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拉卡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2021-11-18 02: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基于拉卡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附件和外部附件,所述内部附件包括壳体、盖板、固态制冷剂、形变驱动机构和运输介质,所述壳体中心设有内凹槽,所述盖板与壳体密封配置连接,形成内凹腔,所述形变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内凹腔中心,形成环状介质腔,所述运输介质储存于所述介质腔内底部,所述固态制冷剂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另一端固定于形变驱动机构上,固态制冷剂产生的热量及冷能通过运输介质输送至所述外部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拉卡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附件包括热量处理组件和冷能处理组件,所述热量处理组件包括热量输运保温水管、散热器和热量水泵,所述热量输运保温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介质腔相连通,所述散热器和热量水泵均设于量输运保温水管上;所述冷能处理组件包括冷能输运保温水管、冷能耗散或储存机构和冷能水泵,所述冷能输运保温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介质腔相连通,所述冷能耗散或储存机构和冷能水泵均设于冷能输运保温水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拉卡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和旋转盘,所述旋转盘通过中心轴固定于所述内凹腔中心,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外部,与所述中心轴相连,驱动旋转盘转动,所述固态制冷剂的另一端固定于旋转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拉卡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的圆周面为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的两侧边通过转轴固定圆柱,所述圆柱沿凹槽周向均匀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基于拉卡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介质为水或导热油。6.基于拉卡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固态制冷剂拉伸制热:启动旋转驱动电机逆时针转动,驱动旋转盘反转,固态制冷剂随旋转盘的转动绕设于旋转盘周向的圆柱上,在室温下拉伸,温度升高产生热量,热量与运输介质经过热交换后,启动热量水泵,运输介质流入热量输运保温水管中,流经散热器散热后恢复室温,流回壳体介质腔中;s2)固态制冷剂复原制冷:固态制冷剂在拉伸状态下恢复至室温,启动旋转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驱动旋转盘正转,固态制冷剂恢复原始长度,同时温度降低至室温以下产生冷能,冷能与运输介质通过热交换后,启动冷能水泵,运输介质流入冷能输运保温水管中,流经储能器储存,用于对外部高温热源降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拉卡效应的固态制冷装置及方法,包括内部附件和外部附件,内部附件包括壳体、盖板、固态制冷剂、形变驱动机构和运输介质,壳体中心设有内凹槽,盖板与壳体密封配置连接,形成内凹腔,形变驱动机构设于内凹腔中心,形成环状介质腔,运输介质储存于介质腔内底部,固态制冷剂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另一端固定于形变驱动机构上,固态制冷剂产生的热量及冷能通过运输介质输送至外部附件。本发明利用固态制冷剂材料的可逆构象变化或可逆相变而产生的热量和冷能,通过运输介质的流动达到冷能和热量分离及传输的效果。动达到冷能和热量分离及传输的效果。动达到冷能和热量分离及传输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熊传溪 张世贤 李晨健 王珊 杨全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