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梁钢筋骨架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2023-04-05 18:34: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梁钢筋骨架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1.
2.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梁钢筋骨架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3.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浇建筑模式的优势已逐渐消失,与传统现浇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构件质量高、节能环保、缩短工期、节约人力等特点。因此装配式建筑慢慢成为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4.虽然装配式建筑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其梁柱连接节点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例如常规的梁柱连接节点中,往往需要对梁钢筋骨架端部伸出的钢筋进行焊接,不仅需要焊接多条钢筋,导致现场施工进度很慢,而且焊接长度较长、焊接难度较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这些连接节点又普遍存在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应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梁钢筋骨架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要解决传统的连接结构构造复杂、施工工艺较繁琐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梁钢筋骨架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包括有上预制柱、下预制柱和梁钢筋骨架;所述上预制柱包括有上柱主筋、上柱箍筋和上柱混凝土;所述下预制柱包括有下柱主筋、下柱箍筋和下柱混凝土;所述梁钢筋骨架包括有梁上部主筋、梁下部主筋和梁箍筋;还包括有上柱转接件、下柱转接件和梁主筋连接槽;所述下柱主筋的上端超出下柱混凝土的顶面;所述下柱转接件的下端套在下预制柱的上端上,在下柱转接件的内部、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水平传力板;所述下柱主筋的上端锚固在最上部的第一水平传力板顶部;
8.所述上柱主筋的下端超出上柱混凝土的底面;所述上柱转接件的上端套在上预制柱的下端上;在上柱转接件的内部、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二水平传力板;所述上柱主筋的下端锚固在最下部的第二水平传力板底部;所述上柱转接件对应设置在下柱转接件的顶部,并且与下柱转接件焊接连接;所述梁主筋连接槽连接在上柱转接件和下柱转接件的一侧;所述梁钢筋骨架设置在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连接部位的一侧,靠近梁主筋连接槽的位置处;所述梁上部主筋靠近梁主筋连接槽一侧的端部向下弯折,伸入梁主筋连接槽中;所述梁下部主筋靠近梁主筋连接槽一侧的端部向上弯折,伸入梁主筋连接槽中。
9.优选的,所述下柱主筋超出下柱混凝土的部位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水平传力板的板面上、对应下柱主筋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下柱主筋的上端依次从第一穿孔中穿过,并且通过第一螺母锚固在最上部的第一水平传力板顶部;所述第一螺母与最上
部的第一水平传力板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锚固板。
10.优选的,所述上柱主筋超出上柱混凝土的部位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水平传力板的板面上、对应上柱主筋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上柱主筋的下端依次从第二穿孔中穿过,并且通过第二螺母锚固在最下部的第二水平传力板底部;所述第二螺母与最下部的第二水平传力板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锚固板。
11.优选的,在第一水平传力板的板面中部开设有第一注浆孔;在第二水平传力板的板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注浆孔;
12.所述上柱混凝土中预埋有注浆管,且注浆管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注浆孔伸入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的连接处;在下柱转接件、上柱转接件、下预制柱与上预制柱围成的空腔中灌注有节点混凝土。
13.优选的,所述梁主筋连接槽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抗剪栓。
14.优选的,所述下柱转接件为筒状,在下柱转接件的外侧面上端、沿其顶边设置有三角坡口;所述下柱转接件的高度为h/2 b;所述上柱转接件为筒状,在上柱转接件的外侧面下端、沿其底边设置有三角坡口;所述上柱转接件的高度为h/2 b;h为与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相连接的梁的高度,b为20mm~500mm中的任意数值。
15.优选的,所述梁主筋连接槽设有一个,包括有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水平切面呈卧置的u形,并且第一侧板的u形槽口面向下柱转接件和上柱转接件一侧;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部与上柱转接件连接,第一侧板的下部与下柱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下柱转接件和上柱转接件相连的竖边中部开设有第一弧形豁口;下柱转接件与上柱转接件的焊缝从第一弧形豁口中穿过;所述第一底板封堵在第一侧板的底边与下柱转接件围成的矩形口处,在第一底板上间隔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梁下部主筋的弯折段从第一通孔中伸入梁主筋连接槽中。
16.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下柱转接件、上柱转接件围成的空腔内部设置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靠近转接件的一端与下柱转接件和上柱转接件连接;横隔板远离转接件的一端超出第一侧板外;所述第一侧板包括有前侧板段和后侧板段;所述横隔板靠近转接件的一侧、对应第一弧形豁口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弧形豁口;下柱转接件与上柱转接件的焊缝从第一弧形豁口中穿过;所述前侧板段的水平切面和后侧板段的水平切面均呈卧置的l形,并且前侧板段与后侧板段对称设置在横隔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板段的一端与下柱转接件和上柱转接件连接,前侧板段的另一端与横隔板的前侧面连接;所述后侧板段的一端与下柱转接件和上柱转接件连接,后侧板段的另一端与横隔板的就侧面连接;所述横隔板超出第一侧板外的部位上间隔连接有所述的抗剪栓。
17.优选的,所述梁主筋连接槽设置有两个,分别为梁上主筋连接槽和梁下主筋连接槽;所述梁下主筋连接槽连接在下柱转接件上,包括有第二侧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侧板的水平切面呈卧置的u形,并且第二侧板的u形槽口面向下柱转接件一侧;所述第二底板封堵在第二侧板的底边与下柱转接件围成的矩形口处;在第二底板上间隔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梁下部主筋的弯折段从第二通孔中伸入梁下主筋连接槽中;所述梁上主筋连接槽连接在上柱转接件上,包括有第三侧板和顶板;所述第三侧板的水平切面呈卧置的u形,并且第三侧板的u形槽口面向上柱转接件一侧;所述顶板封堵在第三侧板的顶边与上柱转接件围成的矩形口处;在顶板上间隔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梁上部主筋的弯折段从第三通孔中伸
入梁上主筋连接槽中。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在通过在上预制柱的底部设置上柱转换件,在下预制柱的顶部设置下柱转换件,并且对上柱转换件与下柱转换件连接处的焊接,从而使得上预制柱与下预制柱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梁主筋连接槽的设置实现梁与柱之间可靠便捷的连接,保证了连接节点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0.2、本实用新型中梁钢筋骨架纵向钢筋端部可提前弯折并进入梁主筋连接槽内,无需焊接固定,可极大的减少焊接工作量和焊接难度,大幅缩短工期。
21.3、本实用新型的梁主筋连接槽能够根据梁钢筋或者梁所承受的内力或者施工质量的要求等选取适当的结构形式;当预主筋的直径较小或预主筋所承受的内力较小时,宜选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梁主筋连接槽;当预主筋的直径较大或预主筋所承受的内力较大时,为防止梁主筋连接槽的中部发生变形,宜选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梁主筋连接槽;当现场焊接要求较高、焊接条件较差、焊接质量难以保证时,宜选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梁主筋连接槽;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多数施工条件,具有良好的普遍性与通用性。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当梁主筋连接槽为第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梁主筋连接槽时,梁-柱连接结构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梁主筋连接槽连接在上柱转接件和下柱转接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当梁主筋连接槽为第二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梁主筋连接槽时,梁-柱连接结构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梁主筋连接槽连接在上柱转接件和下柱转接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当梁主筋连接槽为第三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梁主筋连接槽时,梁-柱连接结构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梁主筋连接槽连接在上柱转接件和下柱转接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梁主筋连接槽的俯视图。
30.图 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梁主筋连接槽的仰视图。
31.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梁上主筋连接槽的俯视图。
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梁下主筋连接槽的俯视图。
33.附图标记:1-上预制柱、1.1-上柱主筋、1.2-上柱箍筋、1.3-上柱混凝土、2-下预制柱、2.1-下柱主筋、2.2-下柱箍筋、2.3-下柱混凝土、3-梁钢筋骨架、3.1-梁上部主筋、3.2-梁下部主筋、3.3-梁箍筋、4-上柱转接件、5-下柱转接件、6-梁主筋连接槽、6.1-第一底板、6.2-第一侧板、6.2.1-前侧板段、6.2.2-后侧板段、6.3-横隔板、6a-梁上主筋连接槽、6a.1-第三侧板、6a.2-顶板、6b-梁下主筋连接槽、6b.1-第二侧板、6b.2-第二底板、7-第一水平传力板、8-第一穿孔、9-第一注浆孔、10-第二水平传
力板、11-第二穿孔、12-第二注浆孔、13-第一螺母、14-第二螺母、15-注浆管、16-节点混凝土、17-抗剪栓、19-第一锚固板、20-第二锚固板、21-第一弧形豁口、22-第一通孔、23-第二弧形豁口、24-第二通孔、25-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1-10所示,这种梁钢筋骨架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包括有上预制柱1、下预制柱2和梁钢筋骨架3;所述上预制柱1包括有上柱主筋1.1、上柱箍筋1.2和上柱混凝土1.3;所述上柱箍筋1.2是用于与上柱主筋1.1构成上节柱钢筋骨架;所述下预制柱2包括有下柱主筋2.1、下柱箍筋2.2和下柱混凝土2.3;所述下柱箍筋2.2是用于与下柱主筋2.1构成下节柱钢筋骨架;所述梁钢筋骨架3包括有梁上部主筋3.1、梁下部主筋3.2和梁箍筋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柱转接件4、下柱转接件5和梁主筋连接槽6;所述下柱主筋2.1的上端超出下柱混凝土2.3的顶面,在下柱主筋2.1超出下柱混凝土2.3的部位上设置有螺纹;所述下柱转接件5的水平切面形状与下预制柱2的水平切面形状相适应,且下柱转接件5的下端套在下预制柱2的上端上;在下柱转接件5的内部、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水平传力板7;所述第一水平传力板7的板面上、对应下柱主筋2.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8;所述下柱主筋2.1的上端依次从第一穿孔8中穿过,并且通过第一螺母13锚固在最上部的第一水平传力板7顶部;在第一水平传力板7的板面中部开设有第一注浆孔9;
35.所述上柱主筋1.1的下端超出上柱混凝土1.3的底面,在上柱主筋1.1超出上柱混凝土1.3的部位上设置有螺纹;所述上柱转接件4的水平切面形状与上预制柱1的水平切面形状相适应,且上柱转接件4的上端套在上预制柱1的下端上;在上柱转接件4的内部、沿竖向间隔设置有第二水平传力板10;所述第二水平传力板10的板面上、对应上柱主筋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11;所述上柱主筋1.1的下端依次从第二穿孔11中穿过,并且通过第二螺母14锚固在最下部的第二水平传力板10底部;在第二水平传力板10的板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注浆孔12;所述上柱转接件4对应设置在下柱转接件5的顶部,并且与下柱转接件5焊接连接;所述上柱混凝土1.3中预埋有注浆管15,且注浆管15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注浆孔9伸入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的连接处;在下柱转接件5、上柱转接件4、下预制柱2与上预制柱1围成的空腔中灌注有节点混凝土16;所述梁主筋连接槽6连接在上柱转接件4和下柱转接件5的一侧;所述梁钢筋骨架3设置在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连接部位的一侧,靠近梁主筋连接槽6的位置处;所述梁上部主筋3.1靠近梁主筋连接槽6一侧的端部向下弯折,伸入梁主筋连接槽6中;所述梁下部主筋3.2靠近梁主筋连接槽6一侧的端部向上弯折,伸入梁主筋连接槽6中;所述梁主筋连接槽6的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抗剪栓17。
3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的水平切面均呈矩形;所述上柱转接件4由四块矩形钢板首尾拼接而成;所述下柱转接件5由四块矩形钢板首尾拼接而成。
37.本实施例中,注浆管15的外径小于第一注浆孔9的直径,在注浆管15的外壁与第一注浆孔9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母13与最上部的第一水平传力板7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锚固板19;所述第二螺母14与最下部的第二水平传力板10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锚固板20。
39.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柱转接件5为筒状,在下柱转接件5的外侧面上端、沿其顶边设置有三角坡口;所述下柱转接件5的高度h/2 b;h为与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相连接的梁的
高度,b为20mm~500mm中的任意数值。
40.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柱转接件4为筒状,在上柱转接件4的外侧面下端、沿其底边设置有三角坡口;所述上柱转接件4的高度h/2 b;h为与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相连接的梁的高度,b为20mm~500mm中的任意数值。
41.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当梁上部主筋3.1和梁下部主筋3.2的直径较小或梁上部主筋3.1和梁下部主筋3.2所承受的内力较小时,所述梁主筋连接槽6设有一个,包括有第一底板6.1和第一侧板6.2;所述第一侧板6.2的水平切面呈卧置的u形,并且第一侧板6.2的u形槽口面向下柱转接件5和上柱转接件4一侧;所述第一侧板6.2的上部与上柱转接件4连接,第一侧板6.2的下部与下柱转接件5连接;所述第一侧板6.2与下柱转接件5和上柱转接件4相连的竖边中部开设有第一弧形豁口21;下柱转接件5与上柱转接件4的焊缝从第一弧形豁口21中穿过;所述第一底板6.1封堵在第一侧板6.2的底边与下柱转接件5围成的矩形口处,在第一底板6.1上间隔开设有第一通孔22;所述梁下部主筋3.2的弯折段从第一通孔22中伸入梁主筋连接槽6中。
42.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当梁上部主筋3.1和梁下部主筋3.2直径较大时或梁上部主筋3.1和梁下部主筋3.2所承受的内力较大时,为防止梁主筋连接槽6的中部发生变形,所述第一侧板6.2与下柱转接件5、上柱转接件4围成的空腔内部设置有横隔板6.3;所述横隔板6.3靠近转接件的一端与下柱转接件5和上柱转接件4连接;横隔板6.3远离转接件的一端超出第一侧板6.2外;所述第一侧板6.2包括有前侧板段6.2.1和后侧板段6.2.2;所述横隔板6.3靠近转接件的一侧、对应第一弧形豁口2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弧形豁口23;下柱转接件5与上柱转接件4的焊缝从第一弧形豁口21中穿过;所述前侧板段6.2.1的水平切面和后侧板段6.2.2的水平切面均呈卧置的l形,并且前侧板段6.2.1与后侧板段6.2.2对称设置在横隔板6.3的前后两侧;所述前侧板段6.2.1的一端与下柱转接件5和上柱转接件4连接,前侧板段6.2.1的另一端与横隔板6.3的前侧面连接;所述后侧板段6.2.2的一端与下柱转接件5和上柱转接件4连接,后侧板段6.2.2的另一端与横隔板6.3的就侧面连接;所述横隔板6.3超出第一侧板6.2外的部位上间隔连接有所述的抗剪栓17。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横隔板6.3的高度大于第一侧板6.2的高度。
43.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当现场焊接要求较高、焊接条件较差、焊接质量难以保证时,所述梁主筋连接槽6还可以设置有两个,分别为梁上主筋连接槽6a和梁下主筋连接槽6b;所述梁下主筋连接槽6b连接在下柱转接件5上,包括有第二侧板6b.1和第二底板6b.2;所述第二侧板6b.1的水平切面呈卧置的u形,并且第二侧板6b.1的u形槽口面向下柱转接件5一侧;所述第二底板6b.2封堵在第二侧板6b.1的底边与下柱转接件5围成的矩形口处;在第二底板6b.2上间隔开设有第二通孔24;所述梁下部主筋3.2的弯折段从第二通孔24中伸入梁下主筋连接槽6b中;所述梁上主筋连接槽6a连接在上柱转接件4上,包括有第三侧板6a.1和顶板6a.2;所述第三侧板6a.1的水平切面呈卧置的u形,并且第三侧板6a.1的u形槽口面向上柱转接件4一侧;所述顶板6a.2封堵在第三侧板6a.1的顶边与上柱转接件4围成的矩形口处;在顶板6a.2上间隔开设有第三通孔25;所述梁上部主筋3.1的弯折段从第三通孔25中伸入梁上主筋连接槽6a中。
4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传力板7是焊接于下柱转接件11内部的矩形钢板,第一水平传力板7设有两个,且平行焊接于下柱转接件11内腔中。
4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平传力板10是焊接上柱转接件4内部的矩形钢板,第一水平传力板7设有两个,且平行焊接于下柱转接件11内腔中。
46.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