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废钢预热的废钢料斗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钢预热的废钢料斗。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钢铁冶炼中,废钢是唯一可以大量替代铁矿石的绿色资源。与用铁矿石冶炼相比,用废钢冶炼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环境效益;我国废钢社会保有量巨大,每年社会废钢资源产生量达到2亿

3亿吨,但是我国废钢循环利用率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铁矿石资源的紧缺和环保督查力度的加大,中国钢铁企业应用废钢的积极性提高,废钢的应用比例明显增加,短流程炼钢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
3.但是在转炉炼钢中,要大幅度提高废钢比,必须对废钢进行预热,由于我国的钢厂在设计时都没有充分考虑预留废钢预热后的转运通道,所以不论采用哪种预热方式,预热后的废钢都必须通过废钢料斗转运到转炉前进行加料。而目前所用的废钢料斗均按转运常温废钢设计制造,难以直接转运预热后的高温废钢。同时现有工序也需要将废钢料投入预热炉预热再想办法将热废钢料从预热炉中取出运输,流程冗长繁琐,热损失大,工人劳动强度也较高,使得废钢炼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废钢预热的废钢料斗,可以用于转运高温废钢,并且可以连同废钢一起进行预热工序,缩短了废钢炼钢工序,降低了废钢炼钢成本。
5.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废钢预热的废钢料斗,包括:
7.料斗外壳,其顶部开放,并且沿长度方向一端开设有卸料嘴,另一端封闭;
8.真空隔热板,其固定设置在料斗外壳内腔侧面,所述真空隔热板内设置有若干个内部真空的真空腔;
9.耐高温内衬板,其铺设在真空隔热板上;
10.料斗底板,其固定设置在料斗外壳内腔底面,并与耐高温内衬板抵触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真空隔热板由若干个真空盒拼接形成,所述真空腔为所述真空盒的内腔。
12.优选的,所述料斗外壳的外壁转角处设置有下护板。
13.优选的,所述卸料嘴底部设置有前护板。
14.优选的,所述料斗外壳外表面纵向设置有若干条纵向加强筋。
15.优选的,所述料斗外壳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条u型加强筋。
16.优选的,相邻所述u型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的外表面和u型加强筋的外表面平齐。
17.优选的,所述u型加强筋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吊耳。
18.优选的,所述u型加强筋内嵌设有吊耳仓,并且吊耳仓位于吊耳和u型加强筋的连接处,所述吊耳仓为中空结构。
19.优选的,所述料斗外壳封闭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尾钩,所述尾钩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尾钩板和连接在两块尾钩板之间的尾钩轴。
2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1.本技术的用于废钢预热的废钢料斗,由于使用了真空隔热板,极大的降低了废钢料斗内侧的整体导热系数,使得废钢料斗内的废钢材料在预热时的逸散的热量无法影响到料斗外壳的强度,避免了料斗外热受高温蠕变的影响,保证了废钢料斗在高温条件下的整体强度;而真空隔热板由于其利用真空腔降低导热效率,并且在其表面铺设有耐高温内衬板承受直接冲击,两者相结合使得真空腔在受压受热条件下也不易破损失效,同时又在受冲击受压最大的底部使用料斗底板替换真空隔热板避免真空隔热板收到剧烈冲击而破损,以上结构整体保证了废钢料斗在高温下的整体耐热性;料斗外壳、真空隔热板、耐高温内衬板以及料斗底板相结合,令本技术提供的废钢料斗可以长期维持在高温条件下的强度。
22.上述效果使得本技术提供的废钢料斗既可以用于直接承载高温废钢料,也可以同时和低温废钢料一同进入预热炉预热,再直接利用废钢料斗运输到下一工序,无需将废钢料投入预热炉再取出,缩短了废钢料加工工序,也减少了废钢料在转运过程中的热损失,降低了废钢料炼钢成本。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沿a

a处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27.图4为图1中沿b

b处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28.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
30.1、料斗外壳;11、卸料嘴;111、前护板;12、纵向加强筋;13、u型加强筋;14、侧护板;15、吊耳;151、吊耳仓;16、尾钩;161、尾钩板;162、尾钩轴;17、下护板;2、真空隔热板;21、真空盒;211、真空腔;3、耐高温内衬板;4、料斗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废钢预热的废钢料斗,包括:料斗外壳1、真空隔热板2、耐
高温内衬板3和料斗底板4,所述料斗外壳1用以承接废钢料斗的结构,真空隔热板2内设置有若干个内部真空的真空腔211,耐高温内衬板3铺设在真空隔热板2上,料斗底板4固定在料斗外壳1的内腔底面,并且与耐高温内衬板3抵接。所述真空隔热板2铺设在料斗外壳1内侧,而常见的废钢料加热方式是用高温喷嘴向斗内灼烧加热,内腔上的真空隔热板2内的真空腔211可以有效降低导热速率,使得料斗内部的高温难以传递到料斗外壳1上,降低料斗外壳1的温度,提高其强度。另一方面真空隔热板2表面铺设有耐高温内衬板3,耐高温内衬板3本身并不具备十分强的隔热效果,其作用是缓冲废钢料的冲击和压力,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现有技术中废钢料斗内部蠕变现象十分明显,而具有耐高温内衬板3之后,废钢料无法直接接触真空隔热板2,也就避免了其穿刺刺破真空腔211的问题,而真空腔211即使有少量变形,也基本不影响其作用,保证了本实施例在长期高温的情况下的耐热能力,而废钢料斗底部受废钢料冲击最大的部位采用了料斗底板4,以最大化抵抗废钢料的冲击,同时废钢料斗底部温度是最低的,此处温度对料斗外壳1的影响较小。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隔热板2由若干个真空盒21组成,真空盒21内腔即为所述真空腔211,使用真空盒21铺设可以方便的在长期使用废钢料斗之后快速更换,提高了真空隔热板2维修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斗外壳1的外壁转角处设置有下护板17,下护板17用于增强料斗外壳1薄弱处的强度。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嘴11底部设置有前护板111,在卸料嘴11处通常没有设置加强筋的位置,因此其在倾倒时容易受废钢料的挤压而弯折,因此在卸料嘴11处加厚形成前护板111,降低其弯折损坏的概率,延长使用寿命。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斗外壳1外表面纵向设置有若干条纵向加强筋12,用以增强料斗外壳1强度。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斗外壳1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条u型加强筋13,u型加强筋13一方面增强料斗外壳1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料斗外壳1不直接接触地面,减少料斗外壳1破损的情况,延长废钢料斗的使用寿命。
38.进一步的,相邻所述u型加强筋13之间设置有侧护板14,所述侧护板14的外表面和u型加强筋13的外表面平齐,侧护板14呈u型包裹住料斗外壳1,一方面增强了料斗外壳1的强度,另一方面是保护料斗外壳1,使得在多个料斗外壳1同时使用互相转运的过程中减少磕碰破坏料斗外壳1的概率。
39.进一步的,所述u型加强筋13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吊耳15,吊耳15用于起吊,同时吊耳15设置在u型加强筋13表面可以减少吊起时对料斗外壳1产生的力。
40.更进一步的,u型加强筋13内和吊耳15连接处设置有吊耳仓151,吊耳仓151用于减少吊耳15和废钢料斗的直接连接,避免传递高温导致吊耳仓151蠕变。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斗外壳1封闭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尾钩16,所述尾钩16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尾钩16板和连接在两块尾钩16板之间的尾钩16轴,用以倾倒废钢料。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
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