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送风装置及包含其的室内游泳池或船舶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22: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及包含其的室内游泳池或船舶。


背景技术:

2.现在室内游泳池或船舶空调送风有两种形式:

地板格栅送风:地板格栅镶嵌于地板上,风源从格栅中送出,但是在送风泳池内会产生积水、热空气上浮等现象。

顶部射流送风:射流风机被安装在纵向通风系统中,提供风源,安装在天花板上,但是在室内游泳池有顶部热空气上浮、噪音大和不美观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送风系统的热空气上浮的缺陷,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包含其的室内游泳池或船舶。
4.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一种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所述送风管在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送风管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风源;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管,所述出风管采用立式结构,所述送风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出风管的侧壁具有出风口,所述送风管的内部、出风管的内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相连通。
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与以往的原有技术相比较,对于地板格栅送风,将地板格栅镶嵌于地板上,当产生积水时,水会堵住且覆盖住地板格栅,失去其送风的作用,且当传送热空气时,热风会逐渐上浮到天花板顶部,同理,失去了将热风传送到室内环境中部的作用,则降低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但是对于本发明中,将出风口设置在立式出风管上,避免了会产生积水的现象,且出风口位于出风管侧壁的中部,热风从出风口传出,使热风在室内环境中部,提高了室内环境舒适度,且建筑美观;对于顶部射流送风,将出风管安装在天花板顶部,将风源的风从天花板顶部送出,但是当传送热风时,根据物理常识可知,热风会停留在上部,同理失去了将热风传送到室内环境中部的作用,同理降低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但是对于本发明中,出风口位于出风管侧壁的中部,当传送热风时,从出风管侧壁的中部的出风口排出,同理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也解决了热空气会上浮的问题,且建筑美观。综上所述,本发明中利用送风装置中采用立式结构的送风管,且其送风装置的出风管侧壁的中部具有出风口的特点,解决了送风装置的热空气上浮等问题。同时,提高了风源利用率,建筑美观也比较好,也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7.较佳地,所述送风管为弯折结构并包括送风管第一段和送风管第二段;其中,所述送风管第一段用于连接于所述风源,所述送风管第一段和所述送风管第二段用于设置于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所述送风管第二段连接于所述送风管第一段和所述出风管之间,且所述送风管第二段用于设置于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
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送风管采用弯折结构,并包括两段,其送风管第一段和送风管第二段弯折连接,送风管第一段和送风管第二段均位于天花板和上甲板之
间,送风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连接,将送风管第一段设置于天花板和上甲板之间,可以节省室内空间资源的利用,而且建筑美观;送风管第二段和出风管两个部分由天花板分隔开,这样的目的是将天花板和上甲板以及天花板和下甲板两个空间分隔开,以确保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不漏气、更密封,以此可以更好的将风源的风从送风管传到出风管,提高传递效率和能量。
9.较佳地,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管的侧壁上的出风区域,所述出风区域为所述出风管的环形侧壁的一部分。
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出风区域可以设置为面向室内环境中心的区域,出风口的数量采用多个,以此保证了出风量,还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且出风区域上的出风口集中位于出风管侧壁的中间区域,这样做避免了热风能量的损失,避免了热扩散,提高了热空气的利用率且进一步的解决了热空气上浮的问题。
11.较佳地,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覆设于所述出风管的侧壁,且所述隔热件与多个所述出风口间隔设置;所述出风管的侧壁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连接在所述出风管的外壁面和所述隔热件之间。
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隔热件的作用是当风从风源传送进送风管到达出风管时,风从出风管的出风口排出到隔热件与出风管的外壁面之间,由于隔热件具有减少热量散失、降低热量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的作用,且不影响出风效果,所以风到达出风管的外壁面和隔热件之间的空隙时,以最小损失的形式从隔热件的开口排出隔热件位于出风管侧壁的风。凸起位于隔热件和出风管的侧壁之间,以致隔热件和出风管之间有空隙,便于实现与隔热件的连接,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对出风管起到加强作用,所以更有利于隔热件可以充分发挥隔热的作用。隔热件与出风管通过凸起连接,隔热件套设在出风管外壁面的出风区域上。
13.较佳地,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套设在所述出风口的外部,且所述隔热件与多个所述出风口对应位置处具有开口。
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隔热件的作用是减少热量以其他形式散失,即热量散失,隔热件套设在出风管侧壁出风口的出风区域处,将出风管外壁面的整个出风区域处与隔热件密封连接,且隔热件在该出风区域有开口,即当热风从出风口排出时,位于上述隔热件和出风管之间的空隙里,这时,隔热件发挥隔热效果,热风会以损失最少能量的方式从隔热件的开口处排出到室内环境,这样的目的保证了出风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热量损失,进而也节省了资源,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问题。
15.较佳地,所述送风管和所述出风管为一体结构。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送风管和出风管为一体结构且如上述连通,省去了其他的连接结构,说明送风管传递风量时效率更高,且减轻了整个送风装置的重量,结构简单;其送风管和出风管处的连接采用密封形式,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送风量,提高送风效率,也更加直接的达到送风的目的。
17.较佳地,所述室内游泳池或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送风装置;所述室内游泳池或船舶自上而下包括上甲板、天花板和下甲板,所述送风管为弯折结构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用于连接所述风源并位于所述上甲板和所述天花板之间,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出风管并位于所述天花板和上甲板之间;所述室内游泳池或船舶还包括沿周向方向设置
的多个立柱,所述送风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送风装置的多个所述出风管与多个所述立柱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送风管第一段位于天花板之上、上甲板之下,第二段与第一段连接也是位于天花板之上、上甲板之下,且第二段与第一段和出风管连接,其出风管采用立式结构,位于下甲板和天花板之间,其中可以使出风管靠在室内环境的舱体上或玻璃上等,美化室内环境,且节省室内空间资源。同理,立柱数量为多个,立柱主要起到支撑作用且围绕室内环境中心呈周向排布,送风装置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送风管可以穿插在多个立柱之间,不仅能够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风量在室内环境涉及面广,而且能够进一步有效的解决了热空气上浮等问题,也进而提高了热风利用率。
19.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送风装置及包含其的室内场所或船舶利用送风装置中采用立式结构的送风管,且其送风装置的出风管侧壁的中部具有出风口的特点,解决了送风装置的热空气上浮等问题。同时,提高了风源利用率,建筑美观也比较好,也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送风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风源1
23.送风管2
24.送风管第一段2a
25.送风管第二段2b
26.出风管3
27.隔热件4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及包含其的室内游泳池或船舶,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2,送风管2在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送风管2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风源1;送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管3,出风管3采用立式结构,送风管2的第二端和出风管3连接,出风管3侧壁的中部具有出风口(图中未示出),送风管2的内部、出风管3的内部和出风口之间相连通。
30.具体地,整个送风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风源1从送风管2传递到出风管3中,再将其从出风管3的出风口传出,最后将来自风源1的风从隔热件4的开口(图中未示出)传出到室内环境,以此达到提供风的目的。在以往的技术中,为了达到传风的目的有两种常见方式,一种是将地板格栅镶嵌于地板上,风源从格栅中送出,但是在送风泳池内会产生积水、热空气上浮等现象;另一种是将射流风机被安装在纵向通风系统中,提供风源,安装在天花板上,但是在室内游泳池有顶部热空气上浮、噪音大和不美观等缺点。所以此时就要引用一种装置,将出风管3采用立式结构,将出风管3立在室内环境中,其出风管3侧壁的中部具有出
风口,以此达到了热空气不会上浮的目的,且提高了舒适性。
31.具体地,送风管2的内部、出风管3的内部和出风口之间若不连通,有其他的阻碍物,则当风源1的风从送风管2送出风量时,风量会因其内的阻碍物影响传风过程的进行,整个过程会变得繁琐复杂降低了传风过程的效率,也增加了传送过程的成本。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送风管2的内部、出风管3的内部和出风口之间相连通为最优实施例。
32.如图1所示,送风管2为弯折结构并包括送风管第一段2a和送风管第二段2b;其中,送风管第一段2a用于连接风源1,送风管第一段2a和送风管第二段2b并用于设置于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送风管第二段2b连接于送风管第一段2a和出风管3之间,且送风管第二段2b用于设置于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送风管2和出风管3为一体结构。
33.具体地,送风管2采用弯折结构,其送风管第一段2a和送风管第二段2b连接可以采用直角式,则送风管第一段2a为横向水平结构放置于天花板和上甲板之间;则送风管第二段2b为纵向竖直结构置于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中间经过天花板,且其送风管第二段2b的侧壁面与天花板密封连接,其送风管第二段2b和出风管3连接,出风管3位于天花板和下甲板之间。
34.具体地,风源1可以为室内中央空调或者室外风源等。
35.具体地,送风管第一段2a的位置摆放至少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36.1:若送风管第一段2a位于天花板和下甲板之间,则整个送风装置则全部位于室内环境中,且建筑不美观,也浪费了室内空间资源。
37.2:若送风管第一段2a位于室外环境中,则送风管第一段2a与风源1的连接方式也相应改变。送风管第二段2b上端与天花板相连接,送风管第二段2b下端与送风管第一段2a相连接,其送风管第一段2a可以与室外环境的风源1连接或者和室内环境中的其他风源1相连接,只不过与室内环境的风源1相连接时,如上述所述,建筑不美观,且浪费了室内环境的空间资源;与室外环境的风源1相连接时,送风管第一段2a将穿过室内环境的保护罩,若室内环境中有多个送风装置,则会导致整个送风过程变得繁琐复杂,且增加了送风过程的成本。
38.所以综上所述,本方案中采用将送风管第一段2a水平放置于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为最优选。
39.具体地,送风管第二段2b采用竖式结构,位于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
40.送风管第二段2b至少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41.1:出风管3下端与下甲板连接,下甲板承受整个出风管3的压力,减轻送风管第一段2a和送风管第二段2b支撑出风管3的整个压力。
42.2:出风管3位于下甲板之上,即出风管3和下甲板之间有空隙,则送风管第一段2a和送风管第二段2b承受整个出风管3的压力,其承重较大。
43.综上所述,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方式,降低承重,使整个装置处于相对安全的连接结构。
44.具体地,若送风管2和出风管3为分体结构,则当风源1将风量从送风管2传进时,风量会因为送风管2和出风管3的分体结构减少风量的传送,损失了风量,自然也就降低了整个传送过程的效率。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送风管2和出风管3为一体结构为最佳优选实施例。
45.如图1所示,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风口位于出风管3的侧壁上的出风区域,出风区域为出风管3的环形侧壁的一部分。
46.具体地,出风口数量多个,其形状可以为多样且可以分布均匀,提高了整个送风过程的效率,也提高了风传送出来时的室内环境舒适度。
47.具体地,出口风分布在出风管3上,即出风口位于天花板和下甲板之间的出风管3的侧壁上,其出风区域为出风管3正面于室内环境中心的区域面为出风区域。若其出风口位于上甲板和天花板的送风管第一段2a或者送风管第二段2b上,则当风从风源1传送到送风管2的第一端时,部分风会从天花板和上甲板的送风管第一段2a和送风管第二段2b中散失出去,会降低整个传风量,以此也降低了传风效率。所以,出风口只能位于天花板和下甲板的出风管3的侧壁上,其上甲板和天花板必须保持密封的状态。
48.如图1所示,送风装置还包括隔热件4,隔热件4覆设于出风管3的侧壁,且隔热件4与多个出风口间隔设置;出风管3的侧壁具有凸起(图中未示出),凸起连接在出风管3的外壁面和隔热件4之间;隔热件4套设在出风口的外部,且隔热件4与多个出风口对应位置处具有开口(图中未示出)。
49.具体地,隔热件4的作用是当风从风源1传送进送风管2到达出风管3时,风从出风管3的出风口排出到隔热件4与出风管3的外壁面之间,由于隔热件具有减少热量散失,降低热量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所以风到达出风管3的外壁面和隔热件4之间的空隙时,以最小损失的形式从隔热件4的开口排出。
50.具体地,出风管3的侧壁和隔热件4之间的凸起有至少两种以下实施方式:
51.1:当出风管3位于天花板和下甲板之间时,即出风管3和下甲板之间有空隙时,出风管3的侧壁和隔热件4之间的凸起其限位固定出风管3的作用,所以出风管3的侧壁和隔热件4之间的凸起承载整个出风管3的重量。
52.2:当出风管3位于天花板之下和下甲板接触连接时,出风管3的侧壁和隔热件4之间的凸起起固定出风管3和隔热件4位置的作用。
53.综上所述,出风管3的侧壁和隔热件4之间的凸起无论在哪种实施方式中,都是起当风源1的风从出风口排出时,让热风与隔热件4接触,以此达到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所以,两种实施方式均可。
54.具体地,隔热件4覆设于出风管3的外壁面上的出风口的出风区域即可,则隔热件4对于出风管3的覆设方式有至少以下三种实施例:
55.1:隔热件4覆设在出风管3的环形四周,隔热件4上与天花板连接,下与下甲板连接,使整个连接方式处于封闭状态。隔热件4的开口位于出风管3的外壁面的出风区域即可,所以其开口可以位于正面正对于室内环境中心,也可以位于隔热件4的四周,只要出风管3的外壁面上的出风口的出风区域上有开口即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6.2:隔热件4覆设在出风管3的正面和两侧,其两侧与机体或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分隔板相连,使整个连接方式处于封闭状态。隔热件4的开口位于出风管3的外壁面的出风区域即可,所以其开口可以位于正面正对于室内环境中心,也可以位于隔热件4的正面和侧面即整个隔热件4上,只要出风管3的外壁面上的出风口的出风区域上有开口即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7.3:隔热件4以圆柱或者棱柱的方式覆设于出风管3的外壁面上的出风口的出风区
域上,与出风管3的外壁面构成封闭状态。隔热件4的开口位于正面正对于室内环境中心,也可以位于隔热件4的正面和侧面,只要出风管3的外壁面上的出风口的出风区域上有开口即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8.具体地,隔热件4的开口数量多个,其上的形状可以多样且可以分布均匀,这样可以提高风量排出时的舒适度,其形状通常为孔状、条状或钢丝网状等,美观即可。
59.如图1所示,室内游泳池或船舶自上而下包括上甲板、天花板和下甲板,送风管2为弯折结构并包括送风管第一段2a和送风管第二段2b,送风管第一段2a用于连接风源1并位于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送风管第二段2b连接于出风管3和送风管第一段2a并位于天花板和上甲板之间。
60.具体地,如上述所述,送风管第一段2a和送风管第二段2b位于室内游泳池或船舶上甲板和天花板之间,节省空间资源利用,且建筑美观,送风管第一段2a与风源1和送风管第二段2b相连接,其风源1可以来自室内空调或者外部风源;同理,送风管第二段2b也如上述所述的位置及安装方式。二者采用弯折结构且送风管第二段2b与出风管3相连接,其出风管3采用立式结构,形如立柱。
61.具体地,隔热件4可以采用舱壁来覆设于立柱外,套设在出风管3的出风区域,和出风管3间隔设置,且舱壁对应于出风区域处有开口,排出风。舱壁可以与室内游泳池或船舶的玻璃或者机体相连接,上下分别于天花板和下甲板连接,构成封闭状态,这样安装建筑美观。且舱壁的材料易购买且节约成本,只要具有隔热的属性即可。
62.如图1所示,室内游泳池或船舶还包括沿周向方向设置的多个立柱,送风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送风装置的多个出风管3与多个立柱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63.具体地,为了提高室内游泳池或船舶的舒适度,且以防热空气上浮等问题,将立柱设置成围绕室内中心周列环绕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室内舒适度,也解决了热空气上浮等问题,且建筑美观。
6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