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0: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土壤酸碱度(soil acidity)包括酸性强度和酸度数量两个方面,或称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酸性强度是指与土壤固相相处于平衡的土壤溶液中h浓度用ph表示。酸度数量是指酸的总量和缓冲性能,代表土壤所含的交换性氢、铝总量。一般用交换性酸量表示。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但是在使用土壤检测仪时,会出现操作人员手滑导致检测仪摔落对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以及探头表面残留的土壤不便于进行清除进而影响后续的土壤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操作人员手滑导致检测仪摔落对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以及探头表面残留的土壤不便于进行清除进而影响后续的土壤检测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通过若干个缓冲组件固定设置有检测仪本体,所述检测仪本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调节按钮,所述检测仪本体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检测仪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保护壳与安装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探头,所述探头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与清洁器内壁两侧固定连接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清洁器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杆,两个所述插接杆的顶部分别与安装座底端两侧开设的伸缩孔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孔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固定设置有卡合装置,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通过夹持件与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缓冲组件均由伸缩杆和缓冲弹簧组成,若干个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卡合装置均由侧板、伸缩弹簧和卡块组成,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插接杆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与两个卡块对应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洁器内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清洁刷。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伸缩杆和缓冲弹簧的共同作用来提高检测仪本体的防摔性能,避免检测仪本体摔落对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缩短检测仪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清洁刷的设置来对探头表面残留的土壤进行清除,避免影响后续的土壤检测,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合来将清洁器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储存的过程中清洁器遗失以及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a的放大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b的放大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截面图。
14.图中:1、保护壳;2、检测仪本体;3、调节按钮;4、显示屏;5、导线;6、夹持件;7、安装座;8、插接杆;9、清洁器;10、探头;11、伸缩杆;12、缓冲弹簧;13、侧板;14、伸缩弹簧;15、卡块;16、卡槽;17、清洁刷。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的内侧通过若干个缓冲组件固定设置有检测仪本体2,检测仪本体2一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调节按钮3,检测仪本体2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检测仪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线5,导线5的一端穿过保护壳1与安装座7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座7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探头10,探头10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分别与清洁器9内壁两侧固定连接的滑块滑动连接,清洁器9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杆8,两个插接杆8的顶部分别与安装座7底端两侧开设的伸缩孔穿插连接,两个伸缩孔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均固定设置有卡合装置,安装座7的一侧通过夹持件6与保护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
17.优选的,若干个缓冲组件均由伸缩杆11和缓冲弹簧12组成,若干个伸缩杆11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12,通过伸缩杆11和缓冲弹簧12的共同作用来提高检测仪本体2的防摔性能,避免检测仪本体2摔落对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缩短检测仪本体2的使用寿命。
18.优选的,两个卡合装置均由侧板13、伸缩弹簧14和卡块15组成,侧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4,伸缩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5,通过卡块15与卡槽16的卡合来将清洁器9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储存的过程中清洁器9遗失以及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造成影响。
19.优选的,两个插接杆8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6,两个卡槽16分别与两个卡块15对应设置,通过卡块15与卡槽16的卡合来将清洁器9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储存的过程中清洁器9遗失以及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造成影响。
20.优选的,清洁器9内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清洁刷17,通过清洁刷17的设置来对探头10表面残留的土壤进行清除,避免影响后续的土壤检测。
21.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检测仪本体2摔落时,通过伸缩杆11和缓冲弹簧12的共同作用来提高检测仪本体2的防摔性能,避免检测仪本体2摔落对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缩短检测仪本体2的使用寿命,在探测结束后,通过使用较大的力来向下拉动插接杆8,使卡块15与卡槽16分离,再将清洁器9沿着滑槽来上下移动,通过清洁刷17的设置来对探头10表面残留的土壤进行清除,避免影响后续的土壤检测,清洁结束后,将插接杆8插入伸缩孔孔中,通过卡块15与卡槽16的卡合来将清洁器9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储存的过程中清洁器9遗失以及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造成影响。
2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内侧通过若干个缓冲组件固定设置有检测仪本体(2),所述检测仪本体(2)一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调节按钮(3),所述检测仪本体(2)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所述检测仪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线(5),所述导线(5)的一端穿过保护壳(1)与安装座(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7)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探头(10),所述探头(10)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与清洁器(9)内壁两侧固定连接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清洁器(9)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杆(8),两个所述插接杆(8)的顶部分别与安装座(7)底端两侧开设的伸缩孔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孔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固定设置有卡合装置,所述安装座(7)的一侧通过夹持件(6)与保护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缓冲组件均由伸缩杆(11)和缓冲弹簧(12)组成,若干个所述伸缩杆(11)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合装置均由侧板(13)、伸缩弹簧(14)和卡块(15)组成,所述侧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4),所述伸缩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接杆(8)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6),两个所述卡槽(16)分别与两个卡块(15)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器(9)内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清洁刷(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包括保护壳,保护壳的内侧通过若干个缓冲组件固定设置有检测仪本体,检测仪本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调节按钮,检测仪本体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土壤酸碱度检测设备,通过伸缩杆和缓冲弹簧的共同作用来提高检测仪本体的防摔性能,避免检测仪本体摔落对其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缩短检测仪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清洁刷的设置来对探头表面残留的土壤进行清除,避免影响后续的土壤检测,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合来将清洁器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储存的过程中清洁器遗失以及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造成影响。遗失以及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造成影响。遗失以及在探测过程中对探测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彭映先 黄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中科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5
技术公布日:2021/1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