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智能控温冷凝桶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智能控温冷凝桶。


背景技术:

2.在白酒生产过程中,酒糟在蒸煮过程中所产生的酒蒸气需要通过冷凝后,酒蒸气被冷凝为液态酒。对于现有的冷凝设备而言,其冷凝腔的大小的固定的,冷凝液的循环量也是固定的。这样当通入的高温气体较少时,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冷凝作用,但是对应的,用于循环冷凝液的成本也是更高的,投入与产出很难得到平衡。因此,如何提高冷凝装置的冷凝效率,让冷凝液的循环成本与蒸汽的通入量成正比,同时提高热交换效率,是降低冷凝过程的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受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智能控温冷凝桶,以解决现有的冷凝装置在冷凝的过程中,对冷凝效果不能进行调节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5.一种高效智能控温冷凝桶,包括冷却罐,所述冷却罐内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连通有伸出所述冷却罐的进气管以及伸出所述冷却罐的排液管,所述冷却罐内设置有环绕所述冷凝器的水循环表冷器;
6.所述水循环表冷器包括环绕所述热交换装置设置的水箱,每个水箱上均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每个所述进液管均与第一汇总管连通,所述第一汇总管的进液端连通伸出所述冷却罐的进水管,每个所述出液管均与第二汇总管连通,所述第二汇总管的出液端连通伸出所述冷却罐的排水管,每个所述进液管和/或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独立控制的电磁阀。
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汇总管以及所述第二汇总管均是环形管,所述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汇总管和/或所述第二汇总管的内环。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汇总管与所述第二汇总管同轴设置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汇总管与所述第二汇总管的管壁通过衔接板连接,所述衔接板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挂扣,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冷却罐内壁的挂钩连接。
9.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罐内设置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水平设置,且所述连接杆竖直穿过所述加固环的本体。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圆盘形的顶箱和底箱,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顶箱连通,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底箱连通,所述顶箱与所述底箱通过竖直的蒸汽管道连通,且所述蒸汽管道内同轴设置有过水管,所述过水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顶箱与所述底箱内,且贯穿所述顶箱的顶面以及所述底箱的底面,所述蒸汽管道内壁与所述过水管外壁之间设置为用于蒸汽通过的冷凝通道。
11.更进一步的,所述顶箱与所述底箱之间连通有若干所述过水管和所述蒸汽管道,
所述蒸汽管道靠近所述进气管轴线的一侧距离所述进气管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
12.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顶箱同轴设置,所述过水管以及所述蒸汽管道环绕所述进气管的轴线设置。
13.更进一步的,所述底箱的底面安装有支架,用于将所述热交换装置支撑放置在所述冷却罐内。
14.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罐的外壁上下两侧分别连通有溢流管和供水管。
15.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穿过相邻两所述水箱之间伸出所述冷却罐。
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高温酒蒸气通过进气管鼓入热交换装置中,并且在冷却罐中灌满冷却水,利用冷却罐中的冷却水对热交换装置内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凝,然后通过连通进水管和排水管,从进水管中鼓入热交换液,热交换液通过进水管进入第一汇总管中,然后通过与第一汇总管连通的进液管进入水箱中,再从水箱顶面连通的出液管排出水箱进入第二汇总管,最后通过第二汇总管上连通的排水管排出,这样热交换液在循环的过程中,能够与冷却罐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然冷却水与高温蒸汽发生热交换后,再通过冷却水与水箱、第一汇总管以及第二汇总管的接触,与热交换液发生热交换。这样只需要通过控制进液管以及出液管上独立的电磁阀的开启或闭合,来控制热交换液的流通量,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能够有液体流通的水箱的数量,从而利用不同的热交换液流通量来对冷却罐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这样,在水箱将热交换装置包围后,通过对电磁阀的控制,不同区域的水箱中能够流通热交换液,这样一方面能够对冷却罐内的冷却水的局部进行更强烈的热交换,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实现对冷却罐内冷却水温度的调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与水循环表冷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循环表冷器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的等轴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

冷却罐、2

热交换装置、21

顶箱、22

底箱、23

蒸汽管道、24

过水管、25

冷凝通道、3

进气管、4

排液管、5

水箱、6

进液管、7

出液管、8

第一汇总管、9

第二汇总管、10

进水管、11

排水管、12

衔接板、13

连接杆、14

挂扣、15

加固环、16

支架、17

溢流管、18

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具体的,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高效智能控温冷凝桶,包括冷却罐1,所述冷却罐1内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热交换装置2,所述热交换装置2连通有伸出所述冷却罐1的进气管3以及伸出所述冷却罐1的排液管4,所述冷却罐1内设置有环绕所述冷凝器的水循环表冷器;
35.所述水循环表冷器包括环绕所述热交换装置2设置的水箱5,每个水箱5上均连通有进液管6和出液管7,每个所述进液管6均与第一汇总管8连通,所述第一汇总管8的进液端连通伸出所述冷却罐1的进水管10,每个所述出液管7均与第二汇总管9连通,所述第二汇总管9的出液端连通伸出所述冷却罐1的排水管11,每个所述进液管6和/或所述出液管7上安装有独立控制的电磁阀。
36.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高温酒蒸气通过进气管3鼓入热交换装置2中,并且在冷却罐1中灌满冷却水,利用冷却罐1中的冷却水对热交换装置2内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凝,然后通过连通进水管10和排水管11,从进水管10中鼓入热交换液,热交换液通过进水管10进入第一汇总管8中,然后通过与第一汇总管8连通的进液管6进入水箱5中,再从水箱5顶面连通的出液管7排出水箱5进入第二汇总管9,最后通过第二汇总管9上连通的排水管11排出,这样热交换液在循环的过程中,能够与冷却罐1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然冷却水与高温蒸汽发生热交换后,再通过冷却水与水箱5、第一汇总管8以及第二汇总管9的接触,与热交换液
发生热交换。这样只需要通过控制进液管6以及出液管7上独立的电磁阀的开启或闭合,来控制热交换液的流通量,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能够有液体流通的水箱5的数量,从而利用不同的热交换液流通量来对冷却罐1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这样,在水箱5将热交换装置2包围后,通过对电磁阀的控制,不同区域的水箱5中能够流通热交换液,这样一方面能够对冷却罐1内的冷却水的局部进行更强烈的热交换,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实现对冷却罐1内冷却水温度的调控。
37.具体的说,前述的第一汇总管8和第二汇总管9均是环形管,并且前述的第一汇总管8与第二汇总管9将前述的热交换装置2环绕,这样让连通在第一汇总管8以及第二汇总管9下方的水箱5将前述的热交换装置2环绕。
38.再者,所述第一汇总管8与所述第二汇总管9同轴设置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汇总管8与所述第二汇总管9的管壁通过衔接板12连接,所述衔接板12上安装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安装有挂扣14,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冷却罐1内壁的挂钩连接。
39.这样利用衔接板12来对第一汇总管8和第二环总管进行固定定位,避免第一汇总管8与第二汇总管9发生相对移动,利用衔接板12来讲第一汇总管8与第二汇总管9之间固定,进而保证水箱5能够放置得更加稳定。同时,利用连接杆13上的挂扣14,使其与冷却罐1内壁的挂钩连接,利用挂钩与挂扣14的结合将整个水循环表冷器挂在冷却罐1内。
40.同时,所述冷却罐1内设置有加固环15,所述加固环15水平设置,且所述连接杆13竖直穿过所述加固环15的本体。
41.加固环15的目的在于让相邻的连接杆13能够固定,从而避免连接杆13与连接杆13支架那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改变整个水循环表冷器的重心,影响水循环表冷器在冷却罐1中的稳定性。
42.更进一步的,请再结合图6至图9所示的,所述热交换装置2包括圆盘形的顶箱21和底箱22,所述进气管3与所述顶箱21连通,所述排液管4与所述底箱22连通,所述顶箱21与所述底箱22通过竖直的蒸汽管道23连通,且所述蒸汽管道23内同轴设置有过水管24,所述过水管24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顶箱21与所述底箱22内,且贯穿所述顶箱21的顶面以及所述底箱22的底面,所述蒸汽管道23内壁与所述过水管24外壁之间设置为用于蒸汽通过的冷凝通道25。
43.这样在高温蒸汽通过冷凝通道25向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汇总,蒸汽管道23的外壁能够与冷却罐1中的冷却水接触,同样的在过水管24内也能够通过冷却水,这样形成的环管形冷凝通道25的内环壁和外环壁均能够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让高温热蒸汽的冷凝效果更好,高温蒸汽冷凝为液态后,能够从排液管4中排出,即便是不凝气体同样能够从排液管4中排出。
44.再者,所述顶箱21与所述底箱22之间连通有若干所述过水管24和所述蒸汽管道23,所述蒸汽管道23靠近所述进气管3轴线的一侧距离所述进气管3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气管3的内径。
45.所述进气管3与所述顶箱21同轴设置,所述过水管24以及所述蒸汽管道23环绕所述进气管3的轴线设置。
46.所述底箱22的底面安装有支架16,用于将所述热交换装置2支撑放置在所述冷却罐1内。
47.当然了,所述冷却罐1的外壁上下两侧分别连通有溢流管17和供水管18,利用供水管18用于向冷却罐1内灌输冷却水,利用溢流管17避免冷却罐1中的冷却水过多,而造成冷却水从冷却罐1的顶端漏出,并且,前述溢流管17的管径大于前述供水管18的管径。
48.同时,所述排液管4穿过相邻两所述水箱5之间伸出所述冷却罐1。
4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