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18 09:20: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工具,特别是涉及装拆紧固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装机或者是维修机台时,在一个工件平面里会存在多个螺钉需要拧紧,为了使工件受力均匀,保证工件的平整度,可以先让作业人员用手将所有的螺钉按照星型拧紧法(即工件平面有多个螺钉情况下,可以按对角原则拧紧,并按一定顺序先后拧紧各个螺钉,以让先后拧紧的螺钉之间的连线形成星型轨迹(例如5个螺钉沿圆形均布设置时,可以按顺时针方向将5个螺钉编号为1-5,则可以按照1-4-2-5-3的顺序逐个拧紧螺钉,先后拧紧的螺钉之间的连线就可以形成一个五角星))进行初步固定,再使用扭矩扳手将所有的螺钉按照星型拧紧法拧紧。
3.由于螺钉是逐个拧紧的,不能将工件上各个需要用螺钉连接的部位同步连接,因此在拧紧过程中,工件上尚未被螺钉紧固的部位容易发生偏移。为了让各个螺钉被同步拧紧,可以采用连接杆带动多根齿轮轴同时转动的方式来同步拧紧各个螺钉。螺丝刀头可以设置在齿轮轴的顶端,连接杆和齿轮轴可以通过链条进行连接,链条带动齿轮轴转动,则齿轮轴会带动螺丝刀头转动以同步拧紧或拧松多个螺钉。
4.现有拧螺钉装置多个齿轮轴之间的相对位置一经确定便无法调整,即现有拧螺钉装置的多个螺丝刀头之间的相对位置是无法调整的,因此仅能对工件平面内位置固定布置的多个螺钉进行紧固,而螺钉在工件平面的位置分布通常是不规律的。如果螺钉在工件平面内的布置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一个场景中需要拧紧的多个螺钉在工件平面内成环形布置,在另一个场景中需要拧紧的多个螺钉在工件平面内沿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进行布置,或两个场景里各个螺钉之间的间距和方位发生了变化,则现有拧螺钉装置将无法根据螺钉布置的变化调整螺丝刀头之间的位置。因此,现有的拧螺钉装置存在无法根据螺钉的布置来调整螺丝刀头的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的拧螺钉装置存在无法根据螺钉的布置来调整螺丝刀头的位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拆紧固件的装置,包括:壳体、主动轴、若干组支持结构、若干组传动机构和若干个刀头。所述主动轴穿设于所述壳体。每组所述支持结构包括:第一支持结构和第二支持结构。所述第一支持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持结构和所述第一支持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持结构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持结构转动。每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接合部,各个所述接合部对应于各个所述第二支持结构设置,所述若干组传动机构和所述若干组支持结构对应连接,所述若干组传动机构和所述主动轴连接,各个所述接合部可跟随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持结构相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持结构转动,所述主动轴可带动所述若干组传动机构同时转动。所述若干个刀头和所述若干个接合部对应连接,所述若干个接合部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刀头同时转动。
6.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一支持结构和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二支持结构平行设置。
7.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一支持结构包括凹部,各个所述第二支持结构包括凸部,各个所述凸部和各个所述凹部对应连接,各个所述凸部和对应的所述凹部可相对转动。
8.优选地,各个所述凹部和对应的所述凸部平行设置,且各个所述凸部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凹部内。
9.优选地,各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轴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转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可带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可带动所述接合部转动。
10.优选地,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带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穿设于所述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可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可驱动所述第一齿带。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带的另一端啮合,所述第一齿带可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11.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持结构内。
12.优选地,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中间轴、第三齿轮、第二齿带、第四齿轮和从动轴。所述中间轴穿设于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所述第二齿轮穿设于所述中间轴,所述第二齿轮可带动所述中间轴转动。所述第三齿轮穿设于所述中间轴,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凸部内,所述中间轴可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可驱动所述第二齿带。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齿带的另一端啮合,所述第二齿带可带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所述从动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持结构,所述接合部设置于所述从动轴,所述第四齿轮穿设于所述从动轴,所述第四齿轮可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所述从动轴可带动所述接合部转动。
13.优选地,所述主动轴、各个所述中间轴及各个所述从动轴互相平行设置,且各个所述中间轴垂直对应的所述凸部及所述凹部设置,各个所述从动轴垂直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持结构设置。
14.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二齿带及各个所述第四齿轮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持结构内。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主动轴、若干组传动机构和若干个刀头,并在各组传动机构上设置接合部,让若干组传动机构和主动轴连接,并让若干个刀头和若干个接合部对应连接,使得主动轴可带动若干组传动机构同时转动,且使得若干个接合部可以驱动对应的刀头同时转动。
16.设置若干组支持结构和若干组传动机构对应连接,各组支持结构包括第一支持结构和第二支持结构,让各个第一支持结构与壳体连接,让各个第二支持结构和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连接,让各个接合部对应于各个第二支持结构设置,并让各个第二支持结构可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转动,以让各个接合部可跟随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转动。由于各个所述接合部可跟随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转动,各个刀头和各个接合部对应连接,使得各个刀头也可以跟随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转动,从而使得各个刀头可以根据紧固件的在工件平面的布置情况来调整位置,扩大了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应用场景。
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分解图;
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立体图(包括局部剖视图);
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第一支持结构和第二支持结构分解图(仅以一组支持结构为例);
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传动机构分解图(包括刀头,仅以一组传动机构为例);
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第一传动机构分解图(包括主动轴,仅以一个第一传动机构为例);
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仅以一组传动机构及一组支持结构为例,且省略了第二支持结构);
2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第二传动机构分解图(包括第一支持机构、第二支持结构、第二齿轮及刀头,仅以一组第二传动机构为例);
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装拆紧固件的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仅以一组传动机构及一组支持结构为例)。
26.其中,附图标记:
27.1 装拆紧固件的装置
28.10 壳体
29.100 底盖
30.101 开口
31.11 主动轴
32.12 支持结构
33.120 第一支持结构
34.1200 凹部
35.121 第二支持结构
36.1210 侧盖
37.1211 凸部
38.13 传动机构
39.130 第一传动机构
40.1300 第一齿轮
41.1301 第一齿带
42.1302 第二齿轮
43.131 第二传动机构
44.1310 中间轴
45.1311 第三齿轮
46.1312 第二齿带
47.1313 第四齿轮
48.1314 从动轴
49.132 接合部
50.14 刀头
51.15 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5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5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包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55.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6.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拆紧固件的装置1,包括:壳体10、主动轴11、若干组支持结构12、若干组传动机构13和若干个刀头14。壳体10可以是圆柱形壳体10,壳体10可以设置活动连接的底盖100以方便壳体10内部的部件的安装。主动轴11穿设于壳体10。主动轴11可以和壳体10同轴设置,主动轴11的一端位于壳体10内部(例如主动轴11可以同时穿过壳体10的上端面及穿过底盖100设置),主动轴11的另一端外露于壳体10 并与一个套筒15连接。可以用普通的电动螺丝刀或扭矩扳手和套筒15连接并驱动套筒15,进而驱动主动轴11。
57.如图1所示,每组支持结构12包括:第一支持结构120和第二支持结构121。第一支持结构120与壳体10连接。第一支持结构120和第二支持结构121可以是方形壳体,各第二支持结构121可以设置活动连接的侧盖1210以方便其内部部件的拆装。各个第一支持结构120 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接的方式与壳体10连接。各个第一支持结构120可以以壳体10的中心轴线为参考均布设置。例如,第一支持结构120的数量为3个时,3个第一支持结构120 可以以壳体10的中心轴线为参考各自成120
°
的夹角设置。
58.如图2所示,第二支持结构121和第一支持结构120连接,第二支持结构121可相对于第一支持结构120转动。第二支持结构121相对于第一支持结构120转动夹角范围为30
°ꢀ‑
330
°
。第二支持结构121和第一支持结构120可以通过枢接的方式连接,第一支持结构120 和第二支持结构121可以以连接两者的枢轴(例如枢轴可以为中间轴1310)为参考相对转动。各个第一支持结构120和对应的各个第二支持结构121可以平行设置。例如,各个第一支持结构120的上端面、各个第二支持结构121的上端面及壳体10的上端面可以齐平设置。每组传动机构13包括接合部132,各个接合部132对应于各个第二支持结构121设置。例如,各个接合部132可以位于对应的各个第二支持结构121的下方。
59.如图2所示,若干组传动机构13和若干组支持结构12对应连接,若干组传动机构13和主动轴11连接。例如,每组支持结构12可以设置一组传动机构13。若干组传动机构13和若干组支持结构12可以通过枢接的方式对应连接。各个接合部132可跟随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121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120转动,主动轴11可带动若干组传动机构13同时转动。若干个刀头14和若干个接合部132对应连接,若干个接合部132用于驱动对应的刀头14同时转动。若干个刀头14和若干个接合部13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对应连接。接合部132可以驱动对应的刀头14沿接合部132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刀头14可以是螺丝刀头,其装拆的紧固件可以为螺丝、螺钉、螺栓或螺母等。
60.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主动轴11、若干组传动机构13和若干个刀头14,并在各组传动机构13上设置接合部132,让若干组传动机构13和主动轴11连接,并让若干个刀头14和若干个接合部132对应连接,使得主动轴11可带动若干组传动机构13同时转动,且使得若干个接合部132可以驱动对应的刀头14同时转动。例如,一根主动轴11可以带动三组传动机构13同时转动,进而驱动三个刀头14同时转动。
61.如图2所示,设置若干组支持结构12和若干组传动机构13对应连接,各组支持结构12 包括第一支持结构120和第二支持结构121,让各个第一支持结构120与壳体10连接,让各个第二支持结构121和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120连接,让各个接合部132对应于各个第二支持结构121设置,并让各个第二支持结构121可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120转动,以让各个接合部132可跟随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121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120转动。
62.如图2所示,由于各个接合部132可跟随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121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120转动,各个刀头14和各个接合部132对应连接,使得各个刀头14也可以跟随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121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120转动,从而使得各个刀头14可以根据紧固件的在工件平面的布置情况来调整位置,扩大了装拆紧固件的装置1的应用场景。
63.如图3所示,优选地,各个第一支持结构120包括凹部1200,各个第二支持结构121包括凸部1211,各个凸部1211和各个凹部1200对应连接,各个凸部1211和对应的凹部1200 可相对转动。各个凸部1211和各个凹部1200可以通过枢接(例如以中间轴1310为连接枢轴) 的方式对应连接,凸部1211和凹部1200可以以连接两者的枢轴的中心轴线为参照相对转动。
64.如图3所示,各个凹部1200和对应的凸部1211可以平行设置,且各个凸部1211可以嵌设于对应的凹部1200内。例如,各个凹部1200可以包括两个和第一支持结构120上端面平行的平面,各个凸部1211可以包括两个和第二支持结构121上端面平行的平面。凹部1200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和凸部1211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凹部1200和对应的凸
部1211平行设置,凸部1211嵌设于对应的凹部1200内,可以让第二支持结构121只能绕某一轴线(例如绕竖直穿过凹部1200和凸部1211的轴线,即中间轴1310的中心轴线)相对第一支持结构120转动,即第二支持结构121只能在某个平面里转动,防止第二支持结构121 绕其他方向的轴线随意转动,可以在多个紧固件位于工件内的同一平面或位于工件内的平行平面的情况下,快速地将第二支持结构121调整到位。
65.如图4所示,优选地,各组传动机构13包括:第一传动机构130和第二传动机构131,第一传动机构130和主动轴11连接,第二传动机构131的一端和第一传动机构130连接。第一传动机构130的一端可以枢接于主动轴11,第一传动机构130的另一端可以枢接于第二传动机构131的一端。接合部132设置于第二传动机构131的另一端,主动轴11可带动第一传动机构130转动,第一传动机构130可带动第二传动机构131转动,第二传动机构131可带动接合部132转动。
66.如图5所示,优选地,各第一传动机构130包括:第一齿轮1300、第一齿带1301和第二齿轮1302。图中简化了第一齿带1301的画法,仅用带状长圆体表示。第一齿轮1300穿设于主动轴11,主动轴11可驱动第一齿轮1300。第一齿轮1300和主动轴11可以同轴设置,两者可以通过键进行连接。第一齿带1301的一端和第一齿轮1300啮合。
67.如图6所示,可以在壳体10侧面设置开口101,让各个第一齿带1301的一端穿过开口 101和第一齿轮1300啮合。第一齿轮1300可驱动第一齿带1301。第二齿轮1302和第一齿带 1301的另一端啮合,第一齿带1301可带动第二齿轮1302转动。各个第二齿轮1302可以设置于对应的第一支持结构120内。第一齿带1301可以分别套设于第一齿轮1300及第二齿轮 1302。
68.如图7所示,优选地,各第二传动机构131包括:中间轴1310、第三齿轮1311、第二齿带1312、第四齿轮1313和从动轴1314。图中简化了第二齿带1312的画法,仅用带状长圆体表示。中间轴1310穿设于凹部1200及凸部1211,第二齿轮1302穿设于中间轴1310,第二齿轮1302可带动中间轴1310转动。中间轴1310穿过凹部1200及凸部1211后还可以继续穿过第一支持结构1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69.如图7所示,中间轴1310可以绕其自身中心轴线相对于凹部1200和凸部1211转动。凹部1200和凸部1211可以以中间轴1310为枢轴相对转动。中间轴1310穿设于凹部1200及凸部1211,相当于凹部1200和凸部1211枢接时是以中间轴1310为枢轴的,无需再另外设置枢轴(即利用了传动轴用的中间轴1310作为枢轴),使得凸部1211和凹部1200的枢接更加方便。第三齿轮1311穿设于中间轴1310,第三齿轮1311位于凸部1211内,中间轴1310可带动第三齿轮1311转动。第二齿轮1302、第三齿轮1311可以和中间轴1310同轴设置,例如,第二齿轮1302、第三齿轮1311可以和中间轴1310可以通过键连接。
70.如图7所示,第二齿带1312的一端和第三齿轮1311啮合,第三齿轮1311可驱动第二齿带1312。第四齿轮1313和第二齿带1312的另一端啮合,第二齿带1312可带动第四齿轮1313 转动。第二齿带1312可以分别套设于第三齿轮1311及第四齿轮1313。从动轴1314设置于第二支持结构121,接合部132设置于从动轴1314,第四齿轮1313穿设于从动轴1314,第四齿轮1313可带动从动轴1314转动,从动轴1314可带动接合部132转动。第四齿轮1313 可以和从动轴1314同轴设置并通过键连接。
71.如图7所示,从动轴1314可以穿设于第二支持结构121,例如从动轴1314可以同时
穿过第二支持结构1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且从动轴1314的下端外露于第二支持结构121的下端面,让接合部132位于从动轴1314的下端。从动轴1314可以绕其自身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二支持结构121转动。
72.如图8所示,主动轴11、各个中间轴1310及各个从动轴1314可以互相平行设置,且各个中间轴1310可以垂直对应的凸部1211及凹部1200设置,各个从动轴1314可以垂直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121设置。各个第二齿带1312及各个第四齿轮1313可以位于对应的第二支持结构121内。各个第一传动机构130的第一齿轮1300可以在主动轴11上间隔平行设置并位于壳体10内。例如,第一传动机构130为3个时,则可以有3个第一齿轮1300和主动轴 11同轴且3个第一齿轮1300间隔平行设置,以防止各个第一传动机构130互相干涉。
73.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装拆紧固件的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所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凡依据本技术的精神与技术思想所做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