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洞箫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2: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民族乐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洞箫。


背景技术:

2.洞箫简称箫,是汉民族非常古老的乐器,常用于与古筝合奏或者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传统的洞箫多为八孔,需要演奏者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能完成两个八度的完整半音阶的演奏,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十孔洞箫,现有制的十孔洞箫将原八孔箫的食指(f调箫e1

f1、e2

f2/;g调箫#f1

g1、#f2

g2)孔转移到了管子背后,由大拇指操纵,同时在指孔列的末端加开一孔(完成f调箫c1

#c1、c2

#c2/g调箫d1

be1、d2

be2)由小拇指操纵,如此设计虽然也能完整演奏半音阶,但是大拇指的移动不利于演奏中管身保持平衡,而且原十孔箫下把位指法破坏了八孔箫的指法,不利于习惯使用八孔箫的演奏者快速适应和即兴演奏,同时演奏时洞箫整体的灵敏度以及音量也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洞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洞箫音阶的完整性欠佳,学习与操控的便捷性较差以及音域的扩展较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洞箫,包括洞箫本体、上把位和下把位,洞箫本体的正面左侧设置有上把位,洞箫本体的正面右侧设置有下把位,
5.上把位包括:箫孔一和箫孔二,箫孔一开设于上把位的正面中间位置,箫孔二开设于上把位的正面右上角;
6.下把位包括:箫孔三和箫孔四,箫孔三开设于下把位的正面中间位置,箫孔四开设于下把位的正面右下角。
7.优选的,所述上把位的正面共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箫孔一。
8.优选的,所述下把位的正面共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箫孔三。
9.优选的,所述箫孔二开设于上把位最右侧的箫孔一右上角45度位置,所述小孔二位于所述上把位最右侧的箫孔一与下把位最左侧的箫孔三之间的连线投影位置0.4倍连线长度。
10.优选的,所述箫孔四为葫芦形状,称为“葫芦孔”。
11.优选的,所述洞箫本体的内外径数据为:f调箫外径29mm内径19mm;g调箫外径27mm内径16m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种新型洞箫,通过设置有箫孔二,箫孔二位于上把位最右侧的箫孔一右上角45度位置,相比于传统八孔洞箫,新型十孔箫保留了原八孔箫食指孔的位置依旧由食指操控,而是在下把位3小拇指孔紧贴向下加开一孔,由小拇指控制两孔全开闭f调箫c1

d1、c2

d2/g调箫d1

e1、d2

e2,这不但解决了原十孔箫大拇指带来的管身稳定性的问题,同时此指法利于八孔箫习练者快速适应十孔箫的演奏。
14.2、其次,该种新型洞箫,通过设置有箫孔四,箫孔四为“葫芦”形状,相比于传统八孔箫的按半孔控制,由“葫芦孔”扩展了原一孔的长度,而且演奏者可以感知“葫芦孔”上下两孔的界限位置,可以更加灵敏地完成#c1、#c2、be1、be2,由于小拇指还可以演奏一度关系音程,所以可以兼容八孔箫的指法,也可以完成小拇指演奏一度音程快速颤指的技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洞箫本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把位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洞箫本体1、上把位2、箫孔一201、箫孔二202、下把位3、箫孔三302、箫孔四302。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洞箫,包括洞箫本体1、上把位2和下把位3,洞箫本体1的正面左侧设置有上把位2,洞箫本体1的正面右侧设置有下把位3,
23.上把位2包括:箫孔一201和箫孔二202,箫孔一201开设于上把位2的正面中间位置,箫孔二202开设于上把位2的正面右上角;
24.下把位3包括:箫孔三302和箫孔四302,箫孔三302开设于下把位3的正面中间位置,箫孔四302开设于下把位3的正面右下角。
25.进一步的,上把位2的正面共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箫孔一201。
26.进一步的,下把位3的正面共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箫孔三302,箫孔一201与箫孔三302对应六个音阶。
27.进一步的,箫孔二202开设于上把位2最右侧的箫孔一201右上角45度位置,小孔二102位于上把位2最右侧的箫孔一201与下把位3最左侧的箫孔三302之间的连线投影位置0.4倍连线长度,相比于传统八孔洞箫,箫孔二202为加开的圆孔,而新型十孔箫保留了原八孔箫食指孔的位置依旧由食指操控,而是在下把位3小拇指孔紧贴向下加开一孔,由小拇指控制两孔全开闭f调箫c1

d1、c2

d2/g调箫d1

e1、d2

e2,这不但解决了原十孔箫大拇指带来的管身稳定性的问题,同时此指法利于八孔箫习练者快速适应十孔箫的演奏。
28.进一步的,箫孔四302为葫芦形状,“葫芦孔”主要功能在于能使小拇指灵敏地控制
半音,小拇指开闭箫孔4时可以完成f调的c1

d1和c2

d2,g调箫的d1

e1和d2

e2,小拇指开闭箫孔四302右侧的孔时,完成完成f调箫c1

#c1和c2

#c2和g调箫d1

be1和d2

be2,小拇指打开箫孔四4右侧的孔时,开闭原一孔,完成f调箫#c1

d1和#c2

d2和g调箫的be1

e1和be2

e2,相比于传统八孔箫的按半孔控制,由“葫芦孔”扩展了原一孔的长度,而且演奏者可以感知“葫芦孔”上下两孔的界限位置,所以可以更加灵敏地完成#c1、#c2、be1、be2,由于小拇指还可以演奏一度关系音程,所以可以兼容八孔箫的指法,也可以完成小拇指演奏一度音程快速颤指的技巧。
29.进一步的,洞箫本体1的内外径数据为f调箫外径29mm内径19mm/g调箫外径27mm内径16mm,基于演奏需要,经过反复试验比较,确定了箫身的内外径数据,基于此数据制作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小拇指两孔的灵敏度和音量,也可以在保证共鸣的基础上使洞箫的音域扩展到第三个完整的八度f调演奏c1

c4/g调演奏d1

d4。
30.工作原理:
31.首先,演奏者通过箫孔一201与箫孔三302能够正常演奏相应的音阶,然后,演奏者用小拇指开闭箫孔4时可以完成f调的c1

d1和c2

d2,g调箫的d1

e1和d2

e2,接着,小拇指开闭箫孔四302右侧的孔时,完成完成f调箫c1

#c1和c2

#c2和g调箫d1

be1和d2

be2,紧接着,演奏者可以感知“葫芦孔”上下两孔的界限位置,可以更加灵敏地完成#c1、#c2、be1、be2,最后,演奏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完成小拇指演奏一度音程快速颤指的技巧。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