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7: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我国山地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65%,且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构成活动频繁,自然灾害隐患多,分布广,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自然变迁和认为破坏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主要灾害形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严重影响地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监测地质灾害的位移情况,需要设置监测设备进行监测,现有的地质灾害位移监测设备在立柱上设置防护箱,防护箱内设置监测集成系统,监测集成系统的电缆接头位于防护箱外,不便于对电缆接头和吊头进行防护,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误碰撞击造成电缆接头损坏并与电缆分离的现象,且日晒雨淋可能损坏电缆和电缆接头,进而影响使用,且现有的监测设备需要在地面上设置电缆防护管道以供电缆穿入底下,电缆防护管道与立杆之间的连接较为麻烦,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电缆接头防护效果差以及电缆防护管道与立杆之间的连接麻烦的问题,提出一种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
4.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包括石墩、电缆防护管、第一筒体、电缆、电缆接头、导向杆、第二支撑板、支撑杆、第三支撑板和竖杆;
5.石墩上设置立杆,立杆上设置防护箱,防护箱上设置箱门,防护箱内设置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和控制系统,立杆上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位于防护箱下方,第一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旋转块,旋转块上设置通孔;电缆防护管底部设置在地面上,电缆防护管顶部配合穿过通孔并伸入第一筒体内;电缆接头通过导线与防护箱内的地质灾害监测机构电性连接,电缆接头位于防护箱下方;电缆穿过电缆防护管与电缆接头连接;多组导向杆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上,导向杆穿过防护箱底部,其中一组导向杆顶部设置限位板;第二支撑板转动设置在防护箱内壁上,第二支撑板上端面与限位板下端面贴合,第二支撑板下端面与支撑杆上端面贴合,支撑杆设置在防护箱底部内侧;第三支撑板设置在防护箱内壁上,第三支撑板位于限位板上方;第三支撑板底部竖直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底部与第二支撑板顶部连接,第二弹簧底部与限位板顶部连接,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竖杆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底部,防护箱底部设置有供竖杆穿过的条形槽。
6.优选的,立杆底部通过螺栓与石墩连接。
7.优选的,还包括螺栓;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盲孔,盲孔孔底转动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与旋转块连接,旋转块与第一支撑板贴合,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轴线与支撑柱轴线重合,旋转块上设置有多组插杆,插杆配合插入环形槽内,旋转块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
的螺纹孔,螺栓穿过螺纹孔与第一支撑板贴合。
8.优选的,第一筒体内周壁上设置倾斜的隔板,隔板上竖直设置第二筒体,电缆穿过第二筒体,隔板最低点位置处竖直设置导水管,导水管底部位于电缆防护管顶部下方。
9.优选的,防护箱底部设置防雨锥斗,第一筒体位于防雨锥斗内周面内侧。
10.优选的,立杆顶部设置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发电板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11.优选的,螺栓设置多组。
12.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的电缆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立杆固定在石墩上,将电缆穿过电缆防护管;
13.s2、将电缆防护管穿过通孔并调整旋转块角度,使电缆防护管顶部位于第一筒体下方,将电缆穿过第二筒体;s3、向上推动竖杆,调整限位板至第二支撑板下方,然后向下拉动第一筒体,增大第一筒体上部与防护箱底部之间的距离,增大操作空间;s4、将电缆与电缆接头连接后,向上推动第一筒体,使限位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上方,在第二弹簧的压力下,限位板紧密贴合在第二支撑板上,完成对第一筒体的固定,此时电缆以及电缆接头位于第一筒体内周面内侧;s5、调整旋转块角度和电缆防护管,使电缆防护管顶部插入第一筒体内,再固定电缆防护管底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防雨锥斗和第一筒体对电缆以及电缆接头进行防护,防止日晒雨淋导致电缆以及电缆接头损坏,且电缆与电缆接头的连接简单方便,同时电缆防护管通过穿过通孔即可完成与立杆之间的固定,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侧视剖视图;
17.图3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
18.图4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石墩;2、立杆;3、防护箱;4、箱门;5、第一支撑板;6、旋转块;7、通孔;8、盲孔;9、支撑柱;10、环形槽;11、螺栓;12、电缆防护管;13、第一筒体;14、隔板;15、第二筒体;16、导水管;17、电缆;18、电缆接头;19、导向杆;20、限位板;21、第二支撑板;22、支撑杆;23、第三支撑板;24、第一弹簧;25、第二弹簧;26、竖杆;27、条形槽;28、防雨锥斗;29、太阳能发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

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包括石墩1、电缆防护管12、第一筒体13、电缆17、电缆接头18、导向杆19、第二支撑板21、支撑杆22、第三支撑板23和竖杆26;
22.石墩1上设置立杆2,立杆2上设置防护箱3,防护箱3上设置箱门4,防护箱3内设置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和控制系统,立杆2上设置第一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5位于防护箱3下方,第一支撑板5上转动设置旋转块6,旋转块6上设置通孔7;电缆防护管12底部设置在地面上,电缆防护管12顶部配合穿过通孔7并伸入第一筒体13内;电缆接头18通过导线与防护箱3内
的地质灾害监测机构电性连接,电缆接头18位于防护箱3下方;电缆17穿过电缆防护管12与电缆接头18连接;多组导向杆19竖直设置在第一筒体13上,导向杆19穿过防护箱3底部,其中一组导向杆19顶部设置限位板20;第二支撑板21转动设置在防护箱3内壁上,第二支撑板21上端面与限位板20下端面贴合,第二支撑板21下端面与支撑杆22上端面贴合,支撑杆22设置在防护箱3底部内侧;第三支撑板23设置在防护箱3内壁上,第三支撑板23位于限位板20上方;第三支撑板23底部竖直设置第一弹簧24和第二弹簧25,第一弹簧24底部与第二支撑板21顶部连接,第二弹簧25底部与限位板20顶部连接,第一弹簧24和第二弹簧25均处于压缩状态;竖杆26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1底部,防护箱3底部设置有供竖杆26穿过的条形槽27。
23.立杆2底部通过螺栓与石墩1连接,拆装更加简单方便。
24.防护箱3底部设置防雨锥斗28,第一筒体13位于防雨锥斗28内周面内侧,防止雨水沿防护箱3底部外侧流到第一筒体13内。
25.立杆2顶部设置太阳能发电板29,太阳能发电板29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发电板29为防护箱3内的电气设备供电,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26.本实施例中,电缆17的安装过程:将立杆2固定在石墩1上,将电缆17穿过电缆防护管12,将电缆防护管12穿过通孔7并调整旋转块6角度,使电缆防护管12顶部位于第一筒体13下方,将电缆17穿过第二筒体15,向上推动竖杆26,调整限位板20至第二支撑板21下方,然后向下拉动第一筒体13,增大第一筒体13上部与防护箱3底部之间的距离,增大操作空间,将电缆17与电缆接头18连接后,向上推动第一筒体13,使限位板20位于第二支撑板21上方,在第二弹簧25的压力下,限位板20紧密贴合在第二支撑板21上,完成对第一筒体13的固定,此时电缆17以及电缆接头18位于第一筒体13内周面内侧,调整旋转块6角度和电缆防护管12,使电缆防护管12顶部插入第一筒体13内,再固定电缆防护管12底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雨锥斗28和第一筒体13对电缆17以及电缆接头18进行防护,防止日晒雨淋导致电缆17以及电缆接头18损坏,且电缆17与电缆接头18的连接简单方便,同时电缆防护管12通过穿过通孔7即可完成与立杆2之间的固定,省时省力。
27.实施例二
28.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还包括螺栓11;第一支撑板5上设置盲孔8,盲孔8孔底转动设置支撑柱9,支撑柱9与旋转块6连接,旋转块6与第一支撑板5贴合,第一支撑板5上设置环形槽10,环形槽10轴线与支撑柱9轴线重合,旋转块6上设置有多组插杆,插杆配合插入环形槽10内,旋转块6上设置有与螺栓11配合的螺纹孔,螺栓11穿过螺纹孔与第一支撑板5贴合。通过旋转螺栓11即可将旋转块6压紧在第一支撑板5上,完成对旋转块6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29.螺栓11设置多组,使旋转块6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30.实施例三
3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一,第一筒体13内周壁上设置倾斜的隔板14,隔板14上竖直设置第二筒体15,电缆17穿过第二筒体15,隔板14最低点位置处竖直设置导水管16,导水管16底部位于电缆防护管12顶部下方。即使在偶然因素下导致雨水进入第一筒体13内,雨水也会顺着倾斜的隔板14流入导水管16内,再从导水管16内流到地面上,雨水不会进入电缆防护管12内,进一步提高了对电缆17的防
护效果。
32.实施例四
3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峡谷内地质灾害位移自动监测设备,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缆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s1、将立杆2固定在石墩1上,将电缆17穿过电缆防护管12;
35.s2、将电缆防护管12穿过通孔7并调整旋转块6角度,使电缆防护管12顶部位于第一筒体13下方,将电缆17穿过第二筒体15;
36.s3、向上推动竖杆26,调整限位板20至第二支撑板21下方,然后向下拉动第一筒体13,增大第一筒体13上部与防护箱3底部之间的距离,增大操作空间;
37.s4、将电缆17与电缆接头18连接后,向上推动第一筒体13,使限位板20位于第二支撑板21上方,在第二弹簧25的压力下,限位板20紧密贴合在第二支撑板21上,完成对第一筒体13的固定,此时电缆17以及电缆接头18位于第一筒体13内周面内侧;
38.s5、调整旋转块6角度和电缆防护管12,使电缆防护管12顶部插入第一筒体13内,再固定电缆防护管12底部。
39.本实施例中,电缆防护管12底部能够通过直接插入地面以下进行固定,也能够通过在电缆防护管12底部设置水平板,再通过螺栓将水平板固定在地面上。
4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