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LED触控显示面板、LED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led触控显示面板、led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触控显示面板、led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led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led显示屏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到了应用,人们对于led显示屏的交互操作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触控操作。led触摸屏通常包括led屏和触控结构,目前的led触摸屏通常将触控结构设置于非显示区,或者设置在led屏表面,以缩小显示区被占用的面积。然而,触控结构设置在非显示区时不利于显示设备的窄边框、小型化设计,设置于led屏表面时显示设备的厚度增加,不利于轻薄化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触控显示面板、led显示屏和电子设备,有利于实现小型化和轻薄化。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触控显示面板,所述led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led发光器件和感测图案,多个所述led发光器件间隔的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感测图案包括多条驱动走线和多条感应走线,多条所述驱动走线和多条所述感应走线均设置于多个所述led发光器件之间的间隙,且所述驱动走线和所述感应走线绝缘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叉。
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走线和所述感应走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垂直。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设有焊盘,所述led发光器件与所述焊盘焊接,所述感测图案设置在所述焊盘所在层,或者,所述感测图案设置在所述led发光器件所在层。
8.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led发光器件呈多行多列式排布,多条所述驱动走线互相平行,多条所述感应走线互相平行。
9.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条所述驱动走线或所述感应走线间隔1个以上所述led发光器件。
10.一种实施方式中,多条所述驱动走线和多条所述感应走线同层设置,或者,多条所述驱动走线位于第一层,多条所述感应走线位于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还设有第一绝缘层。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绝缘点,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中,所述绝缘点与所述驱动走线和所述感应走线的交叉点重合。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绝缘层,所述感测图案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或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基板之间。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led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走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连接走线连接所述感测图案和所述控制器。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走线包括第一连接走线和第二连接走线,所述第一连接走线连接所述驱动走线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连接走线连接所述感应走线和所述控制器。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走线穿设于所述通孔并由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延伸。
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还包括侧面,所述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连接走线沿所述第一表面经所述侧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延伸。
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线路层,所述连接走线均连接至所述触控线路层,所述触控线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线路层还用于传输电路信号。
19.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led触控显示面板。
20.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实施方式所述的led显示屏。
21.通过设置多条驱动走线和多条感应走线形成感测图案,且多条驱动走线和多条感应走线设置于多个led发光器件之间的间隙,可以在不增加led触控显示面板厚度和边框宽度的基础上实现触控功能,有利于实现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一种实施例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24.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感应图案在基板的正投影视图;
25.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26.图4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感应图案在基板的正投影视图;
27.图5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感应图案在基板的正投影视图;
28.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感应图案的走线布局示意图;
29.图7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感应图案的走线布局示意图;
30.图8为一种实施例的感应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感应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另一种实施例的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33.图11为另一种实施例的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34.图12为另一种实施例的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35.图1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触控显示面板,led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多个led发光器件20和感测图案30,多个led发光器件20间隔的设置于基板10,感测图案30包括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均设置于多个led发光器件20之间的间隙,且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绝缘并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叉。
38.具体地,基板10可为透明玻璃基板或其他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透明塑料基板,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酯(poly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或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等材料制成。led发光器件20可以为led芯片,也可以为led发光二极管,多个led发光器件20间隔设置于基板10的表面,且沿行列方向阵列排列。相邻两行led发光器件20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多行led发光器件20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一间隙相互平行。同样地,相邻两列led发光器件20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多列led发光器件20之间形成的多条第二间隙相互平行。
39.多条驱动走线31均设置于多条第一间隙中,多条感应走线32均设置于多条第二间隙中。可以理解的是,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的排列方向可以相互转换,因此,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多条驱动走线31均设置于多条第二间隙中,多条感应走线32均设置于多条第一间隙中。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可采用在基板10上通过激光或曝光显影工艺跟基板10上的其他线路一起形成,也可在封装过程中,通过注塑、涂布、点胶、喷涂等类似工艺将导电材料填入led发光器件20之间的缝隙形成线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多条第一间隙相互平行,多条第二间隙也相互平行,因此多条驱动走线31相互平行,多条感应走线32也相互平行。其中,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叉,其交叉处形成一个电容节点,且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之间绝缘,从而构成互电容结构。当外部物体触碰led触控显示面板时,驱动走线31或感应走线32中任一导线的节点的电容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另一导线的节点电容的变化,依据此原理即可判断出触摸点的坐标值。其中,外部物体可以为手指、触控笔偶其他能够引起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电容变化的物体。
40.通过设置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形成感测图案30,且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设置于多个led发光器件20之间的间隙,可以在不增加led触控显示面板厚度和边框宽度的基础上实现触控功能,有利于实现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41.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在基板10的正投影垂直。具体地,多个led发光器件20沿行列方向阵列排列,则多行led发光器件20形成的第一间隙沿行方向延伸,多列led发光器件20形成的第二间隙沿列方向延伸,由于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分别设置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因此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分别沿行方向和列方向延伸,则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在基板10上的投影互相垂直,从而构成多个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列的感应方格,当外部物体触碰led触控显示面板时会引起驱动走线31和
感应走线32之间耦合电容的变化,根据电容的变化量即可判断出触摸点所在的感应方格的位置。通过使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垂直,以构成多个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列的感应方格,有利于准确快速地确定出触摸点的坐标值。
42.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3,基板10上设有焊盘40,led发光器件20与焊盘40焊接,感测图案30设置在焊盘40所在层。具体地,焊盘40为表面贴装元件,用于将电子器件安装于基板10的表面,其包括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每一个led发光器件20均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正极引脚与正极焊盘焊接,负极引脚与负极焊盘连接。针对同一个led发光器件20,正极焊盘与负极焊盘间隔设置,以达到绝缘目的。对于不同led发光器件20,对应的焊盘40间隔设置,以防止电路短路。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设置于相邻焊盘40之间的间隙,且构成感测图案30。通过将感测图案30设置在焊盘40的间隙,从而与焊盘40位于同一层,无需另外增加触摸感应层,避免增加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实现led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43.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感测图案30设置在led发光器件20所在层。具体地,多个led发光器件20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列,且相邻两个led发光器件20间隔设置,从而构成多条沿行方向和列方向交错设置的间隙,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设置于多条间隙中构成感测图案30,以使感测图案30与led发光器件20设置于同一层,无需另外增加感测层即可实现触控功能,避免增加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轻薄化设计。
44.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和图5,相邻两条驱动走线31或感应走线32间隔1个以上led发光器件20。具体地,如图4所示,相邻两条驱动走线31之间间隔两个led发光器件20。如图5所示,相邻两条感应走线32之间间隔3个led发光器件20。其中,相邻两条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之间的间隔大小可根据识别精度需要进行设定,led触控显示面板的精度识别要求越高,相邻两条驱动走线31或感应走线32之间的间隔越小。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还可设置为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均间隔多个led发光器件20的结构。其设置方法可以为在预设间隔距离的间隙设置介电层,也可以为先全间隙形成线路网络后,再通过激光切割等措施对特定介电进行隔绝或开路处理等方法形成。通过调整相邻两条驱动走线31或感应走线3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达到根据需要调整led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的目的,当控制精度要求较低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45.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7,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位于同一层,且多条驱动走线31布置成多个驱动三角形块311,多条感应走线32布置成多个感应三角形块321,一个驱动三角形块311和一个感应三角形块321构成一个矩形感测模组33。多个感测模组33在基板10上呈行列式阵列排列,每一个感测模组33中,驱动三角形块311和感应三角形块321之间间隔设置。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器70,基板10上开设有过孔,每一个驱动三角形块311和每一个感应三角形块321均至少有一条走线通过过孔与控制器70连接。当外部物体触碰led触控显示面板表面时,感测模组33的自电容发生变化,可根据三角块重心计算法计算出触摸点位于感测模组33的哪一个位置,实现触控定位功能。
46.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感测图案层30包括多条按行列方向交叉设置的走线,多条走线构成多个感测矩形块34,多个感测矩形块34在基板10上呈行列式阵列排列。基板10上还设有过孔,且每一个感测矩形块34均至少与一个过孔连接,以通过过孔与控制器70连接。当外部物体触碰led触控显示面板表面时,感测矩形块34的电容发生变化从而产生
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过孔传输至控制器70实现对触摸点的定位。
47.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多条驱动走线31和多条感应走线32还可以为其他排布方式的同层设置的结构,此处不作过多限定。
48.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9和图10,多条驱动走线31位于第一层,多条感应走线32位于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还设有第一绝缘层61,第一层与第二层构成一个互电容结构。此外,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走线50控制器70,多条驱动走线31、多条感应走线32均通过连接走线50与控制器70连接。当外部物体触碰led触控显示面板时,控制器70根据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耦合电容的变化量判断出触摸点的位置。通过使多条驱动走线31好多条感应走线32分别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且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用绝缘层61进行绝缘,以构成互电容结构,根据触碰led触控显示面板时耦合电容的变化即可判断出触摸点的位置。
49.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10,第一绝缘层61包括多个绝缘点610,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中,绝缘点610与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的交叉点重合。具体地,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的正投影交叉,且在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之间位于交叉点处设置绝缘点610,以构成互电容结构。当外部物体触碰led触控显示面板时,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在交叉点处的耦合电容发生变化,以使控制器70判断出触摸点的位置。
50.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和图3,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0上的第二绝缘层62,感测图案30设置于第二绝缘层62背向基板10的一侧或第二绝缘层62和基板10之间。如图1所示,基板10上覆盖有绝缘层62,以实现将相邻焊盘40进行绝缘以及形成基板10的保护层的作用。感测图案30设置于第二绝缘层62背向基板10的一侧,且当感测图案30为单层结构时,感测图案30设置于发光器件20的间隙。当感测图案30的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位于不同的两层时,其中至少有一层走线与led发光器件20同层设置。如图3所示,感测图案30设置于基板10上,第二绝缘层62设置于感测图案30背向基板10的表面,以对感测图案30进行绝缘和保护。类似地,当感测图案30为单层结构时,感测图案30设置于焊盘40的间隙。当感测图案30的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位于不同的两层时,其中至少有一层走线与焊盘40同层设置。通过在基板10上设置第二绝缘层62,以对基板10形成保护和绝缘。通过将第二绝缘层62设置于感测图案30背向基板10的一侧,可以实现对感测图案30的绝缘和保护作用。
51.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基板10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led发光器件20设置在第一表面11,控制器70设置在第二表面12,连接走线50连接感测图案30和控制器70。当外部物体触碰led触控显示面板时,感测图案30产生触摸信号并通过连接走线50传输至控制器70。控制器70根据触摸信号的变化控制led发光器件20的点亮和熄灭。通过连接走线50将感测图案30和控制器70连接,并将led发光器件20和控制器70分别设置在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有利于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封装,且减小led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满足小型化需求。
52.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连接走线50包括第一连接走线51和第二连接走线52,第一连接走线51连接驱动走线31和控制器70,第二连接走线52连接感应走线32和控制器70。当感测图案30为双层结构时,驱动走线31位于第一层,感应走线31位于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层叠顺序不限,且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设有绝缘层61。当外部物体触碰led触控
显示面板时,感应走线32通过第二走线52向控制器70传输感应信号,驱动走线31通过第一走线51向控制器70传输驱动信号,以驱动控制器70根据感应信号判断出触摸点的坐标值。通过设置第一走线51连通驱动走线31和控制器70,以实现驱动走线31与控制器70之间驱动信号的传输,第二走线52连通感应走线32和控制器70,以实现感应走线32与控制器70之间感应信号的传输,采用两条走线分别传输信号的结构,使得两种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且驱动信号和感应信号可以同时传输,可以快速地对触摸点进行定位,提高了led触控显示面板触摸感应的效率。
53.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11,基板10设有通孔80,连接走线50穿设于通孔80并由第一表面11向第二表面12延伸。具体地,当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设置于通一层时,基板10通过刻蚀形成过孔80,过孔80贯穿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连接走线50设置于过孔80中,以将感测图案30与控制器70连通,实现信号传输。如图9所示,当驱动走线31和感应走线32位于不同层时,基板10上设有第一过孔81和第二过孔32,第一过孔81贯穿感应走线32所在层、基板10以及第一绝缘层61,从而连通驱动走线31和控制器70,第一走线51设置于第一过孔81。第二过孔82贯穿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第二走线52设置于第二过孔82中,以连通感应走线32和控制器70。通过在基板10上刻蚀过孔80,为连接走线50提供安装空间,避免连接走线安装在基板10表面导致厚度增加,有利于实现led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54.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基板还包括侧面13,侧面13连接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连接走线50沿第一表面11经侧面13向第二表面延伸12。具体地,连接走线50一端与感测图案30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70连接,且连接走线50固定于侧面13上。通过将连接走线50安装于侧面13,以实现驱动信号和感应信号的传输,无需在基板10上刻蚀过孔,简化了制造工艺,且封装方式简单。
55.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线路层90,多条连接走线50均连接至触控线路层90,触控线路层90设置于第二表面12。具体地,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led线路层91,本实施例中,led线路层91设置于触控线路层90背向第二表面1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led线路层91也可设置于触控线路层90与基板10之间。其中,触控线路层90通过连接走线50与感测图案30连接。触控线路层90上设有触摸感应电路,且触控线路层90还与控制器70电连接,以实现控制器70与感应图案层30之间的信号传输和对触摸点的定位。led控制线路层91与控制器70电连接,当控制器70接收到触控线路层90传输的感测图案30的触摸信号时,控制器70根据触摸信号的变化通过led控制线路层91实现对led发光器件20的控制。此外,控制器70还可用于传输其他电路信号,例如led触控显示面板还可包括软件设置模块,led控制线路层91连通软件设置模块和控制器70,以使控制器70根据软件设置模块的输入信号控制led发光器件20的点亮与熄灭、亮度值等。可以理解的是,led控制线路层91还可用于传输其他控制信号,此处不作过多限定。通过设置触控线路层90和led控制线路层91,触控线路层90用于传输触控信号,led控制线路层91用于传输其他电路信号,避免了不同线路之间的干涉问题,且具有更大的走线空间,便于对走线进行设计和布局。
56.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触控线路层90还用于传输电路信号。具体地,触控线路层90设置于基板10的第二表面12,触控线路层90上设有触摸感应电路,触摸感应电路与
控制器70电连接,且还通过连接走线50与感测图案30连接,以使控制器70根据感测图案30上的触摸信号的变化控制led发光器件20。此外,触控线路层90上还设有led控制电路,led控制电路用于传输电路信号,该电路信号为触摸信号以外的控制信号,如通过按键产生的电路信号或软件控制程序产生的电路信号等。通过将触摸感应电路和led控制电路均设置于触控线路层90上,有利于简化led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减少控制线路的层数,从而减薄led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满足轻薄化、小型化的要求。
5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显示屏,该led显示屏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led触控显示面板,该led显示屏可用于会议系统展示、商铺广告展示等。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触控显示面板,使得led显示屏的边框更窄,厚度更小,提升视觉感受。
5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led显示屏,具体可包括会议系统电子屏幕、商铺广告屏等。通过在电子设备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显示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薄化,减小电子设备的占用空间,提升用户体验。
5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