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卸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27 23:14: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跨度钢结构项目不断增多,大跨度钢结构能够满足当前对大开间、大跨度和多功能等方面的应用需求,符合当前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趋势。但传统的采用搭设临时支架进行卸载的方式无法满足目前现场的施工需求,搭设临时支架在施工过程中易造成材料和设备掉落的情况,从而导致材料的损坏变形,降低了材料的周转率。
3.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搭建临时支架,并设置专用的液压千斤顶支撑结构的下部,通过降低液压杆标高,使上部结构逐步稳定,并脱离临时支架,从而实现卸载的目的。其中所采用的专用设备器件维护费用较高,同时很难保证卸载的同步性。
4.因此,如何在保证卸载同步性的同时,降低卸载装置的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载装置,以在保证卸载同步性的同时,降低卸载装置的成本。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卸载装置,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甲壳梁的临时支撑,包括:
8.支撑件,为多个,用于支撑甲壳梁;
9.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割线,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进行分段切割标记,以使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切割能够同步进行。
10.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支撑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甲壳梁的加强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11.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支撑端的外壁上分布有支撑加劲板,所述支撑加劲板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
12.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13.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连接端的外壁上分布有第一加劲板,所述第一加劲板用于加强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连接端的外壁上分布有第二加劲板,所述第二加劲板用于加强所述第二连接板。
14.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所述连接件为固定螺栓。
15.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底部加劲板;所述底板用于与基础相连;所述底部加劲板用于加强所述底板。
16.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安装槽。
17.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每个所述环形切割线的宽度为d,且d≥5mm。
18.可选地,在上述卸载装置中,所述支撑件由多个圆形钢管组成。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卸载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支撑件,用于支撑甲壳梁。其中,每个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割线,用于第一支撑部的分段切割标记,以使对第一支撑部进行切割时,能够同步切割,从而实现同步卸载。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卸载装置,设置多个支撑件对甲壳梁进行支撑,并在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割线,通过对环形切割线进行同步切割,以实现对甲壳梁的同步卸载,且无需使用专用设备器件即可完成卸载作业,节省了维护费用和设备成本,从而降低了卸载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载装置的俯视图。
24.其中,100为支撑件,101为第一支撑部,1011为支撑板,1012为支撑加劲板,1013为环形切割线,1014为第一连接板,1015为第一加劲板,102为第二支撑部,1021为第二连接板,1022为第二加劲板,103为固定螺栓,104为底座,1041为底板,1042为底部加劲板,1043为螺栓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卸载装置,以在保证卸载同步性的同时,降低卸载装置的成本。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卸载装置,包括支撑件10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卸载装置主要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甲壳梁的临时支撑的卸载,当主体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其临时支撑采用分段切割的方式进行卸载。当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卸载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领域,只要采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卸载装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28.其中,支撑件100为多个,用于支撑甲壳梁。具体地,支撑件100包括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且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01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割线1013,用于第一支撑部101进行分段切割标记,以使对第一支撑部
101的切割能够同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环形切割刻度线1013的宽度至少为5mm,根据对卸载点的理论卸载量的计算分析,本实施例采用的每个环形切割刻度线1013的宽度为10mm,以实现上部结构的稳定下降,且切割时需保证两侧切割的速度保持一致,并水平同步进行,直至上部结构不再沉降,且达到稳定后,完成卸载作业。
2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卸载点的理论卸载量,在第一支撑部101上靠近与第二支撑部102的连接位置处200mm范围内设置多个环形切割线1013,且每个环形切割线1013的宽度为10mm,以便控制卸载切割量。当对第一支撑部101进行切割时,由两人同步对称对第一支撑部101的侧壁进行水平环形切割,切割位置为每个环形切割线1013所在区域,两侧切割速度需保持一致,每次切割高度控制在2mm~4mm,使得上部结构缓慢自由下降。当完成第一次切割后,再延续第一次的切割位置进行第二次水平切割,切割高度与第一次相同,以此重复进行,直至上部结构不再沉降,且上部结构保持稳定后,最终卸载完成。
30.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100为多个圆形钢管柱组成,且每个支撑件100的第一支撑部101位于第二支撑部102上方(图1视角),以确保下部结构形成稳固单元后,对支撑件100进行组装安装完成,并将第一支撑部101的顶标高拼接好后预留20mm~30mm,待支撑件100的上部结构就位后顶紧电焊固定。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卸载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支撑件100,用于支撑甲壳梁。其中,每个支撑件100包括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且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一支撑部101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割线1013,用于第一支撑部101的分段切割标记,以使对第一支撑部101进行切割时,能够同步切割,从而实现同步卸载。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卸载装置,设置多个支撑件100对甲壳梁进行支撑,并在支撑件100的第一支撑部101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割线1013,通过对环形切割线1013进行同步切割,以实现对甲壳梁的同步卸载,且无需使用专用设备器件即可完成卸载作业,节省了维护费用和设备成本,从而降低了卸载装置的成本。
3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01的支撑端设置有支撑板1011,支撑板1011的顶标高拼接好后预留20mm~30mm,待甲壳梁就位后顶紧电焊固定。在第一支撑部101的支撑端的外壁上分布有支撑加劲板1012,支撑加劲板1012用于支撑支撑板1011,以加强支撑板1011,防止支撑板1011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形变。当第二支撑部102吊装至卸载点位后,将第一支撑部101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二支撑部102的上方,以确保下部结构形成稳固单元后,对支撑件100进行组装安装完成,并将第一支撑部101的顶标高拼接好后预留20mm~30mm,待支撑件100的上部结构就位后顶紧电焊固定。待完成卸载作业后,将焊接在上部结构的第一支撑部101拆除。
34.为了方便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的连接,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01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14,第二支撑部102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021,第一连接板1014和第二连接板1021通过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为了加强第一连接板1014和第二连接板1021,防止第一连接板1014和第二连接板1021发生形变,第一支撑部101的连接端的外壁上分布有第一加劲板1015,第二支撑部102的连接端的外壁上分布有第二加劲板1022。其中,第一加劲板1015和第二加劲板1022为三角形钢板,且第一加劲板1015的两个直角边分别焊接于第一支撑部101的连接端的外壁和第一连接板1014上,以加强第一连接板1014。第二加劲板1022的两个直角边分别焊接于第二支撑部102的连接端的
外壁和第二连接板1021上,以加强第二连接板10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板1014和第二连接板1021为圆形钢板,当然第一连接板1014和第二连接板102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本文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且连接件为固定螺栓103,如图2所示,通过固定螺栓103将第一连接板1014和第二连接板1021连接固定。
35.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二支撑部102与基础的连接更加稳固,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02上设置有底座104。具体地,底座104包括底板1041和底部加劲板1042,其中,底板104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地脚螺栓的多个螺栓安装槽1043,通过调整底板1041上的地脚螺栓高度,使得第一支撑部101的顶端顶紧上部结构的下表面,并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相连。同时为了使第二支撑部102的底部支撑面更加稳定,在底板1041的角部插入铁板,以使底部支撑面更加平稳,且为了加强底板1041的强度,在第二支撑部102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底部加劲板1042,以防止底板1041发生形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底板1041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的底板1041采用矩形钢板,以增大底板1041与基础的接触面积,使整个支撑件100更加稳固。
36.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卸载装置,不受场地通道限制,且整体的支撑件100体积较小,对场地的空间适应性较强,对施工作业面通道影响较小,且支撑件100的可周转性较强,提高了整个支撑体系的可周转率。
37.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