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叠张检测装置、叠张检测方法及计数方法与流程

2023-03-28 23:47: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张检测装置、叠张检测方法及计数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物体在高速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物体重叠的现象,而现有的叠张检测装置不能够识别出叠张状态和非叠张状态,从而会造成计数不准确,出现漏数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叠张检测装置、叠张检测方法及计数方法,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叠张检测装置,包括:
5.叠张检测装置本体;
6.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叠张检测装置本体上;
7.输送轮,所述输送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方;
8.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和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在所述叠张检测装置本体上按照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距离分别小于传输物体的长度。
9.进一步地,所述叠张检测装置本体上还设有:
10.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所述第一横架和所述第二横架均设置在所述输送轮上方;
11.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架上;
12.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架上;
13.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远离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一侧,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靠近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一侧,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固定架远离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一侧。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架为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的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一侧为弧线结构,所述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一侧的角部均为弧线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中部设置第一多边形调节部件。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架为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的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一侧为弧线结构,所述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一侧的角部均为弧线结构,所述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中部设置第二多边形调节部件。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距离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1倍所述传输物体的长度,并且小于或等于1.2倍所述传输物体的长度。
20.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叠张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叠张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21.响应于确定检测到第三光电传感器对于传输物体的第一检测信号,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之后,未检测到第一光电传感器对于所述传输物体的第二检测信号,以及检测到第二光电传感器对于所述传输物体的第三检测信号,确定所述传输物体为非叠张状态;
22.响应于确定同时检测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之后,再次同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确定所述传输物体为叠张状态。
23.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叠张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24.在预备计数状态下检测到第三光电传感器对于传输物体的第一检测信号,生成进入计数状态信号,并将所述进入计数状态信号发送至第一光电传感器;
25.响应于确定未检测到第一光电传感器对于所述传输物体的第二检测信号,并且检测到第二光电传感器对于所述传输物体的第三检测信号,确定计数方式为非叠张计数;
26.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时,开始进行非叠张计数,并在进行非叠张计数之后转换为所述预备计数状态;
27.响应于确定同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且在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消失后,再确定计数方式为叠张计数;
28.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时,开始进行叠张计数,并在进行叠张计数之后转换为所述预备计数状态。
29.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叠张检测装置、叠张检测方法及计数方法,通过传送带对传输物体进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传输物体均在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和第三光电传感器下方,当传输物体传输到对应光电传感器下方时,会遮挡向下发射的光束,从而可以被相应的光电传感器感应,进而实现对传输物体的感应检测,再利用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和第三光电传感器对于传输物体的检测状态判别传输物体是属于叠张状态还是非叠张状态,从而避免了造成计数不准确,出现漏数的现象。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叠张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叠张检测装置所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叠张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计数方法的流程图;
35.其中,图中:
36.1、叠张检测装置本体;2、传送带;3、输送轮;4、第一横架;5、第二横架;6、第一固定架;7、第二固定架;8、第一光电传感器;9、第二光电传感器;10、第三光电传感器;11、第一多边形调节部件;12、第二多边形调节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38.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叠张检测装置的结构,包括:
40.叠张检测装置本体1;
41.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设置在所述叠张检测装置本体1上;
42.输送轮3,所述输送轮3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上方;
43.第一光电传感器8、第二光电传感器9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8、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在所述叠张检测装置本体上按照所述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依次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8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的距离分别小于传输物体的长度。
44.在上述方案中,图2示出了包括叠张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叠张检测装置设置在整体结构上。
45.通过传送带2对传输物体进行传送,在传送过程中,传输物体均在第一光电传感器8、第二光电传感器9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下方,当传输物体传输到对应光电传感器下方时,会遮挡向下发射的光束,从而可以被相应的光电传感器感应,进而实现对传输物体的感应检测。
46.再利用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光电传感器8、第二光电传感器9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对于传输物体的检测状态判别传输物体是属于叠张状态还是非叠张状态。
47.其中,将第二光电传感器9设置的位置与第一光电传感器8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的距离分别小于传输物体的长度,以保障第一光电传感器8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之间的距离满足传输物体出现叠加时的长度范围,进而可以实现在面对物体重叠的情况时的计数。第一光电传感器8设置的位置与第三光电传感器10设置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具体传输物体的类型进行调整设定,这里优选大于1.1倍传输物体的长度。
48.当第三光电传感器10检测到传输物体,并且在此之后,第一光电传感器8未检测到传输物体的同时第二光电传感器9检测到传输物体,此时确定传输物体属于非叠张状态。
49.当第一光电传感器8、第二光电传感器9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同时检测到传输物
体,并在同时检测到传输物体之后,只有第三光电传感器10和第二光电传感器9同时检测到传输物体,此时确定传输物体属于叠张状态。
50.能够检测出是属于叠张状态和非叠张状态,从而避免了造成计数不准确,出现漏数的现象。
51.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叠张检测装置本体上还设有:
52.第一横架4和第二横架5,所述第一横架4和所述第二横架5均设置在所述输送轮上方;
53.第一固定架6,所述第一固定架6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架4上;
54.第二固定架7,所述第二固定架7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架5上;
55.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6远离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一侧,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6靠近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一侧,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设置在第二固定架7远离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一侧。
56.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输送轮3上方设置第一横架4和第二横架5,并在第一横架4上设置第一固定架6,在第二横架5上设置第二固定架7,再将第一光电传感器8和第二光电传感器9设置在第一固定架6上的两侧,将第三光电传感器10设置在第二固定架7上远离第二光电传感器9一侧,使得连接更加稳固,避免在进行叠张检测时产生松动的问题,保障叠张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57.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架6为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的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
58.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不同类型的传输物体具有不同的尺寸,因此在第一固定架6上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可以调节第一光电传感器8和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设置位置,进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传输物体类型。
59.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一侧为弧线结构,所述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8的一侧的角部均为弧线结构。
60.在上述方案中,对于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一侧设置弧线结构,并且将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第一光电传感器8的一侧的角部均设置为弧线结构,能够避免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的边角会刮蹭到传输物体,进而防止了因刮蹭传输物体造成的计数不准确、损坏传输物体以及损坏叠张检测装置的问题。
61.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方形条状结构中部设置第一多边形调节部件11。
62.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不同类型的传输物体具有不同的尺寸,因此可通过旋转第一多边形调节部件11对第一光电传感器8和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设置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传输物体类型。
63.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架7为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的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
64.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不同类型的传输物体具有不同的尺寸,因此在第二固定架7上设有多个位置调节孔可以调节第三光电传感器10的设置位置,进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传输物体类型。
65.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一侧为
弧线结构,所述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的一侧的角部均为弧线结构,所述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中部设置第二多边形调节部件12。
66.在上述方案中,对于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一侧设置弧线结构,并且将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靠近第三光电传感器10的一侧的角部均设置为弧线结构,能够避免第二长方形条状结构的边角会刮蹭到传输物体,进而防止了因刮蹭传输物体造成的计数不准确、损坏传输物体以及损坏叠张检测装置的问题。
67.由于不同类型的传输物体具有不同的尺寸,因此可通过旋转第二多边形调节部件12对第三光电传感器10的设置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传输物体类型。
68.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8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的距离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1倍所述传输物体的长度,并且小于或等于1.2倍所述传输物体的长度。
69.在上述方案中,根据调整第一光电传感器8与第三光电传感器9设置的距离来检测传输物体属于非叠张状态还是叠张状态,其距离范围为1.1-1.2倍传输物体的长度,如果不在1.1-1.2倍传输物体的长度范围内容易漏掉叠张状态的检测。并且还可以根据传输物体本身的材料进行适当调整,因为检测较软物质会考虑形变,如果是硬材料的物体则不需考虑形变,就可以进一步缩小两个传感器之间的间距。
70.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叠张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叠张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71.步骤301,响应于确定检测到第三光电传感器10对于传输物体的第一检测信号,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之后,未检测到第一光电传感器8对于所述传输物体的第二检测信号,以及检测到第二光电传感器9对于所述传输物体的第三检测信号,确定所述传输物体为非叠张状态。
72.步骤302,响应于确定同时检测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之后,再次同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确定所述传输物体为叠张状态。
73.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三光电传感器10检测到传输物体,并且在此之后,第一光电传感器8未检测到传输物体的同时第二光电传感器9检测到传输物体,此时确定传输物体属于非叠张状态。
74.当第一光电传感器8、第二光电传感器9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同时检测到传输物体,并在同时检测到传输物体之后,只有第三光电传感器10和第二光电传感器9再次同时检测到传输物体,确定传输物体尾端处于即将离开第二光电传感器9,此时确定传输物体属于叠张状态。
75.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数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叠张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76.步骤401,在预备计数状态下检测到第三光电传感器10对于传输物体的第一检测信号,生成进入计数状态信号,并将所述进入计数状态信号发送至第一光电传感器8;
77.步骤402,响应于确定未检测到第一光电传感器8对于所述传输物体的第二检测信号,并且检测到第二光电传感器9对于所述传输物体的第三检测信号,确定计数方式为非叠张计数;
78.步骤403,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时,开始进行非叠张计数,并在进行非叠张计数之后转换为所述预备计数状态;
79.步骤404,响应于确定同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且在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后,再确定计数方式为叠张计数;
80.步骤405,在未检测到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时,开始进行叠张计数,并在进行叠张计数之后转换为所述预备计数状态。
81.在上述方案中,为了避免出现乱计数的现象,需要在预备计数状态下当第三光电传感器10检测到传输物体的瞬间,开始进入计数状态,并生成进入计数状态信号,发送至第一光电传感器8。
82.在计数状态下,第二光电传感器9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同时检测到传输物体而第一光电传感器8未检测到传输物体,并在此之后,当第二检测信号消失后,确定计数方式为非叠张计数。
83.当传输物体在传送带上快速传输并离开第二光电传感器9时,开始进行非叠张计数,计数数量加一。
84.此外,在计数状态下,由于当传输物体出现重叠现象时,光电传感器感应到的长度会变长,因此当第一光电传感器8、第二光电传感器9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0同时检测到传输物体时,且在第二检测信号消失后,确定传输物体尾端离开第一光电传感器8,则确定计数方式为叠张计数。
85.当传输物体在传送带上快速传输并离开第二光电传感器9时,开始进行叠张计数,计数数量加二。
86.其中,传输物体表示片状物体、折叠状物体以及本状物体,片状物体可以是明信片、贺卡、棉签、口罩、挂牌、包装袋、未成形纸盒、标签、信封、红包包装等,折叠状物体可以是说明书、宣传海报及各种不同尺寸的折叠状物品,本状物体可以是说明书、卡片书、笔记本、小型书本、芯片、电池板、杂志及各种不同尺寸的本状物品。
87.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技术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88.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