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高效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23: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高效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计算机服务器属于精密设备,在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将产生的容量散发出去,则会影响到计算机服务器的正常运转。
3.申请号为cn20202000920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服务器散热设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底部焊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顶端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水泵顶端左侧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均贯穿框架顶部左侧,且出水管和回水管末端连通有冷却头,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外壁嵌套有塑料材质软管。该实用新型通过框架和软管的设置,通过框架将水泵密封,且将大半的出水管和回水管包裹柱,并将软管包裹住剩下出水管和回水管,并使得软管连通冷却头,避免漏液对服务器产生损坏,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4.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风扇仅仅是对水管进行降温,并没有对服务器内部进行辅助散热,尤其是服务器内部只靠水冷进行降温是不够的,并且冷却头与服务器的接触面积过小,也会大大降低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对服务器造成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高效散热结构,用以解决现有只靠水冷进行降温,冷却头与服务器接触面积过小,散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高效散热结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左侧设有多个通风口,所述机箱顶部、底部均设有多个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扇叶,所述扇叶与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机箱左、右两侧均设有s型水冷管,两个所述s型水冷管之间设有横向水冷管,所述机箱后方设有水箱,所述s型水冷管底部与水箱相连,所述水箱上方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上方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上方与s型水冷管上方相连。
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通风口上方均设有防尘挡棚。
9.在每个通风口上设置防尘挡棚可以防止过量的灰尘从通风口中落入机箱内部,造成服务器的损坏。
10.进一步地,所述机箱顶部设有防尘挡板。
11.在机箱顶部设置防尘挡板是为了防止灰尘或异物落入机箱中,与电机、扇叶发生碰撞,影响电机、扇叶的正常运转。
12.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底部设有增高垫块。
13.增高垫块可以增加机箱底部与地面的距离,给机箱底部的扇叶留出足够的散热空
间,让热气更容易散发出去。
14.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下方设有吸水管。
15.吸水管靠近水箱的底部,能够让水泵抽吸足够的水来满足服务器的散热功能,同时也让水箱能够拆分从吸收s型水冷管中排出的水的热量。
16.进一步地,所述机箱顶部的电机与机箱底部的电机旋转方向相同。
17.机箱顶部的电机与机箱底部的电机旋转方向相同,从而导致上方的扇叶往机箱里吸入冷空气,下方的扇叶往机箱外排除热空气,整个机箱形成一个完整的气体循环。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s型结构的水冷管设计,增大了水冷管与服务器机箱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了水冷管的散热效率;
20.2.上下的扇叶同向旋转,整个机箱形成一个完整的气体循环,对水冷结构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21.3.增设了增高垫块,使机箱远离地面,给予机箱底部足够的散热空间。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高效散热结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高效散热结构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a

a的剖视图;
25.图4为图2中b

b的剖视图;
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27.机箱1、防尘挡棚101、防尘挡板102、通风口103、增高垫块104、电机固定架2、电机201、扇叶3、散热管4、水箱5、s型水冷管6、横向水冷管7、水泵8、吸水管9。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9.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一:
33.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高效散热结构,包括机箱1,机箱1左侧设有多个通风口103,机箱1顶部、底部均设有多个电机固定架2,电机固定架2上设有电机201,电机201上设有扇叶3,扇叶3与电机201转动连接,机箱1左、右两侧均设有s型水冷管6,两个s型水冷管6之间设有横向水冷管7,机箱1后方设有水箱5,s型水冷管6底部与水箱5相连,水箱5上方设有水泵8,水泵8上方设有散热管4,散热管4上方与s型水冷管6上方相连。具体来说,通风口103可以让机箱1内部的空气更加流通,间接性地增加散热效果,电机固定架2给电机201提供了固定位置,s型水冷管6位于机箱1的左右两侧,能够大面积地吸收机箱1中的热量,横向水冷管7横穿机箱1的内部,吸收机箱1内部的热量,水箱5可以储存冷却水,同时还可将水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水泵8给水提供流动的动力。
34.实施例二:
35.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高效散热结构,包括机箱1,机箱1左侧设有多个通风口103,机箱1顶部、底部均设有多个电机固定架2,电机固定架2上设有电机201,电机201上设有扇叶3,扇叶3与电机201转动连接,机箱1左、右两侧均设有s型水冷管6,两个s型水冷管6之间设有横向水冷管7,机箱1后方设有水箱5,s型水冷管6底部与水箱5相连,水箱5上方设有水泵8,水泵8上方设有散热管4,散热管4上方与s型水冷管6上方相连。具体来说,通风口103可以让机箱1内部的空气更加流通,间接性地增加散热效果,电机固定架2给电机201提供了固定位置,s型水冷管6位于机箱1的左右两侧,能够大面积地吸收机箱1中的热量,横向水冷管7横穿机箱1的内部,吸收机箱1内部的热量,水箱5可以储存冷却水,同时还可将水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水泵8给水提供流动的动力。
36.每个通风口103上方均设有防尘挡棚101。具体来说,在每个通风口103上设置防尘挡棚101可以防止过量的灰尘从通风口103中落入机箱1内部,造成服务器的损坏。
37.机箱1顶部设有防尘挡板102。具体来说,在机箱1顶部设置防尘挡板102是为了防止灰尘或异物落入机箱1中,与电机201、扇叶3发生碰撞,影响电机201、扇叶3的正常运转。
38.机箱1底部设有增高垫块104。具体来说,增高垫块104可以增加机箱1底部与地面的距离,给机箱1底部的扇叶留出足够的散热空间,让热气更容易散发出去。
39.水泵8下方设有吸水管9。具体来说,吸水管9靠近水箱5的底部,能够让水泵8抽吸足够的水来满足服务器的散热功能,同时也让水箱5能够拆分从吸收s型水冷管6中排出的水的热量。
40.机箱1顶部的电机201与机箱1底部的电机201旋转方向相同。具体来说,机箱1顶部的电机201与机箱1底部的电机201旋转方向相同,从而导致上方的扇叶3往机箱1里吸入冷空气,下方的扇叶3往机箱1外排除热空气,整个机箱1形成一个完整的气体循环。
41.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中在每个通风口103上设置防尘挡棚101可以防止过量的灰尘从通风口103中落入机箱1内部,在机箱1顶部设置防尘挡板102是为了防止灰尘或异物落入机箱1中,与电机201、扇叶3发生碰撞,影响电机201、扇叶3的正常运转,增高垫块104可以增加机箱1底部与地面的距离,给机箱1底部的扇叶留出足够的散热空
间,让热气更容易散发出去,吸水管9靠近水箱5的底部,能够让水泵8抽吸足够的水来满足服务器的散热功能,机箱1顶部的电机201与机箱1底部的电机201旋转方向相同,从而导致上方的扇叶3往机箱1里吸入冷空气,下方的扇叶3往机箱1外排除热空气,整个机箱1形成一个完整的气体循环。
42.该装置使用方法:打开电源,电机201开始转动,从而带动扇叶3转动,上方的扇叶3往机箱1里吸入冷空气,下方的扇叶3往机箱1外排除热空气,同时水泵8开始运转,将水箱5中的水从吸水管9中吸入,水通过散热管4进行散热后再流入到s型水冷管6、横向水冷管7中,吸收服务器所散发出来的热量,最终水从s型水冷管6底部流入到水箱5中,完成服务器的散热工作。
43.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