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7-18 21:0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不锈钢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另外,在折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也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也常用作家具厨具等。
3.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公开号为:cn216781238u,包括台座,所述台座设置为l型,其其台面上横向安装缸体,所述缸体安装于台座的立面上,缸体的伸缩杆上套装滑套,滑套外套装支架,缸体的伸缩杆的端部通过端套连接座板一端面,其另一端面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筒套,筒套通过变径管一体连接磨筒,磨筒上设置开口槽,所述筒套内设置定轴,定轴内端套装轴套,其外端套装锁套,滑套一端与轴套一端间设置啮合齿,且锁套内设置弹簧;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思路新颖独特,通过开口槽及插槽用以固定砂纸带的两端,砂纸带包覆于磨筒外表面,然后再利用电机运行实现转动对不锈钢管内孔壁进行处理,还可通过缸体工作对不锈钢管进行不向深度的内孔壁进行磨削处理。
4.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该方案中,没有设置相关升降机构,无法根据不同固定的不锈钢管进行内孔磨削打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内部设置有打磨机构和夹持机构;
8.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动力部与打磨部,所述动力部位于打磨部侧面;
9.所述动力部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面与l型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杆右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侧面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外表面转动贯穿l型板顶面延伸至l型板内部,所述螺纹套内壁转动设置有往复螺纹杆;
10.所述打磨部包括第一打磨辊,所述第一打磨辊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打磨叶,所述第一打磨辊位于往复螺纹杆底面,所述第一打磨辊内壁与往复螺纹杆底面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面与l型板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输出杆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夹持板,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板可以更好的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型板内部顶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输
出杆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三液压杆,通过设置第三液压杆可以更好的对不锈钢管内部进行夹持
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液压杆输出杆端面固定贯穿第一支撑架侧面延伸至第一支撑架侧面,所述第三液压杆输出杆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夹持板,通过设置第二夹持板便于丢不锈钢管内孔进行磨削。
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型板侧面贯通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固定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表面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侧面固定贯穿往复螺纹杆外表面延伸至往复螺纹杆侧面,通过设置往复螺纹杆便于移动第一打磨辊。
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型板顶面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侧面贯通开设有吸尘管,所述螺纹套上端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侧面与第二锥齿轮侧面相互啮合,通过设置吸尘管便于对打磨后的不锈钢管进行除尘。
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尘管外表面从上至下贯穿l型板顶面、第一滑块顶面延伸至第一滑块底面,通过设置第一滑块便于移动吸尘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打磨机构,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套进行转动,通过螺纹套带动往复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往复螺纹杆带动第一打磨辊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打磨辊带动打磨叶进行转动,可以更好地对不锈钢管内孔进行磨削;
18.通过设置夹持机构,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带动第一夹持板进行移动,从而对不锈钢管外表面进行夹持,通过设置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一支撑架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支撑架侧面设置的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二夹持板进行移动,从而对不锈钢管内壁进行夹持,从而可以更精准的磨削。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正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左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右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俯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后视图。
24.图中:l型板1、打磨机构2、第一电机201、第一锥齿轮202、螺纹套203、往复螺纹杆204、第一打磨辊205、打磨叶206、夹持机构3、第一支撑板301、第一液压杆302、第一夹持板303、第一支撑架304、第二液压杆310、第三液压杆305、滑动杆308、第一滑块307、第二夹持板306、吸尘管309、气泵31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7.实施例一
28.一种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包括l型板1,l型板1内部设置有打磨机构2和夹持机构3;
29.打磨机构2包括动力部与打磨部,动力部位于打磨部侧面;
30.动力部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底面与l型板1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01输出杆右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02,第一锥齿轮202侧面设置有螺纹套203,螺纹套203外表面转动贯穿l型板1顶面延伸至l型板1内部,螺纹套203内壁转动设置有往复螺纹杆204;
31.打磨部包括第一打磨辊205,第一打磨辊205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打磨叶206,第一打磨辊205位于往复螺纹杆204底面,第一打磨辊205内壁与往复螺纹杆204底面固定连接。
32.通过设置打磨机构2,利用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锥齿轮202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套203进行转动,通过螺纹套203带动往复螺纹杆204进行转动,通过往复螺纹杆204带动第一打磨辊205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打磨辊205带动打磨叶206进行转动,可以更好地对不锈钢管内孔进行磨削;
33.实施例二
34.一种不锈钢管内孔磨削处理加工装置,包括l型板1,l型板1内部设置有打磨机构2和夹持机构3;
35.夹持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板301,第一支撑板301底面与l型板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301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杆302,第一液压杆302输出杆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夹持板303,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板303可以更好的对不锈钢管进行夹持。
36.l型板1内部顶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液压杆310,第二液压杆310输出杆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304,第一支撑架304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三液压杆305,通过设置第三液压杆305可以更好的对不锈钢管内部进行夹持
37.第三液压杆305输出杆端面固定贯穿第一支撑架304侧面延伸至第一支撑架304侧面,第三液压杆305输出杆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夹持板306,通过设置第二夹持板306便于丢不锈钢管内孔进行磨削。
38.l型板1侧面贯通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内壁固定设置有滑动杆308,滑动杆308外表面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307,第一滑块307侧面固定贯穿往复螺纹杆204外表面延伸至往复螺纹杆204侧面,通过设置往复螺纹杆204便于移动第一打磨辊205。
39.l型板1顶面设置有气泵311,气泵311侧面贯通开设有吸尘管309,螺纹套203上端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202侧面与第二锥齿轮侧面相互啮合,通过设置吸尘管309便于对打磨后的不锈钢管进行除尘。
40.吸尘管309外表面从上至下贯穿l型板1顶面、第一滑块307顶面延伸至第一滑块307底面,通过设置第一滑块307便于移动吸尘管309。
41.通过设置夹持机构3,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302带动第一夹持板303进行移动,从而对不锈钢管外表面进行夹持,通过设置第二液压杆310带动第一支撑架304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支撑架304侧面设置的第二液压杆310带动第二夹持板306进行移动,从而对不锈钢管内壁进行夹持,从而可以更精准的磨削。
42.使用时,通过设置打磨机构2,利用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锥齿轮202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套203进行转动,通过螺纹套203带动往复螺纹杆204进行转动,通过往复螺纹杆204带动第一打磨辊205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打磨辊205带动打磨叶206进行转动,通过设置夹持机构3,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302带动第一夹持板303进行移动,从而对不锈钢管外表面进行夹持,通过设置第二液压杆310带动第一支撑架304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支撑架304侧面设置的第二液压杆310带动第二夹持板306进行移动对不锈钢管内壁进行夹持。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