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射频连接器外壳及射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外壳和一种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183893u)中,公开了一种fakra连接器,包括塑胶座、和同轴设置的金属壳、绝缘座与金属端子,其中塑胶座内部成型有弹性扣,金属壳外围固定套设有定位环座,定位环座外围设有第一环状定位槽,弹性扣与第一环状定位槽卡合定位,使金属壳固定于塑胶座内部。弹性扣与定位环座整个环面接触定位,结构稳定性高,该金属壳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歪斜的现象。
3.不足之处是:通过设置切割缝,将金属壳的前端分割成若干瓣状部,瓣状部前端向外翻卷形成卷边,还成型有向内凸伸的抵压部。这种结构不仅加工难度大,而且在使用时过程中,容易发生翘曲变形,从而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且使用寿命长的射频连接器外壳和射频连接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射频连接器外壳,包括:由异形材加工形成的接触部和固定定位部;其中,
7.所述异形材为依次设置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的板材,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厚度,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厚度;
8.所述接触部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端端部与接触区域,所述前端端部成型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接触区域成型于所述第二区域上;
9.所述固定定位部与所述接触区域的后端连接,所述固定定位部包括基部与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基部的外径。
10.优选地,所述接触区域设置有多组通孔结构,每组所述通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通孔,每组所述通孔结构的相邻通孔之间的周向距离小于等于相邻两组所述通孔结构之间的周向距离。
11.优选地,所述接触区域设置有多个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由每组所述通孔结构的相邻通孔之间的连接板向内冲压形成。
12.优选地,还包括包夹部,所述包夹部的前端与所述固定定位部连接,所述包夹部朝向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固定定位部的轴向方向开口。
13.优选地,还包括拉伸释放部,所述拉伸释放部与所述包夹部的后端连接,所述拉伸释放部为板状结构。
14.一种射频连接器,包括:塑胶座、插装于上述任一射频连接器外壳、设置于所述射
频连接器外壳中的绝缘座、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中的金属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座与所述射频连接器外壳之间的内线夹;
15.所述射频连接器外壳、所述绝缘座、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内线夹同轴设置,且所述射频连接器外壳、所述绝缘座、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内线夹的前端均显露于所述塑胶座的对接孔中;
16.所述射频连接器外壳的固定定位部中的定位环与所述塑胶座的内壁抵接,用于将所述射频连接器外壳定位并固定在所述塑胶座内。
17.优选地,所述定位环包括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二定位环位于所述固定定位部的后端。
18.优选地,所述定位环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环,所述射频连接器还包括锁扣件,所述锁扣件与所述塑胶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锁扣件包括锁扣本体和两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卡在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环之间的基部上。
19.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环上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用于将所述射频连接器外壳卡止在所述塑胶座中。
20.优选地,所述内线夹为未闭合的筒状结构,所述内线夹的前端设置有多个直径扩张的瓣状结构,所述绝缘座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瓣状结构配合的凸起结构。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异形材进行切割、冲压与包圆等操作形成包括接触部与固定定位部的射频连接器外壳,其接触部的接触区域的厚度小于外壳其他部分的厚度,在保障弹性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具备接触弹性稳定可靠,可满足高可靠性震动要求。由该射频连接器外壳组装而成的射频连接器,组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性能优异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异形材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异形材的侧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异形材切割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异形材切割后的侧视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连接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连接器外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连接器的结构爆炸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射频连接器外壳与锁扣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010、异形材;011、第一区域;012、第二区域;013、第三区域;100、射频连接器外壳;110、接触部;111、前端端部;112、接触区域;1121、通孔结构;1121a、通孔;1121b、接触弹片;120、固定定位部;121、基部;122、定位环;1221、第一定位环;1222、第二定位环;1222a、卡位凸起;130、包夹部;140、拉伸释放部;200、塑胶座;210、锁扣孔;220、弹性扣;
300、绝缘座;310、第一环形凹槽;320、凸起结构;400、内线夹;410、第二环形凹槽;420、瓣状结构;500、金属端子;510、瓣状触臂;520、包线结构;600、锁扣件;610、锁扣本体;620、弹性臂;700、线夹;800、同轴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36.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射频连接器外壳,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外壳结构复杂,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翘曲变形的问题。在本文中,前端是指射频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为后端。
37.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连接器外壳。
38.射频连接器外壳100,包括由异形材010经切割、折弯、包圆等冲压工艺操作形成的接触部110和固定定位部120。
39.如图1所示,异形材010为板材,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011、第二区域012与第三区域013。如图2所示,第一区域011的厚度与第三区域013的厚度相等,且第一区域011的宽度小于第三区域013的宽度,第二区域012的厚度小于第一区域011与第三区域013的厚度。将异形材010切割成如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进行多次的包圆、整形等操作,可以制备成如图5所示的射频连接器外壳。
40.如图5所示,接触部110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端端部111与接触区域112。其中,前端端部111由第一区域011加工制备得到,接触区域112由第二区域012加工制备得到。接触区域112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端部111,可以有效防止接触区域112与对接连接器配合过程中发生变形,且将接触区域112的厚度设置相对较小,可以提高接触部的弹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接触区域112与对接连接器配合过程中接触的稳定性。
41.值得说明的是,射频连接器外壳100及由此射频连接器外壳100组成的连接器之所以创造性地采用异形材010来实现其全新的可靠结构,其主要目的是如何保证与配对连接器在相互配合时具有可靠的电气接触分离的插合结构,也就是提升接触区域112的弹性形变的效果和使用寿命。按照采用等厚的钣金片材的现有技术工艺,其钣金片材的厚度通常是0.3mm,此时受限于冲压工艺,在整个圆形外周上,接触区域112的接触弹片只能做出4个,且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内应力形变增大,容易出现开裂的不良,降低了外壳100的使用寿命插拔次数;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其型材上形成主要的接触区域112的部分的厚度相对其它区域更薄一些,可以为0.15mm,这样,该部分薄的0.15mm厚的区域适应于冲压工艺,在制造为接触区域112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更小,不会出现开裂不良,因此,可以做出数量更多的接触弹片1121b(后文有详细介绍),在本实施例中,其数量为8个,从而使得接触区域112能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和更稳定的接触形态,达到更优越的性能,满足高可靠性震动要求。
42.固定定位部120与接触区域112的后端连接,固定定位部120包括基部121与设置在
基部121上的定位环122,定位环122的外径大于基部121的外径。定位环122可以在基部121上通过冲压形成。固定定位部120上设置定位环122,可与塑胶座200的内壁抵接从而使射频连接器外壳100固定于塑胶座200的内腔中,无需单独设置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后续产品的组装,节约生产成本。
43.接触区域112上可以设置开孔,有利于提高接触区域的接触弹性,且便于加工。具体可以在接触区域112的周向上均匀设置一些沿其轴向延伸的开孔。优选地,如图6所示,接触区域112上设置有多组通孔结构1121,每组通孔结构1121包括至少两个通孔1121a,每组通孔结构1121中相邻两个通孔1121a之间的周向距离小于等于相邻两组通孔结构1121之间的周向距离。更进一步地,接触区域112上设置有多个接触弹片1121b(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为8个),接触弹片1121b由每组通孔结构1121中相邻两个通孔1121a之间的连接板向内冲压形成。
44.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射频连接器外壳100还包括包夹部130,包夹部130的前端与固定定位部120连接,包夹部130为开口扇形结构,其开口方向为朝向接触部110与固定定位部120的轴向。包夹部130可与线夹配合,用于支撑与固定同轴线缆,使其与金属端子同轴。
45.优选地,射频连接器外壳100还包括拉伸释放部140,拉伸释放部140与包夹部130的后端连接,拉伸释放部140为板状结构,其用于机械地固定同轴线缆800。需要说明的是,拉伸释放部140在射频连接器外壳100制造过程中还承担着载体条、卷轴的运输带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拉伸释放部140在射频连接器外壳100制备工艺流程结束后会被裁切掉,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固定同轴线缆800予以保留。
4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外壳结构复杂,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翘曲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异形材进行加工制备而成的射频连接器外壳,不仅结构简单,接触区域前端设置有前端端部,有利于防止接触区域发生变形,进而有利于提高射频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其接触区域的厚度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其弹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射频连接器接触的稳定性。此外,固定定位部的定位环,不仅可以定位,还有助于提高射频连接器的射频范围。
47.如图7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连接器,其包括塑胶座200,插装于塑胶座200的射频连接器外壳100、设置在射频连接器外壳100中的绝缘座300、设置在绝缘座300与射频连接器外壳100之间的内线夹400,以及设置于绝缘座300中的金属端子500。内线夹400的作用是将射频连接器外壳100与绝缘座300和同轴线缆800连接在一起,使得射频连接器外壳100的直径突变处即定位环122处(如第一定位环1221和第二定位环1222处)能被内线夹400的内径遮挡,从而保证射频同轴理论上等效的外导体直径处处相等,不会因为设置定位环122而受到改变,大大提高了应用频率,实际使用频率可高达6ghz。
48.如图7所示,绝缘座300上后端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10,内夹线400上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310匹配的第二环形凹槽420,可以使内夹线400稳定的固定在绝缘座300与射频连接器外壳100之间。
49.如图9所示,射频连接器外壳100、绝缘座300、内线夹400与金属端子500同轴设置,且射频连接器外壳100、绝缘座300、内线夹400与金属端子500的前端均显露于塑胶座200的对接孔中。
50.如图10所示,射频连接器外壳100中固定定位部120上的定位环122,与塑胶座200的内壁抵接,用于将射频连接器外壳100定位并固定在塑胶座200内。
51.优选地,定位环122包括第一定位环1221和第二定位环1222,其中,第二定位环1222位于固定定位部的后端。更进一步地,第二定位环1222上设有卡位凸起1222a,卡位凸起1222a用于将射频连接器外壳100卡止在塑胶座200中,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射频连接器外壳100在塑胶座200中沿着轴向向前运动,损伤接触部。
52.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射频连接器还包括锁扣件600,锁扣件600包括锁扣本体610和两个弹性臂620。第一定位环1221设置有两个,塑胶座20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锁扣本体610匹配的锁扣孔210,弹性臂620可穿过锁扣孔210卡在两个第一定位环1221之间的基部121,锁扣本体610卡合在锁扣孔210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环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第一定位环的数量是3个,在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定位环之间的基部上设置有锁扣件,以此类推,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53.优选地,内线夹400为未闭合的筒状结构,内线夹400的前端设置有多个直径扩张的瓣状结构420,绝缘座300的前端设置有与瓣状结构420配合的凸起结构320。
5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射频连接器,其采用异形材加工得到的一体式的射频连接器外壳,结构简单,进而使得射频连接器组装简单,生产成本低,且设置有内线夹,保证外导体直径的一致性,且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能够提高射频连接器的性能。
5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