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捷装配剪力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8: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捷装配剪力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剪力墙一般指在房屋或构筑物中起到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剪力墙一般都是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在运到工地上进行拼接,在对剪力墙进行拼接时需要使用连接结构使两块剪力墙完美拼接起来,但是一般的连接结构无法对剪力墙进行快捷装配,工人在进行拼接时需要经过拼接、焊接和浇灌等多种步骤才能将两块剪力墙完成拼接,十分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且一般的剪力墙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使得剪力墙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容易发生坍塌造成危险,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剪力墙连接结构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捷装配剪力墙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快捷装配和连接方式较为简单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捷装配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
6.上剪力板,安装在建筑物的内部,且上剪力板的顶部与建筑物内部的暗梁固定连接,并且上剪力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混凝土槽,而且第一混凝土槽的内部嵌合固定安装有实心钢管,并且实心钢管的底部焊接有导向块;
7.下剪力板,其顶部开设有所述第一混凝土槽,且第一混凝土槽的顶部嵌合安装有空心钢管,并且空心钢管的内部尺寸与实心钢管的外部尺寸完全吻合,而且下剪力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卡槽;
8.第二钢筋柱,其垂直嵌合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剪力板的右侧,且第二钢筋柱的外部尺寸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尺寸完全吻合。
9.优选的,所述实心钢管的数量为十六个,且十六个实心钢管每两个为一组,并且八组实心钢管等距离的设置在上剪力板的底部。
10.优选的,所述上剪力板还包括:
11.第一钢筋柱,其垂直贯穿连接在所述上剪力板的底部;
12.上卡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剪力板的底部;
13.第二注入孔,其等距离开设在所述上剪力板的外壁上,且第二注入孔的端部与第一混凝土槽的端部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下剪力板还包括:
15.第一卡槽,其等距离的开设在所述下剪力板的顶部;
16.第二混凝土槽,其对称开设在下剪力板顶部的前后两侧;
17.下卡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混凝土槽的内部;
18.第一注入孔,其开设在所述下剪力板的外壁上,且第一注入孔的端部与第二混凝土槽的端部相连接。
19.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柱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第一钢筋柱每三个为一组,并且两组第一钢筋柱以上剪力板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20.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柱通过第一卡槽与下剪力板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钢筋柱的外部尺寸与第一卡槽的内部尺寸完全吻合。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快捷装配剪力墙连接结构;
22.1.设置有第一混凝土槽和第二混凝土槽组成的快捷装配结构,当上剪力板与下剪力板对准时通过上剪力板的自身重力下降,使得各个卡合结构自动拼接卡合起来,最后直接向第一混凝土槽和第二混凝土槽内注入混凝土便完成拼接装配,进而极大的减少了工人的组装步骤,通过设置的第一混凝土槽,使得空心钢管与实心钢管处的连接点能够全部密封起来,通过设置的第二混凝土槽,使得上卡板与下卡板之间的连接点能够全部密封起来,当第一混凝土槽与第二混凝土槽全部注入完混凝土时,完成上下两块剪力板的拼接工作;
23.2.设置有空心钢管、实心钢管、第一钢筋柱、上卡板、下卡板和第二钢筋柱组成的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的空心钢管和实心钢管,使得上下两块剪力板能够完成初步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钢筋柱,使得上下两块剪力板的连接效果得到一定的加强,通过设置的上卡板和下卡板,使得上下两块剪力板的连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剪力墙的荷载能力,避免了该剪力墙连接结构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轻易坍塌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的第二钢筋柱,使得左右两块剪力板便于进行拼接。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剪力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剪力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剪力板与下剪力板结构连接示意图。
30.图中:1、上剪力板;2、下剪力板;3、第一混凝土槽;4、空心钢管;5、实心钢管;6、导向块;7、第一卡槽;8、第一钢筋柱;9、第二混凝土槽;10、下卡板;11、上卡板;12、第一注入孔;13、第二注入孔;14、第二钢筋柱;15、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捷装配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上剪力板1、下剪力板2、第一混凝土槽3、空心钢管4、实心钢管5、导向块6、第一卡槽7、第
一钢筋柱8、第二混凝土槽9、下卡板10、上卡板11、第一注入孔12、第二注入孔13、第二钢筋柱14和第二卡槽15;
33.上剪力板1,安装在建筑物的内部,且上剪力板1的顶部与建筑物内部的暗梁固定连接,并且上剪力板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混凝土槽3,而且第一混凝土槽3的内部嵌合固定安装有实心钢管5,并且实心钢管5的底部焊接有导向块6;
34.下剪力板2,其顶部开设有第一混凝土槽3,且第一混凝土槽3的顶部嵌合安装有空心钢管4,并且空心钢管4的内部尺寸与实心钢管5的外部尺寸完全吻合,而且下剪力板2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卡槽15;
35.第二钢筋柱14,其垂直嵌合固定安装在下剪力板2的右侧,且第二钢筋柱14的外部尺寸与第二卡槽15的内部尺寸完全吻合。
36.实心钢管5的数量为十六个,且十六个实心钢管5每两个为一组,并且八组实心钢管5等距离的设置在上剪力板1的底部,通过设置成等距离的实心钢管5,使得上剪力板1与下剪力板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37.上剪力板1还包括:
38.第一钢筋柱8,其垂直贯穿连接在上剪力板1的底部;
39.上卡板11,其固定连接在上剪力板1的底部;
40.第二注入孔13,其等距离开设在上剪力板1的外壁上,且第二注入孔13的端部与第一混凝土槽3的端部相连接,使得混凝土便于注入进第一混凝土槽3中;
41.下剪力板2还包括:
42.第一卡槽7,其等距离的开设在下剪力板2的顶部;
43.第二混凝土槽9,其对称开设在下剪力板2顶部的前后两侧,使得上卡板11与下卡板10能够通过混凝土的浇灌牢牢固定在一起;
44.下卡板10,其固定连接在第二混凝土槽9的内部;
45.第一注入孔12,其开设在下剪力板2的外壁上,且第一注入孔12的端部与第二混凝土槽9的端部相连接,使得混凝土便于注入第二混凝土槽9中;
46.第一钢筋柱8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第一钢筋柱8每三个为一组,并且两组第一钢筋柱8以上剪力板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成左右对称的第一钢筋柱8,使得上剪力板1与下剪力板2之间便于组装;
47.第一钢筋柱8通过第一卡槽7与下剪力板2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钢筋柱8的外部尺寸与第一卡槽7的内部尺寸完全吻合,通过设置成卡合结构的第一钢筋柱8和下剪力板2,使得上剪力板1和下剪力板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4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快捷装配剪力墙连接结构时,根据图1、图2、图3、图4和图5,将下剪力板2固定在地面上,接着将上剪力板1吊起来,通过第一钢筋柱8对准第一卡槽7来对上剪力板1的位置进行确认,接着通过上剪力板1的自身重量下降,使得实心钢管5通过导向块6进入空心钢管4内,同时上卡板11进入第二混凝土槽9中,当上剪力板1与下剪力板2对接时,实心钢管5与空心钢管4完全闭合,通过第一钢筋柱8完全卡合在第一卡槽7内,通过上卡板11与下卡板10完毕闭合;
49.根据图1、图2、图4、图5和图6,当上剪力板1与下剪力板2完成对接后,通过第一注入孔12向第二混凝土槽9内注入混凝土,使得上卡板11与下卡板10固定在一起,接着通过第
二注入孔13向第一混凝土槽3内注入混凝土,使得空心钢管4与实心钢管5完全固定在一起,当剪力板需要左右拼接时通过将第二钢筋柱14卡入第二卡槽15中来完成左右两块剪力板的连接。
5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