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监理用空鼓锤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3: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监理用空鼓锤。


背景技术:

2.房屋的地面、墙面、顶棚装修层(抹灰或粘贴面砖)与结构层(混凝土或砖墙)之间产生空鼓说明二者粘贴、结合不牢。房屋装修完成后,监理人员通常用空鼓锤或硬物轻敲墙面,墙面发出咚咚声位置则为存在空鼓位置。空鼓锤根据使用情形分为三种,一种是锤头重25g的,称之为大响鼓锤;一种是锤头重10g的,称之为小响鼓锤;还有一种为伸缩式响鼓锤。
3.申请号为cn20182135266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鼓锤,包括直杆,所述直杆的上端焊接有下半球,所述下半球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半球,所述下半球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直杆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阶梯槽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阶梯槽以及安装腔均相互连通,所述上半球上焊接有第一固定杆。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锤头采用下半球与上半球固定组合的方式,出现磨损时只对磨损部分(上半球)进行更换,未磨损部分(下半球)不进行更换,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使用成本,上半球(可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采用纯实心结构,提高耐磨性;设置专门的敲击块用来检测墙面、地面砂浆是否达标,且敲击块与直杆之间为螺纹连接,可进行茶歇,出现损坏或磨损时便于进行更换。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检测墙面平整度时,不同位置需要采用不同的空鼓锤,不同空鼓锤适用于情形单一,影响验收的便捷度与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空鼓锤使用的便捷度,本技术提供一种监理用空鼓锤。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监理用空鼓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监理用空鼓锤,包括外锤头、内锤头、控制杆以及伸缩机构,所述外锤头安装于所述控制杆上,所述外锤头远离所述控制杆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内锤头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伸缩机构安装于所述控制杆内,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内锤头从所述外锤头中伸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大块石材面板,或大块陶瓷面砖的空鼓面积或程度时,操作人员只需手持控制杆,使用外锤头进行检测;当需要检测检查地(墙)砖、乳胶漆墙面与较高墙面的空鼓情况时,通过伸缩机构控制内锤头从外锤头中伸出,操作人员手持控制杆即可使用内锤头进行检测操作。
9.可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驱动件、移动件以及驱动螺杆,所述内锤头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控制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件与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控制杆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螺杆同轴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机构采用驱动件控制驱动螺杆转动,驱动件安装在控制杆上,驱动螺杆转动,移动件与控制杆滑动连接且与驱动螺杆螺纹连接,从而移动件相对于控制杆移动,内锤头安装在移动件上,实现内锤头相对于外锤头位置的移动。
11.可选的,所述移动件包括套筒与滑块,所述套筒中空设置,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驱动螺杆外周且与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驱动螺杆的一侧,所述控制杆沿自身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控制杆滑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件设置为套筒与滑块,内锤头安装在套筒上,套筒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通过控制杆开设的滑槽与控制杆滑动连接,套筒套设于驱动螺杆外周且与驱动螺杆螺纹连接,移动件设置为套筒有利于节省体积,同时套筒套设于驱动螺杆外周可以提高套筒相对控制杆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3.可选的,还包括防护盖与卡接机构,所述防护盖安装于所述外锤头上且与所述容纳槽配合,所述防护盖一端与所述外锤头铰接,所述防护盖另一端通过所述卡接机构与所述外锤头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锤头开设有容纳槽位置安装有防护盖,防护盖一端与外锤头铰接,防护盖另一端通过卡接机构与外锤头卡接,防护盖的设置可以对内锤头进行保护,同时铰接连接使得防护盖打开,内锤头从外锤头中移出时,防护盖不与外锤头彻底分离。
15.可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钩、定位件、连接弹簧以及复位件,所述卡钩安装于所述防护盖上,所述外锤头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连接弹簧安装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定位件上,用于控制所述定位件解除对所述卡钩的限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机构采用与防护盖连接的卡钩,同时在外锤头上通过连接弹簧安装有定位件,定位件与卡钩配合设置,当卡钩朝向定位件移动时,连接弹簧受力收缩,当定位件移动至外锤头内部后,卡钩解除对定位件的限位,之后卡钩在连接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回复原状,对卡钩进行限位,此外为了便于打开防护盖,定位件连接有复位件。
17.可选的,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外锤头铰接位置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带动所述防护盖远离所述容纳槽移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盖与外锤头之间的铰接位置设置有扭簧,扭簧具有带动防护盖远离容纳槽移动的趋势,从而在通过复位件接触定位件对卡钩的限位后,防护盖在扭簧作用下自动弹出,提高防护盖的打开效率。
19.可选的,所述控制杆包括内杆、外杆与限位件,所述外锤头安装于所述内杆上,所述外杆套设于所述内杆外周且与所述内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内杆与所述外杆进行定位。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杆设置为内杆与外杆,外锤头安装在内杆上,外杆套设在内杆外侧且二者滑动连接,根据需要检测的位置调整内杆与外杆的相对位置,并通过限位件实现二者之间的定位。
21.可选的,所述外杆外周设置有防滑垫。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杆外周设置的防滑垫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握持时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根据实际使用所需情形,选择使用外锤头,或者通过伸缩机构控制内锤头从外锤头中伸出,提高空鼓锤的适用范围;
25.2.外锤头开设有容纳槽位置安装有防护盖,防护盖一端与外锤头铰接,防护盖另
一端通过卡接机构与外锤头卡接,防护盖的设置可以对内锤头进行保护,同时铰接连接使得防护盖打开,内锤头从外锤头中移出时,防护盖不与外锤头彻底分离;
26.3.控制杆设置为相互滑动连接的内杆与外杆,通过调整内杆与外杆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控制杆整体长度,并通过限位件实现定位。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监理用空鼓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监理用空鼓锤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监理用空鼓锤的外锤头与防护盖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监理用空鼓锤的外锤头与防护盖连接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外锤头;11、容纳槽;12、卡接槽;2、内锤头;3、控制杆;31、内杆;311、滑槽;32、外杆;33、限位件;4、伸缩机构;41、驱动件;42、移动件;421、套筒;422、滑块;43、驱动螺杆;5、防护盖;6、卡接机构;61、卡钩;62、定位件;63、连接弹簧;64、复位件;7、扭簧;8、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监理用空鼓锤。参照图1,监理用空鼓锤包括控制杆3、外锤头1、内锤头2、伸缩机构4、防护盖5、卡接机构6、扭簧7以及防滑垫8。
34.参照图1与图2,控制杆3包括内杆31、外杆32以及限位件33,外杆32空心设置且套设在内杆31外周,本实施例中内杆31与外杆32同轴设置,限位件33采用橡胶垫圈,限位件33粘接于外杆32内壁。外杆32外壁粘接有防滑垫8。
35.参照图2与图3,内杆31空心设置,伸缩机构4安装于内杆31内部,内杆31远离外杆32的一端焊接有外锤头1,外锤头1开设有与内杆31连通的容纳槽11,容纳槽11内放置有内锤头2,内锤头2与伸缩机构4连接。
36.参照图2,伸缩机构4包括驱动件41、移动件42以及驱动螺杆43,驱动件41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件41的壳体通过螺栓安装于内杆31内部,驱动件41的输出轴与内杆31轴向平行,驱动件4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驱动螺杆43。驱动螺杆43螺纹连接有移动件42,本实施例中移动件42包括套筒421与滑块422,套筒421套设在驱动螺杆43外周且与驱动螺杆43螺纹连接,滑块422焊接于套筒421外壁,内杆31内壁沿自身轴向开设有滑槽311,滑块422通过滑槽311与内杆31滑动连接。套筒421远离内杆31的一端与内锤头2焊接。
37.参照图3,为了提高对内锤头2的保护效果,外锤头1铰接有防护盖5,防护盖5与容纳槽11配合设置,防护盖5与外锤头1通过铰接轴铰接,且二者的铰接轴外周套设有扭簧7,扭簧7一端与防护盖5抵接,扭簧7另一端与外锤头1外壁铰接,扭簧7具有带动防护盖5朝向远离容纳槽11位置移动的趋势。防护盖5远离扭簧7的一端连接有卡接机构6,防护盖5与卡接机构6通过卡接机构6连接。
38.参照图3与图4,卡接机构6包括卡钩61、定位件62、连接弹簧63以及复位件64,卡钩61焊接于防护盖5上,卡钩61的钩口方向朝向外锤头1。外锤头1开设有卡接槽12,卡接槽12
内放置有与卡钩61配合的定位件62,定位件62靠近卡接槽12侧壁的一侧焊接有连接弹簧63,连接弹簧63远离定位件62的一侧与外壳体侧壁焊接。为了便于控制定位件62位置,定位件62焊接有与其垂直的复位件64,复位件64一端与定位件62焊接,复位件64另一端穿出外锤头1,连接弹簧63的伸缩方向与复位件64垂直。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监理用空鼓锤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外锤头1时,手持控制杆3并将外锤头1与待检测位置接触,根据声音判断空鼓位置及面积;当需要使用内锤头2时,控制复位件64移动,解除定位件62对卡钩61的限位状态,防护盖5在扭簧7作用下自动弹出;此时控制伸缩机构4中的驱动件41开启,带动驱动螺杆43转动,带动与内锤头2连接的移动件42移动,从而带动内锤头2从外锤头1开设的容纳槽11中滑出;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形调整内杆31与外杆32的相对距离,并通过限位件33实现定位。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