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3-05-20 18:00: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例如对压缩空气驱动式的打钉机、空气除尘器等气动工具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空气压缩机相关的技术。空气压缩机具备生成压缩空气的往复式的压缩机构。根据该压缩机构,利用曲柄机构将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转换为气缸内的活塞的往返移动而生成压缩空气。由压缩机构生成的压缩空气贮存于容器。贮存于容器的压缩空气向气动工具供给。
3.用于生成压缩空气的外部空气被吸入至对曲柄机构进行收容的曲柄箱内。因此,在外部空气进入曲柄箱的进气路径夹设有用于消音且用于防尘的过滤器。根据专利文献1,过滤器装配于将曲柄箱的端部气密地封闭的曲柄箱罩。设置于曲柄箱罩的多个进气孔由过滤器封堵。防尘过滤器由与曲柄箱罩结合的过滤器罩保持。经由过滤器罩的周缘与曲柄箱罩的周缘之间的间隙而将外部空气向进气孔吸入。由此,进气路径弯折而能够减弱因压缩机构的动作声向外部泄漏而引起的噪声。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867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关于空气压缩机,在噪声对策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实现针对曲柄箱内的防尘。特别是针对进气路径实施防尘对策而能够提高空气压缩机的维护性以及耐久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曲柄箱的进气路径的防尘性。
8.根据本发明的1个方面,空气压缩机例如具有使活塞在气缸内往返移动而生成压缩空气的压缩机构。空气压缩机例如具有:曲柄箱,其对压缩机构进行收容;以及内侧进气孔,其设置于曲柄箱且容许外部空气向曲柄箱内的导入。空气压缩机例如具有:过滤器,其从外侧将内侧进气孔覆盖;过滤器罩,其从外侧将过滤器覆盖且形成有外侧进气孔;以及防尘罩,其从外侧将过滤器罩覆盖。例如防尘罩将过滤器罩的外侧进气孔覆盖,在防尘罩的外周部与过滤器罩之间形成有将外部空气导入的间隙。
9.因此,外部空气经由防尘罩的外周部与过滤器罩之间的间隙而流入外侧进气孔。由此,外部空气的进气路径从过滤器罩的面方向朝厚度方向弯曲,因此,减少了混入外部空气的粉尘直接向过滤器喷射的情况。由此减弱了过滤器的孔眼堵塞。
附图说明
10.图1是空气压缩机的外观立体图。
11.图2是图1中的ii向视图。本图是从左斜后方观察空气压缩机的立体图。本图示出
了将主体罩拆下而使得压缩机构露出的状态。
12.图3是压缩机构的横向剖视图。
13.图4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立体图。
14.图5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分解立体图。
15.图6是图5中的vi-vi线剖视向视图,且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纵向剖视图。
16.图7是图5中的vii-vii线剖视向视图,且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纵向剖视图。
17.图8是图5中的viii-viii线剖视向视图,且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纵向剖视图。
18.图9是图7中的ix部放大图。
19.图10是曲柄箱罩的立体图。本图示出了从外表面侧观察的状态。
20.图11是过滤器罩的立体图。本图示出了从内表面侧观察的状态。
21.图12是过滤器罩的立体图。本图示出了从外表面侧观察的状态。
22.图13是防尘罩的立体图。本图示出了从内表面侧观察的状态。
23.图14是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立体图。
24.图15是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纵向剖视图。
25.图16是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立体图。
26.图17是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纵向剖视图。
27.图18是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立体图。
28.图19是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的纵向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
空气压缩机;2

容器;3

腿部;3a

侧部保护件;4

基座部;5

手柄部;6

主体罩;7

排出口(高压用);7a

调整刻度盘;8

排出口(低压用);8a

调整刻度盘;9

操作部;10

压缩机构;11

第一压缩部;11a

第一气缸;11b

第一活塞;11c

第一杆;11d

第一压缩室;11e

辅助止回阀;12

第二压缩部;12a

第二气缸;12b

第二活塞;12c

第二杆;12d

第二压缩室;13

供给管;14

第一止回阀;15

空气通路;21

曲柄箱;21a

开口部;22

电动马达;22a

转子;22b

定子;23

散热风扇;24

进气风扇;25

马达轴;25a、25b

轴承;25c

限制板;26

第一曲柄部;27

第二曲柄部;30

进气部(第一实施例);w

进气路径;31

曲柄箱罩;31a

轴承凹部;31b

过滤器收容凹部;31c

凸部;31d

插通孔;31e

内侧进气孔;31f

螺纹凸台部;31g

螺纹孔;31h

内螺纹部;32

过滤器;32a、32b、32c

插通孔;33

过滤器罩;33a

插通部;33b

内周侧按压部;33c

外周侧按压部;33d

外侧进气孔;33e

环状壁部;33f

插通孔;33g

中间按压部;33h

定位凹部;33i

外周部;34

防尘罩;34a

插通部;34b

凸部;34c

插通孔;34d

凹部;34e

凹陷部;34f

外周部;35

安装螺钉;36

固定螺钉;37

固定螺钉;38

进气口;40

进气部(第二实施例);41

过滤器罩;41a

环状壁部;42

防尘罩;42a

外周部;42b

厚壁部;42c

螺钉覆盖部;43

进气口;50

进气部(第三实施例);51

过滤器罩;51a

基座部;52

防尘罩;52a

外周部;52b

螺钉覆盖部;53

第二过滤器;54

进气口;60

进气部(参考技术);61

过滤器罩;61a

环状壁部;61b

外侧进气孔;61c

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在1个或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具有从过滤器罩以及防尘罩的至少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的路径弯曲部。由此,例如从过滤器罩与防尘罩之间通过的空气的进气路径在过滤器罩的厚度方向上弯曲。由此,减少了混入空气的粉尘直接喷射至过滤器的情况而能够更可靠地降低过滤器的孔眼堵塞。
[0032]
在1个或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路径弯曲部包括:环状壁部,其从过滤器罩的外侧进气孔的周围朝向防尘罩突出;以及凹部,其设置于防尘罩且能够供环状壁部进入。由此,能够使得进气路径可靠地在过滤器罩的厚度方向上弯曲。
[0033]
在1个或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防尘罩具有从周向外侧将过滤器罩的外周部覆盖的外周部。由此,例如从防尘罩的外周部与过滤器罩的外周部之间通过的空气从过滤器罩朝向防尘罩流动。由此,在防尘罩的外周部,空气的进气路径从朝向防尘罩的方向朝过滤器罩的面方向弯曲。
[0034]
在1个或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防尘罩以及过滤器罩相对于曲柄箱通过螺钉的共同紧固而结合。由此,能够简化防尘罩以及过滤器罩相对于曲柄箱的结合构造。
[0035]
在1个或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防尘罩具有形成于外表面且对螺钉的头部进行收容的凹陷部。由此,能够减小或者消除从防尘罩的外表面露出的螺钉的头部的露出量。
[0036]
在1个或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具有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具有从曲柄箱通过的马达轴。例如,以使得马达轴贯通的方式在过滤器罩以及防尘罩分别形成插通部。例如,过滤器罩的插通部与防尘罩的插通部彼此进行凹凸嵌合,由此相对于马达轴分别在同轴上对过滤器罩以及防尘罩进行定位。例如,凸部在防尘罩的凹陷部的里侧朝向过滤器罩突出设置。例如,凸部插入于过滤器罩的定位凹部,由此绕马达轴对过滤器罩以及防尘罩彼此进行定位。由此,能够迅速且精确地进行过滤器罩以及防尘罩相对于马达轴的定位,从而能够简化压缩机构的组装步骤。
[0037]
在1个或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过滤器夹设于过滤器罩与防尘罩之间。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降低过滤器的孔眼堵塞,并且能够使得压缩机构进一步实现静音化。
[0038]
在1个或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外侧进气孔的深度大于外侧进气孔的孔径。由此,能够抑制曲柄箱内的漏音而实现压缩机构的静音化。
[0039]
【实施例】
[0040]
如图1、2所示,空气压缩机1具备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2个圆柱体形的容器2。生成的压缩空气贮存于2个容器2。在2个容器2的前后方向上设置有共计4处部位的腿部3。对于各腿部3采用防振性较高的橡胶材料。在各腿部3排列设置有侧部保护件3a。在2个容器2的前部之间设置有排水用的排水旋塞2a。2个容器2的上部之间在基座部4相互结合。在基座部4的上表面搭载有压缩机构10。在基座部4的前方及后方,携带用的手柄部5跨设安装于2个容器2的上部之间。图1示出了由主体罩6将压缩机构10覆盖的状态。
[0041]
在主体罩6的前表面分别在左右侧配置有2个高压用的排出口7以及低压用的排出口8。从高压用的排出口7供给例如2.5mpa的压缩空气。从低压用的排出口8例如供给1mpa的压缩空气。在排出口7、8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用于设定排出压力的调整刻度盘7a、8a。在主体罩6的前部上表面设置有包含各种显示部的主要用于启动操作的操作部9。
[0042]
如图2所示,若将主体罩6拆下,则压缩机构10露出。如图2、3所示,压缩机构10在圆筒形的曲柄箱21的前部具有第一压缩部11,在后部具有第二压缩部12。电动马达22在第一压缩部11与第二压缩部12之间支承于曲柄箱21的右侧部。曲柄箱21固定于基座部4上。
[0043]
电动马达22采用能够获得较大的启动扭矩的无刷马达。电动马达22具有:圆环形的转子22a;以及同样呈圆环形的定子22b,其位于转子22a的内周侧。定子22b固定于曲柄箱21的右侧部。马达轴25与转子22a的中心结合。散热风扇23与马达轴25的右端部结合。通过散热风扇23的旋转使电动马达22产生的热逸散而进行电动马达22的冷却。马达轴25经由定子22b的中心而向左侧延伸。马达轴25借助右侧的轴承25a以及左侧的轴承25b而以跨设于曲柄箱21的右侧部与左侧部之间的状态支承为能够旋转。马达轴25的左端部侧经由进气部30而向右侧突出。在马达轴25的右端部安装有进气风扇24。通过进气风扇24的旋转而向进气部30喷射外部空气。
[0044]
第一压缩部11的第一气缸11a与圆筒形的曲柄箱21的前部结合。第二压缩部12的第二气缸12a与曲柄箱21的后部结合。曲柄箱21内与外部空气连通。
[0045]
第一活塞11b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往返移动的方式收容于第一气缸11a内。第一气缸11a从曲柄箱21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第一活塞11b借助第一杆11c而与马达轴25的第一曲柄部26结合。
[0046]
第二活塞12b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往返移动的方式收容于第二气缸12a内。第二气缸12a从曲柄箱21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第二活塞12b借助第二杆12c而与马达轴25的第二曲柄部27结合。
[0047]
第一曲柄部26以及第二曲柄部27在围绕马达轴25的轴线的相同位置向相同的方向偏心。因此,马达轴25旋转1圈而同时进行第一压缩部11以及第二压缩部12的一方的压缩冲程以及另一方的进气冲程。在第一活塞11b在第一压缩部11中向前方移动的压缩冲程中,第二活塞12b在第二压缩部12中向前方移动而进行进气冲程。在第一活塞11b在第一压缩部11中向后方移动的进气冲程中,第二活塞12b在第二压缩部12中向后方移动而进行压缩冲程。
[0048]
第一气缸11a的第一压缩室11d与第二气缸12a的第二压缩室12d经由供给管13而连通。供给管13的上游侧经由辅助止回阀11e而与第一压缩室11d连接。利用辅助止回阀11e阻止压缩空气从供给管13向第一压缩室11d倒流。供给管13的下游侧与第二压缩室12d连接。从第一压缩室11d经由辅助止回阀11e而流入至供给管13的压缩空气保持原样地向第二压缩室12d供给。
[0049]
这样通过电动马达22的启动而以2级、即第一压缩部11以及第二压缩部12生成压缩空气。对于供给至第二压缩部12的第二压缩室12d的压缩空气,第二活塞12b后退而进一步压缩为高压。在第二压缩室12d生成的例如约4.5mpa的高压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一止回阀14而流入直至容器2的空气通路15。利用第一止回阀14阻止流入至空气通路15的压缩空气向第二压缩室12d倒流。
[0050]
在曲柄箱21的左侧部设置有进气部30。经由进气部30而向曲柄箱21内导入外部空气。以下,针对进气部而列举示出多个实施例。图2~8中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进气部30。图4~8中示出了进气部30的详情。在图4、5中,示出了从马达轴25拆下进气风扇24的状态。在图6~8中,外部空气相对于进气部30从左向右流动而吸入到曲柄箱21内。以下,针对进气气
流,将上游侧称为外表面侧(外侧),将下游侧称为内表面侧(内侧)。
[0051]
第一实施例的进气部30具备:曲柄箱罩31,其将曲柄箱21的进气用的开口部21a气密地封闭;过滤器32,其将曲柄箱罩31的内侧进气孔31e封闭;过滤器罩33,其将过滤器32覆盖;以及防尘罩34,其将过滤器罩33覆盖。
[0052]
曲柄箱21的开口部21a大致以圆形开口而形成。如图5、9所示,曲柄箱罩31大致具有圆盘形。曲柄箱罩31在其周缘利用共计6根安装螺钉35而与曲柄箱21的开口部21a结合。利用曲柄箱罩31将开口部21a气密地封闭。在曲柄箱罩31的内表面侧的中心设置有圆筒形的轴承凹部31a。在轴承凹部31a保持有轴承25b。
[0053]
如图8所示,在轴承凹部31a的开口侧利用4根固定螺钉36对1个限制板25c进行螺纹结合。由此,轴承凹部31a的开口侧由限制板25c封闭。轴承25b由轴承凹部31a的底部以及限制板25c夹持而限制轴承25b的马达轴线j方向的错位。
[0054]
如图5~8所示,在曲柄箱罩31的外表面侧设置有对过滤器32进行收容的过滤器收容凹部31b。在过滤器收容凹部31b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形成上述内表面侧的轴承凹部31a的圆筒形的凸部31c。马达轴25插通于在凸部31c的中心设置的插通孔31d。在凸部31c的周缘四等分位置设置有供对限制板25c进行螺纹结合的固定螺钉36螺合的螺纹孔31g。在凸部31c的周围设置有过滤器收容凹部31b。
[0055]
如图5~7所示,在曲柄箱罩3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内侧进气孔31e以及多个螺纹凸台部31f。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4处螺纹凸台部31f。在各螺纹凸台部31f的内周设置有内螺纹部31h。如后所述,分别将固定螺钉37紧固于4处螺纹凸台部31f的内螺纹部31h,由此通过所谓的共同紧固而将过滤器罩33以及防尘罩34螺纹结合于曲柄箱罩31。
[0056]
各螺纹凸台部31f在曲柄箱罩31的外表面设置为向左侧突出的状态。各螺纹凸台部31f的外径在基部侧的大径部以及前端侧的小径部形成为台阶状。在各螺纹凸台部31f的两侧设置有内侧进气孔31e。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共计8处内侧进气孔31e。从外侧将8处内侧进气孔31e封闭而将1个过滤器32收容于过滤器收容凹部31b。
[0057]
过滤器收容凹部31b的深度设定为对于过滤器32能够在其厚度方向上几乎不会出现过度或不足地进行收容的深度。因此,如图6~8所示,曲柄箱罩31的周缘外端面与过滤器32的外表面大致共面地对齐。
[0058]
过滤器32是将毛毡材料作为原材料的用于消音且用于防尘的过滤器,限制为大致圆板形。在过滤器32的中心设置有供曲柄箱罩31的凸部31c插通的插通孔32a、在插通孔32a的周缘四等分位置设置有用于使曲柄箱罩31的螺纹孔31g插通的插通孔32b。在插通孔32a的周围4处设置有用于使曲柄箱罩31的螺纹凸台部31f的大径部插通的插通孔32c。
[0059]
过滤器罩33与过滤器32的外表面侧结合。过滤器罩33具有直径与过滤器32大致相同的圆板形。利用过滤器罩33将过滤器32的整个外表面侧覆盖。在过滤器罩33的中心设置有供马达轴25插通的圆筒形的插通部33a。马达轴25插通于插通部33a的内周侧。
[0060]
如图11所示,在过滤器罩33的内表面侧、且在插通部33a的周围设置有内周侧按压部33b。内周侧按压部33b形成为沿过滤器32的插通孔32a、32b的周缘朝内侧(朝向过滤器32)突出的突条形。同样地,在过滤器罩33的内表面侧、且在过滤器罩33的周缘设置有外周侧按压部33c。外周侧按压部33c形成为沿过滤器32的周缘朝内侧突出的突条形。内周侧按压部33b以及外周侧按压部33c与过滤器32的外表面内周缘以及外表面外周缘抵接。由此,
在曲柄箱罩31的过滤器收容凹部31b内的过滤器32的错位得到抑制。
[0061]
在过滤器罩33设置有多处外侧进气孔33d。如图5、7、9、12所示,在过滤器罩33的外表面设置有多处环状壁部33e。各环状壁部33e形成为圆筒形。各环状壁部33e的内周侧为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外侧进气孔33d。各外侧进气孔33d的深度因环状壁部33e而大于孔径。由此实现进气声的静音化。
[0062]
各环状壁部33e进入后述的防尘罩34的凹部34d内。在图9中,如箭头w(进气路径w)所示,因各环状壁部33e而使得进气路径w从沿着过滤器罩33的面方向的方向朝厚度方向(沿着马达轴线j的方向)弯曲。各环状壁部33e构成使外部空气的进气路径w朝厚度方向弯曲的路径弯曲部。流入至过滤器罩33的外表面侧的外部空气经由因路径弯曲部而朝厚度方向弯曲的路径而流入外侧进气孔33d。流入至外侧进气孔33d的外部空气朝向过滤器32喷射。
[0063]
在过滤器罩33的周缘侧的四等分位置设置有用于供曲柄箱罩31的螺纹凸台部31f的小径部插通的插通孔33f。如图11所示,在过滤器罩33的内表面侧、且在插通孔33f的周围设置有中间按压部33g。中间按压部33g与上述内周侧按压部33b以及外周侧按压部33c同样地形成为朝向过滤器32突出的突条形。利用中间按压部33g对过滤器32的辐射方向的中间区域进行按压。
[0064]
如图5、10所示,在过滤器罩33的外表面侧、且在各插通孔33f的开口周围设置有定位凹部33h。各定位凹部33h与插通孔33f同轴地形成为一定深度的圆形凹形。防尘罩34的凸部34b插入于各定位凹部33h。由此,相对于过滤器罩33绕马达轴线j对防尘罩34进行定位。
[0065]
过滤器罩33的外周部33i以恒定的宽度遍及整周地以大致45
°
的角度向过滤器32侧弯曲。
[0066]
如图13所示,防尘罩34具有直径与过滤器罩33大致相同的圆板形。因进气风扇24而产生的外部空气的气流由防尘罩34遮挡,从而避免了直接向过滤器罩33喷射。由此,能够避免外部空气中含有的粉尘等直接向过滤器罩33喷射。在防尘罩34的内表面中心设置有圆筒形的插通部34a。插通部34a朝向过滤器罩33侧突出。过滤器罩33的插通部33a插入于插通部34a。马达轴25的前端部经由插入至插通部34a的插通部33a的内周侧而向外侧突出。进气风扇24支承于突出部分。
[0067]
如图6~9所示,过滤器罩33的插通部33a插入(凹凸嵌合)于防尘罩34的插通部34a,由此相对于马达轴25而对过滤器罩33以及防尘罩34彼此进行同轴定位。
[0068]
在防尘罩34的内表面的周向的四等分位置设置有圆筒形的凸部34b。各凸部34b朝向过滤器罩33突出。如上所述,4处凸部34b插入于过滤器罩33的定位凹部33h。由此,进行防尘罩34相对于过滤器罩33在马达轴线j方向上的定位。在该定位状态下,成为在防尘罩34与过滤器罩33之间产生马达轴线j方向的间隙的状态。防尘罩34与过滤器罩33之间的马达轴线j方向的间隙发挥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曲柄箱21内的进气路径w的作用。
[0069]
在各凸部34b的中心设置有供固定螺钉37插通的插通孔34c。如图5所示,在防尘罩34的外表面侧且在各插通孔34c的开口周围设置有圆形的凹陷部34e。4处凹陷部34e设置为向内表面侧凹陷,由此设置向其里侧突出的凸部34b。
[0070]
在防尘罩34的内表面,与过滤器罩33的环状壁部33e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凹部34d。各凹部34d具有环状壁部33e能够进入的直径的圆形凹形。各凹部34d具有足以使环状壁部
33e略微空出间隙地进入的深度。各凹部34d的底面与环状壁部33e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进气路径w的一部分。
[0071]
过滤器罩33的各环状壁部33e进入防尘罩34的凹部34d(在马达轴线j方向上重叠)而使得进气路径w大致以直角弯曲。由此,形成所谓的迷宫构造的进气路径w。
[0072]
防尘罩34的外周部34f以恒定的宽度遍及整周地以大致45
°
的角度向过滤器罩33侧弯曲。因此,如图6~9所示,在防尘罩34的外周部34f与过滤器罩33的外周部33i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防尘罩34的外周部34f与过滤器罩33的外周部33i之间的间隙为进气路径w的进气口38。
[0073]
如图5、6所示,利用4根固定螺钉37通过所谓的共同紧固而使得防尘罩34以及过滤器罩33与曲柄箱罩31结合。曲柄箱罩31的4处螺纹凸台部31f的大径部位于过滤器32的插通孔32c内。螺纹凸台部31f的小径部以跨设于过滤器罩33的插通孔33f以及防尘罩34的插通孔34c的状态而配置。将固定螺钉37旋入各螺纹凸台部31f的内螺纹部31h而将防尘罩34以及过滤器罩33共同紧固于曲柄箱罩31。由此,过滤器32保持于曲柄箱罩31的过滤器收容凹部31b内。各固定螺钉37的头部位于凹陷部34e内。由此,固定螺钉37的头部不从防尘罩34的外表面露出。
[0074]
因电动马达22启动使得进气风扇24旋转而将外部空气喷吹至进气部30。如图9中的箭头w所示,喷吹的外部空气经由防尘罩34的外周部34f与过滤器罩33的外周部33i之间的进气口而流入防尘罩34与过滤器罩33之间的间隙(进气口38)。防尘罩34的外周部34f以及过滤器罩33的外周部33i朝相同的方向弯曲。因此,进气部30的进气路径w在进气口38弯曲。
[0075]
经由进气口38而流入至防尘罩34与过滤器罩33之间的外部空气向过滤器罩33的环状壁部33e喷射而流入防尘罩34的凹部34d内。在该阶段,外部空气的气流(进气路径w)大致以直角弯曲。在进气路径w的2处弯曲之后,流入至凹部34d内的外部空气向外侧进气孔33d(环状壁部33e的内周侧)流入。流入至外侧进气孔33d的外部空气向过滤器32喷射。
[0076]
外部空气从过滤器32通过而对粉尘进行过滤。利用过滤器32对粉尘过滤后的清洁的外部空气经由曲柄箱罩31的内侧进气孔31e而流入到曲柄箱21内。由此,经由进气路径w而流入的外部空气向第一压缩部11供给。流入的外部空气向第一气缸11a内供给并由第一活塞11b压缩。
[0077]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空气压缩机1,外部空气经由防尘罩34的外周部34f与过滤器罩33之间的进气口38而流入到外侧进气孔33d。由此,外部空气的进气路径w从过滤器罩33的面方向朝厚度方向(马达轴线j方向)弯曲,因此,减少了混入于外部空气的粉尘直接向过滤器32喷射的情况。由此,降低了过滤器32的孔眼堵塞。
[0078]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过滤器罩33与防尘罩34之间具有路径弯曲部(环状壁部33e)。由此,从过滤器罩33与防尘罩34之间通过的外部空气的进气路径w朝过滤器罩33的厚度方向(马达轴线j方向)弯曲。由此,减少了混入于外部空气的粉尘直接喷吹至过滤器32的情况而能更可靠地降低过滤器32的孔眼堵塞。
[0079]
根据第一实施例,路径弯曲部包括:环状壁部33e,其从过滤器罩33的外侧进气孔33d的周围朝向防尘罩34突出;以及凹部34d,其设置于防尘罩34且能够供环状壁部33e进入。由此,进气路径w可靠地朝过滤器罩33的厚度方向弯曲。
[0080]
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固定螺钉37的共同紧固而使得防尘罩34以及过滤器罩33与曲柄箱罩31结合。由此,简化了防尘罩34以及过滤器罩33相对于曲柄箱罩31甚至曲柄箱21的结合构造。
[0081]
根据第一实施例,对固定螺钉37的头部进行收容的凹陷部34e设置于防尘罩34的外表面。凸部34b设置于凹陷部34e的里侧(内表面侧)。凸部34b插入于过滤器罩33的定位凹部33h。由此,相对于过滤器罩33绕马达轴线j对防尘罩34进行定位。利用凸部34b相对于定位凹部33h的嵌合构造而进行防尘罩34相对于过滤器罩33的定位。由此,能够提高防尘罩34的组装性。
[0082]
根据第一实施例,过滤器罩33的插通部33a插入于防尘罩34的插通部34a,相对于马达轴25而在同轴上对过滤器罩33以及防尘罩34彼此进行定位。也可以变更为将防尘罩的插通部插入于过滤器罩的插通部的内周侧的结构。
[0083]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外侧进气孔33d的周围设置环状壁部33e而使得外侧进气孔33d的深度大于其孔径。由此,能够抑制曲柄箱21内的漏音而实现压缩机构10的静音化。
[0084]
可以对以上说明的实施例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举例示出了作为路径弯曲部而设置有过滤器罩33的环状壁部33e以及防尘罩34的凹部34d的结构,但也可以省略防尘罩34的凹部34d。
[0085]
另外,举例示出了在过滤器罩33的外侧进气孔33d的周围设置有环状壁部33e的结构,但也可以取代过滤器罩33的环状壁部33e而在防尘罩34的内表面例如使环状或平板弯曲形的壁部朝向外侧进气孔33d突出设置而形成为路径弯曲部。
[0086]
可以对过滤器罩33的外周部33i与防尘罩34的外周部34f的倾斜角度进行变更。另外,可以省略倾斜的外周部33i、34f的一方或双方。
[0087]
图14、15中示出了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进气部40。对于除了进气部40以外的空气压缩机1的基本结构无需进行变更,因此,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进气部40,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及结构也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088]
在第二实施例中,防尘罩42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与第一实施例的防尘罩34相比,防尘罩42被扩径。防尘罩42的外周部42a朝曲柄箱21侧大致以90
°
弯曲。由此,由防尘罩42的外周部42a从侧方将过滤器罩41以及曲柄箱罩31的外周部覆盖。
[0089]
如图14所示,朝曲柄箱21侧弯曲的外周部42a在围绕马达轴线j的区域设置于除了下部侧约90
°
的区域以外的范围。因此,如图15所示,在进气部40的下部侧约90
°
的区域,过滤器罩41以及曲柄箱罩31的周围朝向下方敞开。
[0090]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防尘罩4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厚壁部42b。厚壁部42b与内表面侧的凹部34d(参照图13)对应地设置。厚壁部42b使得凹部34d的底部的厚度增大。由此,使得凹部34d形成得更深,过滤器罩41的环状壁部41a以大于第一实施例的环状壁部33e的突出长度形成。环状壁部33e的内周孔是朝内表面侧贯通的外侧进气孔33d。环状壁部41a形成得更长,从而利用路径弯曲部而使得吸入的外部空气的粉尘可靠地分离。另外,外侧进气孔33d形成得更深,从而进气部40进一步实现静音化。
[0091]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由过滤器罩41的环状壁部41a以及防尘罩42的凹部34d形成的弯曲路径部之外,在多处设置有过滤器罩41与防尘罩42之间的间隔在局部形成得较小的迷宫构造的弯曲路径部。
[0092]
如图14所示,在防尘罩42的外周部42a设置有将共计6根安装螺钉35的头部覆盖的螺钉覆盖部42c。外周部42a在围绕马达轴线j的范围沿着将安装螺钉35的头部覆盖的约270
°
的范围而设置。
[0093]
根据第二实施例,由防尘罩42的外周部42a从侧方将过滤器罩41以及曲柄箱罩31的外周部覆盖。因此,外部空气在流入防尘罩42的外周部42a与过滤器罩41的外周部之间的进气口43时,在从过滤器罩41朝向防尘罩42的方向(外侧进气孔33d的流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流动。由此,外部空气的进气路径w从朝向防护罩42的方向朝过滤器罩41的面方向弯曲。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进气口38相比,防尘罩42的外周部42a使得进气路径w更可靠地弯曲。
[0094]
图16、17中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进气部50。针对无需变更的部件以及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第三实施例具有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的基础上追加了第二过滤器53的结构。第二过滤器53具有沿着过滤器罩51的周缘的圆环形状。第二过滤器53与过滤器32同样地以毛毡材料为原材料而形成。
[0095]
如图17所示,在过滤器罩51的外表面周缘遍及整周地设置有平坦的基座部51a。第二过滤器53由基座部51a与防尘罩52的内表面夹持保持。在防尘罩52的外周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以将过滤器罩51以及曲柄箱罩31的周缘的侧方覆盖的方式设置有外周部52a。第三实施例的外周部52a设置于防尘罩52的整周。在外周部52a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设置有将安装螺钉35的头部覆盖的螺钉覆盖部52b。
[0096]
经由防尘罩52的外周部52a与过滤器罩51的周缘部之间的进气口54而吸入外部空气。沿着成为进气口的进气口54的整周而配置第二过滤器53。
[0097]
根据第三实施例,第二过滤器53夹设于过滤器罩51与防尘罩52之间。由此,更进一步可靠地降低了过滤器32的孔眼堵塞。另外,进一步实现了进气部50甚至压缩机构10的静音化。
[0098]
图18、19中示出了参考技术所涉及的进气部60。进气部60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进气部30而具备除了防尘罩34以外的结构。因此,成为过滤器罩61的外表面露出的状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过滤器罩6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圆筒形的环状壁部61a。在各环状壁部61a的内周侧设置有朝内表面侧贯通的外侧进气孔61b。
[0099]
在进气部60,对固定螺钉37的头部进行收容的凹部61c比第一实施例的定位凹部33h浅。
[0100]
根据参考技术所涉及的进气部60,通过进气风扇24的旋转而将外部空气向过滤器罩61的整个外表面喷射。外部空气的喷射方向为大致沿着马达轴线j的方向。因此,虽然一部分外部空气直接流入外侧进气孔61b,但其他大部分外部空气朝过滤器罩61的外表面喷射。
[0101]
朝过滤器罩61的外表面喷射的外部空气在沿外表面流动之后朝环状壁部61a喷射而使得进气路径弯曲。利用该弯曲路径部将粉尘从外部空气除去。粉尘除去后的清洁的外部空气流入外侧进气孔61b。
[0102]
即使在这样使过滤器罩61露出的情况下,在外侧进气孔61b的周围设置环状壁部61a也能够构成弯曲路径部。由此,能够高效地将外部空气的粉尘除去而降低过滤器32的孔眼堵塞。
[0103]
第一~第三实施例的空气压缩机1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空气压缩机的一例。第一~第三实施例的压缩机构10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压缩机构的一例。第一~第三实施例的曲柄箱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曲柄箱的一例。第一~第三实施例的内侧进气孔31e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内侧进气孔的一例。
[0104]
第一~第三实施例的过滤器32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过滤器的一例。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器罩33、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器罩41、第三实施例的过滤器罩51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过滤器罩的一例。第一实施例的外侧进气孔33d、第二实施例的外侧进气孔33d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外侧进气孔的一例。
[0105]
第一实施例的防尘罩34、第二实施例的防尘罩42、第三实施例的防尘罩52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防尘罩的一例。第一实施例的外周部34f、第二实施例的外周部42a、第三实施例的外周部52a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外周部的一例。第一实施例的进气口38、第二实施例的进气口43、第三实施例的进气口54是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间隙的一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