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23: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


背景技术:

2.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由葡萄糖胺,l

艾杜糖醛苷、n

乙酰葡萄糖胺和d

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作为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而皮下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常用注射部位为上臂及股外侧,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3.现有的肝素皮下注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肝素皮下注射方式主要是依靠医生的经验纯手动进行注射的,当需要多次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时,医生完全是依靠自身经验在患者腹部进行注射,而这样则会容易造成注射部位反复注射而容易产生患者腹部硬结以及皮下疼痛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需要多次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时,医生完全是依靠自身经验在患者腹部进行注射,而这样则会容易造成注射部位反复注射而容易产生患者腹部硬结以及皮下疼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包括脐部贴片和腹部右侧卡片,所述腹部右侧卡片安装在脐部贴片的右端,所述脐部贴片的左侧设置有腹部左侧卡片,所述脐部贴片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粘接片,所述粘接片的后端设置有保护膜,所述脐部贴片、粘接片和保护膜的中心处内部贯穿有脐孔,所述腹部右侧卡片和腹部左侧卡片的内部均设置有注射孔,所述注射孔的一侧设置有标识圈。
6.优选的,所述腹部右侧卡片和腹部左侧卡片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注射孔,所述腹部右侧卡片内部的多个注射孔以及腹部左侧卡片内部的多个注射孔相邻之间的间距均为两厘米。
7.优选的,所述腹部左侧卡片和腹部右侧卡片在脐部贴片的左右两端均呈扇形展开,所述腹部左侧卡片最左侧外壁与脐孔中心点之间的间隙距离以及腹部右侧卡片最右侧外壁与脐孔中心点之间的间隙距离均为十厘米。
8.优选的,所述腹部左侧卡片和腹部右侧卡片的前后两端外壁均为光滑外壁,所述腹部左侧卡片和腹部右侧卡片的形状大小以及结构组成均相同。
9.优选的,所述脐部贴片后端外壁上的粘接片采用的为医用级抗过敏材料制成,所
述保护膜可重复粘接在粘接片的后端外壁上。
10.优选的,所述脐部贴片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脐部贴片的边长为四厘米,所述脐部贴片与腹部左侧卡片和腹部右侧卡片之间通过一体裁剪方式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来辅助医生来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且该新型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能够进行腹部注射部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同时也避免了注射部位反复注射而容易产生患者腹部硬结以及皮下疼痛的情况出现,且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的腹部左侧卡片和腹部右侧卡片中多个注射孔相邻之间的间距为两厘米,这样能够使得医生在辅以注射孔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时不会出现注射位置出现过大偏差的情况出现,从而能够使得医生在通过注射孔进行肝素注射时都能够准确的找准注射位置,且腹部左侧卡片和腹部右侧卡片与脐部之间的范围为十厘米,从而不会造成注射范围过大而损伤到患者,且医生通过腹部左侧卡片和腹部右侧卡片上的注射孔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后,医生可在注射完成的注射孔一侧的标识圈上画上注射完成标识,从而能够避免医生二次通过注射孔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时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孔的情况出现,从而达到避免注射部位反复注射而容易产生患者腹部硬结以及皮下疼痛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脐部贴片立体剖析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脐部贴片;2、腹部右侧卡片;3、腹部左侧卡片;4、注射孔;5、标识圈;6、脐孔;7、粘接片;8、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包括脐部贴片1和腹部右侧卡片2,腹部右侧卡片2安装在脐部贴片1的右端,脐部贴片1的左侧设置有腹部左侧卡片3,腹部左侧卡片3和腹部右侧卡片2的前后两端外壁均为光滑外壁,腹部左侧卡片3和腹部右侧卡片2的形状大小以及结构组成均相同,这样能够保证腹部左侧卡片3和腹部右侧卡片2在贴合到患者腹部左侧和腹部右侧皮肤的位置对称相同,从而能够增加对肝素皮下注射的准确性,脐部贴片1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脐部贴片1的边长为四厘米,脐部贴片1与腹部左侧卡片3和腹部右侧卡片2之间通过一体裁剪方式制成,这样能够使得脐部贴片1、腹部右侧卡片2和腹部左侧卡片3之间为一个牢固的整体,防止在使用该低分
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时脐部贴片1、腹部右侧卡片2和腹部左侧卡片3之间容易被撕裂的情况出现,脐部贴片1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粘接片7,粘接片7的后端设置有保护膜8,脐部贴片1、粘接片7和保护膜8的中心处内部贯穿有脐孔6,脐部贴片1后端外壁上的粘接片7采用的为医用级抗过敏材料制成,保护膜8可重复粘接在粘接片7的后端外壁上,当脐部贴片1通过粘接片7粘接到患者的脐部后,因为粘接片7为抗过敏材料制成,所以能够增加其使用安全性,防止贴合处患者皮肤出现过敏的情况出现,腹部右侧卡片2和腹部左侧卡片3的内部均设置有注射孔4,注射孔4的一侧设置有标识圈5,腹部右侧卡片2和腹部左侧卡片3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注射孔4,腹部右侧卡片2内部的多个注射孔4以及腹部左侧卡片3内部的多个注射孔4相邻之间的间距均为两厘米,腹部左侧卡片3和腹部右侧卡片2在脐部贴片1的左右两端均呈扇形展开,腹部左侧卡片3最左侧外壁与脐孔6中心点之间的间隙距离以及腹部右侧卡片2最右侧外壁与脐孔6中心点之间的间隙距离均为十厘米,这样不会造成注射范围过大而损伤到患者,且医生通过腹部左侧卡片3和腹部右侧卡片2上的注射孔4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后,医生可在注射完成的注射孔4一侧的标识圈5上画上注射完成标识,从而能够避免医生二次通过注射孔4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时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孔4的情况出现,从而达到避免注射部位反复注射而容易产生患者腹部硬结以及皮下疼痛的目的。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轮换卡时,首先需要撕掉保护在粘接片7上的保护膜8,然后把脐部贴片1上的脐孔6对准需要注射的患者的肚脐眼,且腹部右侧卡片2和腹部左侧卡片3分别对准在患者的腹部右侧和腹部左侧,然后则需要把脐部贴片1通过粘接片7粘接在患者的脐部,此时腹部右侧卡片2和腹部左侧卡片3则分别贴合在患者的腹部右侧和腹部左侧皮肤上,然后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时,首先需要确定好腹部左侧卡片3和腹部右侧卡片2上的注射孔4,然后则需要通过注射孔4的辅助来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注射完成之后则需要在该注射孔4一侧的标识圈5上画上已经注射过的标识,从而能够使得医生第二次通过注射孔4对患者进行肝素皮下注射时不会出现注射部位反复注射而容易产生患者腹部硬结以及皮下疼痛的情况发生,从而达到能够进行腹部注射部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的目的。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