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PICC防过敏贴膜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picc防过敏贴膜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icc防过敏贴膜。


背景技术:

2.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窝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svc)的一种方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美国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率0.18%,中国台湾地区为1.1%,而蒋朱明行picc90例穿刺,感染率为0%,我科10例亦无一感染。临床上,由于picc管导管末端裸露在体外,需要固定,医院一般采取picc透明贴膜覆盖,广泛用于医学临床上,为现有的医护事业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
3.存在以下问题:
4.1、当前的picc贴膜,在医务人员揭下贴纸时,不方便拿捏贴膜,手很容易触碰到粘圈或者与患者皮肤接触的组件,使得贴膜被污染。
5.2、在患者注射处出血或药剂回流渗出时,当前的picc贴膜不能及时的将血液或者药剂吸收,增加了注射处被感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icc防过敏贴膜,解决了不方便拿捏贴膜与不能及时的将血液或者药剂吸收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icc防过敏贴膜,包括上揭片,所述上揭片的一侧设置有上贴纸,所述上贴纸的下端面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一侧设置有侧捏片,所述无纺布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面设置有粘接片,所述粘接片的下端面设置有防过敏贴,所述防过敏贴的一侧设置有粘圈,所述粘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下贴纸,所述无纺布的内侧面设置有上透明膜,所述上透明膜的外表面设置有干燥棉,所述上透明膜的下端面设置有下透明膜,所述下透明膜的内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下透明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下透明膜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粘圈的一侧设置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揭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贴纸固定连接于上揭片的一侧,所述无纺布活动连接于上贴纸的下端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捏片固定连接于无纺布的一侧,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于无纺布的下端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接片固定连接于安装槽的内侧面,所述防过敏贴镶嵌于粘接片的下端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圈固定连接于防过敏贴的一侧,所述下贴纸活动连接于粘圈的下端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透明膜内嵌于无纺布的内侧面,所述干燥棉固定连接于上透明膜的外表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透明膜固定连接于上透明膜的下端面,所述通孔内嵌于下透明膜的内侧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固定连接于下透明膜的一侧,所述第二空腔固定连接于下透明膜的另一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icc防过敏贴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picc防过敏贴膜,通过设置侧捏片,方便医务人员拿捏贴膜,解决了医务人员在揭开贴纸时,手容易触碰到粘圈或与患者皮肤接触的组件的问题,避免污染贴膜。
17.2、该picc防过敏贴膜,通过设置通孔和干燥棉,当患者注射处出血或药剂回流渗出时,能够将血液或药剂吸收,减少患者注射处被感染的几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透明膜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过敏贴示意图。
21.图中:1、上揭片;2、上贴纸;3、无纺布;4、侧捏片;5、安装槽;6、粘接片;7、防过敏贴;8、粘圈;9、下贴纸;10、上透明膜;11、干燥棉;12、下透明膜;13、通孔;14、第一空腔;15、第二空腔;16、拉线;17、下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picc防过敏贴膜,包括上揭片1,上揭片1的一侧设置有上贴纸2,上贴纸2的下端面设置有无纺布3,无纺布3的一侧设置有侧捏片4,无纺布3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内侧面设置有粘接片6,粘接片6的下端面设置有防过敏贴7,防过敏贴7的一侧设置有粘圈8,粘圈8的下端面设置有下贴纸9,无纺布3的内侧面设置有上透明膜10,上透明膜10的外表面设置有干燥棉11,上透明膜10的下端面设置有下透明膜12,下透明膜12的内侧面设置有通孔13,下透明膜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14,下透明膜1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空腔15,粘圈8的一侧设置有拉线16,拉线16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揭片17。
24.本实施方案中,拉线16的端部固定在粘圈8上,方便患者完成治疗后能快速的将贴膜取下,上揭片1和下揭片17方便医务人员拿捏贴膜,避免手触碰到粘圈8或者其它与患者皮肤接触的组件,防止患者被感染。
25.具体的,上贴纸2固定连接于上揭片1的一侧,无纺布3活动连接于上贴纸2的下端面。
26.本实施例中,上贴纸2用于保护无纺布3,无纺布3为侧捏片4提供连接位置。
27.具体的,侧捏片4固定连接于无纺布3的一侧,安装槽5固定连接于无纺布3的下端面。
28.本实施例中,侧捏片4方便医务人员为患者贴膜,安装槽5为防过敏贴7提供安装位置。
29.具体的,粘接片6固定连接于安装槽5的内侧面,防过敏贴7镶嵌于粘接片6的下端面。
30.本实施例中,粘接片6用于固定防过敏贴7,防止防过敏贴7脱离无纺布3,防过敏贴7为康惠尔贴膜,能有效的防止患者过敏。
31.具体的,粘圈8固定连接于防过敏贴7的一侧,下贴纸9活动连接于粘圈8的下端面。
32.本实施例中,粘圈8方便贴膜固定在患者注射处,下贴纸9保护粘圈8,防止粘圈8的粘胶失去粘性,避免贴膜从患者注射处脱落。
33.具体的,上透明膜10内嵌于无纺布3的内侧面,干燥棉11固定连接于上透明膜10的外表面。
34.本实施例中,上透明膜10不透气,防止空气中的细菌通过通孔13感染患者注射处,干燥棉11用于患者注射处出血或者药剂回流时,吸收血液或药剂,避免患者注射处被感染。
35.具体的,下透明膜12固定连接于上透明膜10的下端面,通孔13内嵌于下透明膜12的内侧面。
36.本实施例中,下透明膜12方便医务人员注射时观察注射位置,通孔13使患者注射处出血或药剂回流渗出时,能流入干燥棉11中。
37.具体的,第一空腔14固定连接于下透明膜12的一侧,第二空腔15固定连接于下透明膜12的另一侧。
38.本实施例中,第一空腔14避免医务人员将贴膜贴的太紧而挤压到皮下导管,造成对患者不必要的伤害,第二空腔15增大注射处的可视面积,方便医务人员观察注射处的情况。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医务人员先带上消毒手套和医用口罩,然后使用医用酒精和棉签对患者要注射的地方进行消毒,然后取出贴膜,捏住侧捏片4,将上贴纸2揭下,侧捏片4与无纺布3是固定在一起的,方便医务人员拿捏贴膜,解决了医务人员在揭开贴纸时,手容易触碰到粘圈8或与患者皮肤接触的组件的问题,避免污染贴膜,然后取出picc导管,并插入静脉中,揭下下贴纸9,将贴膜完全盖住picc导管露出皮肤的部分,并无张力地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连接导管连接器的输药线管从贴膜的一侧露出,下透明膜12覆盖患者注射处,如果患者注射处发生出血或药剂回流渗出,血液或药剂可以通过通孔13流入干燥棉11中,干燥棉11能够将血液或药剂吸收,减少患者注射处被感染的几率,然后将输药线管线管,放在贴膜和患者皮肤之间,然后贴上贴膜将导管末端线管固定。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