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

2023-09-01 09:10: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步骤s1:使用pm2.5浓度监测设备与风速仪构成监测模块,在监测pm2.5浓度的同时获取实时风速;可以作为监测模块搭载于各种遥感平台;步骤s2: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风速对pm2.5浓度的影响,得到风速与pm2.5浓度的关系,构建风速修正函数;步骤s3:使用搭载pm2.5监测仪器和风速仪的移动平台进行采样,结合定位模块获取经纬度和高程数据,储存三维空间内各采样点的空气污染数据和实时风速数据;步骤s4:基于实时风速数据,通过风速修正函数对pm2.5监测结果进行改正,从而获取监测点精确的浓度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pm2.5浓度监测设备为尺寸小于标准范围:120mm x 100mm x 50mm,质量小于等于500g;其中采集pm2.5数据所用的传感器测量频率大于等于1hz。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风速仪的风速测量范围:0m/s~60m/s(抗风强度:70m/s),风速测量分辨率:0.1m/s,风速测量精度:
±
(0.3 0.03v)m/s(v指实际风速),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0.5m/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pm2.5浓度监测设备与风速仪的总质量区间为700~1200g,其搭载在无人机的遥感平台上,便于获取各采样点的空气污染数据和实时的风速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s21: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究风速对pm2.5浓度的影响关系;s22:通过监测选取实验区域,范围为5m*5m*5m即125m3的立方体区域,以1m为间距设置采样点,pm2.5浓度数值波动不超过10ug/m3,即为优质实验区域;s23:改变单一变量:在0m/s~50m/s范围内以1m/s为间隔,递增改变风速,保持其他环境因素一致,使用本模块对pm2.5浓度和风速进行监测记录;s24: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在同一风速下,记录三次pm2.5浓度和风速,取平均值作为实验数据;s24:根据单因素实验记录数据,使用ols线性回归模型,将风速y作为自变量,pm2.5浓度x作为因变量,由此计算得出风速修正函数:y=f(x)。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s31:使用无人机搭载本监测模块:包含pm2.5监测设备和风速仪,使用前进行试飞,确保飞行时监测模块可以正常运行;s32:设置pm2.5监测点,导入点数据至飞行器地面站,对监测点进行航迹规划;s33:选择使用最短航线,并根据采样地区的高度设置安全飞行速度;s34:实验准备时,测试无人机旋翼启动与关闭时空气质量检测仪读数差异,综合多次测试,剔除飞行测量时因为桨叶造成的气流扰动对实验数据的影响;s35:实验人员使用fpv眼镜在第一视角下实时观察无人机是否按照预设航线飞行,并
及时纠正飞行问题;s36:将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和风速仪的监测结果实时回传;s37:使用无人机定位模块提供的经纬度数据以及海拔数据,将采样点精确的污染浓度数据作为属性存储;s38:记录风速仪监测的实时风速,并匹配至相应pm2.5监测数据进行保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s41:通过风速修正函数对pm2.5监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pm2.5浓度值;s42:将无人机定位模块获取的信息,包含经纬度,海拔三个数据,作为标签赋予修正后的pm2.5浓度值,由此获得实测区域内三维空间高精度的空气污染浓度信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风速仪修正的三维空间PM2.5移动监测方法,首先,通过组合PM2.5浓度监测设备和风速仪构成监测模块;其次,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究风速对PM2.5浓度的影响,得到风速与PM2.5浓度的关系,构建风速修正函数;再次,使用移动平台搭载PM2.5监测仪器和风速监测仪器进行采样,结合移动平台的定位模块获取的经纬度和高程数据,储存各采样点精确的空气污染数据和实时的风速数据;最后,根据风速与PM2.5浓度的函数关系,对PM2.5监测结果进行修正,从而获取精确的PM2.5浓度数据。该方法解决了当前PM2.5移动监测受风速影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PM2.5移动监测的精度。并且本监测模块体积小,质量轻,适合多种移动平台搭载,解决了传统移动监测采样范围同质性高的问题。了传统移动监测采样范围同质性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冷宏骏 周侗 陶菲 余健晨 张苏晨 刘洁雯 徐佳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3/8/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