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组织修复装置及其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1-11-03 13: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组织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该本体部包括内层及外层,该内层邻近于一组织,其中该内层包括亲水性结构,该外层包括疏水性结构;以及至少一线材,连接于该本体部,以将该本体部固定于该组织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本体部包括彼此连通的上部开口以及下部开口,使得该本体部环绕于该组织的受伤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本体部包括:中间部分;边缘部分,连接于该中间部分,且该边缘部分包括第一边缘部分、第二边缘部分、第三边缘部分及第四边缘部分,该第一边缘部分对应于该上部开口,该第二边缘部分对应于该下部开口,该第三边缘部分及该第四边缘部分是连接于该第一边缘部分及该第二边缘部分,且该第三边缘部分相对于该第四边缘部分;以及多个孔洞,该些孔洞设置于该本体部的该边缘部分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线材包括第一线材及第二线材,该第一线材穿过一部分的该些孔洞,该第二线材穿过另一部分的该些孔洞;其中,在将该本体部环绕于该受伤位置之后,通过拉紧该第一线材及该第二线材使得该第一边缘部分及该第二边缘部分朝向该组织靠近,以将该本体部固定于该组织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本体部包括:中间部分;边缘部分,连接于该中间部分,且该边缘部分包括第一边缘部分以及第二边缘部分,其中该中间部分设置于该第一边缘部分与该第二边缘部分之间,该第一边缘部分对应于该上部开口,该第二边缘部分对应于该下部开口;以及多个孔洞,该些孔洞设置于该第一边缘部分及该第二边缘部分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线材包括第一线材及第二线材,该第一线材穿过设置于该第一边缘部分的该些孔洞,该第二线材穿过设置于该第二边缘部分的该些孔洞;其中,在将该本体部环绕于该受伤位置之后,通过拉紧该第一线材及该第二线材使得该第一边缘部分及该二边缘部分朝向该组织靠近,以将该本体部固定于该组织上。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外层是中空的圆柱状结构,该内层为螺旋状结构,且该内层在该中间部分中由该上部开口延伸至该下部开口。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外层是中空的圆柱状结构,该内层包括多个环状结构,该些环状结构间是彼此分开,且在该中间部分中沿着该上部开口延伸至该下部开口的方向配置。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本体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是可调整的,该第一方向平行于该上部开口延伸至该下部开口的方向。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在该本体部环绕该受伤位置之前,该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高度;在该本体部固定于该组织上之后,该本体部在该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二高度,且该第二高度大于该第一高度。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本体部是配置为环绕于该组织的受伤位
置;其中在该本体部环绕该受伤位置之前,该本体部为片状结构;在该本体部环绕该受伤位置之后,该本体部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本体部包括:中间部分;边缘部分,连接于该中间部分,且该边缘部分包括第一边缘部分、第二边缘部分、第三边缘部分及第四边缘部分,该第一边缘部分相对于该第二边缘部分,该第三边缘部分相对于该第四边缘部分;其中,在将该本体部环绕于该受伤位置之后,该本体部具有上部开口及下部开口,该上部开口连通于该下部开口,且该第一边缘部分对应于该上部开口,该第二边缘部分对应于该下部开口;其中,在将该本体部环绕于该受伤位置之后,通过将该至少一线材缠绕于该本体部的该外层上,以将该本体部固定于该组织上。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疏水性结构包括疏水性织物,该疏水性织物包括聚酯纤维、聚乳酸纤维,或及其的组合。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疏水性织物的纤维密度是介于2000至12000。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疏水性织物的纤维细度是介于0.00002dtex至0.022dtex。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疏水性织物的厚度是介于0.05mm至0.25mm。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亲水性结构包括亲水性织物,该亲水性织物包括聚酯纤维、聚乳酸纤维,或其的组合。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该亲水性织物的纤维为非圆柱形。19.一种组织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朝向该组织的受伤位置靠近,使该本体部环绕于该组织的该受伤位置;通过该线材将该本体部固定于该组织上,使该内层环绕该受伤位置以形成容置空间;以及注入修复液体于该内层的该容置空间中,以协助修复该组织。

技术总结
本揭露公开一种组织修复装置及其的使用方法。组织修复装置包括本体部以及至少一线材。本体部包括内层及外层。内层邻近于组织,其中内层包括亲水性结构,外层包括疏水性结构。线材连接于本体部,以将本体部固定于组织上。以将本体部固定于组织上。以将本体部固定于组织上。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杰 郭正亮 黄蕙婷 张薰尹 林孟雪 吴贞仪 徐丽道 蔡佩宜 沈欣欣 陈致宇 杨国义 马俊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1/1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