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1: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梁体构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


背景技术:

2.预制梁,是采用工厂预制,再运至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位置进行安装固定的梁。预制梁体主要在预制梁场完成,首先在梁场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台座,待固定台座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在固定台座上安装底模,绑扎底板钢筋、腹板钢筋,安装侧模及内膜、顶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张拉预应力筋,完成梁片预制,吊装至存梁区后进行下一片梁预制。梁体预制完成后,即通过移动台座进行运输。移动台座又称预制梁移动台座,是用于大型集中加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梁体构件期间,用于转移已完成浇筑梁体的行走运输机构。
3.移动台座通常由专业钢结构加工场制作,如图1所示,其包括台座本体2、支撑结构3、驱动行走系统4,台座本体2通常由两平行设置的纵向主梁21和若干垂直搭设在纵向主梁21上方的横向分配梁22通过连接板23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形成,驱动行走系统4通过支撑结构3支撑在台座本体2底部实现预制梁梁体构件在作业区域的纵向运输,是当前大型梁体构件加工场运输梁体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移动运输方式。但是由于当前移动台座的梁体驱动结构位于纵梁下方,从而导致台座结构整体中心较高,整体抗倾覆性能差,在外力干扰作用下,容易发生倾倒,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降低结构整体中心,增加抗倾覆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包括台座本体和轨道,台座本体的底部上凹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变截面凹槽,于第一变截面凹槽内连接有驱动轮机构,台座本体通过驱动轮机构与轨道滚动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轮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台座本体横向两侧的驱动轮组,两驱动轮组的相对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的上侧面连接在台座本体的底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驱动轮组通过第一连接轴同轴转动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台座本体的底部还上凹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变截面凹槽,第二变截面凹槽与第一变截面凹槽沿台座本体纵向交替间隔设置,于第二变截面凹槽内连接有行走轮机构,台座本体通过行走轮机构与轨道滚动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行走轮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台座本体横向两侧的行走轮组,两行走轮组的相对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的上侧面连接在台
座本体的底面。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行走轮组通过第二连接轴同轴转动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台座本体的纵向主梁之间设有若干第一竖向加劲肋,若干第一竖向加劲肋平行于台座本体纵向,并沿台座本体的横向间隔设置。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台座本体的纵向主梁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二竖向加劲肋,若干第二竖向加劲肋平行于台座本体横向,并沿台座本体的纵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变截面凹槽的上方,且第一竖向加劲肋将第二竖向加劲肋于桥梁横向分隔。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台座本体设有第二变截面凹槽时,第二竖向加劲肋还设置于第二变截面凹槽的上方,且第一竖向加劲肋亦将第二变截面凹槽的上方的第二竖向加劲肋于桥梁横向分隔。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组的安装位置进行变截面凹槽设计,从而有效降低移动台座整体高度,提高了梁体运输期间移动台座的抗倾覆能力,以保证预制梁体运输期间的安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提供的移动台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22.图4为图2中b

b处的剖视图。
23.图标:1

预制梁体,11

底膜,2

台座本体,21

纵向主梁,22

横向分配梁,23

连接板,24

第一变截面凹槽,25

第二变截面凹槽,26

第一竖向加劲肋,27

第二竖向加劲肋,3

支撑结构,31

第一支撑结构,32

第二支撑结构,4

驱动行走系统,41

驱动轮机构,411

驱动轮组,4111

滚轮,4112

伺服电机,412

第一连接轴,42

行走轮机构,421

行走轮组,422

第二连接轴,5

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一种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进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的首选实施例,但是,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所使用
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截面底腹式宽体移动台座,包括台座本体2和轨道5,轨道5为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台座本体2采用常规方式制作,其主要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纵向主梁21和垂直于纵向主梁21并搭设在纵向主梁21上方的横向分配梁22,纵向主梁21和横向分配梁22通过连接板23以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台座本体2的底部上凹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变截面凹槽24,即台座本体2的纵向主梁21上开设第一变截面凹槽24,并在第一变截面凹槽24所在的纵向主梁21下侧以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驱动轮机构41,通过驱动轮机构41与轨道5滚动连接。通过在驱动轮机构41的安装位置进行变截面凹槽设计,从而有效降低了移动台座整体高度,提高了移动台座的抗倾覆能力。
29.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轮机构41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台座本体2横向两侧的驱动轮组411,驱动轮组411采用常规方式制作,其主要包括采用伺服电机4112作为驱动件的滚轮4111;两驱动轮组411的相对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结构31,第一支撑结构31采用常规方法制作,与背景技术提及的支撑结构3大体相同,在第一支撑结构31内部增设若干竖向间隔设置的肋板增强竖向支撑能力;驱动轮组411通过第一支撑结构31抵接在台座本体2的底面,即将原本搁置于台座本体2纵向主梁21底部的驱动轮机构41通过第一支撑结构31搁置在纵向主梁21底部两侧,增加移动台座底部宽度,进一步降低梁体运输期间由于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倾倒的可能性。优选的,两驱动轮组411还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轴412同轴转动连接,以使得两驱动轮组411同步转动。
30.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台座本体2的底部还上凹形成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变截面凹槽25,第二变截面凹槽25与第一变截面凹槽24沿台座本体2纵向交替间隔设置,于第二变截面凹槽25内连接有行走轮机构42,台座本体2通过行走轮机构42与轨道5滚动连接,用于进行分担台座本体2的纵向承重。可以理解的是,行走轮机构42可以与去除驱动件后的驱动轮机构41的结构组成相同,以减少驱动电机的设置,因此,行走轮机构42同样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台座本体2横向两侧的行走轮组421,两行走轮组421的相对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结构32,行走轮组421通过第二支撑结构32抵接在台座本体2的底面,且由于行走轮机构42主要用于分担纵向承重,对于第二支撑结构32的结构强度要求可以稍减,因此第二支撑结构32可以与第一支撑结构31的结构组成相同,也可以与背景技术提及的支撑结构3相同。优选的,两行走轮组421还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轴422同轴转动连接,以使得两行走
轮组421同步转动。
31.可以理解的是,对台座本体2在纵向上的支撑分布,只需要在特定点位开设变截面凹槽以及布置驱动轮机构41或行走轮机构42即可,上部支撑部分的覆盖面积可以稍窄,而下部驱动轮机构41或行走轮机构42的覆盖面积应该较宽,以提高台座本体2的抗倾覆能力,还可以节约支撑结构3的用料,因此,第一变截面凹槽24以及第二变截面凹槽25优选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体,梯形体水平向的斜面沿台座纵向设置,梯形体水平向的平行面沿台座横向设置。
32.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在台座本体2的纵向主梁21之间设有若干第一竖向加劲肋26(肋板),若干第一竖向加劲肋26平行于台座本体2纵向,并沿台座本体2的横向间隔设置,以加强台座本体2的纵向刚性,提高台座本体2的竖向承载能力。
33.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在台座本体2的纵向主梁21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二竖向加劲肋27(肋板),若干第二竖向加劲肋27平行于台座本体2横向,并沿台座本体2的纵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变截面凹槽24和/或第二变截面凹槽25的上方,且第一竖向加劲肋26将第二竖向加劲肋27于桥梁横向分隔,以进一步加强台座本体2的横向刚性,特别是变截面部分的横向刚性,以提高台座本体2的竖向承载能力。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竖向加劲肋26将第二竖向加劲肋27于桥梁横向分隔,是指将第二竖向加劲肋27在与第一竖向加劲肋26的交接处分段与第一竖向加劲肋26,即第一竖向加劲肋26将第二竖向加劲肋27隔开;也可以在在第一竖向加劲肋26与第二竖向加劲肋27的交接处对应开设插槽进行插接,以紧密结合满足结构强度。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