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感器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储存的电器元件,其主要作用是阻碍电流变化,因此又称扼流器、电抗器等,随着电感器向高频化、高精度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对电感器进行准确调节,但现有技术中对其调节负载阻抗时,需要将其进行停机调整,而且仅能实现有级调节的情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用性不够强,所以需要针对性的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电感器通过停机调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壳体内通过固定支架安装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减速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感固定支架,所述电感固定支架的底端设置有与壳体滑动相连的滑板,所述电感固定支架和滑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电感固定支架上插设有移动铁芯,且移动铁芯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铁芯,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铁芯,所述固定铁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上铁芯相抵触的下铁芯,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触点模块和指示灯,所述减速电机、触点模块和指示灯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5.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滑板固定安装且贯穿电感固定支架的丝杆、与丝杆螺纹相连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以及套设于丝杆表面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连接的弹簧。
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三组,单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对称设置于电感固定支架的两端。
7.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8.优选的,所述滑块设置为t形。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通过设置有控制器、推杆、电感固定支架和触点模块,通过推杆使电感固定支架顶移动铁芯滑动,使上铁芯和下铁芯的相对接触面积,从而实现了改变电感的大小,同时通过触点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其行驶到极限位置时进行电源切断,实现对电感自动化精准调节的同时将调节范围进行控制,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3.图中:1、壳体;2、控制器;3、减速电机;4、推杆;5、电感固定支架;6、滑板;
14.7、固定机构;71、丝杆;72、第一螺母;73、第二螺母;74、弹簧;
15.8、移动铁芯;9、上铁芯;10、固定块;11、固定铁芯;12、下铁芯;13、触点模块;14、指示灯;1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2,壳体1内通过固定支架安装有减速电机3,且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推杆4,推杆4远离减速电机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感固定支架5,电感固定支架5的底端设置有与壳体1滑动相连的滑板6,电感固定支架5和滑板6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7,电感固定支架5上插设有移动铁芯8,且移动铁芯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铁芯9,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且固定块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铁芯11,固定铁芯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上铁芯9相抵触的下铁芯12,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触点模块13和指示灯14,减速电机3、触点模块13和指示灯14均与控制器2电性相连。
18.通过外接电源为该装置供电,可以使控制器2控制减速电机3开启,此时会使减速电机3控制输出,从而使与减速电机3端部相连的推杆4进行伸出或缩回运动,此时会使推杆4带动电感固定支架5进行移动,由于电感固定支架5和滑板6通过固定机构7固定,且滑板6与壳体1滑动相连,从而会使电感固定支架5与滑板6进行平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铁芯8和上铁芯9进行移动,此时由于下铁芯12与固定铁芯11通过固定块10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当上铁芯9移动时,会使上铁芯9和下铁芯12的相对接触面积得到改变,从而使电感的大小得到改变,当电感固定支架5与滑板6进行平行移动时,当其抵触到触点模块13时,会使触点模块13触发信号并将信号输送到控制器2,使控制器2控制减速电机3关闭的同时使指示灯14进行闪烁,使其移动行程得到控制,避免因达到极限位置后继续前行,导致对该装置造成损坏的情况,实现了对该装置的防护效果,增加其使用寿命,该装置实现了远距离连续电控调节的情况。
19.固定机构7包括与滑板6固定安装且贯穿电感固定支架5的丝杆71、与丝杆71螺纹相连的第一螺母72和第二螺母73以及套设于丝杆71表面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母72和第二螺母73相连接的弹簧74,通过第一螺母72和第二螺母73,可以使上铁芯9和下铁芯12得到稳定抵触,随后由于下铁芯12和固定铁芯11通过固定块10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从而当上铁芯9进行滑动时,在弹簧74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会使其在移动过程中上铁芯9和下铁芯12之间的间隙达到要求,有效的避免因间隙过大导致磁力减弱造成电感值波动的情况,保证该装
置对电感进行稳定调节控制处理。
20.固定机构7设置有三组,单组固定机构7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机构7对称设置于电感固定支架5的两端,通过固定机构7的设置,从而可以使电感固定支架5和滑板6之间得到稳定固定,便于其后续进行稳定同步移动处理,同时通过三组固定机构7对应三组电感固定支架5,从而使三组电感固定支架5都能稳定的安装于滑板6上,便于后续其进行稳定的同步移动。
21.滑板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5,壳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5相配合的滑槽,当滑板6进行滑动时,会使其带动滑块15进行滑动,此时通过壳体1两侧开设有与滑块15相配合的滑槽,从而使滑块15带动滑板6滑动的更加稳定。
22.滑块15设置为t形,通过滑块15设置为t形,从而可以使其稳定的卡在壳体1内,避免造成滑板6脱离壳体1影响后续进行使用的情况发生,增加该装置使用寿命。
2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2),所述壳体(1)内通过固定支架安装有减速电机(3),且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推杆(4),所述推杆(4)远离减速电机(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感固定支架(5),所述电感固定支架(5)的底端设置有与壳体(1)滑动相连的滑板(6),所述电感固定支架(5)和滑板(6)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7),所述电感固定支架(5)上插设有移动铁芯(8),且移动铁芯(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铁芯(9),所述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且固定块(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铁芯(11),所述固定铁芯(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上铁芯(9)相抵触的下铁芯(12),所述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触点模块(13)和指示灯(14),所述减速电机(3)、触点模块(13)和指示灯(14)均与控制器(2)电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与滑板(6)固定安装且贯穿电感固定支架(5)的丝杆(71)、与丝杆(71)螺纹相连的第一螺母(72)和第二螺母(73)以及套设于丝杆(71)表面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母(72)和第二螺母(73)相连接的弹簧(7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设置有三组,单组所述固定机构(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机构(7)对称设置于电感固定支架(5)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5),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5)相配合的滑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设置为t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壳体内通过固定支架安装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减速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感固定支架,所述电感固定支架的底端设置有与壳体滑动相连的滑板,所述电感固定支架和滑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该一种无极可调电感装置,通过设置有控制器、推杆、电感固定支架和触点模块,通过推杆使电感固定支架顶移动铁芯滑动,使上铁芯和下铁芯的相对接触面积,从而实现了改变电感的大小,同时通过触点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其行驶到极限位置时进行电源切断,实现对电感自动化精准调节的同时将调节范围进行控制,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效果。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效果。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岑超 边海生 张锐 周和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航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