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漂浮舱新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8: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漂浮舱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漂浮舱新风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用于漂浮舱的新风装置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点,其具体表现为:现有的用于漂浮舱的新风装置通常是直接将空气充入舱体内,使舱体内的空气圆形循环,这样会使舱体内空气充入效率低,且无法及时处理使用者排出的气体,同时,空气进入的方向往往会吹向使用者,对与处于无支点睡眠中的使用者来说,可能会影响其使用体验,且吹出的气流无治疗功能导致漂浮舱的作用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漂浮舱新风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漂浮舱新风设备,包括漂浮舱主体、中空结构的封盖、新风组件和治疗组件,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机,所述新风机一端安装有舱内出风管和舱内进风管,另一端安装有舱外出风管和舱外进风管,所述封盖内壁均匀分布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舱盖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封盖内壁均匀覆盖设有纱布,所述封盖两侧对称设有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贯穿封盖外壁与封盖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进风管远离封盖的一端与舱内进风管相连,所述出风管远离封盖的一端与舱内出风管相连,所述治疗组件包括环绕设置在封盖内壁的舱内出气管和与舱内出气管相连通的混气盒,所述舱内出气管上均匀分布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混气盒两侧对称贯穿设有综合进气管和综合出气管,所述综合出气管远离混气管的一端通过第四进气管与舱内出气管相连通,所述混气盒通过综合进气管与治疗机组相连。
6.进一步的,所述纱布上的孔径在100~150目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内设有疏风网。
8.进一步的,所述疏风网采用100~150目的铁丝网制成。
9.进一步的,所述治疗机组包括岩盐气溶胶治疗仪、氧气机和氢气机,所述岩盐气溶胶治疗仪通过第一进气管与综合进气管相连,所述氧气机通过第二进气管与综合进气管相连,所述氢气机通过第三进气管与综合进气管相连。
10.进一步的,所述混气盒内设有设有阻流圈,所述阻流圈的两侧圈口与混气盒内壁相连。
11.进一步的,所述阻流圈上均匀贯穿分布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综合进气管贯穿阻流圈外壁与阻流圈内部相连通,通过阻流圈上均匀分布的透气孔可将氢气、氧气和岩盐气溶胶挤碎并混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该具有治疗功能的漂浮舱新风设备,通过新风机与封盖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朝封盖内输送新风气体,通过通风孔与纱布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新风机输送进入到封盖内的气流分割成无数的细小气流丝线,从而进一步的防止气流对人体直吹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岩盐气溶胶治疗仪、氧气机和氢气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封盖内输送具有治疗作用的气体,从而进一步的实现在防止气流对人体直吹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同时还可以对人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治疗。
14.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盖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盖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盖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治疗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舱内出气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混气盒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流圈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漂浮舱主体;2、封盖;2a、通风孔;3、进风管;4、出风管;5、新风组件;51、新风机;52、舱内出风管;53、舱内进风管;54、舱外出风管;55、舱外进风管;6、纱布;7、治疗组件;71、舱内出气管;71a、出气孔;72、疏风网;73、混气盒;74、第四进气管;75、综合出气管;76、综合进气管;77、阻流圈;77a、透气孔;78、治疗机组;781、岩盐气溶胶治疗仪;782、氧气机;783、氢气机;784、第一进气管;785、第二进气管;786、第三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着重参照附图1

9,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漂浮舱新风设备,包括漂浮舱主体1、中
空结构的封盖2、新风组件5和治疗组件7,所述新风组件5包括新风机51,所述新风机51一端安装有舱内出风管 52和舱内进风管53,另一端安装有舱外出风管54和舱外进风管55,所述封盖2内壁均匀分布设有若干通风孔2a,所述通风孔2a与舱盖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封盖2内壁均匀覆盖设有纱布6,所述封盖2 两侧对称设有进风管3和出风管4,所述进风管3和出风管4贯穿封盖2外壁与封盖2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进风管3远离封盖2的一端与舱内进风管53相连,所述出风管4远离封盖2的一端与舱内出风管52相连,所述治疗组件7包括环绕设置在封盖2内壁的舱内出气管71和与舱内出气管71相连通的混气盒73,所述舱内出气管71上均匀分布设有若干出气孔71a,所述混气盒73两侧对称贯穿设有综合进气管76和综合出气管75,所述综合出气管75远离混气管的一端通过第四进气管74与舱内出气管71相连通,所述混气盒73通过综合进气管76与治疗机组78相连。
29.请着重参照附图5和7,所述纱布6上的孔径在100~150目之间,所述出气孔内设有疏风网72,所述疏风网72采用100~150目的铁丝网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100~150目的纱布6和疏风网 72,从而进一步的实现将直流风切割成无数的细小风力丝线,防止气流对人体直吹从而引起不适。
30.请着重参照附图6,所述治疗机组78包括岩盐气溶胶治疗仪781、氧气机782和氢气机783,所述岩盐气溶胶治疗仪781通过第一进气管784与综合进气管76相连,所述氧气机782通过第二进气管785 与综合进气管76相连,所述氢气机783通过第三进气管786与综合进气管76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岩盐气溶胶治疗仪781、氧气机782和氢气机783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的实现对处于漂浮舱主体1内的人体进行输气治疗。
31.请着重参照附图8

9,所述混气盒73内设有设有阻流圈77,所述阻流圈77的两侧圈口与混气盒73内壁相连,所述阻流圈77上均匀贯穿分布设有若干透气孔77a,所述综合进气管76贯穿阻流圈77 外壁与阻流圈77内部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混气盒73与阻流圈77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进一步的实现将岩盐气溶胶治疗仪781、氧气机782和氢气机783发出的气体充分混合,使人体吸入的各个气体的多少保持一致。
3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33.在对漂浮舱内的气体进行交替更换时,将新风机51打开使新风从舱外进风管55进入带新风机51内,再通过新风机51将新风从舱内进风管53进入到封盖2内,当新风通过通风孔2a传偶哦纱布6时,会被纱布6上的无数小孔切割成无数的细小气流丝线,同时新风机 51通过舱内出风管52将封盖2内的气体从舱外出风管54排出,实现漂浮舱主体1内的空气与外界箱流通,当用户需要进行治疗时,将岩盐气溶胶治疗仪781、氧气机782和氢气机783打开使其同时工作,并通过第一进气管784、第二进气管785和第三进气管786输送到混气盒73内,再通过混气盒73内的阻流圈77对三种气体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通过第四进气管74输送到舱内出气管71内,再通过舱内出气管71上的出气孔71a排出到漂浮舱内。
34.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