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脱离缓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20 11:30: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脱离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部件、支臂总成、降落伞总成;n个降落伞总成呈圆周均匀分布,n个支臂总成均匀分布,其一端铰接在中心部件上,一端挂接在降落伞总成之下,第三端用于落地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脱离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件由中心框架(1)、缓冲气囊(2)、支撑绳(3)组成,支撑绳(3)与中心框架(1)底部固结,缓冲气囊(2)置于支撑绳(3)上,目标物(17)置于缓冲气囊(2)上,通过固定环(18)与中心框架(1)绑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脱离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总成由支臂第一关节(4)、支臂第一扭簧(5)、支臂第一关节销(6)、支臂第一连接杆(7)、支臂第二关节(8)、支臂第三关节(9)、支臂第二扭簧(10)、支臂第二关节销(11)、支臂第二连接杆(12)相互组成;支臂第一连接杆(7)两端分别与支臂第一关节(4)和支臂第二关节(8)固接,支臂第二连接杆(12)一端与支臂第三关节(9)固接;支臂第二关节(8)与支臂第三关节(9)通过支臂第二关节销(11)相互铰接,支臂第二扭簧(10)套在支臂第二关节销(11)上,支臂第二扭簧(10)一端通过支臂第二关节扭簧固定孔(8-1)与支臂第二关节(8)连接,另一端通过支臂第三关节扭簧固定孔(9-1)与支臂第三关节(9)连接,以使支臂第二关节(8)与支臂第三关节(9)扭转时实现支臂第二扭簧(10)的缓冲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脱离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第一关节(4)通过支臂第一关节销(6)与中心框架(1)相互铰接,支臂第一扭簧(5)套在支臂第一关节销(6)上,中心框架(1)设有n个圆周均匀分布的中心框架扭簧固定孔(1-1),支臂第一扭簧(5)一端通过中心框架扭簧固定孔(1-1)与中心框架(1)连接,另一端通过支臂第一关节扭簧固定孔(4-1)与支臂第一关节(4)连接,以使支臂总成与中心框架(1)扭转时实现支臂第一扭簧(5)的缓冲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脱离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框架(1)设有的中心框架扭簧固定孔(1)数量根据需求设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脱离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伞总成由降落伞扣环(13)、降落伞伞绳(14)、降落伞伞衣(15)、弹性杆(16)相互组成,两根弹性杆(16)成十字形,4个端部与降落伞伞衣边缘(15)固接,4根降落伞伞绳(14)一端与降落伞伞衣(15)固接,另一端与落伞扣环(13)固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脱离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第二关节(8)通过挂接在降落伞扣环(13)上,使得支臂总成挂接在降落伞总成之下,并且当支臂第二关节(8)与支臂第三关节(9)相互发生扭转时,降落伞扣环(13)滑落,实现降落伞总成脱离支臂总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脱离缓降装置,既能实现空投降落过程中的缓降作用和稳定性,又能实现落地缓冲作用,提高落地后的稳定性与抗风性能,并能固定目标物落地后的朝向。所述一种可脱离缓降装置,主要包括:中心框架、缓冲气囊、支撑绳、支臂第一关节、支臂第一扭簧、支臂第一关节销、支臂第一连接杆、支臂第二关节、支臂第三关节、支臂第二扭簧、支臂第二关节销、支臂第二连接杆、降落伞扣环、降落伞伞绳、降落伞伞衣、弹性杆。本发明可以克服物件在空投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落地时的缓冲性能,固定空投物件落地后的朝向,提高落地后的稳定性与抗风性能。能。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 陈皓 王乐平 陈武 张登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3/3/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