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磁带装置及磁带装置的工作方法与流程

2023-05-20 06:08: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的技术涉及一种磁带装置及磁带装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2.提出了各种磁带装置,其中,使磁头的磁性元件作用于磁带的磁性层,在磁性层记录数据和/或读取记录在磁性层的数据。一些磁带装置搭载有如硬盘驱动器中使用的小型磁头,其中,在磁性层与磁性元件之间空出数nm~数十nm间隙(被称为间隔)的状态下进行数据的记录和/或读取。
3.已知有在一边将磁带按压在支撑辊等支撑部件上一边使其行进的情况下,空气卷入磁带与支撑部件之间的所谓伴随空气的问题。伴随空气使行进中的磁带在其厚度方向上产生数百nm量级的变动。因此,在上述磁性层与磁性元件之间空出数nm~数十nm间隔的状态下进行数据的记录和/或读取的磁头中,伴随空气所引起的间隔变动是致命的。
4.以往,作为应对伴随空气的对策,采用了在支撑部件上形成用于释放空气的槽的方法。槽沿磁带的行进方向形成。特别是在辊上形成槽的,被称为微槽辊。例如,美国专利第7609475号说明书中记载了在配置在与磁头相对的位置的支撑辊上均匀或不均匀地形成槽。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6.但是,在使用形成有槽的支撑部件的情况下,会产生由于磁带进入槽而导致间隔变动的新问题。
7.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间隔变动的磁带装置及磁带装置的工作方法。
8.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9.本发明的磁带装置具备:磁头,具有靠近形成在磁带表面的磁性层而发挥作用的磁性元件;以及支撑部件,配置在与磁头相对的位置,并且与表面相反一侧的磁带的背面被按压,在支撑部件上,仅在与磁性元件所作用的磁性层的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沿着磁带的行进方向形成有槽。
10.磁头的宽度优选小于磁带的宽度。
11.支撑部件优选为辊。
12.优选槽为剖面v字状。
13.优选磁头和支撑部件存在多组。
14.优选磁头包括从卷绕有磁带的送出卷盘送出磁带时工作的送出用磁头、以及将磁带回卷到送出卷盘时工作的回卷用磁头,并且支撑部件包括配置在与送出用磁头相对的位置的送出用支撑部件、以及配置在与回卷用磁头相对的位置的回卷用支撑部件。
15.优选磁性层具有在磁带的宽度方向上被分割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送出用磁头的
磁性元件作用于第1区域,回卷用磁头的磁性元件作用于第2区域,在送出用支撑部件上,仅在与第1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槽,在回卷用支撑部件上,仅在与第2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槽。
16.优选在磁性层上,沿着磁带的宽度方向排列有记录数据的多条数据带,第1区域包括多条数据带中一方的一半的数据带,第2区域包括另一方的一半的数据带。
17.优选第1区域包括多条数据带中第奇数条和第偶数条中任意一方的数据带,第2区域包括第奇数条和第偶数条中任意另一方的数据带。
18.优选在磁性层上形成有记录数据的多条数据带、以及记录有用于使磁头在磁带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伺服控制的多条伺服图案的多条伺服带,数据带和伺服带沿着磁带的宽度方向交替排列。
19.优选磁头具有作为磁性元件的、与夹着1条数据带的2条伺服带对应的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以及设置在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之间的数据用元件。
20.优选数据用元件包括在磁性层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元件、以及读取记录在磁性层的数据的数据读取元件。
21.本发明的磁带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一边将与形成有磁性层的磁带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按压在支撑部件上,一边使磁带行进的步骤,其中,所述支撑部件配置在与磁头相对的位置,并且仅在与磁头的磁性元件所作用的磁带的磁性层的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沿着磁带的行进方向形成有槽;以及使磁性元件靠近并作用于背面被按压在支撑部件的状态下的磁带的磁性层的步骤。
22.发明效果
23.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间隔变动的磁带装置及磁带装置的工作方法。
附图说明
24.图1是表示磁带装置的一例的图。
25.图2是送出用磁头和回卷用磁头附近的放大图。
26.图3是从送出用磁头和回卷用磁头侧观察送出用支撑辊和回卷用支撑辊的俯视图。
27.图4是表示送出用磁头的动作位置和作用区域的表,表示送出用磁头的非作用区域以及形成送出用支撑辊的槽的区域的图。
28.图5是表示送出用支撑辊的俯视图。
29.图6是表示回卷用磁头的动作位置和作用区域的表,表示回卷用磁头的非作用区域以及形成回卷用支撑辊的槽的区域的图。
30.图7是表示回卷用支撑辊的俯视图。
31.图8是位于f1位置的送出用磁头附近的放大图。
32.图9是表示数据用元件与数据磁道的对应关系的图。
33.图10是数据用元件的放大图。
34.图11是控制部的框图。
35.图12是表示磁带装置的工作步骤的流程图。
36.图13是表示伴随空气引起的间隔相对于槽的数量的变动量的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37.图14是表示送出用磁头的动作位置和作用区域的表,表示送出用磁头的非作用区域以及形成送出用支撑辊的槽的区域的另一例的图。
38.图15是表示图14的例子的送出用支撑辊的俯视图。
39.图16是表示回卷用磁头的动作位置和作用区域的表,表示回卷用磁头的非作用区域以及形成回卷用支撑辊的槽的区域的另一例的图。
40.图17是表示图16的例子的回卷用支撑辊的俯视图。
41.图18是表示支撑部件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图1中,磁带装置10中装填有磁带盒11。磁带盒11中容纳有其上卷绕有磁带12的盒式磁带盘13。磁带装置10将数据记录在从盒式磁带盘13送出的磁带12上。并且,磁带装置10读取记录在磁带12上的数据。另外,盒式磁带盘13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送出卷盘”的一例。
43.磁带12例如是在基膜15上形成有磁性层16和背涂层17的结构。在磁带12中形成有磁性层16的面是磁带12的表面18。另一方面,形成有背涂层17的面是磁带12的背面19。数据被记录在磁性层16上。磁性层16含有强磁性粉末。作为强磁性粉末,可以使用在各种磁记录介质的磁性层中通常使用的强磁性粉末。作为强磁性粉末的优选具体例,可以举出六方晶铁氧体粉末。作为六方晶铁氧体粉末,例如可以使用六方晶锶铁氧体粉末或六方晶钡铁氧体粉末等。背涂层17例如含有碳黑等非磁性粉末。基膜15也称为支撑体,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胺等形成。此外,也可以在基膜15与磁性层16之间形成非磁性层。
44.磁带装置10具备送出马达25、卷取马达26、卷取卷盘27、送出用磁头28、回卷用磁头29、送出用支撑辊30、回卷用支撑辊31及控制部32等。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磁头”的一例。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支撑部件”的一例。并且,送出用支撑辊30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送出用支撑部件”的一例,回卷用支撑辊31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回卷用支撑部件”的一例。另外,以下,有时将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统称为磁头。同样地,有时将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统称为支撑辊。
45.送出马达25在控制部32的控制下使磁带盒11内的盒式磁带盘13旋转。卷取卷盘27卷取从盒式磁带盘13送出的磁带12。并且,卷取卷盘27将所卷取的磁带12回卷到盒式磁带盘13上。卷取马达26在控制部32的控制下使卷取卷盘27旋转。
46.磁带12通过送出马达25和卷取马达26的驱动,一边被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以及多个导辊33引导,一边沿送出方向fwd或回卷方向bwd行进。送出方向fwd是从盒式磁带盘13朝向卷取卷盘27的方向。回卷方向bwd相反是从卷取卷盘27朝向盒式磁带盘13的方向。送出方向fwd和回卷方向bwd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行进方向”的一例。并且,通过调整送出马达25和卷取马达26的转速和转矩,磁带12的行进速度和行进时的张力被调整为适当的值。
47.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配置在磁带12的表面18侧以访问磁性层16。送出用
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在磁性层16上记录数据。并且,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读取记录在磁性层16上的数据。
48.当磁带12沿送出方向fwd行进时,送出用磁头28工作。换言之,当从盒式磁带盘13送出磁带12时,送出用磁头28工作。相对于此,当磁带12沿回卷方向bwd行进时,回卷用磁头29工作。换言之,当将磁带12回卷到盒式磁带盘13时,回卷用磁头29工作。
49.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只是工作定时不同,但结构相同。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是诸如用于硬盘驱动器的小型磁头。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设置在悬架35和悬架36(参考图2等)的前端。悬架35和悬架36的基端例如通过臂可移动地安装到磁带装置10的框架。另外,在不工作时,可以使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退避到与磁带12分离的待机位置。
50.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配置在与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相对的磁带12的背面19侧。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将磁带12引导至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
51.如图2中放大所示,磁带12的背面19被按压在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即,磁带12在其背面19按压在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的同时行进。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的外径φ例如为10mm。磁带12以其宽度方向wd(参考图3等、图2中为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中心与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的中心一致的方式行进。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配置在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的、面对磁带12的背面19被按压的部分的位置。另外,这里所说的一致是指除了完全一致之外,还包括本公开的技术所属的技术领域中通常允许的误差的意义上的一致。
52.悬架35上连接有第1移动机构40,悬架36上连接有第2移动机构41。第1移动机构40使悬架35、进而使送出用磁头28沿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移动。同样地,第2移动机构41使悬架36、进而使回卷用磁头29沿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移动。第1移动机构40和第2移动机构41例如包含音圈马达或压电元件等致动器。另外,符号sp表示作为磁带12的磁性层16与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的磁性元件之间的间隙的间隔。
53.在从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侧观察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的图3中,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以相互不干涉的方式在送出方向fwd和回卷方向bwd(磁带12的长度方向)上错开位置配置。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的宽度w_h小于磁带12的宽度w_t。具体而言,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的宽度w_h约为磁带12的宽度w_t的1/8。磁带12的宽度w_t例如为12.65mm,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的宽度w_h例如为1.6mm~2.0mm。另外,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的深度和高度等其他尺寸也小于磁带12的宽度w_t,例如为数mm左右。
54.磁性层16具有记录数据的8条数据带db1、db2、db3、db4、db5、db6、db7及db8、以及9条伺服带sb1、sb2、sb3、sb4、sb5、sb6、sb7、sb8及sb9。这些数据带db1~db8和伺服带sb1~sb9沿着送出方向fwd和回卷方向bwd形成。数据带db1~db8沿着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等间隔地排列。伺服带sb1~sb9也沿着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等间隔地排列。数据带db1~db8的宽度w_db例如为1.58mm,伺服带sb1~sb9的宽度w_sb例如为100μm。
55.数据带db1配置在伺服带sb1与伺服带sb2之间,数据带db2配置在伺服带sb2与伺服带sb3之间。数据带db3配置在伺服带sb3与伺服带sb4之间,数据带db4配置在伺服带sb4
与伺服带sb5之间。数据带db5配置在伺服带sb5与伺服带sb6之间,数据带db6配置在伺服带sb6与伺服带sb7之间。数据带db7配置在伺服带sb7与伺服带sb8之间,数据带db8配置在伺服带sb8与伺服带sb9之间。即,数据带db1~db8和伺服带sb1~sb9沿着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交替排列。
56.伺服带sb1~sb9中记录有伺服图案50。伺服图案50例如沿着送出方向fwd和回卷方向bwd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伺服图案50由相互不平行且呈规定角度的线对称的一对线状磁化区域51a和磁化区域51b构成。磁化区域51a向回卷方向bwd侧倾斜,磁化区域51b向送出方向fwd侧倾斜。伺服图案50用于伺服控制,该伺服控制使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通过第1移动机构40和第2移动机构41在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上移动。
57.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上间歇地形成有多个槽52。槽52以预先设定的间距p(参考图5)和尺寸沿着送出方向fwd和回卷方向bwd形成。槽52的间距p例如为200μm~500μm。槽52的尺寸即宽度w_g(参考图5)例如为100μm~200μm,深度d_g(参考图5)例如为10μm~100μm。
58.也如图4的表55所示,送出用磁头28与悬架35一起移动到f1位置、f2位置、f3位置及f4位置的各动作位置。在各动作位置,送出用磁头28在数据带db1、db3、db5及db7上记录数据,并且读取记录在数据带db1、db3、db5及db7上的数据。并且,送出用磁头28在各动作位置读取记录在夹着数据带db1的伺服带sb1和伺服带sb2、夹着数据带db3的伺服带sb3和伺服带sb4、夹着数据带db5的伺服带sb5和伺服带sb6、以及夹着数据带db7的伺服带sb7和伺服带sb8上的伺服图案50。总之,送出用磁头28的磁性元件所作用的磁性层16的区域(以下称为作用区域)是数据带db1、db3、db5及db7、以及伺服带sb1~sb8。这些数据带db1、db3、db5及db7、以及伺服带sb1~sb8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区域”的一例。因此,第1区域包括8条数据带db1~db8中一方的一半的数据带db1、db3、db5及db7。并且,第1区域包括8条数据带db1~db8中第奇数条数据带db1、db3、db5及db7。
59.如图4所示,送出用磁头28的作用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是数据带db2、db4、db6及db8。因此,在本例中,如图5所示,在送出用支撑辊30上,仅在与数据带db2、db4、db6及db8对应的区域c_db2、c_db4、c_db6及c_db8形成有槽52。槽52为剖面v字状。另外,严格地说,送出用磁头28的非作用区域也包括伺服带sb9,但在本例中除外。当然,也可以将伺服带sb9包含在送出用磁头28的非作用区域。
60.相对于此,如图6的表58所示,回卷用磁头29与悬架36一起移动到b1位置、b2位置、b3位置及b4位置的各动作位置。在各动作位置,回卷用磁头29在数据带db8、db6、db4及db2上记录数据,并且读取记录在数据带db8、db6、db4及db2上的数据。并且,回卷用磁头29在各动作位置读取记录在夹着数据带db8的伺服带sb8和伺服带sb9、夹着数据带db6的伺服带sb6和伺服带sb7、夹着数据带db4的伺服带sb4和伺服带sb5、以及夹着数据带db2的伺服带sb2和伺服带sb3上的伺服图案50。总之,回卷用磁头29的作用区域是数据带db2、db4、db6及db8、以及伺服带sb2~sb9。这些数据带db2、db4、db6及db8、以及伺服带sb2~sb9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2区域”的一例。因此,第2区域包括8条数据带db1~db8中的另一方的一半的数据带db2、db4、db6及db8。并且,第2区域包括8条数据带db1~db8中第偶数条数据带db2、db4、db6及db8。
61.如图6所示,回卷用磁头29的作用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是数据带db1、db3、db5及
db7。因此,在本例中,如图7所示,在回卷用支撑辊31上,仅在与数据带db1、db3、db5及db7对应的区域c_db1、c_db3、c_db5及c_db7形成有槽52。另外,严格地说,回卷用磁头29的非作用区域也包括伺服带sb1,但在本例中除外。当然,也可以将伺服带sb1包含在回卷用磁头29的非作用区域。
62.在作为位于f1位置的送出用磁头附近的放大图的图8中,送出用磁头28在面对磁性层16的面上具有作用于磁性层16的多个磁性元件。送出用磁头28通过以数nm~数十nm量级的间隔sp使磁性元件靠近磁性层16,从而使磁性元件作用于磁性层16。磁性元件具有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1和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2、以及8个数据用元件drw1、drw2、drw3、drw4、drw5、drw6、drw7及drw8。此外,以下,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1和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2统称为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将数据用元件drw1~drw8统称为数据用元件drw。
63.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1设置在与伺服带sb1、sb3、sb5及sb7对应的位置。并且,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2设置在与伺服带sb2、sb4、sb6及sb8对应的位置。数据用元件drw1~drw8设置在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1与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2之间。数据用元件drw1~drw8沿着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等间隔地排列。数据用元件drw1~drw8对8个数据磁道dt1、dt2、dt3、dt4、dt5、dt6、dt7及dt8同时进行数据记录和/或数据读取。
64.作为一例,如图9所示,数据用元件drw1负责向由数据磁道dt1_1、dt1_2、dt1_3、dt1_4、
……
、dt1_11及dt1_12共计12条数据磁道dt构成的数据磁道组dtg1记录数据。并且,数据用元件drw1负责读取记录在数据磁道组dtg1上的数据。同样地,数据用元件drw2负责向由数据磁道dt2_1~dt2_12构成数据磁道组dtg2记录数据、以及读取记录在数据磁道组dtg2上的数据。以下同样地,数据用元件drw8负责向由数据磁道dt8_1~dt8_12构成的数据磁道组dtg8记录数据、以及读取记录在数据磁道组dtg8上的数据。构成各数据磁道组dtg1~dtg8的12条数据磁道dt沿着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等间隔地排列。1条数据带db所具有的数据磁道dt的数量是8
×
12=96条。另外,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数据磁道dt1~dt8统称为数据磁道dt。
65.随着送出用磁头28通过第1移动机构40在宽度方向wd上的移动,数据用元件drw移位到与12条数据磁道dt中指定的1条数据磁道dt对应的位置。通过使用伺服图案50的伺服控制,数据用元件drw被固定在与所指定的1条数据磁道dt对应的位置。
66.如图10中放大所示,数据用元件drw包括数据记录元件dw和数据读取元件dr。数据记录元件dw在数据磁道dt上记录数据。数据读取元件dr读取记录在数据磁道dt上的数据。
67.数据记录元件dw配置在送出方向fwd的上游侧,数据读取元件dr配置在送出方向fwd的下游侧。这样配置是为了立即用数据读取元件dr读取由数据记录元件dw记录的数据并进行错误检查。
68.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和详细的说明,但回卷用磁头29也具有与伺服带sb2~sb9对应的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以及设置在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之间的8个数据用元件drw。回卷用磁头29的数据用元件drw进行对数据带db2、db4、db6及db8的96条数据磁道dt的数据记录和/或数据读取。回卷用磁头29的数据用元件drw包括配置在回卷方向bwd的上游侧的数据记录元件dw、以及配置在回卷方向bwd的下游侧的数据读取元件dr。
69.控制部32例如由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内存
(memory)及存储器(storage)的计算机来实现。内存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临时存储各种信息。作为非临时存储介质的存储器例如是硬盘驱动器或固态驱动器等,存储各种参数和各种程序。cpu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并且根据程序执行处理,从而集中控制磁带装置10的各部分的动作。
70.图11中,控制部32作为行进控制部60、第1位置检测部61、第1伺服控制部62、第1数据获取部63、第1记录控制部64、第1读取控制部65、第1数据输出部66、第2位置检测部67、第2伺服控制部68、第2数据获取部69、第2记录控制部70、第2读取控制部71及第2数据输出部72发挥作用。
71.行进控制部60控制送出马达25和卷取马达26的驱动,使磁带12沿送出方向fwd或回卷方向bwd行进。并且,行进控制部60调整送出马达25和卷取马达26的转速和转矩,将磁带12的行进速度和行进时的张力调整为适当的值。
72.基于由送出用磁头28的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读取的伺服图案50的伺服信号被输入到第1位置检测部61。伺服信号是与磁化区域51a和磁化区域51b对应的间歇脉冲。第1位置检测部61根据该伺服信号的脉冲间隔来检测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在伺服带sb的宽度方向wd上的哪个位置,即,检测送出用磁头28相对于磁带12在宽度方向wd上的哪个位置。第1位置检测部61将该宽度方向wd的送出用磁头28的位置检测结果输出到第1伺服控制部62。
73.基于由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读取的伺服图案50的2种伺服信号输入到第1位置检测部61。第1位置检测部61计算2种伺服信号的脉冲间隔的平均值。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平均值,检测送出用磁头28在宽度方向wd上的位置。
74.第1伺服控制部62将来自第1位置检测部61的送出用磁头28的位置检测结果与送出用磁头28的目标位置进行比较。在检测结果与目标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第1伺服控制部62什么都不做。当检测结果偏离目标位置时,第1伺服控制部62将用于使送出用磁头28的位置设为目标位置的伺服控制信号输出到第1移动机构40。第1移动机构40根据伺服控制信号进行动作,以将送出用磁头28的位置设为目标位置。另外,目标位置例如以数据表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该数据表中登记了与各数据磁道dt1~dt8中的每一个对应的值。
75.第1数据获取部63例如从连接到磁带装置10的主计算机(省略图示)读出并获取通过送出用磁头28记录在数据带db1、db3、db5及db7中的任一个上的数据。第1数据获取部63将数据输出到第1记录控制部64。
76.第1记录控制部64将来自第1数据获取部63的数据编码成记录用数字信号。然后,使与数字信号对应的脉冲电流流过送出用磁头28的数据记录元件dw,在数据带db1、db3、db5及db7中任一个指定的数据磁道dt上记录数据。
77.第1读取控制部65通过控制送出用磁头28的数据读取元件dr的动作,读取记录在数据带db1、db3、db5及db7中任一个指定的数据磁道dt上的数据。数据读取元件dr读取的数据是脉冲状的数字信号。第1读取控制部65将该脉冲状的数字信号输出到第1数据输出部66。
78.第1数据输出部66对来自第1读取控制部65的脉冲状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来作为数据。第1数据输出部66例如向主计算机输出数据。
79.另外,仅通过将上述说明的送出用磁头28替换为回卷用磁头29、并将数据带db1、db3、db5及db7替换为数据带db2、db4、db6及db8,第2位置检测部67、第2伺服控制部68、第2
数据获取部69、第2记录控制部70、第2读取控制部71及第2数据输出部72具有与第1位置检测部61、第1伺服控制部62、第1数据获取部63、第1记录控制部64、第1读取控制部65及第1数据输出部66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80.以下,参考图12的流程图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首先,在行进控制部60的控制部下,送出马达25和卷取马达26被动作,磁带12沿送出方向fwd或回卷方向bwd行进。由此,如图3等所示,仅在与送出用磁头28的非作用区域即数据带db2、db4、db6及db8对应的区域c_db2、c_db4、c_db6及c_db8形成有槽52的送出用支撑辊30、或者仅在与回卷用磁头29的非作用区域即数据带db1、db3、db5及db7对应的区域c_db1、c_db3、c_db5及c_db7形成有槽52的回卷用支撑辊31上,磁带12的背面19被按压的同时磁带12行进(步骤st100)。
81.然后,使送出用磁头28或回卷用磁头29的磁性元件靠近并作用于背面19被按压在送出用支撑辊30或回卷用支撑辊31的状态下的磁带12的磁性层16(步骤st110)。具体而言,由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读取伺服图案50。并且,在第1记录控制部64或第2记录控制部70的控制下,由数据记录元件dw在数据磁道dt上记录数据。进而,在第1读取控制部65或第2读取控制部71的控制下,由数据读取元件dr读取记录在数据磁道dt上的数据。
82.在第1位置检测部61或第2位置检测部67中,根据基于伺服图案50的伺服信号的间隔来检测送出用磁头28在宽度方向wd上的位置或回卷用磁头29在宽度方向wd上的位置。在第1伺服控制部62或第2伺服控制部68中,将第1位置检测部61或第2位置检测部67的位置的检测结果与目标位置进行比较,进行用于使送出用磁头28或回卷用磁头29的位置成为目标位置的伺服控制。
83.如以上说明,磁带装置10具备作为磁头的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以及作为支撑部件的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具有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靠近并作用于形成在磁带12的表面18的磁性层16。与表面18相反一侧的磁带12的背面19被按压在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在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上,仅在与磁性元件所作用的磁性层16的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沿着磁带12的行进方向(送出方向fwd和回卷方向bwd)形成有槽52。
84.具体而言,在送出用支撑辊30上,仅在与送出用磁头28的非作用区域即数据带db2、db4、db6及db8对应的区域c_db2、c_db4、c_db6及c_db8形成有槽52。并且,在回卷用支撑辊31上,仅在与回卷用磁头29的非作用区域即数据带db1、db3、db5及db7对应的区域c_db1、c_db3、c_db5及c_db7形成有槽52。因此,能够减少伴随空气引起的间隔sp的变动。并且,在与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槽52的情况下,由于磁带12进入槽52而有可能导致间隔sp变动,但由于在与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未形成槽52,因此也能够减少磁带12进入槽52而引起的间隔sp的变动。
85.如图3所示,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的宽度w_h小于磁带12的宽度w_t。由于与宽度w_h为宽度w_t以上的磁头相比重量轻,因此伺服控制中向宽度方向wd的移动的响应速度快。因此,能够在伺服控制中得到良好的追随性。
86.使用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作为支撑部件。因此,能够减小与磁带12的背面19的接触面积,能够降低因摩擦引起的振动而使磁带12从正常的行进位置向宽度方向wd偏离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减少因摩擦而从磁带12的背面19刮削产生的异物的量。
87.如图5所示,槽52为剖面v字状。因此,与剖面u字状的槽相比容易加工。并且,由于
与磁带12的背面19相对应的槽52的上部开口边缘的角度为钝角,因此与上部开口边缘的角度为90
°
的剖面u字状的槽相比,不易损伤到磁带12的背面19。
88.如图1等所示,有多组磁头和支撑辊。具体而言,磁头由在从容纳有磁带12的磁带盒11的盒式磁带盘13送出磁带12时工作的送出用磁头28、以及在将磁带12回卷到盒式磁带盘13时工作的回卷用磁头29构成。支撑辊由配置在与送出用磁头28相对的位置的送出用支撑辊30、以及配置在与回卷用磁头29相对的位置的回卷用支撑辊31构成。因此,能够用分别适合于送出磁带12时和回卷磁带12时的磁头和支撑辊来进行数据的记录和/或读取。
89.如图3等所示,送出用磁头28的磁性元件作用于磁带12的第1区域,回卷用磁头29的磁性元件作用于磁带12的第2区域。在送出用支撑辊30上,仅在与第1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槽52,在回卷用支撑辊31上,仅在与第2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槽。因此,能够提高数据的记录和/或读取的效率。
90.如图3等所示,在磁性层16上沿着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排列有记录数据的8条数据带db1~db8。第1区域包括8条数据带db1~db8中一方的一半的数据带db1、db3、db5及db7,第2区域包括另一方的一半的数据带db2、db4、db6及db8。因此,可以使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为相同结构,不必大幅改变数据记录控制等各种控制方式。而且,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也可以设为大致相同结构。
91.如图4和图6所示,第1区域包括多条数据带db1~db8中第奇数条的数据带db1、db3、db5及db7,第2区域包括第偶数条的数据带db2、db4、db6及db8。因此,能够在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上无位置偏差地形成槽52。由此,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中的伴随空气的排出难以产生偏差。
92.如图3所示,在磁性层16中,除了数据带db之外,还形成有伺服带sb,该伺服带sb记录有用于使送出用磁头28或回卷用磁头29沿宽度方向wd移动的伺服控制的伺服图案50。数据带db和伺服带sb沿着磁带12的宽度方向wd交替排列。因此,能够进行将送出用磁头28或回卷用磁头29作为目标位置的伺服控制。
93.如图8所示,送出用磁头28和回卷用磁头29具有作为磁性元件的、与夹着1条数据带db的2条伺服带sb对应的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以及设置在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之间的数据用元件drw。因此,基于由2个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读取的伺服图案50,能够进行更正确的伺服控制。
94.数据用元件drw包括在磁性层16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元件dw、以及读取记录在磁性层16的数据的数据读取元件dr。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数据的记录和数据的读取。另外,数据用元件drw也可以是数据记录元件dw和数据读取元件dr中的任一个。
95.作为一例,图13所示的曲线图80示出伴随空气引起的间隔sp相对于槽52的数量的变动量的模拟结果。模拟条件为:磁带12的宽度w_t=12.65mm、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的外径φ=10mm、磁带12的行进速度=6m/s、磁带12的行进时的张力=0.55n。并且,设为槽52的间距p=500μm、剖面形状为v字状。

标记表示将槽52的截面积设为1000μm2(例如槽52的宽度w_g=100μm、深度d_g=10μm)的情况,

标记表示将槽52的截面积设为2000μm2(例如槽52的宽度w_g=100μm、深度d_g=20μm,或者槽52的宽度w_g=200μm、深度d_g=10μm)的情况。
96.在

标记的截面积为1000μm2的情况下,槽52的数量为0条即未形成槽52的情况
下,伴随空气引起的间隔sp的变动量估计为2μm。与此相对,在槽52的数量为24条即不限于与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而是在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的整个区域形成有槽52的情况下,能够使伴随空气引起的间隔sp的变动量为0。
97.在本例中,仅在与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槽52。因此,槽52的数量从在整个区域形成时的24条减半为12条。槽52的数量为12条时,

标记的截面积为1000μm2的情况下,伴随空气引起的间隔sp的变动量估计为1μm。但是,如果通过扩大槽52的宽度w_g和/或加深深度d_g来使截面积为2倍的2000μm2,则与截面积为1000μm2而在整个区域形成槽52的情况相同,能够使伴随空气引起的间隔sp的变动量为0。这样,确认了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减少伴随空气引起的间隔sp的变动。
98.另外,作为除了伴随空气以外可能对间隔sp产生影响的变动,有送出用支撑辊30和回卷用支撑辊31等的偏心引起的变动。但是,这种辊的偏心引起的变动能够抑制在0.2khz左右的周期。而且,在上述例示的硬盘驱动器中使用的小型磁头中,可以无需特别控制地追随至20khz左右的周期的变动。因此,可以认为辊的偏心引起的变动不会影响间隔sp。
99.数据带db和伺服带sb向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分配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如图14~图17所示那样分配。
100.如图14的表85所示,在f1位置、f2位置、f3位置及f4位置的各动作位置,送出用磁头28在数据带db1、db2、db3及db4上记录数据,并且读取记录在数据带db1~db4上的数据。并且,送出用磁头28在各动作位置读取记录在夹着数据带db1的伺服带sb1和伺服带sb2、夹着数据带db2的伺服带sb2和伺服带sb3、夹着数据带db3的伺服带sb3和伺服带sb4、以及夹着数据带db4的伺服带sb4和伺服带sb5上的伺服图案50。总之,该情况下的送出用磁头28的作用区域是数据带db1~db4以及伺服带sb1~sb5。这些数据带db1~db4以及伺服带sb1~sb5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1区域”的一例。因此,第1区域包括8条数据带db1~db8中一方的一半的数据带db1~db4。
101.送出用磁头28的作用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是数据带db5、db6、db7及db8、以及伺服带sb6、sb7、sb8及sb9。因此,在本例中,如图15所示,在送出用支撑辊86上,仅在与数据带db5~db8和伺服带sb6~sb9对应的区域c_db5~db8sb6~sb9形成有槽52。
102.相对于此,如图16的表90所示,在b1位置、b2位置、b3位置及b4位置的各动作位置,回卷用磁头29在数据带db8、db7、db6及db5上记录数据,并且读取记录在数据带db5~db8上的数据。并且,回卷用磁头29在各动作位置读取记录在夹着数据带db8的伺服带sb8和伺服带sb9、夹着数据带db7的伺服带sb7和伺服带sb8、夹着数据带db6的伺服带sb6和伺服带sb7、以及夹着数据带db5的伺服带sb5和伺服带sb6上的伺服图案50。总之,该情况下的回卷用磁头29的作用区域是数据带db5~db8以及伺服带sb5~sb9。这些数据带db5~db8以及伺服带sb5~sb9是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第2区域”的一例。因此,第2区域包括8条数据带db1~db8中的另一方的一半的数据带db5~db8。
103.回卷用磁头29的作用区域以外的非作用区域是数据带db1、db2、db3及db4、以及伺服带sb1、sb2、sb3及sb4。因此,在本例中,如图17所示,在回卷用支撑辊91上,仅在与数据带db1~db4和伺服带sb1~sb4对应的区域c_db1~db4sb1~sb4形成有槽52。根据该方式,能够在送出用支撑辊86和回卷用支撑辊9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集中地形成槽52。
104.支撑部件不限于辊。例如也可以如图18所示的送出用支撑部件95那样,使用长方体状的支撑部件。
105.送出用支撑部件95具有使磁带12的背面19滑动的滑动面96。在滑动面96上,仅在与送出用磁头28的非作用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槽52。通过这种结构,也可以得到能够减少间隔sp的变动的效果。
106.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使用具有向磁头凸出的曲面的剖面半月状的支撑部件。
107.上述所示的伺服带sb的数量、数据带db的数量、数据用元件drw的数量以及1个数据用元件drw负责的数据磁道dt的数量等仅仅是一个例子,并不特别限定本发明的技术。
108.例如,也可以使用5条伺服带和4条数据带沿着宽度方向wd交替排列的磁带。或者,也可以使用3条伺服带sb和2条数据带db沿着宽度方向wd交替排列的磁带。而且,也可以使用13条伺服带sb和12条数据带db沿着宽度方向wd交替排列的磁带。
109.也可以共用1个磁头用于送出和回卷,而不分为送出用磁头和回卷用磁头。并且,配置在1个磁头中的伺服图案读取元件sr可以是1个。同样,配置在1个磁头中的数据用元件drw也可以是1个。
110.配置在1个磁头中的数据用元件drw例如可以是16个,也可以是32个或64个。并且,由1个数据用元件drw负责数据的记录和/或数据的读取的数据磁道dt的数量不限于例示的12条。可以是1条,例如也可以是4条、16条、32条或64条。
111.例如,在磁带12具有8条数据带db的上述方式中,也可以与负责记录和/或读取的4条数据带db相应地分别设置4个送出用磁头28和4个回卷用磁头29。即,可以设置与数据带db的数量相同数量的磁头。
112.虽然例示了装填有磁带盒11的磁带装置10,但不限于此。保持没有容纳在磁带盒11的状态的磁带12也可以是卷绕在送出卷盘上的磁带装置,即可以是磁带12不可更换地放置的磁带装置。
113.磁带12不限于具有包含例示的强磁性粉末的磁性层16。也可以是通过溅射等真空蒸镀形成强磁性体薄膜的磁带。
114.代替cpu或者除了该cpu之外,构成控制部32的计算机还可以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和/或专用电路等,其中,该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在制造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之后能够改变电路结构的处理器;该专用电路是具有为执行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特定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
115.本发明的技术也可以将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和/或各种变形例适当地组合。并且,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主旨,当然可以采用各种结构。
116.以上所示的记载内容和图示内容是关于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部分的详细说明,并且仅是本发明的技术的一例。例如,关于上述结构、功能、作用及效果的说明是关于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部分的结构、功能、作用及效果的一例的说明。因此,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以上所示的记载内容和图示内容,删除不需要的部分,追加或替换新的要素。并且,为了避免错综复杂,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部分,在以上所示的记载内容和图示内容中,在能够实施本发明的技术的基础上省略了与不需要特别
说明的技术常识等相关的说明。
117.在本说明书中,“a和/或b”与“a和b中的至少一个”同义。也就是说,“a和/或b”意味着可以仅为a,可以仅为b,也可以为a和b的组合。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3个以上的情况以“和/或”联系起来表现时也适用与“a和/或b”相同的观点。
118.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标准,以与具体且个别记载了通过参考纳入个别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标准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考纳入本说明书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