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快速泛洪拓扑保护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19: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网络故障,其中所述网络故障为故障链路和故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泛洪拓扑中存在所述网络故障;确定所述泛洪拓扑是否被拆分;修复所述泛洪拓扑。2.一种由用于修复泛洪拓扑的节点执行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包括:检测网络故障,其中所述网络故障为故障链路和故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是否存在所述网络故障;当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存在所述网络故障时,确定所述泛洪拓扑是否被拆分;当确定所述泛洪拓扑被拆分时,执行本地泛洪拓扑修复过程来修复所述泛洪拓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修复所述泛洪拓扑的本地泛洪拓扑修复过程包括:计算所述网络故障的备用路径来修复所述泛洪拓扑;确定所述备用路径是否经过所述节点;当确定所述备用路径经过所述节点时,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是否存在所述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本地链路;当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不存在所述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所述本地链路时,将所述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所述本地链路暂时添加到所述泛洪拓扑中,直到构建成新的泛洪拓扑。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链路中断事件在本地检测到所述故障链路。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识别所述节点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简称lsdb)中不处于接收链路状态的链路,检测到所述故障链路。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确定所述故障节点附接的每条链路均发生故障,检测到所述故障节点。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lsdb中存在所述故障链路的标志指示所述泛洪拓扑中存在所述故障链路时,所述泛洪拓扑中存在所述故障链路。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故障链路处于用于所述泛洪拓扑的所述lsdb中的链路状态时,所述泛洪拓扑中存在所述故障链路。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泛洪拓扑中存在连接到所述故障节点的链路时,所述泛洪拓扑中存在所述故障节点。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故障节点处于用于所述泛洪拓扑的所述lsdb中的链路状态时,所述泛洪拓扑中存在所述故障节点。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
定所述泛洪拓扑是否被所述故障链路拆分包括: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所述故障链路连接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路径;当所述泛洪拓扑中所述故障链路连接的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不存在路径时,确定所述泛洪拓扑被所述故障链路拆分;当所述泛洪拓扑中所述故障链路连接的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存在路径时,确定所述泛洪拓扑没有被所述故障链路拆分。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泛洪拓扑是否被所述故障链路拆分包括:通过遍历所述泛洪拓扑,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节点的第一数量;将所述泛洪拓扑中节点的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泛洪拓扑中在所述lsdb中维护的节点的第二数量进行比较;当所述泛洪拓扑中节点的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泛洪拓扑中节点的所述第二数量时,确定所述泛洪拓扑被拆分。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泛洪拓扑是否被所述故障节点拆分包括:确定所述节点与所述故障节点之间是否有直连链路;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所述节点与和所述故障节点直接连接的每个其他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路径;当所述泛洪拓扑中所述节点与和所述故障节点直接连接的每个其他节点之间不存在路径时,确定所述泛洪拓扑被所述故障节点拆分。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泛洪拓扑是否被所述故障节点拆分包括:遍历所述泛洪拓扑,从而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节点的第一数量;将所述泛洪拓扑中节点的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泛洪拓扑中在所述lsdb中维护的节点的第二数量进行比较;当所述泛洪拓扑中节点的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泛洪拓扑中节点的所述第二数量时,确定所述泛洪拓扑被拆分。15.根据权利要求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故障链路的备用路径来修复所述泛洪拓扑包括:计算所述故障链路连接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所述备用路径。16.根据权利要求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故障节点的所述备用路径来修复所述泛洪拓扑包括:计算和所述故障节点直接连接的第一节点与和所述故障节点直接连接的每个其他节点之间的所述备用路径。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导致所述泛洪拓扑被拆分的每个网络故障,重复所述本地泛洪拓扑修复过程。18.一种由用于修复泛洪拓扑的附接到网络故障的节点执行的顺序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包括:检测网络故障,其中所述网络故障为故障链路和故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是否存在所述网络故障;当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存在所述网络故障时,确定所述泛洪拓扑是否被拆分;
当确定所述泛洪拓扑被拆分时,执行顺序泛洪拓扑修复过程来修复所述泛洪拓扑。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泛洪拓扑修复过程包括:计算从所述节点到与所述网络故障连接的每个其他节点的第一备用路径;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是否存在所述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本地链路;当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不存在所述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所述本地链路时,将所述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所述本地链路暂时添加到所述泛洪拓扑中,直到构建成新的泛洪拓扑;沿着所述备用路径向下一跳节点发送泛洪拓扑修复请求。20.一种由用于修复泛洪拓扑的节点执行的顺序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泛洪拓扑修复方法包括:接收泛洪拓扑修复请求;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是否存在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本地链路;当确定所述泛洪拓扑中不存在所述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所述本地链路时,将所述备用路径上所述节点的所述本地链路暂时添加到所述泛洪拓扑中,直到构建成新的泛洪拓扑;沿着所述备用路径向下一跳节点发送所述泛洪拓扑修复请求。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泛洪拓扑修复请求中提取所述备用路径。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泛洪拓扑修复请求中不包括所述备用路径时,计算从所述节点到所述备用路径的端节点的备用路径。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洪拓扑修复请求为扩展hello报文。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hello报文是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简称ospf)hello报文,其中包括所述ospf hello报文中的扩展选项和标志类型长度值(extended options and flags type

length

value,简称eof

tlv)的扩展选项和标志字段中的备用路径比特(backup path bit,简称bp

bit)。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比特设置为1,以指示连接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备用路径上的链路被所述发送节点暂时添加到所述泛洪拓扑中。26.根据权利要求24和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spf hello报文包括在所述ospf hello报文的本地链路信令(link

local signaling,简称lls)数据块中定义的备用路径端点tlv,所述备用路径端点tlv包括所述备用路径的两个端节点。27.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洪拓扑修复请求为扩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简称is

is)hello报文。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hello报文是is

is hello报文,其中包括所述is

is hello报文中的eof

tlv的扩展选项和标志字段中的备用路径比特(backup path bit,简称bp

bit)。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比特设置为1,以指示连接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备用路径上链路被所述发送节点暂时添加到所述泛洪拓扑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8和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s

is hello报文包括备用路径端点tlv,其中所述备用路径端点tlv包括所述备用路径的两个端节点。31.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以使所述网络节点执行任一项前述方法的权利要求。

技术总结
一种由节点执行的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用于修复泛洪拓扑。该并行泛洪拓扑修复方法检测泛洪拓扑上的失效链路和/或失效节点,确定故障链路和/或故障节点是否导致泛洪拓扑分裂,以及响应于泛洪拓扑分裂的确定,通过执行局部泛洪拓扑修复处理来修复泛洪拓扑。局部泛洪拓扑修复处理来修复泛洪拓扑。局部泛洪拓扑修复处理来修复泛洪拓扑。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