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9: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踢脚线在建筑施工中常安装在墙体与地面的接缝处用于避免外力对墙体造成冲击损坏,防止墙体变形,相关技术中,电脑、电视等家用电器的线路常用固定卡扣固定在一起后沿着墙角排布,线路位于踢脚线外,安全性较差,且摆放繁杂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在踢脚线内对部分家用电器的线路进行收集整理,提高踢脚线内空间利用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墙体上的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远离墙体一侧的踢脚线本体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位于踢脚线本体与安装板之间;
6.所述收纳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远离墙体一侧的收纳板,所述固定板与收纳板相扣合,且扣合后二者之间存在空隙。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安装板安装到墙体上后,将家用电器的导线放置于固定板与收纳板扣合后形成的空隙内,再将踢脚线本体安装到安装板上,整体结构简单且便于实施,同时固定板与收纳板相配合能够对电器的线路充分进行收集归纳,有效地提升了踢脚线内的空间利用率。
8.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收纳板均呈弧形板设置,且所述收纳板与固定板扣合后二者形成圆筒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状使固定板与收纳板扣合二者之间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升了对电器线路的容纳量。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与踢脚线本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踢脚线本体固定到安装板上的卡接机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机构将踢脚线本体与安装板固定到一起,且卡接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对踢脚线本体进行拆卸,当线路出现损坏时对线路进行维修。
12.可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卡接筒以及设置在踢脚线本体上的卡接柱,所述卡接柱嵌于卡接筒内,且所述卡接柱外周面与卡接筒内侧壁贴合;所述卡接筒上还设有开口,开口间距小于卡接筒半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对卡接柱施加力,使卡接柱嵌入卡接筒内,即可将踢脚线本体固定到安装板上,同时卡接柱在不受外力情况下不易从卡接筒内脱离,保证了踢脚线在安装到墙体上后的稳定性,卡接柱与卡接筒配合,结构简单且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
14.可选的,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柱在安装到卡接筒内的过程中,导向板对卡接柱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工作人员的安装更加便捷。
16.可选的,所述收纳机构与卡接筒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收纳机构与多个卡接筒一一对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收纳机构使踢脚线本体在安装板上的固定强度更高,多个卡接筒有效地对家用电器的线路进行收纳整理,同时节省原料,降低踢脚线安装成本。
18.可选的,所述踢脚线本体远离地面一端固设有顶板、靠近地面的一端固设有底板,所述顶板位于安装板的上方并与安装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底板抵接在安装板上,且所述底板安装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均与地面贴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与底板在踢脚线本体安装到墙体上的过程中对其起到良好的定位导向作用,使踢脚线本体的安装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20.可选的,所述顶板远离安装板的侧壁设置为弧面,且凸面朝向远离墙体的方向。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面有效防止顶板对人们造成磕碰,使踢脚线整体更具安全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固定板与收纳板相扣合,使家用电器的线路位于二者相扣合的空间内,对家用电器气的线路进行有效地收集整理,同时线路位于踢脚线本体与安装板之间,有效地提高了踢脚线内的空间利用率;
24.2.固定板与收纳板相扣合后二者之间形成圆筒状,将二者之间的空间最大化,提升线路的容纳量;
25.3.卡接筒与卡接柱相互配合,使踢脚线本体在安装板上的固定强度更高,同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26.图1是表示本技术安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27.图2是表示收纳件与卡接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8.图3是表示收纳结构与卡接机构的剖视图;
29.图4是表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5是表示卡接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2、踢脚线本体;21、底板;22、顶板;3、收纳机构;31、收纳件;311、连接板;312、固定板;313、收纳板;32、限位组件;321、限位板;322、限位块;4、卡接机构;41、卡接件;411、缓冲板;412、卡接筒;413、卡接柱;414、横板;415、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
34.参照图1和图2,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墙体上的安装板1、设置在安装板1远离
墙体一侧的踢脚线本体2以及固设在安装板1上用于收纳导线的收纳机构3,安装板1与踢脚线本体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踢脚线本体2安装到安装板1上的卡接机构4;工作人员先将安装板1安装到墙体上,再将部分家用电器的线路放置于安装板1上的收纳机构3内,再将踢脚线本体2通过卡接机构4安装到安装板1上,完成踢脚线整体的安装过程,将线路充分收纳在踢脚线本体2与墙体之间,有效地提升了踢脚线内的空间利用率,且更具安全性。
35.安装板1呈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板,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墙体上,且安装板1固定到墙体上后其底面紧贴地面,使工作人员在后续安装踢脚线本体2时更加便捷;踢脚线本体2也呈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板状,踢脚线本体2的材质根据不同的装修风格可选用木踢脚线,也可选用pvc踢脚线、瓷砖或石材踢脚线等,在本实施例中踢脚线本体2设置为pvc踢脚线,其成本较低,且材质较轻,方便工作人员施工。
36.参照图2和图3,收纳机构3包括沿安装板1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收纳件31,收纳件31包括固设在安装板1上的连接板311、固设在连接板311远离安装板1一端的固定板312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12远离地面一端的收纳板313,连接板311呈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板,固定板312呈弧形板设置,且弧形轴线水平设置,弧形凸面朝向墙体一侧;同时收纳板313也成弧形板设置,且收纳板313与固定板312关于固定板312弧形轴线所在的竖直面相对称,收纳板313与固定板312相互扣合,二者扣合后形成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在对家用电器线路进行布线时,将线路放置于收纳板313与固定板312形成的圆筒状空间内,即可对电器线路充分有效地进行收纳整理。
37.参照图3和图4,为了加强固定板312与收纳板313之间的结构强度,固定板312与收纳板313相扣合的一端固设有限位组件32,限位组件32包括固设在收纳板313远离与固定板312转动连接一端的限位板321以及固设在固定板312远离与收纳板313连接一端的限位块322,限位板321的纵截面呈倒钩形,并与限位块322相适配且可嵌合在限位块322内,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限位板321与限位块322相抵接在一起且不嵌合,限位板321与限位块322的材质均设置为塑胶,塑胶的韧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使限位板321与限位块322嵌合或分开时所需的力较小,从而使工作人员控制收纳板313与固定板312扣合的过程更加便捷。
38.工作人员控制收纳板313向上转动,限位块322与限位板321不再抵接,同时收纳板313与固定板312形成的圆筒状空间打开,再将线路放置于圆筒状空间内,再给收纳板313施加力使限位板321与限位块322相嵌合,即可有效地提升固定板312与收纳板313之间的结构强度。
39.参照图3和图5,卡接机构4包括多个水平且均匀间隔设置的卡接件41,多个卡接件41与多个收纳件31一一对应,且卡接件41位于收纳件31的上方;卡接件41包括固设在安装板1远离墙体一侧的缓冲板411、固设在缓冲板411远离墙体一侧的卡接筒412,卡接筒412呈圆筒状设置,其轴线水平,且卡接筒412远离安装板1一端设有开口,开口所在平面竖直,且开口间距小于卡接筒412半径;同时卡接筒412内嵌有卡接柱413,卡接柱413呈圆柱状设置,其轴线水平且半径与卡接筒412半径相同,卡接柱413与踢脚线之间固设有横板414,横板414穿过卡接筒412的开口后与卡接柱413的外周面固定连接。
40.当工作人员在对踢脚线进行安装时,将踢脚线上的卡接柱413嵌于卡接机构4的多个卡接筒412内,且在卡接的作用下,卡接柱413在不受外力时不易从卡接筒412内滑出,增强了踢脚线在安装后的稳定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踢脚线在安装后的结构强度。
41.参照图3,由于卡接柱413的半径小于卡接筒412互相两端开口间的距离,工作人员在对踢脚线进行安装时,不易将卡接柱413从卡接筒412的开口处嵌入卡接筒412所形成的弧形空间内,于是在每个卡接筒412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导向板415,导向板415呈弧形板设置,其弧形半径较小且弧形向外,当工作人员进行踢脚线的安装时,先将卡接柱413抵在卡接筒412的两个导向板415之间,再给踢脚线施加力,使卡接柱413更加容易地进入卡接筒412内,有效地提升了安装过程的便捷性。
42.卡接筒412与导向板415均采用橡胶制成,且卡接筒412与对应的导向板415热塑后一体成型,橡胶的弹性较强,使工作人员在将卡接柱413嵌于卡接筒412内时更加便捷。
43.参照图5,为了使踢脚线在安装到墙体上后的结构强度更高,踢脚线本体2下方固设有底板21、上方固设有顶板22,底板21与顶板22均呈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板,在将踢脚线本体2安装到安装板1上后,底板21一端抵接在安装板1远离墙体的侧壁上,顶板22一端抵接在墙体上,且顶板22下表面与安装板1的上表面贴合,底板21与顶板22有效地防止灰尘等杂物从踢脚线本体2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进入踢脚线内部,同时底板21与顶板22在使踢脚线在安装时还能起到导向作用,使踢脚线的安装过程更加便捷。
44.顶板22与底板21远离墙体的侧壁均与踢脚线本体2远离墙体的侧壁重合,使踢脚线整体更加美观,同时为了防止顶板22上的棱角对人们造成磕碰,顶板22远离墙体的侧壁与顶板22远离踢脚线本体2的侧壁所形成的夹角设置为圆角,圆角有效地减少发生磕碰时踢脚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在安装踢脚线时,先将安装板1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到墙体上后,再控制收纳板313向上转动,将家用电器的线路放置于安装板1与收纳板313之间,向墙体方向按压收纳板313,使限位板321与限位块322相扣合,即可将线路固定在收纳板313与安装板1形成的圆筒状空间内,再将踢脚线本体2通过卡接柱413与卡接筒412配合进而安装到安装板1上,完成踢脚线的安装过程,且安装完成后家用电器的线路位于踢脚线与墙体之间,对线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踢脚线内的空间利用率。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