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与流程

2021-11-10 04: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事故发生基本概率p以及人员在危险下的暴露时间t;s2,计算燃爆事故中冲击波、热辐射的死亡概率及机械伤害事故的死亡概率,获得人员死亡概率λ;s3,由此获得个体风险r,确定风险等级;r=p*(e/t)*λ其中,t是全年总时长,e为人员在危险下的暴露时间,常数87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事故发生基本概率p按照如下标准确定:在企业内部平均每年发生大于1次,p=1;在企业内部平均每年几乎都会发生1次,p=5
×
10
‑1;在企业内部有先例,寿命周期可能至少发生1次,p=5
×
10
‑2;集团公司内部有先例,p=5
×
10
‑3;国内同行业有先例,预期不会发生,但特殊情况可能发生,p=5
×
10
‑4;在国内行业内没有先例,国外有过先例,现实中预期不会发生,p=5
×
10
‑5;在国内外行业内都没有先例,p=5
×
10
‑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员在危险下的暴露时间e按照岗位人员的作业时间确定,可以燃烧爆炸品作业标准上规定的时间为准,若有固定加班时间则也需要进行统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员死亡概率λ=燃爆事故死亡概率λ1 机械伤害事故死亡概率λ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爆事故死亡概率λ1计算公式如下:其中y1为冲击波死亡概率单位值,y2为热辐射死亡概率单位值;机械伤害事故事故死亡概率λ2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
i
为人员不同部位受损后所损失的工作日,可按照gb/t15499

1995《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加以确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冲击波死亡概率单位值y1与热辐射死亡概率单位值y2计算公式分别如下:其中δp为冲击波超压,单位kpa;y2=

36.38 2.56ln(q
4/3
×
t),其中q为热辐射通量,单位w/m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冲击波超压δp计算公式如下:波超压δp计算公式如下:其中z为比例距离,单位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比例距离z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h为人员至爆炸中心的距离,单位m;w为爆炸tnt当量,单位kg;α为反射系数,常量无单位。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辐射通量q计算公式如下:c为热辐射常数,取0.33;δh
c
为燃烧热,单位kj/kg;r为人员至热源的距离,单位m;t为暴露时间,单位s,w为爆炸tnt当量。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r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则个体风险等级为i级,属于不可接受风险;若r大于第二设定值而小于第一设定值,则个体风险等级为ii级,属于可接受风险;若r小于等于第二设定值,则个体风险等级为iii级,属于可忽略风险;第一设定值为1
×
10
‑4/年,第二设定值为1
×
10
‑6/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风险评估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燃烧爆炸品作业人员的个体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事故发生基本概率P以及人员在危险下的暴露时间E;计算燃爆事故中冲击波、热辐射的死亡概率及机械伤害事故的死亡概率,获得人员死亡概率λ;由此获得个体风险r,确定风险等级。本发明通过计算个体风险评估值,以此获取风险等级,以便根据不同等级采取相对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从而做到及时排查,防患于未然,降低事故损失。降低事故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饶国宁 赵京宇 樊凯旋 任家帆 金朋刚 李鸿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