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厨垃圾的产量大幅增加。餐厨垃圾主要包括高油、高盐的剩饭剩菜,属于高油脂混合有机物,具有油脂含量高,盐分含量高,易腐烂发臭等特点,不利于运输和处理。而且,这类垃圾如果不经过分类专项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我国许多城市建立了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在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氨气和硫醇类等物质。这类废气挥发性较大,易扩散在大气中,而且部分气体有毒,刺激性气味大,给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带来严重污染,对居民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其附近的异臭味更加严重。因此,对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十分迫切。目前,装有除臭装置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大多使用单一的除臭方式,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臭装置的除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碱洗箱、淋洗系统、生物床箱和活性炭吸附箱;所述碱洗箱上设有臭气进气管和碱洗出气管,所述碱洗出气管和所述生物床箱连接,所述淋洗系统用于向所述碱洗箱内喷出碱洗液,所述生物床箱上远离所述碱洗出气管的一端设有生物床出气管,所述生物床出气管和所述活性炭吸附箱的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箱远离所述生物床出气管的一端设有排气筒。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碱洗箱设于所述生物床箱的上方,所述淋洗系统和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分别位于所述生物床箱的两侧。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淋洗系统包括水箱、抽水管、抽水泵以及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设于所述碱洗箱的内顶部,所述碱洗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床出气管与所述活性炭吸附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内的活性炭从下至上的孔径逐渐减小。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内间隔设有多块多孔板,所述多孔板将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内分割成多个腔室,各所述腔室内放置的所述活性炭的孔径不同,所述活性炭吸附箱上设有多个向对应的所述腔室内投入活性炭的活性炭投料口。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吸附箱的底部设有分布式进气管,所述分布式进气管上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出气孔,所述分布式进气管和所述生物床出气管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吸附箱、所述生物床箱及所述水箱设于地面之下。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床箱上密封设有生物床投料口,所述水箱上密封设有碱洗液投料口。
12.本技术提供的餐厨垃圾臭气净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餐厨垃圾臭气分别通过碱洗箱进行碱洗、生物床箱进行微生物分解以及活性炭吸附箱进行吸附等三重除臭处理,有效保证了对餐厨垃圾臭气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餐厨垃圾臭气净化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餐厨垃圾臭气净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7.1、碱洗箱;11、臭气进气管;12、碱洗出气管;13、排水管;2、淋洗系统;21、水箱;211、碱洗液投料口;22、抽水管;23、抽水泵;24、喷头;3、生物床箱;31、生物床出气管;32、生物床投料口;4、活性炭吸附箱;41、多孔板;42、活性炭投料口;43、分布式进气管;5、排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如图1和图2所示,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餐厨垃圾臭气净化处理装置进行说明。该餐厨垃圾臭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碱洗箱1、淋洗系统2、生物床箱3和活性炭吸附箱4。
23.其中,碱洗箱1上设有臭气进气管11和碱洗出气管12,碱洗出气管12和生物床箱3连接,淋洗系统2用于向碱洗箱1内喷出碱洗液,餐厨垃圾臭气经臭气进气管11进入到碱洗箱1内,被淋洗系统2喷出的碱洗液进出第一次除臭处理,主要用于处理餐厨垃圾臭气中的
硫化氢,硫醇,有机胺及一些尘土等物质,被碱洗后的餐厨垃圾臭气经碱洗出气管12进入到生物床箱3内,在生物床箱3内被微生物进行第二次除臭处理,除去恶臭有机物成分,生物床箱3上远离碱洗出气管12的一端设有生物床出气管31,这样保证餐厨垃圾臭气在生物床箱3内与微生物的接触时间上,保证除臭效果;生物床出气管31和活性炭吸附箱4的连接,活性炭吸附箱4内设有活性炭,用于对餐厨垃圾臭气进行第三次除臭处理,主要用于除去剩下残留的h2s,pahs等有机物,保证餐厨垃圾臭气被净化干净;活性炭吸附箱4远离生物床出气管31的一端设有排气筒5,排气筒5用于将经过三次除臭处理后的达到排放标准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这样不会对环境及人造成不良影响。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餐厨垃圾臭气净化装置,其中,餐厨垃圾臭气分别通过碱洗箱1进行碱洗、生物床箱3进行微生物分解以及活性炭吸附箱4进行吸附等三重除臭处理,有效保证了对餐厨垃圾臭气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25.在本实施例中,碱洗箱1设于生物床箱3的上方,淋洗系统2和活性炭吸附箱4分别位于生物床箱3的两侧。即该餐厨垃圾臭气净化处理装置整体成“品”字型,这样可以节约空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淋洗系统2、碱洗箱1、生物床箱3和活性炭吸附箱4堆叠设置,该情况适用于高度空间较大的环境中使用。
26.在本实施例中,淋洗系统2包括水箱21、抽水管22、抽水泵23以及多个喷头24,多个喷头24设于碱洗箱1的内顶部,抽水管22的一端分别和多个喷头24连接,抽水管22的另一端伸入到水箱21底部,抽水泵23设置在水箱21上并用于给出水管提供抽取力,以便将水箱21内的碱洗液抽取并喷入到碱洗箱1内。在碱洗箱1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用于将对餐厨垃圾臭气进行碱洗后的碱洗液排出,并用废水箱21进行收集。
27.在本实施例中,生物床出气管31与活性炭吸附箱4的底部连通,碱洗出气管12和生物床箱3的顶部连通,活性炭吸附箱4内的活性炭从下至上的孔径逐渐减小,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利用活性炭的不同孔径对餐厨垃圾臭气进行多级吸附,更高效、彻底的净化餐厨垃圾臭气,保证除臭效果。
28.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炭以zncl2,h3po4,koh等进行活化和扩孔。活性炭的活化和扩孔是以生物炭:溶液=1:10

20,在1

3mol/l的zncl2溶液,1

3mol/l的koh溶液,10%

30%的h3po4溶液浸渍震荡12

24h,然后105℃烘干,研磨成粉碎,再放入氮气中用600

800℃煅烧1

2h,然后去离子水抽滤3

5次,再次用105℃烘干,最后研磨粉碎得到不同孔径的活化炭。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活性炭吸附箱4内间隔设有多块多孔板41,多孔板41将活性炭吸附箱4内分割成多个腔室,各腔室内放置的活性炭的孔径不同,活性炭吸附箱4上设有多个向对应的腔室内投入活性炭的活性炭投料口42。在本实施例中,多孔板41设置有两块,从而将活性炭吸附箱4内分隔成三个腔室,最上面的腔室内的活性炭直径最小,最下面的腔室内的活性炭直径最大,活性投料口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更换已经吸附饱满的活性炭,保证活性炭吸附箱4内持续吸附除臭能力。其中,活性炭投料口42采用密封式铰接门,保证活性炭吸附箱4不漏气即可,同样的,在生物床箱3上密封设有生物床投料口32,水箱21上密封设有碱洗液投料口211,生物床投料口32用于向生物箱内补充带有微生物的生物床材料,碱洗液投料口211用于向水箱21内补充碱洗液。各个投料口均密封设置,这样保证餐厨垃圾臭气必须从臭气进气管11进,排气筒5出,保证对餐厨垃圾臭气的除臭效果。
30.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炭吸附箱4的底部设有分布式进气管43,分布式进气管43上设有多个排列设置的出气孔,分布式进气管43和生物床出气管31连接,分布式进气管43的作用是将餐厨垃圾臭气与活性炭充分混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活性炭吸附箱4底部设置底盘,底盘中空,底盘上设置多个出气孔,生物床出气管31将餐厨垃圾臭气通入到底盘内,然后经多个出气孔分散到活性炭吸附箱4内,这样保证了餐厨垃圾臭气与活性炭的充分混合,提高吸附除臭效率。
31.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活性炭吸附箱4、生物床箱3及水箱21设于地面之下,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空间。各箱体均采用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制成,保证能长时间使用。
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