设置。且可选地,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在容纳腔内部对应散热孔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区域可设置对应的防水结构。
[0040]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中框、表头结构进行示例说明。
[0041]
请参见图1所示,本示例中的散热中框3的内壁上形成有导热隔离板31,导热隔离板31将散热中框3所围合形成的容纳腔分割为上容纳腔32和下容纳腔33。参见图2所示,在本示例中,表头的显示屏组件包括触控屏1和微型led显示屏2,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件12,第二导热件11和第三导热件8,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4以及设置于电路板4上的电子器件10,电池组件包括电池5和将电池5包覆的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9,后壳7与散热中框3的下端连接,其中:
[0042]
触控屏1、微型led显示屏2、第一导热件12依次设置于上容纳腔32内,第一导热件12的上表面与微型led显示屏2接触,下表面与导热隔离板31接触。第二导热件11、设有电子器件10的电路板4、包覆有电池5的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9依次设置于下容纳腔33内,第二导热件11的上表面与导热隔离板31接触,下表面与待散热的电子器件10接触。第三导热件8则设置于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9与散热中框3的内壁之间,第三导热件8的左侧面与散热中框3的内壁接触,右侧面与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9。以上直接接触的结构设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缩短散热路径,从而提升散热效率。当然,以上第一导热件12、第二导热件11和第三导热件8中的至少一个根据需求,其至少一个面也可以设置为非直接接触的面,可根据需求与对应的对象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
[0043]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中,参见图3所示,该图所示的表头与图2所示的表头相比,设有多个相互分离的第二导热件11,每一第二导热件11设于对应的电子器件10和导热隔离板31之间。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也可直接设置第二导热件11为形状和尺寸与导热隔离板31相适配的一整层导热层,例如参见图4所示的第二导热件11。
[0044]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示例中,参见图5所示,表头还可包括设置于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9和后壳之间的隔热件6,该隔热件6可阻挡下容纳腔33内的热量传递至后壳7,从而尽可能避免后壳7在表头内部产生的热量下升温,提升用户体验。
[0045]
参见图6所示,该图所示为图5所示的表头的爆照示意图,其中应当说明的是,图6中的导电复合材料层9和电池5的示意仅仅是分层结构的示意,实际产品中导电复合材料层9可将电池5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覆盖在内。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5和图6所示的表头结构的散热路径进行示例说明。
[0046]
在表头工作过程中,微型led显示屏2产生的热量中的一部分传递到触控屏1,触控屏1的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传输到大气环境,完成系统散热。微型led显示屏2的热量中另一部分还传递到第一导热件12,例如导热石墨泡棉层,第一导热件12将该热量传递到散热中框3,散热中框3将该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传输到大气环境,完成系统散热。
[0047]
电路板4上的电子器件10(例如ic芯片)产生的热量传输到第二导热件11,第二导热件11将该热量传输到散热中框3,散热中框3将该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传输到大气环境,完成系统散热。
[0048]
电池5产生的热量传输到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9,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层9将该热量传输到第三导热件8,第三导热件8将该热量传输到散热中框3,散热中框3将该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传输到大气环境,完成系统散热。
[0049]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表头对显示屏组件、电路组件、电池组件等产生的热量集中通过散热中框散出,从而避免显示屏或后壳上温度过高而降低用户体验满意
度。
[005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包括如上各示例所示智能手表的表头,还包括安装于表头上的表带。由于所采用的表头对显示屏组件和电路组件产生的热量可集中通过散热中框散出,避免显示屏或后壳上温度过高,可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0051]
例如,一种示例的智能手表参见图7所示,其包括表头71,与表头71连接的表带72,当然,本实施例可以将该表带72等同替换为挂链从而作为怀表使用。参见图7所示,本示例中的表头71的散热中框上还设有散热孔73,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智能手表的散热效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更高。
[0052]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