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7: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消防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


背景技术:

2.人体手部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结构,依据消防员的手部活动机理和灭火救灾作业内容,消防员灭火救灾过程中手部的主要功能是:抓、拿、握、转动和扭动,即消防员在从事灭火救灾作业时,既需要通过穿戴灭火防护手套避免高温、火焰以及其他机械因素的伤害,也需要能够较为顺利地执行需要灵巧性、触感和摩擦力的手动任务。
3.当前消防员灭火防护手套均为五指分离手套,大部分消防员灭火防护手套的主体为平面结构,直接沿着五指的轮廓用缝线将两块面料缝合在一起,即手套的手心侧面料与手背侧面料的缝合位置位于指尖处。采用这种缝合的手套由于忽略了手部的立体构造,不仅影响了手部的活动范围,也严重影响了手指的触觉和灵活性。
4.故在实际穿戴过程中,消防员往往反映他们穿着的灭火防护服的上肢与手套会严重限制手与手腕的活动范围,影响作业效率;不仅如此,由于消防作业不仅仅需要做一些轻巧的工作,还需要做一些力度较强的工作,如挖掘工作等,而在这些工作中,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将手心侧面料与手背侧面料设于指尖处的手套设计,在指尖处的缝合线非常容易损坏开裂,造成消防手套更换速度非常快。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灵活、舒适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具有如下结构:
7.该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消防手套的手心部面料延伸至所述的消防手套中手指位置的手背侧后,与手背部面料连接。
8.较佳地,所述的手心部面料包括第一手心面料,所述的手背部面料包括第一手背面料,所述的消防手套还包括第一侧边面料;由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第一手背面料及第一侧边面料共同组成所述的消防手套的大拇指部;
9.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的大拇指部的手背侧后,分别与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倾斜边及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相连接。
10.更佳地,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端部包括相交的第一斜边及第二斜边;
11.所述的第一斜边与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倾斜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边与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相连接;
12.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端部的顶点与所述的大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13.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端部的顶点与所述的大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
14.更佳地,所述的手心部面料还包括第二手心面料;
15.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底边及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底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连接;
16.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第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第二侧边相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的手背部面料还包括第二手背面料;
18.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及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的消防手套的食指部手背侧、中指部手背侧、无名指部手背侧及小拇指部手背侧后,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及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对应连接。
1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顶边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食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20.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顶边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中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21.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顶边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无名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22.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顶边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小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2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顶边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食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
24.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顶边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中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
25.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顶边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无名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
26.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顶边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小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
27.进一步地,所述的消防手套还包括第二侧边面料、第三侧边面料、第四侧边面料、第五侧边面料及第六侧边面料;
28.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一手心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底边与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还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相连接;
29.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二手心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
的第三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一手心侧边相连接;
30.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二手心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一手心侧边相连接;
31.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二手心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一手心侧边相连接;
32.所述的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二手心侧边相连接。
3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所述的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及所述的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均为按预设弧度向掌心方向弯曲的弧线。
3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手心部面料延伸至所述的消防手套中手指位置的手背侧后,与手背部面料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两片布料缝合,并将缝合点设于指尖处的消防手套相比,该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使用寿命更长,更不易开裂,且灵活度更高,应用场景更为广泛,便于消防作业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更好地对消防员的双手进行保护,同时佩戴也更灵活,舒适。
附图说明
35.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主视图。
36.图2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后视图。
37.图3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大拇指部局部示意图。
38.图4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指尖视角示意图。
39.图5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左视图。
40.图6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右视图。
41.附图标记
42.1第一手心面料
43.101第一手心面料的底边
44.102第一手心面料的第一侧边
45.103第一手心面料的第二侧边
46.104第一斜边
47.105第二斜边
48.106第一手心面料的端部的顶点
49.2第一手背面料
50.201第一手背面料的第二侧边
51.202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
52.3第一侧边面料
53.301第一侧边面料的底边
54.4第二手心面料
55.401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
56.402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
57.4021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顶边
58.4022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
59.4023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
60.403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
61.4031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顶边
62.4032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
63.4033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
64.404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
65.4041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顶边
66.4042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
67.4043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
68.405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
69.4051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顶边
70.4052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
71.4053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
72.5第二手背面料
73.501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
74.5011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
75.5012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
76.502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
77.5021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
78.5022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
79.503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
80.5031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
81.5032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
82.504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
83.5041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
84.5042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
85.505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
86.6第二侧边面料
87.601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
88.602第二侧边面料的底边
89.7第三侧边面料
90.701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
91.702第三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
92.8第四侧边面料
93.801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
94.802第四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
95.9第五侧边面料
96.901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
97.902第五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
98.10第六侧边面料
99.1001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
100.11加强层面料
101.12罗口
102.13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10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104.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105.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
106.结合图1至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手心部面料延伸至所述的消防手套中手指位置的手背侧后,与手背部面料连接。可由牛皮或其它皮革构成手心部面料中的各块面料,这种将手心部的皮革从手心一侧延伸并翻转到手背的指甲部位的设计,可形成无缝的指尖设计,以避免消防员在作业过程指尖被尖锐物刺穿,更好地
对消防员的双手进行保护,同时有效延长手套的使用寿命。
107.如图1至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手心部面料包括第一手心面料1,所述的手背部面料包括第一手背面料2,所述的消防手套还包括第一侧边面料3;由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1、第一手背面料2及第一侧边面料3共同组成所述的消防手套的大拇指部;
108.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1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的大拇指部的手背侧后,分别与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倾斜边及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相连接。
109.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地结合附图理解该实施例,对于消防手套中相互连接的两条边,各图中仅对其中的一条边进行了标记,同时,图1至图6中的虚线均为明线(即缝合线)。
11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1的端部包括相交的第一斜边104及第二斜边105,使得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1的端部呈“^”型结构,第一斜边104及第二斜边105;
111.所述的第一斜边104与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倾斜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边105与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相连接;在手套的具体制作中,第一斜边104与第二斜边105的形状分别与第一侧边面料的倾斜边及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的形状相对应,其可为具有一定弧度的线条,也可为直线;
112.通过这种采用3块面料(第一手心面料、第一手背面料及第一侧边面料)组成上述消防手套的大拇指部的结构,并将立体结构的大拇指部缝合于手套的手掌部位,可更好地保障大拇指的活动及运动的范围,对于各种手部任务的顺利执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保证消防员戴上手套后的手部灵活性能,其中,消防手套的大拇指部的具体结构可参阅图3所示。
113.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端部的顶点106与所述的大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端部的顶点106与所述的大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即缝合点位于大拇指的第一节指关节(指甲所在的指节)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端部的顶点106与所述的大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约为2.5cm,该位置的设置,即可保障手套的牢固度,同时,也可保障大拇指指节活动的灵活性。
114.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手心部面料还包括第二手心面料4;由图2可以看出第二手心面料也是一块一体式的面料构成的,该第二手心面料4包括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401、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402、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403、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404及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405;
115.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底边101及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底边301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401连接;
116.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第一侧边102与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手心面料的第二侧边103与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第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第二侧边201相连接。
117.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手背部面料还包括第二手背面料5,该第二手背面料5由一块一体式的面料构成,由图1可以看出该第二手背面料5包括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501、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502、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503、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504及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505;
118.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及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的消防手套的食指部手背侧、中指部手背侧、无名指部手背侧及小拇指部手背侧后,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及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对应连接。
119.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顶边4021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食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120.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顶边4031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中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121.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顶边4041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无名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122.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顶边4051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小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12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顶边4021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食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其间距可设置在2.5cm左右;
124.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顶边4031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中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其间距可设置在2.5cm左右;
125.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顶边4041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无名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其间距可设置在2.5cm左右;
126.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顶边4051与所述的消防手套的小拇指部的指尖位置之间的间距在2cm至4cm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其间距可设置在2.5cm左右。即第二手心面料的各个手指端部与第二手背面料的各个手指端部的缝合点位于各个手指的第一指节(指甲所在的指节)处,上述间距的设置可有效满足手套手指处缝线的牢固度,同时,也可保障个手指指节活动的灵活性。
127.上述描述中提到的消防手套的各指部的指尖位置,即为对于手套中各个手指顶端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该位置不设有缝线,可更好地对消防员的手指进行保护,提高手套的使用寿命。
128.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消防手套还包括第二侧边面料6、第三侧边面料7、第四侧边面料8、第五侧边面料9及第六侧边面料10;
129.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505、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5011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4022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601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401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一手心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底边602与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202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手背面料的倾斜边202还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505相连接,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侧边面料中最短的一边还与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505相连接;
130.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5012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4023相连接;所述的第三
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701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食指部的第二手心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5021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4032相连接;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702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一手心侧边相连接;
131.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5022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4033相连接;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801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中指部的第二手心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5031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4042相连接;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802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一手心侧边相连接;
132.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5032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4043相连接;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901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无名指部的第二手心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一手背侧边5041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第一手背侧边4052相连接;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902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一手心侧边相连接;
133.所述的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505、所述的第二手背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二手背侧边5042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端部的第二手背侧边4053相连接;所述的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1001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401及所述的第二手心面料的小拇指部的第二手心侧边相连接。
134.如图5及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所述的第二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601、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701、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所述的第三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702、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801、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所述的第四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802、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901、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三侧边、所述的第五侧边面料的第四侧边902、所述的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一侧边及所述的第六侧边面料的第二侧边1001均为按预设弧度向掌心方向弯曲的弧线。
135.通过将第二侧边面料6、第三侧边面料7、第四侧边面料8、第五侧边面料9及第六侧边面料10中的各个侧边制作为按预设弧度向掌心方向弯曲的弧线,使得第二手心面料及第二手背面料与各个侧边面料缝合后构成的手套呈自然向手心侧弯曲的形状,同时,该实施例中的第一侧边面料3、第二侧边面料6、第三侧边面料7、第四侧边面料8、第五侧边面料9及第六侧边面料10中的各个相邻侧边之间在指尖处呈圆弧的自然过渡的形状(即手套生产过程中,可按与手指自然弯曲的弧度贴合的弧度设置各个侧边的弧度,实际弧度的设置允许再一定范围内有偏差,只要控制在向掌心方向弯曲适当的角度即可),使得该消防手套的各个手套的手指位置更为立体,以更好地形成立体的结构、适应手部自然形状,这种模拟手指弯曲的形状,使得消防员的穿戴更为舒适。
136.该实施例中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手心侧还设有加强层面料11,该加强层面料11从第二手心面料的掌心部延伸至第一手心面料1手掌侧接近指尖的位置,其中,
该加强层面料11、手心部面料或手背部面料均可由阻燃防滑耐磨牛皮构成,该阻燃防滑耐磨牛皮为表面附有硅酮的二层牛皮构成,可通过将牛皮浸入硅酮溶液,或在牛皮表层涂覆硅酮溶液使得牛皮表层附有透明的硅酮疏水层,从而得到该阻燃防滑耐磨牛皮,该阻燃防滑耐磨牛皮具有疏水的特性。
137.该实施例中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袖口处还设有罗口12,第二手背面料的手背部位置还设有反光条13。如图2或图6所示,在具体手套的制作时,还可在手套的外侧设有环扣,使得一副手套在不用时可通过环扣连接在一起,便于存放、寻找。
138.上述实施例中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作为满足消防员手部复杂立体形状在运功过程中变形,并实现其自身功能的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立体形状;其在款式设计上,在充分考虑到如何在保护消防员手部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消防员手部做出这些动作的运动范围,其可有效满足手、手指及手腕的活动工效学要求。
139.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手心部面料延伸至所述的消防手套中手指位置的手背侧后,与手背部面料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两片布料缝合,并将缝合点设于指尖处的消防手套相比,该具有立体指尖结构的消防手套的使用寿命更长,更不易开裂,且灵活度更高,应用场景更为广泛,便于消防作业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更好地对消防员的双手进行保护,同时佩戴也更灵活,舒适。
140.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