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反光外穿式防刺背心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服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外穿式防刺背心。


背景技术:

2.防刺背心是为了穿戴者在执行任务时避免受到伤害所采用的设备,其一般是外穿式,主要保护人体内脏等重要器官。
3.现有的防刺背心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脱穿不便,影响行动效率,一种型号只能适用于一类体型,适用性差;2、防护范围小,安全性能低,如面对突然出现的枪击、刀斧砍刺,不能有效保护身体,容易受伤,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反光外穿式防刺背心,防刺、安全,脱穿简单又便捷,可适用于多种体型,适用性强。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反光外穿式防刺背心,包括前胸部和后背部,前胸部与后背部在两肩处缝接,其特征在于:前胸部上设有口袋和袋盖,袋盖封住口袋的开口,口袋内设有防刺板;后背部上对称分布有固定绑带,固定绑带的背面设有反面魔术贴,口袋的正面设有与反面魔术贴配合连接的正面魔术贴,袋盖的背面设有子面魔术贴,固定绑带的正面设有与子面魔术贴配合连接的母面魔术贴;该背心防刺、安全,脱穿简单又便捷,可适用于多种体型,适用性强。
7.进一步,前胸部的内部与后背部的内部设有里布,里布上均匀分布有气囊体,可有效缓冲外部冲击力,降低身体受到的冲击作用,起到保护作用,抗冲耐撞,提高了安全性能。
8.进一步,固定绑带内设有防刺胆芯,固定绑带与口袋贴合后,固定绑带将穿戴者的上身包围,增大了防刺范围,提高了安全性,部分防刺胆芯与防刺板位置重叠,形成双重防刺保护,提高了防刺效果。
9.进一步,防刺胆芯是基底布上重叠2~5个高硬度轻质合金片、芳纶纤维、超高强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0.进一步,前胸部上对称分布有与固定绑带相对应的袢带,将固定绑带穿过袢带,袢带限制固定绑带周向晃动,提高了固定绑带与口袋贴合的可靠性。
11.进一步,前胸部与后背部上均设有反光条,起到警示作用,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能及时发现穿戴者的具体位置,便于寻找。
12.进一步,后背部上设有缝纫布块,缝纫布块缝接两块固定绑带与后背部,提高了固定绑带与后背部的连接强度,不容易脱落、分离,使用可靠。
13.进一步,前胸部的肩带内部与后背部的肩带内部均设有砭石,砭石能够对肩部经络和穴位进行按摩,其可以发出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对毛细血管的微循环进行作用,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疲劳的作用。
14.进一步,袋盖的正面设有标识牌,可标注各类信息,一目了然,起到标识作用。
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穿戴时先将固定绑带穿过袢带,将固定绑带背面的反面魔术贴贴在口袋正面的正面魔术贴上,然后将袋盖背面的子面魔术贴贴在固定绑带正面的母面魔术贴上,袋盖封住了口袋的开口,防刺板不容易自由逃出,安放可靠,实现袋盖与固定绑带连接,固定绑带与口袋连接,双重限制,固定绑带不容易自由松开,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前胸部配合后背部有效包住身体,不容易自由散开,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穿着简单又方便,快速便捷,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也便于更换防刺板,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光外穿式防刺背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胸部和后背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胸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

前胸部;2

后背部;3

砭石;4

里布;5

气囊体;6

反光条;7

口袋;8

袋盖;9

防刺板;10

标识牌;11

固定绑带;12

缝纫布;13

防刺胆芯;14

反面魔术贴;15

正面魔术贴;16

子面魔术贴;17

母面魔术贴;18

袢带。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光外穿式防刺背心,包括前胸部1和后背部2,前胸部1与后背部2在两肩处缝接,摊开后便于清洗、晾干,前胸部1的肩带内部与后背部2的肩带内部均设有砭石3,砭石3能够对肩部经络和穴位进行按摩,其可以发出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对毛细血管的微循环进行作用,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疲劳的作用。前胸部1的内部与后背部2的内部缝接有里布4,里布4上均匀分布有气囊体5,可有效缓冲外部冲击力,降低身体受到的冲击作用,起到保护作用,抗冲耐撞,提高了安全性能。前胸部1的外部与后背部2的外部均设有反光条6,起到警示作用,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能及时发现穿戴者的具体位置,便于寻找。
24.前胸部1上设有口袋7和袋盖8,口袋7为上部开口状,口袋7内装有防刺板9,具有防刺功能,对身体有效防护,以应对危险状况,避免或降低伤害程度,提高了安全性能。袋盖8的正面设有标识牌10,可标注各类信息,一目了然,起到标识作用。
25.后背部2上对称分布有固定绑带11,后背部2上设有缝纫布块12,缝纫布块12缝接两块固定绑带11与后背部2,提高了固定绑带11与后背部2的连接强度,不容易脱落、分离,使用可靠。固定绑带11内设有防刺胆芯13,防刺胆芯13是基底布上重叠2~5个高硬度轻质合金片、芳纶纤维、超高强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固定绑带11与口袋7贴合后,固定绑带11将穿戴者的上身包围,增大了防刺范围,提高了安全性,部分防刺胆芯13与防刺板9位置重叠,形成双重防刺保护,提高了防刺效果。
26.固定绑带11的背面设有反面魔术贴14,口袋7的正面设有与反面魔术贴14配合连接的正面魔术贴15,袋盖8的背面设有子面魔术贴16,固定绑带11的正面设有与子面魔术贴
16配合连接的母面魔术贴17,前胸部1上对称分布有与固定绑带11相对应的袢带18,穿戴时先将固定绑带11穿过袢带18,将固定绑带11背面的反面魔术贴14贴在口袋7正面的正面魔术贴15上,然后将袋盖8背面的子面魔术贴16贴在固定绑带11正面的母面魔术贴17上,袋盖8封住了口袋7的开口,防刺板9不容易自由逃出,安放可靠,实现袋盖8与固定绑带11连接,固定绑带11与口袋7连接,双重限制,固定绑带11不容易自由松开,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前胸部1配合后背部2有效包住身体,不容易自由散开,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穿着简单又方便,快速便捷,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也便于更换防刺板9,降低了维护成本;袢带18限制固定绑带11周向晃动,提高了固定绑带11与口袋7贴合的可靠性。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