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的制作方法

2023-03-27 13:23: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


背景技术:

2.超高层建筑往往规模大、作业面广、作业量大,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安全快速的到达作业面是一大难题。传统施工模式下,超高层建筑施工往往采用两种垂直运输形式:
3.一种为采用常规附墙施工电梯,这种电梯需要坚固牢靠的基础及附墙,但施工现场施工电梯位置有限,往往为布置施工电梯而结构楼板留洞后做,又因低楼层结构验收要求,电梯需要在中间层进行基础转换,又或者占用正式电梯井道,占用时间长,影响后期正式电梯安装,影响施工进度且施工工序复杂。
4.另一种为采用跃层电梯形式,但常规跃层电梯布置在正式电梯井道,在提升时需要用到塔吊等重型施工机械,影响塔吊运能且安全性能难以保证,或有的跃层电梯采用特殊模架进行提升,解决了提升安全性能问题,但机房往往布置于已施工结构上,结构每施工3-5层需爬升一次,且结构需要设置牛腿或开洞,结构开洞则需补强,影响施工进度且增加施工成本。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6.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下施工电梯布置受限、速度缓慢、安全性能低、转换占用工期长且施工复杂的难题。
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包括:
10.机组平台,所述机组平台固定于钢平台底梁上方的任一高度位置,所述机组平台上配套设有电机和钢丝绳,所述机组平台上方设有防护平台,
11.导轨,所述导轨上部通过间隔设置的滑动附墙固定于钢平台上,所述导轨底端通过固定附墙固定于核心筒剪力墙结构上;
12.轿厢,所述轿厢悬吊于钢丝绳下方,所述轿厢能够在钢丝绳的牵引下沿着所述导轨升降运动。
13.进一步地,所述导轨通过若干标准节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导轨两侧设有固定立柱。
14.进一步地,当所述机组平台的底端与钢平台底梁上表面平齐时,所述导轨通过若干竖向间隔设置的导轨固定件固定于核心筒剪力墙结构上。
15.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挂梯笼,所述下挂梯笼紧贴所述机组平台且悬挂设置于所述钢平台底梁下方,施工人员通过所述下挂梯笼进出所述电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该电梯机组平台及防护平台集成于钢平台上,随钢平台爬升而爬升,无需利用塔吊等吊装机械,保证了爬升及运行安全有效。电梯机组平台及防护平台无需设置于结构上,无需另行组织爬升,节约工期,节省人力及财力。而且,电梯可根据施工现场结构形式,或者布置于正式电梯井道内,又可布置于正式电梯井道之外,从而可以满足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后做的要求,电梯的具体安装位置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转换,保证结构验收要求。特别地,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可回收再次利用,可应对不同项目不同结构形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的机组平台安装于钢平台顶梁上方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的机组平台安装于钢平台顶梁与底梁之间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的机组平台安装于钢平台底梁下方的示意图。
21.图中:
22.1-轿厢,2-机组平台,3-导轨,4-滑动附墙,5-固定附墙,6-钢平台,7-核心筒剪力墙结构,8-防护平台,9-导轨固定件,10-下挂梯笼。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24.实施例一
25.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的结构组成。
26.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包括机组平台2、导轨3、轿厢1,机组平台2固定于钢平台6底梁上方的任一高度位置,机组平台2上配套设有电机和钢丝绳,机组平台2上方设有防护平台8,导轨3上部通过间隔设置的滑动附墙4固定于钢平台6上,导轨3底端通过固定附墙5固定于核心筒剪力墙结构7上;轿厢1悬吊于钢丝绳下方,轿厢1能够在钢丝绳的牵引下沿着导轨3升降运动。
27.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导轨3通过若干标准节依次连接而成,导轨3两侧设有固定立柱。
28.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当机组平台2的底端与钢平台6底梁上表面平齐时,导轨3通过若干竖向间隔设置的导轨固定件9固定于核心筒剪力墙结构7上。
29.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还包括下挂梯笼10,下挂梯笼10紧贴机组平台2且悬挂设置于钢平台6底梁下方,施工人员通过下挂梯笼10进出电梯。
30.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步骤s1、钢平台6拼装完成,在钢平台6底梁上方的设计位置处固定机组平台2,机组平台2配套设置电机和钢丝绳,钢丝绳缠绕设置于卷扬机上,卷扬机的底端与机组平台2的底端平齐,钢平台6通过提升机构提升至设计位置,且通过搁置牛腿固定于核心筒剪力墙结构7的预留洞上;
32.步骤s2、在钢平台内侧通过若干竖向间隔设置的滑动附墙4连接导轨,导轨3底端通过固定附墙5固定于钢平台6底梁下方的核心筒剪力墙结构7上;
33.步骤s3、吊运并将轿厢1就位于导轨3上,轿厢1通过抱箍与滑动附墙4、固定附墙5固定,轿厢1顶端与钢丝绳连接;
34.步骤s4、在机组平台2上方安装防护平台8。
35.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钢平台上集成跃层电梯有三种设置形式:
36.第一种形式如图1所示,电梯机组平台2及防护平台8集成于钢平台6顶梁上方即冲顶,电梯可停靠于钢平台6顶部。
37.第二种形式如图2所示,电梯机组平台2及防护平台8集成于钢平台6中部,电梯可停靠于钢平台6底部。
38.第三种形式如图3所示,电梯机组平台2及防护平台8集成于钢平台6底部,电梯可停靠于钢平台6下方,适用于施工电梯设置于正式电梯井道的情况。导轨3通过导轨固定件9与结构7连接固定,机组平台2和防护平台8集成于钢平台6上,机组平台2牵引轿厢1进行运作,电梯停靠于钢平台6下方,施工人员通过下挂梯笼10进入钢平台6。
39.第一种形式和第二种形式适用于施工电梯设置于正式电梯井道之外的情况。导轨3通过固定附墙5与结构7连接固定,导轨3通过滑动附墙4与钢平台6连接固定,机组平台2和防护平台8集成于钢平台6上,机组平台2牵引轿厢1进行运作。
40.特别地,施工状态时,钢平台6固定于核心筒剪力墙结构7上,电梯轿厢1在机组平台2的牵引下沿着导轨3升降运动;钢平台6爬升时,电梯停止运作,机组平台2及防护平台8随着钢平台6爬升至指定位置;钢平台6爬升到位后,安装导轨3,电梯轿厢1在机组平台2的牵引下沿着导轨3升降运动。
41.上述实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以上实例的限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