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2023-05-18 15:00: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顶灯。


背景技术:

2.吸顶灯作为一种重要的led灯具,led吸顶灯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庭及办公场所。现有led吸顶灯普遍采用正面发光的结构设计,光效虽好,但容易造成眩光且光线过于强烈,容易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另外,部分利用侧发光的led吸顶灯,都是采用结构来反射光线来实现侧发光,光效低且不节能。与此同时,当前的吸顶灯为了提升光利用效率及美观度,吸顶灯的整体结构的设计趋势倾向大尺寸及轻薄化。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吸顶灯采用的安装方式为直接把吸顶灯的顶盖通过螺丝固定在天花板上,再安装灯罩。然而,在吸顶灯的设计趋势倾向大尺寸及轻薄化的前提下,传统的灯罩安装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不安全,且后期维修、拆装也十分麻烦。
3.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防眩光、拆装方便的吸顶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顶灯,所述吸顶灯兼具发光效率高、防眩光、拆装方便等优势。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顶灯,包括:
6.中框,包括内侧壁及第一连接壁;
7.发光组件,其与所述中框连接并设于所述内侧壁;
8.扩散组件,其与所述中框连接,所述扩散组件用于将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扩散并发出;
9.背板,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壁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中框配合以限定所述扩散组件;
10.第一支架,其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中框一侧,所述第一支架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弯折形状;
11.第二支架,其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定位槽中。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包括连通的锁止区及活动区,所述活动区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活动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定位槽的外部连通,所述锁止区与所述活动区连通,所述锁止区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背的两侧被所述第一支架环绕。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单元及两个第二连接单元,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单元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单元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单元间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单元间隔的两端
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开设有两个间隔的所述定位槽。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连接单元及第四连接单元,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单元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长度,所述第四连接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长度。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四连接单元间隔连接有两个所述定位柱,两个所述定位柱设于一个所述第四连接单元相背的两端,每个所述定位柱与一个所述定位槽匹配。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连接以限定一容置腔,所述内侧壁朝向所述容置腔,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发光组件为灯条,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组件包括扩散板、导光板以及反光纸,所述扩散板与所述中框连接,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扩散板靠近所述背板一侧,所述发光组件对应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置,所述反光纸设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扩散板一侧。
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吸顶灯采用侧发光的结构,通过发光组件与扩散组件配合,使吸顶灯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同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支架用于与吸顶灯的主体部分连接,第二支架用于预先固定于墙体或墙顶,待第二支架固定后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进而实现吸顶灯的快捷拆卸。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立体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平面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平面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平面示意图。
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8.吸顶灯
ꢀꢀꢀꢀꢀꢀꢀꢀꢀꢀꢀꢀꢀꢀꢀꢀꢀꢀꢀꢀꢀꢀꢀꢀꢀꢀꢀ129.容置腔
ꢀꢀꢀꢀꢀꢀꢀꢀꢀꢀꢀꢀꢀꢀꢀꢀꢀꢀꢀꢀꢀꢀꢀꢀꢀꢀꢀ
10
30.中框
ꢀꢀꢀꢀꢀꢀꢀꢀꢀꢀꢀꢀꢀꢀꢀꢀꢀꢀꢀꢀꢀꢀꢀꢀꢀꢀꢀꢀꢀ
11
31.台阶结构
ꢀꢀꢀꢀꢀꢀꢀꢀꢀꢀꢀꢀꢀꢀꢀꢀꢀꢀꢀꢀꢀꢀꢀꢀꢀ
110
32.第一连接壁
ꢀꢀꢀꢀꢀꢀꢀꢀꢀꢀꢀꢀꢀꢀꢀꢀꢀꢀꢀꢀꢀꢀꢀ
111
33.第二连接壁
ꢀꢀꢀꢀꢀꢀꢀꢀꢀꢀꢀꢀꢀꢀꢀꢀꢀꢀꢀꢀꢀꢀꢀ
112
34.内侧壁
ꢀꢀꢀꢀꢀꢀꢀꢀꢀꢀꢀꢀꢀꢀꢀꢀꢀꢀꢀꢀꢀꢀꢀꢀꢀꢀꢀ
113
35.发光组件
ꢀꢀꢀꢀꢀꢀꢀꢀꢀꢀꢀꢀꢀꢀꢀꢀꢀꢀꢀꢀꢀꢀꢀꢀꢀ
12
36.扩散组件
ꢀꢀꢀꢀꢀꢀꢀꢀꢀꢀꢀꢀꢀꢀꢀꢀꢀꢀꢀꢀꢀꢀꢀꢀꢀ
13
37.扩散板
ꢀꢀꢀꢀꢀꢀꢀꢀꢀꢀꢀꢀꢀꢀꢀꢀꢀꢀꢀꢀꢀꢀꢀꢀꢀꢀꢀ
131
38.导光板
ꢀꢀꢀꢀꢀꢀꢀꢀꢀꢀꢀꢀꢀꢀꢀꢀꢀꢀꢀꢀꢀꢀꢀꢀꢀꢀꢀ
132
39.反光纸
ꢀꢀꢀꢀꢀꢀꢀꢀꢀꢀꢀꢀꢀꢀꢀꢀꢀꢀꢀꢀꢀꢀꢀꢀꢀꢀꢀ
133
40.背板
ꢀꢀꢀꢀꢀꢀꢀꢀꢀꢀꢀꢀꢀꢀꢀꢀꢀꢀꢀꢀꢀꢀꢀꢀꢀꢀꢀꢀꢀ
14
41.第一支架
ꢀꢀꢀꢀꢀꢀꢀꢀꢀꢀꢀꢀꢀꢀꢀꢀꢀꢀꢀꢀꢀꢀꢀꢀꢀ
15
42.第一连接单元
ꢀꢀꢀꢀꢀꢀꢀꢀꢀꢀꢀꢀꢀꢀꢀꢀꢀꢀꢀꢀꢀ
151
43.第二连接单元
ꢀꢀꢀꢀꢀꢀꢀꢀꢀꢀꢀꢀꢀꢀꢀꢀꢀꢀꢀꢀꢀ
152
44.定位槽
ꢀꢀꢀꢀꢀꢀꢀꢀꢀꢀꢀꢀꢀꢀꢀꢀꢀꢀꢀꢀꢀꢀꢀꢀꢀꢀꢀ
153
45.活动区
ꢀꢀꢀꢀꢀꢀꢀꢀꢀꢀꢀꢀꢀꢀꢀꢀꢀꢀꢀꢀꢀꢀꢀꢀꢀꢀꢀ
154
46.锁止区
ꢀꢀꢀꢀꢀꢀꢀꢀꢀꢀꢀꢀꢀꢀꢀꢀꢀꢀꢀꢀꢀꢀꢀꢀꢀꢀꢀ
155
47.第二支架
ꢀꢀꢀꢀꢀꢀꢀꢀꢀꢀꢀꢀꢀꢀꢀꢀꢀꢀꢀꢀꢀꢀꢀꢀꢀ
16
48.第三连接单元
ꢀꢀꢀꢀꢀꢀꢀꢀꢀꢀꢀꢀꢀꢀꢀꢀꢀꢀꢀꢀꢀ
161
49.第四连接单元
ꢀꢀꢀꢀꢀꢀꢀꢀꢀꢀꢀꢀꢀꢀꢀꢀꢀꢀꢀꢀꢀ
162
50.定位柱
ꢀꢀꢀꢀꢀꢀꢀꢀꢀꢀꢀꢀꢀꢀꢀꢀꢀꢀꢀꢀꢀꢀꢀꢀꢀꢀꢀ
163
51.方形泡棉
ꢀꢀꢀꢀꢀꢀꢀꢀꢀꢀꢀꢀꢀꢀꢀꢀꢀꢀꢀꢀꢀꢀꢀꢀꢀ
17
52.密封泡棉
ꢀꢀꢀꢀꢀꢀꢀꢀꢀꢀꢀꢀꢀꢀꢀꢀꢀꢀꢀꢀꢀꢀꢀꢀꢀ
18
53.驱动组件
ꢀꢀꢀꢀꢀꢀꢀꢀꢀꢀꢀꢀꢀꢀꢀꢀꢀꢀꢀꢀꢀꢀꢀꢀꢀ
19
54.第一方向
ꢀꢀꢀꢀꢀꢀꢀꢀꢀꢀꢀꢀꢀꢀꢀꢀꢀꢀꢀꢀꢀꢀꢀꢀꢀ
x
55.第二方向
ꢀꢀꢀꢀꢀꢀꢀꢀꢀꢀꢀꢀꢀꢀꢀꢀꢀꢀꢀꢀꢀꢀꢀꢀꢀy56.第三方向
ꢀꢀꢀꢀꢀꢀꢀꢀꢀꢀꢀꢀꢀꢀꢀꢀꢀꢀꢀꢀꢀꢀꢀꢀꢀz5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58.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59.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技术。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包括”和/或“包含”和/或“具有”,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其群组。
60.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技术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61.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
62.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63.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顶灯1,包括中框11、发光组件12、扩散组件13、背板14、第一支架15以及第二支架16。中框11包括内侧壁113及第一连接壁111;发光组件12与中框11连接并设于内侧壁113;扩散组件13与中框11连接,扩散组件13用于将发光组件12发出的光线扩散并发出;背板14与第一连接壁111连接,背板14与中框11配合以限定扩散组件13;第一支架15与背板14连接,第一支架15设于背板14远离中框11一侧,第一支架15开设有定位槽153,定位槽153为弯折形状;第二支架16与第一支架15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支架16包括定位柱163,定位柱163可活动地设于定位槽153中。
64.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吸顶灯1采用侧发光的结构,通过发光组件12与扩散组件13配合,使吸顶灯1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同时,第一支架15与第二支架16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支架15用于与吸顶灯1的主体部分连接,第二支架16用于预先固定于墙顶,待第二支架16固定后使第一支架15与第二支架16连接,进而实现吸顶灯1的快捷拆卸。
65.在本实施例中,以包括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以第三方向z的空间坐标系为参照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相互垂直。
66.在本实施例中,中框11沿第一方向x贯穿设置有开口,中框11的实体部分环绕为一近似矩形的闭合环结构。中框11沿第一方向x暴露的开口的一侧被背板14遮盖,所述开口的远离背板14的另一侧被扩散组件13遮盖。
67.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5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单元151及两个第二连接单元152。两个第一连接单元151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单元152间隔设置。每个第一连接单元151间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单元152连接,每个第二连接单元152间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单元151连接。
68.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单元151沿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第二连接单元152沿第三方向z延伸设置。两个第一连接单元151与两个第二连接单元152依次收尾连接形成一个方形框架。
69.于一实施例中,定位槽153包括连通的锁止区155及活动区154,活动区154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活动区154沿第一方向x与定位槽153的外部连通,锁止区155与活动区154连通,锁止区155沿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
70.于一实施例中,锁止区155沿第一方向x相背的两侧被第一支架15环绕。
71.本技术的吸顶灯1的安装过程可以为:先将第二支架16固定于墙顶,随后使连接有中框11的第一支架15靠近第二支架16;当第一支架15与第二支架16固定连接时,使定位柱163可先沿第一方向x由活动区154进入定位槽153的范围,随后沿第二方向y使第一支架15与第二支架16继续靠近,随后沿第二方向y移动第一支架15使定位柱163由活动区154运动至锁止区155;随后松开对第一支架15的限位,连接有中框11的第一支架15在重力作用下具有沿第一方向x向下掉落的趋势,使位于锁止区155的定位柱163被第一支架15的架体(进一步可以为第一连接单元151)抵持,从而实现吸顶灯1的安装。
72.本技术的吸顶灯1的拆卸过程可以为:先沿第一方向x将连接有中框11的第一支架15托起,使定位柱163与第一连接单元151脱离抵持状态,随后带动第一支架15沿第二方向y运动,使定位柱163的位置由锁止区155变换为活动区154,随后继续沿第一方向x移动第一支架15,使定位柱163退出定位槽153中,完成吸顶灯1的拆卸。
73.于一实施例中,定位槽153的数量为四个,每个第一连接单元151上开设有两个间
隔的定位槽153。
74.进一步的,设置多个定位槽153可提升吸顶灯1安装过程的稳定性。
75.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6包括第三连接单元161及第四连接单元162,两个第四连接单元162分别连接于第三连接单元161相背的两侧,第三连接单元161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单元151的长度,第四连接单元162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单元152的长度。
7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6呈“工”字型设置。
77.于一实施例中,定位柱163沿第三方向z延伸设置,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
78.于一实施例中,定位柱163的数量为四个,每个第四连接单元162间隔连接有两个定位柱163,两个定位柱163设于一个第四连接单元162相背的两端,每个定位柱163与一个定位槽153匹配。
79.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63可以为螺丝。第四连接单元162沿第三方向z相背的两端可各设有一个螺孔,螺丝装的定位柱163通过螺孔与第四连接单元162连接。沿第三方向z,一个第四连接单元162与两个定位柱163的长度的和大于两个第一连接单元151之间的间隔距离。进一步的,选取螺丝为定位柱163,一方面可基于现有的螺纹连接结构实现快捷方便的操作,另一方面,螺丝的螺纹及螺帽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吸顶灯1的安装牢固程度。
80.于一实施例中,中框11与背板14连接以限定一容置腔10,内侧壁113朝向容置腔10,发光组件12设于容置腔10内,发光组件12为灯条,发光组件12包括多个发光单元120。
81.进一步的,中框11的内侧设有一台阶结构110,该台阶结构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壁111、内侧壁113以及第二连接壁112。其中,第一连接壁111用于与背板14连接,内侧壁113用于与发光组件12连接,第二连接壁112用于与扩散组件13连接。
82.进一步的,背板14设于第一连接壁111后,可通过多个螺钉将背板14与中框11固定。
83.在本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2可以为led灯珠条,发光单元120可以为led灯珠。
84.于一实施例中,扩散组件13包括扩散板131、导光板132以及反光纸133。扩散板131与中框11连接,导光板132设于扩散板131靠近背板14一侧,发光组件12对应导光板132的侧面设置,反光纸133设于导光板132远离扩散板131一侧。
85.进一步的,扩散板131与第二连接壁112连接,导光板132设于扩散板131靠近背板14一侧。发光组件12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132的侧面射入导光板132中,同时配合反光纸133对光线进行反射,使扩散板131的出光面发出的光线均匀、光线利用率高、防眩光。
86.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32沿第一方向x的厚度可以为3mm(导光板132的侧面的长度),所述led灯珠沿第一方向x的直径可以为2.5mm,所述led灯珠可配置为完全对应导光板132的侧面设置。
87.于一实施例中,吸顶灯1还包括方形泡棉17及密封泡棉18。方形泡棉17设于反光纸133远离导光板132的一侧,密封泡棉18可以为近似矩形的框状,密封泡棉18对应方形泡棉17的边缘设置。方形泡棉17及密封泡棉18夹设于反光纸133与背板14之间。
88.在本实施例中,当背板14未与中框11连接时,设于反光纸133上的方形泡棉17可高出第一连接壁111,背板14压紧方形泡棉17后与中框11连接,使方形泡棉17压紧扩散组件
13。
89.于一实施例中,吸顶灯1还包括驱动组件19,驱动组件19设于背板14远离扩散组件13一侧,驱动组件19与发光组件12电连接,驱动组件19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以理解的,驱动组件19可以选用现有的电控驱动结构,驱动组件19与发光组件12的电连接方式及驱动发光组件12发光的方式均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案进行应用。
90.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