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湿式引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7-21 15:08: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巷道、隧道等掘进工作面、钻扬、爆破点等产尘地点的除尘,具体为一种湿式引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巷道、隧道等掘进工作面、钻扬、爆破点等产尘地点的除尘设备采用电驱动的除尘风机主要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多采用振弦板过滤除尘和滤筒过滤除尘。
3.湿式除尘是通过电机带动风机,将环境内的粉尘吸入风机,然后再向风机内喷水雾降尘,然后通过振弦板过滤或者离心分离的方式过滤。这种降尘方式对于呼吸性粉尘的处理不好,体积大,过于笨重,使用不便。
4.干式除尘设备采用滤筒过滤除尘,用风机吸入粉尘,粉尘通过风机内设置的滤芯进行过滤,由于这种干式的粉尘过滤形式,会导致阻力增大,进而导致风机体积增大,电机功率也随之增大。长期使用会存在滤筒容易堵塞的问题,更换滤筒造价昂贵运行成本高。
5.现有的除尘设备使用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如环境中含有爆炸性气体的时候,不宜采用电除尘风机。采用引射器做动力的除尘风机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引射器作为动力驱动的除尘设备,用以解决阻力大、除尘效果欠佳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的除尘设备对呼吸性粉尘处理及干尘处理欠佳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湿式引射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具有水雾功能的引射器结合导流段,将夹杂粉尘的水雾气流在离心段内旋转离心,实现泥水与空气的分离,从而起到采用阻力最小的方式将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具有分离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
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8.一种湿式引射除尘装置,包括:
9.湿式引射段,在引射器的入风侧设置具有水雾功能的端盖;
10.导流段,设置在所述湿式引射段的引射器后端,其内部具有扰动夹杂粉尘的水雾气流使其呈径向螺旋的导流结构;
11.离心段,为中空的筒体,用于夹杂粉尘的水雾气流在其腔体内部充分脱水分离;
12.除尘段,设置在所述离心段后端,为双层嵌套式中空的筒体,其前端与所述离心段相连的部分设有用于泥水分流的间隙,泥水由筒体的内侧下端的集尘部排出装置外,分离后的空气由所述除尘段尾端的出风口排出。
13.进一步地,所述具有水雾功能的端盖包括护网以及设置在护网上的水雾喷嘴,所述水雾喷嘴与进水管相连。
1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段为中空的筒体,其导流结构设置在筒体内,为叶片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的前端具有与进风方向接近平行的平流段。
1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的中端及后端与所述前端的平流段平滑过渡连接,且与
所述筒体的内壁呈角度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段包括外筒和分流筒,所述分流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固定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湿式引射段、所述导流段、所述离心段及所述除尘段同轴设置且依次连接固定。
19.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泥水分流的间隙在2mm~10mm之间。
20.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筒为锥筒,所述锥筒靠近离心段的一侧即前端口径面积大于靠近出风口一侧即尾端口径面积,所述锥筒的尾端口径小于等于出风口的口径,且所述锥筒的尾端距离所述出风口的距离在30mm~100mm之间。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压缩空气引入引射器内,沿孔隙进入引射器的内壁,高速射流产生负压,将环境中的夹杂粉尘的空气从除尘设备的入风口处吸入。带有一定压力的水经水雾嘴喷雾化成雾滴,经过高速气体二次雾化,将环境中的夹杂粉尘的空气与二次雾化的水雾充分融合,经过导流段的导流结构扰动后,产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夹杂粉尘的泥水贴在离心段的外壁上。泥水与空气在除尘段分离,泥水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集尘部,经由集水槽流出,脱水脱尘后的洁净空气从除尘段中间的出风口射流喷出,完成除尘过程。
22.本实用新型采用引射器引入高压空气,结合水雾喷射将水滴雾化成细小微粒,可以与粉尘充分结合,对于呼吸性粉尘有很好的融合性;通过导流结构将充分融合的含粉尘的水雾气体旋转分离,泥水经过间隙进入到除尘段的集尘部,以阻力最小的方式将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2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分离粉尘效率高,且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堵塞滤芯等缺陷,体积适中,重量轻,可以切实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4.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除尘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湿式引射除尘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网和水雾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叶片段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湿式引射除尘装置的剖视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引射器和叶片段的剖视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部的剖视图。
34.图中:1、进水管;2、水雾喷嘴;3、护网;4、引射器;5、压缩空气入口;6、导流段;7、导流叶片;8、外筒;9、固定柱;10、分流筒;11、集尘部;12、出风口;13、尘水排出口;14、引射器渐扩管;15、高压气室;16、离心段;17、分流筒入风口;18、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式引射除尘装置,具体包括:
37.湿式引射段(如图7所示),在引射器4(如图3所示)的入风侧设置具有水雾功能的端盖;所述具有水雾功能的端盖(如图2所示)包括护网3以及设置在护网3上的水雾喷嘴2,所述水雾喷嘴2与进水管1相连。如图3所示,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入口5进入到引射器4内,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引射器4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0051856.5的结构,高压气室15内的压缩空气沿孔隙进入引射器4的内壁,高速射流产生负压,将环境中的夹杂粉尘的空气从除尘装置的入风口处吸入,进入到引射器渐扩管14。带有一定压力的水经水雾嘴喷2雾化成雾滴,经过高速气体二次雾化,将环境中的夹杂粉尘的空气与二次雾化的水雾充分融合。
38.导流段6(如图4所示),设置在所述湿式引射段的引射器4后端,其内部具有扰动夹杂粉尘的水雾气流使其呈径向螺旋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段为中空的筒体,其导流结构设置在筒体内,为导流叶片7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类似于叶轮的结构形式,筒体中心有固定结构,叶片固定在固定结构和四周外壁上。
3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如图7所示)的前端具有与进风方向接近平行的平流段。所述导流结构的中端及后端与所述前端的平流段平滑过渡连接,且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呈角度设置。角度是逐渐扩大的,过渡同时减小阻力。
40.离心段16(如图8所示),为中空的筒体,用于夹杂粉尘的水雾气流在其腔体内部充分脱水分离;含尘水雾经过导流段的导流结构扰动后,产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夹杂粉尘的泥水贴在离心段的外壁上。
41.除尘段(如图5所示),设置在所述离心段后端,为双层嵌套式中空的筒体,包括外筒8和分流筒10,所述分流筒10与所述外筒8之间通过固定柱9固定。所述分流筒10为锥筒,所述锥筒靠近离心段的一侧即前端口径面积大于靠近出风口一侧即尾端口径面积,所述锥筒的尾端口径小于等于出风口的口径,且所述锥筒的尾端距离所述出风口的距离在30mm~100mm之间,这个距离用于调节集灰槽11内的积水,避免水流从出风口12中排出,确保泥水从尘水排出口13排出。
42.经离心脱尘后,洁净空气由分流筒入风口17进入到分流筒10内,泥水通过除尘段的前端与所述离心段相连的部分设有的用于泥水分流的间隙18流入集尘部11,所述用于泥水分流的间隙在2mm~10mm之间。泥水与空气在除尘段分离,泥水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集尘部11,集尘部11的设置还可以避免沉淀下来的粉尘和水的混合物被二次吸入,经由集水槽流出,脱水脱尘后的洁净空气从除尘段中间的出风口射流喷出,完成除尘过程。
43.所述湿式引射段、所述导流段、所述离心段及所述除尘段同轴设置且依次连接固定。装置的整体长度在1m~2m之间,各个部分可通过焊接或法兰连接的方式固定,整体结构轻便易于安装。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设备,在除尘过程中阻力大、体积
大及对呼吸性粉尘分离效率不好等技术缺陷,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体积适中,重量轻,二次雾化水雾颗粒小,对呼吸性粉尘处理效果更好等优点,可以切实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