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抱托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0: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母婴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抱托。


背景技术:

2.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头部、颈部和脊椎等骨骼非常柔软脆弱,尤其是出生不足四个月的新生婴儿,而现在的新生婴儿父母普遍缺少育儿经验,往往不清楚怀抱婴儿的正确姿势,即便是有育儿经验的长辈也会因一时的不慎,伤害或隐性伤害婴儿,如怀抱婴儿时没有正确的支撑婴儿头部、颈部和脊椎等,给婴儿的健康生长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3.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用于支撑及放置婴儿的抱托,现有的抱托通常需要父母长时间手持抱托保持婴儿,手臂会出现疲乏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托,其能够有效分散抱托对手臂施加的重量,减少人力的消耗。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抱托,包括抱托本体和与所述抱托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带。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固定带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带分别通过卡扣对称连接于所述抱托本体相对的两侧。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卡扣为旁开扣,所述固定带的两端端部均连接有所述旁开扣,所述抱托本体通过调节带与所述旁开扣进行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抱托本体内沿放置婴儿头部及臀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抱托本体沿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壁面开设有若干通孔。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与所述抱托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固定婴儿裆部的固定件。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固定件呈t字形,所述固定件的壁面为绒面,沿所述固定件的三处端头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绒面相配合的钩面,所述固定件的三处钩面穿绕所述抱托本体沿第二容纳槽的周侧并与所述绒面进行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抱托本体沿婴儿双臂两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暖布料层。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保暖布料层通过拉链与所述抱托本体边沿进行连接,两侧所述保暖布料层的壁面设置有相配卡接的子母扣。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抱托本体采用慢性回弹材料制成。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抱托,包括抱托本体和与抱托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带。抱托本体用于盛放婴儿的身体,新生宝宝身体比较软,抱托本体可支撑固定婴儿,让婴儿宝不易受抱姿不准确的问题而损伤身体,且在抱托本体上装配用户绑定在用户身上的固定带使婴儿的重量能够分散在用户的肩膀或背部,使用户能够有效减小体力的消耗,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通过增设固定带实现降低用户体力消耗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实用性,且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
18.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两种使用方式,长时间抱持时:用户首先将婴儿固定于抱托本体内,将婴儿固定好后将固定带安装在抱托本体上,两端固定带存在三种装配方式,第一种可将两端固定带进行交叉并将其端部与抱托本体进行装配连接,在固定带完成同一端装配后,将固定带从用户的背部交叉配置并环绕至用户胸前部位,此时将固定带的另一端端部进行装配固定,使用户实现免手持抱托本体,减少人力的消耗;第二种可将两端固定带沿抱托本体延伸方向平行排布装配,此时用户可将双臂穿过两侧的固定带,并将固定带搭至在肩膀上且双手抱持抱托本体的两端位置进行放置;第三种可将两段固定带沿抱托本体长边的两侧进行对称卡接,此时用户可将双臂穿过两侧的固定带,并将固定带搭至在肩膀上使婴儿面朝用户的胸前位置;短时间抱持时:用户可将固定带从抱托本体上拆卸下来,仅使用双手进行保持抱托本体。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抱托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抱托后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抱托正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24.图标:1

抱托本体;101

第一容纳槽;102

第二容纳槽;1021

通孔; 103

绑定带;2

固定带;201

卡扣;202

调节带;3

固定件;301

绒面; 302

钩面;4

布料层;401

子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
33.请参照图1至图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抱托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抱托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抱托正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3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抱托,包括抱托本体1和与抱托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带2。抱托本体1用于盛放婴儿的身体,新生宝宝身体比较软,抱托本体1可支撑固定婴儿,让婴儿宝不易受抱姿不准确的问题而损伤身体,且在抱托本体1上装配用户绑定在用户身上的固定带2使婴儿的重量能够分散在用户的肩膀或背部,使用户能够有效减小体力的消耗,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通过增设固定带2实现降低用户体力消耗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实用性,且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
3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2即为肩带,其采用中空的布条制成且内部填充有海绵,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天鹅绒,增设海绵能够有效减少固定带2对用户肩部的磨损,延长使用时间。
36.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两种使用方式,长时间抱持时:用户首先将婴儿固定于抱托本体1内,将婴儿固定好后将固定带2安装在抱托本体1上,两端固定带2存在三种装配方式,第一种可将两端固定带2进行交叉并将其端部与抱托本体1进行装配连接,在固定带2完成同一端装配后,将固定带2从用户的背部交叉配置并环绕至用户胸前部位,此时将固定带2的另一端端部进行装配固定,使用户实现免手持抱托本体1,减少人力的消耗;第二种可将两端固定带2沿抱托本体1延伸方向平行排布装配,此时用户可将双臂穿过两侧的固定带2,并将固定带2搭至在肩膀上且双手抱持抱托本体1的两端位置进行放置;第三种可将两段固定带2沿抱托本体1长边的两侧进行对称卡接,此时用户可将双臂穿过两侧的固定带2,并将固定带 2搭至在肩膀上使婴儿面朝用户的胸前位置;短时间抱持时:用户可将固定带2从抱托本体1上拆卸下来,仅使用双手进行保持抱托本体1。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带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固定带2分别通过卡扣201对称连接于抱托本体1相对的两侧。固定带2通过卡扣201与抱托本体1实现可拆卸连接,其安装拆卸便捷快速,用户单手即可完成装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便捷性,同时采用两个固定带2能够配合用户的两侧肩部进行卡置,大大减缓了用户手持抱托本体1的受压力。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卡扣201为旁开扣,固定带2的两端端部均连接有旁开扣,抱托本体1通过调节带202与旁开扣进行连接。固定待通过旁开扣与抱托本体1上的调节带202进行连接,调节带202与旁开扣进行连接能够实现整体固定带2的长度调节,使固定带2能够适配不同用户的身高及肩宽,使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抱托本体1内沿放置婴儿头部及臀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01和第二容纳槽102。在抱托本体1内开设与婴儿头部相适配的第一容纳槽101和第二容纳槽102 便于婴儿的稳定放置,婴儿的头部放置于第一容纳槽101内,婴儿的臀部放置于第二容纳槽102内不仅可防止婴儿滑出,且使婴儿产生人体围拢怀抱的感觉,提高婴儿安全感知度,同时又有防风挡光等作用,提高婴儿的保护度。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抱托本体1沿第二容纳槽102的壁面开设有若干通孔1021。在第二容纳槽102部开设若干通孔1021能够有效提高抱垫的透气性,使婴儿身体始终保持透气干爽,提高婴儿的舒适性。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还包括与抱托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固定婴儿裆部的固定件3。设置固定件3能够将位于抱托本体1的婴儿的裆部进行卡置,使其牢固的放置于抱托本体1内,避免婴儿身体摆动脱落出抱托本体1内进而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件3呈t字形,固定件3的壁面为绒面301,沿固定件3的三处端头部均设置有与绒面301相配合的钩面302,固定件3的三处钩面302穿绕抱托本体1沿第二容纳槽 102的周侧并与绒面301进行连接。在第二容纳槽102相对的两侧和底部均设置有绑定带103,固定件3相对的两端钩面302穿过两侧的绑定带103并与其绒面301进行粘合固定,同时底部的钩面302绕设过底部的绑定带103 并与绒面301进行固定,此时固定件3与抱托本体1之间形成三角内裤的样式,婴儿腿部穿过两侧洞,用户可通过收紧钩面302与绒面301配合的位置实现婴儿的牢固绑定,采用设置固定件3能够大大提高婴儿在抱托本体1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避免婴儿从抱托本体1中脱落。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1至图3所示,抱托本体1沿婴儿双臂两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暖布料层4。抱托有两种使用状态,第一种为安装有保暖布料层4,用户在将婴儿放置在抱托本体1内后可将两侧布料层4向婴儿一侧翻折并固定,使婴儿在抱托本体1内实现保温,夏天使用时,把两侧布料拆卸下来即可。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1至图3所示,保暖布料层4通过拉链与抱托本体1边沿进行连接,两侧保暖布料层4的壁面设置有相配卡接的子母扣401。布料层4通过拉链直接连接在抱托本体1上,连接使用更加方便且制造工艺简单,将翻折覆盖在婴儿身体上的两侧布料层4通过子母扣401进行扣接实现布料层4的有效固定。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抱托本体1采用慢性回弹材料制
成。采用慢性回弹材料制成的抱托本体1既具有柔软性,使婴儿在抱托本体1内感受更加舒适柔和。
46.本实施例中的慢性回弹材料为xpe(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泡沫材料,材质属性柔软,适于婴儿卧躺。
47.上述实施例中的慢性回弹材料记忆海绵,且为增强型改良聚醚型聚氨酯记忆绵。传统的聚醚型聚氨酯记忆绵会随温度的冷暖而变硬或变软,从而影响使用的舒适度和效果,而增强型改良聚醚型聚氨酯记忆绵采用模塑成型,工艺简单,重量轻,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来承载婴儿身体重量,且其为非温感减压材料,不受温度影响,材料质感(软硬度)四季稳定,增强了使用的舒适度和效果,且它能根据人体曲线起伏变化均匀承托,完全贴合人体生理曲线,从而把人体压力均匀分散到成千上万个支点,令使用者享受贴身呵护,能有效舒缓压力、消除疲劳,提升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
4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抱托,包括抱托本体1和与抱托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带2。抱托本体1用于盛放婴儿的身体,新生宝宝身体比较软,抱托本体1可支撑固定婴儿,让婴儿宝不易受抱姿不准确的问题而损伤身体,且在抱托本体1上装配用户绑定在用户身上的固定带2 使婴儿的重量能够分散在用户的肩膀或背部,使用户能够有效减小体力的消耗,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通过增设固定带2实现降低用户体力消耗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实用性,且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
49.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两种使用方式,长时间抱持时:用户首先将婴儿固定于抱托本体1内,将婴儿固定好后将固定带2安装在抱托本体1上,两端固定带2存在三种装配方式,第一种可将两端固定带2进行交叉并将其端部与抱托本体1进行装配连接,在固定带2完成同一端装配后,将固定带2从用户的背部交叉配置并环绕至用户胸前部位,此时将固定带2的另一端端部进行装配固定,使用户实现免手持抱托本体1,减少人力的消耗;第二种可将两端固定带2沿抱托本体1延伸方向平行排布装配,此时用户可将双臂穿过两侧的固定带2,并将固定带2搭至在肩膀上且双手抱持抱托本体1的两端位置进行放置;第三种可将两段固定带2沿抱托本体1长边的两侧进行对称卡接,此时用户可将双臂穿过两侧的固定带2,并将固定带 2搭至在肩膀上使婴儿面朝用户的胸前位置;短时间抱持时:用户可将固定带2从抱托本体1上拆卸下来,仅使用双手进行保持抱托本体1。
5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