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19 23: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施工 合拢 桥梁 连续 公开


1.本公开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桥梁建设技术的进步,连续刚构桥由于其造价较低、工艺较为成熟的特点,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该桥梁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的施工方法较多,最容易出现各类问题,是连续刚构桥成桥前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
3.由于选择方法不当或未经施工复核验算,甚至不考虑桥梁耐久性影响或未考虑施工荷载对过渡墩墩身影响,造成墩身偏位或根部开裂,进而影响合拢长度,桥梁合拢后由于墩身偏位等问题,影响桥梁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
4.另外,较多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设计文件明确了合拢段施工时支撑系统的荷载重量,通常设计允许值较挂篮重量小的多,但常有单位不经复核计算,贸然采用挂篮进行合拢,容易造成0#块根部混凝土开裂。
5.有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法,通过托架受力体系和盖梁支撑模板系统,极大缩减了边跨现浇段施工临时支撑材料数量,并且无需对墩身进行各种影响其耐久性的预埋。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0、在过渡墩一侧对应边跨现浇段位置施工托架受力体系;步骤s120、在所述托架受力体系的上表面安装卸载砂桶装置;步骤s130、在所述卸载砂桶装置的上表面安装第一支撑系统,在过渡墩的盖梁上表面安装第二支撑系统;步骤s140、利用所述第一支撑系统和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安装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步骤s150、基于所述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浇筑边跨现浇段混凝土。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10具体为:步骤s110a、连续刚构桥的过渡墩墩身施工中预埋第一爬锥系统,连续刚构桥的过渡墩盖梁施工中预埋第二爬锥系统;步骤s110b、根据所述第一爬锥系统对应加工第一锚板,根据所述第二爬锥系统对应加工第二锚板;步骤s110c、所述第一锚板和所述第二锚板固定于预制托架,所述预制托架在加工
车间精确加工并运输到过渡墩旁侧;步骤s110d、利用吊装设备吊装所述预制托架至所述第一爬锥系统和所述第二爬锥系统高度;步骤s110e、将所述第一锚板与所述第一爬锥系统、所述第二锚板与所述第二爬锥系统同时紧固连接,以此形成托架受力体系;所述卸载砂桶装置安装于所述预制托架的上表面。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30的在所述卸载砂桶装置的上表面安装第一支撑系统,包括:步骤s130a、在所述卸载砂桶装置的上表面安装若干根呈阵列分布的支撑杆,支撑杆顶端超出过渡墩的盖梁上表面;步骤s130b、在过渡墩的盖梁上表面且靠近支撑杆安装多组调节架,调节架与支撑杆等高;步骤s130c、利用支撑杆和调节架安装支撑梁,支撑梁的横梁和纵梁呈两层叠放;所述步骤s130的在过渡墩的盖梁上表面安装第二支撑系统,包括:步骤s130d、在过渡墩的盖梁上表面且靠近调节架安装多组支座;步骤s130e、在多组支座上表面安装多组垫石,垫石上表面与支撑梁上表面平齐;所述步骤s140的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安装于垫石和支撑梁上表面。
10.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10、待连续刚构桥的边跨现浇段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保留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的托架受力体系、卸载砂桶装置、第一支撑系统和第二支撑系统;步骤s420、所述第一支撑系统向连续刚构桥的悬浇段底端延伸出第三支撑系统,第三支撑系统位于所述托架受力体系外侧;步骤s430、在所述第三支撑系统和悬浇段顶端之间安装多组合拢段悬吊系统;步骤s440、在第三支撑系统对应连续刚构桥的边跨合拢段位置安装合拢段模板系统;步骤s450、在悬浇段顶面和边跨现浇段顶面之间安装多组平行设置的合拢段劲性骨架,合拢段劲性骨架跨越边跨合拢段并且与合拢段模板系统接触;步骤s460、基于合拢段模板系统浇筑合拢段混凝土。
1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410和步骤s420之间还包括:在过渡墩另一侧设置平衡荷载,平衡荷载对称所述托架受力体系。
12.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20的悬浇段施工时,利用挂篮浇筑梁段至合拢段前一梁段,然后挂篮后退至0#块根部进行拆除。
13.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30的多组合拢段悬吊系统,每组所述合拢段悬吊系统均利用边跨现浇段的支撑梁进行支撑;所述合拢段悬吊系统的底端从合拢段的吊架主梁一侧插入支撑梁进行锚固,所述合拢段悬吊系统的顶端采用悬吊系统与悬浇段锚固,形成吊架主梁长度可伸缩的受力体系。
14.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40安装合拢段模板系统后,
还进行了合拢段锁定、绑扎钢筋、张拉预应力筋,最后才完成合拢段混凝土的浇筑。
15.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利用边跨现浇段卸载砂桶装置进行卸载,同时下放合拢段另一侧悬吊系统;拆除底模系统后利用桥面吊装设备拆除底膜系统、合拢段悬吊系统和边跨现浇段托架受力体系;完成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的施工。
16.在本公开中,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托架受力体系和盖梁支撑模板系统,极大缩减了边跨现浇段施工临时支撑材料数量,并且无需对墩身进行各种影响其耐久性的预埋。
17.2、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过渡墩另一侧对称托架受力体系设置平衡荷载,避免出现墩身偏载造成的各种施工质量。
18.3、本发明的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法是利用边跨现浇段的托架受力体系同时增加合拢段悬吊系统和合拢段劲性骨架,使其支撑合拢段模板系统并浇筑合拢段混凝土,避免出现由于合拢段外荷载过大造成0#块根部混凝土开裂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流程图;图2为图1中步骤s110的流程图;图3为图1中步骤s130的流程图;图4为图1的边跨现浇段施工立面布置图;图5为图4中a部分放大图;图6为图4中b部分放大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法流程图;图8为图7的边跨合拢段施工立面布置图;图9为图8的a

a剖视图;附图标记:1

墩身;2

盖梁;3

托架受力体系;31

第一爬锥系统;32

第二爬锥系统;33

第一锚板;34

第二锚板;35

预制托架;4

卸载砂桶装置;5

第一支撑系统;51

支撑杆;52

调节架;53

支撑梁;6

第二支撑系统;61

支座;62

垫石;7

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8

第三支撑系统;9

合拢段悬吊系统;10

合拢段模板系统;11

合拢段劲性骨架;100

边跨现浇段混凝土;200

悬浇段混凝土;300

合拢段混凝土;400

承台及基础;500

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22.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请参阅图1、图4、图5和图6,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0、在过渡墩一侧对应边跨现浇段位置施工托架受力体系3;步骤s120、在托架受力体系3的上表面安装卸载砂桶装置4;步骤s130、在卸载砂桶装置4的上表面安装第一支撑系统5,在过渡墩的盖梁2上表面安装第二支撑系统6;步骤s140、利用第一支撑系统5和第二支撑系统6安装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7;步骤s150、基于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7浇筑边跨现浇段混凝土100。
24.本公开实施例利用托架受力体系3承载支撑系统和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7的重量,既无需高空焊接和大量安装作业,也无需在过渡墩的墩身1预埋影响墩身1外观和耐久性构造,构造简便。故本公开实施例大大减少了边跨现浇段施工大临材料数量并无需对墩身1进行各种影响耐久性的预埋。
25.本公开实施例的托架受力体系3承加工简便,受力明确,安装和拆除均较为容易,不破坏墩身1或盖梁2形态,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安全。
26.请参阅图4,本公开实施例的过渡墩包括盖梁2和墩身1。过渡墩的墩身1上方设有过渡墩的盖梁2,过渡墩的墩身1及过渡墩的盖梁2同一侧设置托架受力体系3。托架受力体系3包括预制托架35和爬锥系统,预制托架35的上方安装载砂桶装置,载砂桶装置上方安装第一支撑系统5,过渡墩的盖梁2安装第二支撑系统6,第一支撑系统5和第二支撑系统6安装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7。
27.请参阅图5,本公开实施例的托架受力体系3包括预制托架35、第一爬锥系统31、第二爬锥系统32、第一锚板33和第二锚板34,具体地,预制托架35包括托架横梁和托架斜撑;托架横梁水平设置,托架横梁一端通过第二锚板34及其爬锥螺栓连接在过渡墩的盖梁2的一侧,另一端底部连接有托架斜撑,托架斜撑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锚板33及其爬锥螺栓连接在过渡墩的墩身1的一侧。托架横梁与锚板连接处设有多个加劲肋,多个加劲肋绕着托架横梁的周围分布,托架斜撑与锚板连接处同样设有多个加劲肋。
28.请继续参阅图5,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爬锥系统31与第二爬锥系统32结构相同,为了描述简便,下述将第一爬锥系统31和第二爬锥系统32统称为爬锥系统。具体地,爬锥系统包括多个爬锥锥体、锥尾、爬锥定位钢板和螺纹钢筋;爬锥锥体为多个,锥尾及螺纹钢筋的数量与爬锥锥体的数量对应;爬锥锥体位于过渡墩的盖梁2或过渡墩的墩身1连接托架横梁的一端,螺纹钢筋的一端伸入爬锥锥体内部,另一端远离爬锥锥体的一端为锥尾,爬锥定位钢板垂直于多个螺纹钢筋,并设在靠近爬锥锥体的内侧。爬锥螺栓用于将锚板连接在爬锥锥体内部,且爬锥螺栓的数量与爬锥锥体的数量相同,爬锥锥体的两端均设有盲孔,螺纹钢筋连接在一端的盲孔内部,爬锥锥体另一端的盲孔用于连接爬锥螺栓。
29.本公开实施例采用在过渡墩的墩身1和过渡墩的盖梁2内部预埋爬锥系统,并在爬锥系统处连接预制托架35,预制托架35上方是现浇支撑和模板系统,现浇支撑和模板系统
上方是边跨现浇段,本公开实施例利用了爬锥系统良好的抗剪和抗拔性能,且按照拆除较为简便的特性,结合预制托架35易加工,受力较好的特点,二者的良好结合,完整解决了由于高墩作业可能产生的各类问题,爬锥锥体预埋在过渡墩的盖梁2或者过渡墩的墩身1中,不影响永久结构受力且外观修复简便,施工时安装和拆卸方便,不破坏墩身1或盖梁2形态,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安全。
30.基于上述的结构,请参阅图2、图4和图5,上述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的步骤s110具体为:步骤s110a、连续刚构桥的过渡墩墩身1施工中预埋第一爬锥系统31,连续刚构桥的过渡墩盖梁2施工中预埋第二爬锥系统32;步骤s110b、根据第一爬锥系统31对应加工第一锚板33,根据第二爬锥系统32对应加工第二锚板34;步骤s110c、第一锚板33和第二锚板34固定于预制托架35,预制托架35在加工车间精确加工并运输到过渡墩旁侧;步骤s110d、利用吊装设备吊装预制托架35至第一爬锥系统31和第二爬锥系统32高度;步骤s110e、将第一锚板33与第一爬锥系统31、第二锚板34与第二爬锥系统32同时紧固连接,以此形成托架受力体系3;卸载砂桶装置4安装于预制托架35的上表面。
31.本公开实施例的预制托架35、第一爬锥系统31和第二爬锥系统32均为预制件,安装简便且质量可靠,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确保了施工安全;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锚板33和第二锚板34根据墩身1或盖梁2浇筑后的实际位置进行开工,确保预制托架35与第一爬锥系统31或第二爬锥系统32的精准连接,不会出现墩身1偏载造成的各种施工质量问题。
32.本公开实施例在墩身1或盖梁2施工时,在设计位置预埋第一爬锥系统31和第二爬锥系统32,爬锥系统的爬锥数量根据计算确定。在钢结构加工厂精确加工预制托架35,预制托架35与爬锥系统连接的第一锚板33或第二锚板34根据墩身1或盖梁2浇筑后的实际位置进行开工,确保托架与爬锥的精准连接。
33.本公开实施例利用吊装设备吊装就位后安装锥体,组成完整的结构受力体系。此托架受力简单明确,不破坏原有墩身1或盖梁2形态且修复快速,安装拆除均较为容易。
34.请参阅图6,卸载砂桶装置4为多个,且位于预制托架35的托架横梁上方;第一支撑系统5包括支撑杆51、调节架52和支撑梁53,第二支撑系统6包括支座61和垫石62。第一支撑系统5的支撑杆51位于卸载砂桶装置4上方;第一支撑系统5的支撑梁53位于支撑杆51的上方,第一支撑系统5的支撑梁53上方为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7的底模系统;第一支撑系统5的支撑杆51位于第一支撑系统5的支撑梁53和卸载砂桶装置4之间,且第一支撑系统5的支撑杆51垂直于第一支撑系统5的支撑梁53和预制托架35的托架横梁。
35.请继续参阅图6,卸载砂桶装置4包括底板、侧板和上盖板;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上侧板的部分外壁与下侧板的内壁部分重叠且贴紧;下侧板未与上侧板重叠的部位与底板包围的内部设有干砂,上侧板与上盖板包围的内部为混凝土材料;下侧板的侧壁还固定有螺栓。
36.请继续参阅图6,第二支撑系统6包括支座61和垫石62,本公开实施例边跨现浇段混凝土100靠近过渡墩的盖梁2的一侧底部设有垫石62,垫石62上方设有支座61。
37.请参阅图3、图4和图6,上述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的步骤s130中:在卸载砂桶装置4的上表面安装第一支撑系统5,包括:步骤s130a、在卸载砂桶装置4的上表面安装若干根呈阵列分布的支撑杆51,支撑杆51顶端超出过渡墩的盖梁2上表面;步骤s130b、在过渡墩的盖梁2上表面且靠近支撑杆51安装多组调节架52,调节架52与支撑杆51等高;步骤s130c、利用支撑杆51和调节架52安装支撑梁53,支撑梁53的横梁和纵梁呈两层叠放。
38.请参阅图3、图4和图6,上述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的步骤s130中:在过渡墩的盖梁2上表面安装第二支撑系统6,包括:步骤s130d、在过渡墩的盖梁2上表面且靠近调节架52安装多组支座61;步骤s130e、在多组支座61上表面安装多组垫石62,垫石62上表面与支撑梁53上表面平齐;步骤s140的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7安装于垫石62和支撑梁53上表面。
39.本公开实施例利用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7的底模主梁进行支撑,将第三支撑系统8一侧插入进行锚固,另一侧采用悬吊系统进行锚固,形成主梁长度可伸缩的完整的受力体系,完全满足合拢段在标高调整和长度方向调整的要求。第三支撑系统8也成为合拢段吊架主梁,合拢段吊架主梁高度较现浇段主梁小。
40.本公开实施例在盖梁2/墩身1设计位置预埋第一爬锥系统31/第二爬锥系统32,如计算墩身1不满足施工荷载要求时,则需在现浇段混凝土另外一侧设置墩身1平衡锚固托架;本公开实施例在钢结构加工厂进行预制托架35加工,预制托架35运输至施工形成后,利用高强螺栓将预制托架35与第一/第二预埋爬锥进行连接;本公开实施例设置边跨现浇段支撑和底模系统,浇筑边跨现浇段混凝土100。
41.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法,请参阅图4,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10、待连续刚构桥的边跨现浇段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边跨现浇段模板系统7,保留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的托架受力体系3、卸载砂桶装置4、第一支撑系统5和第二支撑系统6;步骤s420、第一支撑系统5向连续刚构桥的悬浇段混凝土200底端延伸出第三支撑系统8,第三支撑系统8位于托架受力体系3外侧;步骤s430、在第三支撑系统8和悬浇段混凝土200顶端之间安装多组合拢段悬吊系统9;步骤s440、在第三支撑系统8对应连续刚构桥的边跨合拢段位置安装合拢段模板系统10;步骤s450、在悬浇段混凝土200顶面和边跨现浇段混凝土100顶面之间安装多组平行设置的合拢段劲性骨架11,合拢段劲性骨架11跨越边跨合拢段并且与合拢段模板系统10接触;步骤s460、基于合拢段模板系统10浇筑合拢段混凝土300。
42.本公开实施例利用挂篮浇筑悬浇段混凝土200至合拢段前一梁段,然后挂篮后退
至0#块根部进行拆除。本公开实施例利用边跨现浇段底模主梁进行支撑,将合拢段吊架主梁(高度较现浇段主梁小)一侧插入进行锚固,另一侧采用悬吊系统进行锚固,形成主梁长度可伸缩的完整的受力体系,完全满足合拢段在标高调整和长度方向调整的要求。本公开实施例选择合适温度进行合拢段锁定,绑扎钢筋,张拉部分预应力筋并适时完成合拢段混凝土300的浇筑。本公开实施例所有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利用边跨现浇段卸载砂桶进行卸载,同时下放合拢段另一侧悬吊系统,拆除底模系统后,利用桥面吊装设备(如卷扬机等)拆除底模系统,吊架和边跨现浇段托架,完成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的施工。
43.请继续参阅图4,上述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法中步骤s410和上述步骤s420之间还包括:在过渡墩另一侧设置平衡荷载,平衡荷载对称托架受力体系3。
44.本公开实施例还需要对桥梁墩身1进行荷载复核计算,验算墩身1抗弯和墩身1根本开裂等问题,如墩身1不满足托架受力体系3的荷载要求,则在墩身1另一侧设置平衡荷载,确保墩身1偏位和墩身1根本开裂满足规范要求。本公开实施例按照墩身1满足规范要求进行考虑,如不满足要求,则在墩身1另一侧设置对称托架受力体系3并加载。
45.请继续参阅图4,上述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法中步骤s420的悬浇段施工时,利用挂篮浇筑梁段至合拢段前一梁段,然后挂篮后退至0#块根部进行拆除。
46.本公开实施例利用挂篮浇筑悬浇段混凝土200至合拢段前一梁段,然后挂篮后退至0#块根部进行拆除。挂篮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t形钢构和悬臂梁分段施工的一项主要设备,挂篮能够沿轨道整体向前或向后。
47.请继续参阅图4,上述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法中步骤s430的多组合拢段悬吊系统9,每组合拢段悬吊系统9均利用边跨现浇段的支撑梁53进行支撑;合拢段悬吊系统9的底端从合拢段的吊架主梁一侧插入支撑梁53进行锚固,合拢段悬吊系统9的顶端采用悬吊系统与悬浇段锚固,形成吊架主梁长度可伸缩的受力体系。
48.申请号为202010228521.8、公开号为111395180a 的发明专利公开文献,公开了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悬吊式施工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首先通过对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分析,科学的设计了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悬吊式施工方法,然后,经过上述操作步骤,采用悬吊式施工方法,完成对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的安装,减少了常规支架法、托架法或者配重法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及措施,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有效地提高和保障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安全风险,综合解决现有施工技术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49.该专利文献未对过渡墩墩身1施加水平外力,各构造的受力点均在过渡墩盖梁2支座61处,且构造受力明确,不会造成过渡墩墩身1开裂等问题。本技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托架受力体系3,利用托架受力体系3同时增加合拢段悬吊系统9和合拢段劲性骨架11,使其支撑合拢段模板系统10并浇筑合拢段混凝土300,避免出现由于合拢段外荷载过大造成0#块根部混凝土开裂问题。
50.请继续参阅图4,上述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法中步骤s440安装合拢段模板系统10后,还进行了合拢段锁定、绑扎钢筋、张拉预应力筋,最后才完成合拢段混凝土300的浇筑。
51.本公开实施例充分利用悬吊系统进行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的施工,使其支撑合拢段模板系统10并浇筑合拢段混凝土300,避免出现由于合拢段外荷载过大造成0#块根部混凝土开裂问题。
52.请继续参阅图4,本公开实施例的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利用边跨现浇段卸载砂桶装置4进行卸载,同时下放合拢段另一侧悬吊系统;拆除底模系统后利用桥面吊装设备拆除底膜系统、合拢段悬吊系统9和边跨现浇段托架受力体系3;完成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的施工。
53.本公开实施例利用挂篮浇筑梁段至合拢段前一梁段,然后挂篮后退至0#块根部进行拆除。本公开实施例利用边跨现浇段底模主梁进行支撑,将合拢段吊架主梁(高度较现浇段主梁小)一侧插入进行锚固,另一侧采用悬吊系统进行锚固,形成主梁长度可伸缩的完整的受力体系,完全满足合拢段在标高调整和长度方向调整的要求。本公开实施例选择合适温度进行合拢段锁定,绑扎钢筋,张拉部分预应力筋并适时完成合拢段混凝土300的浇筑。
54.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法,包括:(1)在盖梁2/墩身1设计位置预埋爬锥系统,如计算墩身1不满足施工荷载要求时,则需在现浇段另外一侧设置墩身1平衡锚固托架;(2)在钢结构加工厂进行托架加工,托架运输至施工形成后,利用高强螺栓将托架与盖梁2/墩身1预埋爬锥进行连接;(3)设置边跨现浇段支撑和底模系统,浇筑边跨现浇段混凝土100;(4)利用挂篮浇筑梁段至合拢段前一梁段,然后挂篮后退至0#块根部进行拆除。(5)利用边跨现浇段底模主梁进行支撑,将合拢段吊架主梁(高度较现浇段主梁小)一侧插入进行锚固,另一侧采用悬吊系统进行锚固,形成主梁长度可伸缩的完整的受力体系,完全满足合拢段在标高调整和长度方向调整的要求。(6)选择合适温度进行合拢段锁定,绑扎钢筋,张拉部分预应力筋并适时完成合拢段混凝土300的浇筑。(7)所有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利用边跨现浇段卸载砂桶进行卸载,同时下放合拢段另一侧悬吊系统,拆除底模系统后,利用桥面吊装设备(如卷扬机等)拆除底模系统,吊架和边跨现浇段托架,完成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的施工。
55.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效果有:(1)大大减少了边跨现浇段施工大临材料数量并无需对墩身1进行各种影响耐久性的预埋;(2)各构件均为预制件,安装简便且质量可靠,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确保了施工安全;(3)不会出现墩身1偏载造成的各种施工质量问题;(4)不会出现由于合拢段外荷载过大造成0#块根部混凝土开裂问题;(5)施工简便快速。
5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公开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公开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5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公开。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公开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